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

鄭芝龍飄飄然站起身,強行讓自己鎮定,聽聽眼前這位年輕的秦督如何爲自己謀劃總兵官一職。

“此事可分爲兩個步驟,其一,慮天子所憂,鄭將軍不妨從南洋地區籌措五百萬斤糧食,解救大明目前糧食危機,天子必然大喜。

如此,本督也有理由向天子舉薦將軍。

想來此事對將軍而言,易如反掌,不過數十萬兩紋銀之事。實在不行,大軍開過去劫掠一番,不僅不費一文,甚至還可收穫一筆。

其二,獲得軍功。

本督如何坐上這個位置,將軍知之甚祥。既然如此,鄭將軍何不照葫蘆畫瓢,大軍北上沿著建奴的海岸,狠狠的幹他們一下。

以有心算無心,建奴又沒有水師,本督話不說滿,在驀然突襲的情況,斬首幾千上萬級應不是什麼難事。

更何況,不一定非要建奴將士首級,只要是建奴就可,難道不是嗎?

如此搞他們幾次,建奴必然要抽調兵力防守海岸線。

這樣一來,前線邊關將領壓力肯定大減,天子龍顏大悅下,將軍這廣州總兵官之位豈不順理成章手到擒來?

而且,若是將軍手下兒郎爭氣,斬首幾萬級,那麼朝野上下,天下士子也必然對將軍讚譽有加,安平鄭家豈不是如戚少保般,威名赫赫?

等過經年,陳都司致仕後,若本督尚在這個位置,或者鄭將軍再運作一番,想來調任福建總兵官當非難事。”

望著呼吸越來越急促的鄭芝龍,秦浩明嘴邊略過一絲苦笑,頗爲感慨。

大明長期的崇文抑武,加上文恬武嬉,整個朝廷上下沒有一人忠於國事,也沒有一人能站在全局高度,利用各項資源對付建奴。

否則,區區幾十萬建奴算得了什麼?

大明有多少好牌可打,可惜時人再無大明建國之初的良臣猛將,遂被建奴奪了漢人江山,委實讓人痛心。

“感謝秦督提攜指點,鄭家沒齒不忘。”

隨著秦浩明最後一句話說完,鄭芝龍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驚濤駭浪,再次叩首。

不是他自賤,腿骨發軟,而是不服不行啊!

長期困擾自己的身份問題,三言兩語人家就剖析得透透徹徹,爲何自己就想不到這些?

這兩件事情對他而言,簡直易如反掌,可收穫卻如此巨大。

可嘆自己爲了巴結福建這些文官,每年投入的金錢何止百萬,卻從來不知道堂堂正正,只知道劍走偏鋒,以至於常年未有寸進,被文官呼來喚去。

要是早知道如此,把每年賄賂的錢用於這上面,相信崇禎皇帝肯定把他倚爲長城干將,而自己也早就是總兵官或者更上一層樓。

至於說劫掠建奴,那不過他的看家本領,海盜可不就是幹這些的嗎?

即使有防備也沒用,漫長的海岸線,如何可能防衛周全,不過收穫多寡而已。

成功無僥倖,眼前的年輕人能做到這個位置,絕不是憑著一兩仗的勝利,憑著軍功,而用眼光和謀略打動天家啊!

一言興邦,大抵如此。

若自己從正四品的海防遊擊升爲正二品的總兵官,則直屬於督撫管轄,鄭家則從此跨入武將世家的行列,子孫後代受益無窮。

這叫他如何不感謝秦督?

“鄭將軍萬勿如此,一切還需努力!”

秦浩明扶起他,心頭盤算著,從鄭芝龍的反應來看,鄭家對大明說不上忠心耿耿,但沒有異心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不妨再試探一二。

揮揮手讓負責伺候他們的四個豔麗女子離開,秦浩明索性坐到鄭芝龍對面,誠懇的說道:

“有所得必有所失!

鄭將軍一定要知道,若將軍沒有其他企圖,朝廷對鄭家擁有如此龐大的水師始終是有顧忌之心的。

畢竟,他們不領朝廷俸祿糧餉,屬鄭傢俬軍。

現在朝廷因爲建奴和西北叛軍騰不出手,可等國內安定下來,鄭將軍應如何自處?”

“請秦督賜教?”

這個問題正是困擾鄭芝龍整個家族的事情,擁兵自重,短期時間尚可,長久怎麼辦?

可真要把軍權交給朝廷,他們同樣做不到,那豈不是任人宰割?

畢竟他們曾經是海盜,這也是他們爲什麼花費大量金錢物力,開發臺灣的原因。

可臺灣畢竟是一個小島,四面臨海,人口匱乏,沒有到那一步,他們是真的不願意離開大明土地。

如今,聽秦督的意思,竟然可以找到兩全的辦法,他如何不激動?

“平衡!

大明陸軍幾百萬人,爲何沒有如此煩惱?

那是因爲軍隊掌握在不同將領手中,可大明海軍一支獨大,這就是朝廷忌憚的地方。

本督明白大明朝廷的顧忌,同時也明白將軍的苦楚。解決此事的辦法,就是朝廷再造一支或者幾支水師,相互制衡。

如此,雙方纔能放開心結,無需彼此提防對方。”

秦浩明敲著桌面,拋開遮遮掩掩的東西,直接把事情本質說清楚。

“理是這個理,只是……”

鄭芝龍蹙著眉頭,神情有些困惑,驀然間不知如何決定。

“將軍糊塗!

大明幅員萬里,人口千萬兆,如何是二十萬人能夠抵擋?

他日風調雨順,西北叛賊、北方建奴皆是土崩瓦狗爾!

到時,難道將軍真要把鄭家幾百口人拖入到無底深淵不成?

反觀朝廷,即使有將軍的幫助,可在財力匱乏之下,沒有三五年難以成軍。

即使成軍,退一萬步來講,也絕沒有將軍如此規模。何去何從,望將軍細細思量,本督言盡於此!”

秦浩明語氣篤定得很,他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不怕鄭芝龍不上道。

別說是鄭芝龍,北方的建奴,西北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包括朝廷的袞袞諸公,無不這樣認爲。

大明是龐大的古老帝國,敲敲打打分些湯水可以,誰也沒有想佔領這片土地,取而代之!

“不錯,秦督所言極是!末將一定全力配合朝廷,組建新的水師,爲大明朝廷鞠躬盡瘁。”

秦浩明一句三五年成軍的話讓鄭芝龍眼前一亮,心裡通透。

秦督雖有大智慧,但還是太年輕,沒有接觸過海事。

水師想要三五年成軍,根本不可能。尤其是在朝廷財力匱乏的基礎上,沒有十年八年從何談起。

既然如此,何不故作大方,十年八年是何情況,再作計較。

“好,鄭將軍忠心國事,本督一定稟明天子,來人,倒酒,爲將軍賀!”

秦浩明拍著桌案,大聲叫道。誠如他的動作,他的心裡委實快意無比,有鄭家的幫忙,大明海軍何止是日益千里?

至於鄭芝龍的算盤,有些事情他是掌控不了的。

“秦督且慢,末將有一件禮物想送給秦督。”

心結盡解的鄭芝龍滿臉諂笑,雙手拍了幾下。

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
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海市| 将乐县| 正镶白旗| 梧州市| 长沙县| 罗山县| 安阳市| 饶河县| 松桃| 措美县| 南阳市| 镶黄旗| 称多县| 虞城县| 新河县| 华容县| 金华市| 呼和浩特市| 大厂| 宝丰县| 舟山市| 五河县| 冷水江市| 进贤县| 临桂县| 佛学| 马鞍山市| 萨迦县| 那曲县| 安康市| 长子县| 中山市| 庄浪县| 河西区| 永年县| 铜梁县| 郴州市| 临西县| 黄石市| 黄浦区|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