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

“哈哈哈……這老狗,大言不慚!

死了一個親王,兩員大將,損兵折將上萬人,被我們定南軍打得連陣亡將士的屍體都不顧,撅著尾巴乖乖滾回盛京了,竟然還有臉面吹噓過去,真是看不出呀!”

秦浩明聽到皇太極派人的回覆,哈哈大笑,一臉鄙夷的對身邊的將士說道。

只是他嘴裡這樣說,內心卻沒有半分輕視之意。

皇太極此舉絕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一則客觀存在。二則是鼓勵士氣。

從遠處建奴勇士的呼聲陣陣中可以知道,皇太極在經歷此次大敗,尚可鼓舞軍心,就知他的不凡。

所謂輸人不輸陣,大抵是指如此。

秦浩明說得風趣,身邊的將士鬨然大笑,士氣更加高漲。

“跟建奴打了快十年,就今天最痛快……喲……”李想嘿嘿笑著,不意卻扯到身上的傷口,蹙起眉頭。

他今天可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全身中了三刀六箭,腹部還被捅了一槍。能活下來,除了身體不錯,也實屬僥倖。

“都不要說了,大家趕緊救治傷員,打掃戰場。”

李想和許多戰士全身是血,只是簡單包紮。看得秦浩明觸目驚心,心中慘然,急忙扭頭大聲吩咐。

此時風雲突變,天空從光照萬里的晴天變成烏黑一片,一朵朵烏雲飄過來。

然後狂風大作,沙礫和泥土、灰塵被風吹起,拍打在人的臉上,叫人快睜不開眼睛來。

接著豆粒大的雨點噼裡啪啦的就落了下來,沒有雷聲也沒有閃電,從起風到落雨,不過是十幾息的功夫而已。

瓢潑大雨瞬息而落,加上烏雲蓋頂,狂風大起,瓦房店立刻成了一片晦暗的世界。

雨很快打溼了地面,雨水和鮮血混在一起,被拖拽的人不管是戰死者和傷者都還在流血。

很多人身上開著巨大的血口,鮮血還在不停的涌出來,也有不少將士被斫斷胳膊或是大腿,他們的身體在溼潤的黑土上拖出一條條明顯的血痕。

“醫官,軍醫,醫護兵……”

一聲聲叫喊在雨聲中傳遞開來。

只有在此時,戰兵迫不及待的坐下,他們如牛一般的喘著粗氣。

很多人連卸甲的力氣都沒有了,兩手在顫抖著。剛剛雖然一直在堅持奮戰,其實就是一股氣在提著。

現在勝利了,身邊全是袍澤兄弟和可以託付生死的夥伴,精神一下子放鬆下來。每個人都這才感覺到自己已經耗光了體力,再也堅持不住。

輜兵和民夫上來幫忙,他們幫著將士卸掉沉重的鐵甲。

雖然大雨如注,還是能看的出來,每個戰兵和出戰的銃手身上的衣袍都被汗水溼透了。

不少人的鐵甲上沾滿了鮮血,被雨水一衝,血水在水窪中如雲煙般瀰漫開來。

戰兵們顧不上這些,他們盤腿坐在泥水和血水混雜的地上,不停的喘著粗氣,兩眼盯著那些被擡走的兄弟。

當看到很多人傷的很重時,這些在戰場上並不畏怯的漢子兩眼中流下淚水。

他們沒有出聲,所有人都知道,醫官定然會不惜一切的救治這些重傷的將士。

但能不能活下來,並不是看醫官有沒有用心救治。重傷之後,是否存活,更多的就是看個人的體質和天意了。

這個時代的醫術,到底還是有很多缺憾的地方,對重傷者的救治,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

“乾的好,辛苦了,兄弟們。”

秦浩明走在城牆甬道上,顧不得自己的身份和天上的大雨。他咧著嘴,兩眼裡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淚水。

這個時候他顧不得一切,只知道衝入自己的部下羣中,不停的拍打著每一個坐在地上休息的戰兵,和這些疲憊到骨子裡的將士狠狠擁抱一下……

“秦督,那些漢軍旗的人頭如何處理?”

傍晚時分,天空放晴,負責打掃戰場的黃宗羲過來問道。

經過幾個月的相處觀察,黃宗羲已經加入總督府,被秦浩明分配到李守業的三室,負責記功司。

大明以頭顱記功,但只算建奴的人頭,至於投降的明軍降人,卻不在此列。

可定南軍將士打掃戰場習慣了,無分漢軍旗還是建奴,一律梟首。

今天這一仗,斬獲建奴漢軍旗八千多人,真正的建奴不足三千五百人。

建奴頭顱好說,上交朝廷領賞銀即可。可這八千多顆漢軍旗人頭,黃宗羲不知如何處理。

“不管建奴還是漢軍旗,都在瓦房店堆京觀祭奠死難軍民!”秦浩明道。

“還有,把多鐸和鰲拜的腦袋都拿石灰醃了,然後傳首九邊,然後製成頭骨保存,今後野豬皮親王貝勒都照此方式處理!”

“鑄京觀?”黃宗羲張口結舌,下意識的重複一句,繼而雙眉緊蹙,小心翼翼建言,“請秦督三思?”

所謂京觀,指得是爲炫耀武功而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

壘造京觀不但可以炫耀己方戰功,同時也可以震懾敵人。

同時,京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便是把這京觀作爲藏屍之地,填埋清理那些屍體,以防造成瘟疫。

古人殺敵,戰捷陳屍,必築京觀,以爲藏屍之地。

一場大戰下來,戰場的留下幾萬具屍體,若是不做處理的很容易造成瘟疫。

這些,黃宗羲自然知道。

但在大明,卻和以往的歷朝歷代不太一樣。

尤其是到了現在,這是一個完全由文人完全把持朝政的朝廷。

可以說,大明以前的歷朝歷代的武風,都要比大明盛上許多,哪怕是弱宋。

若是大明以前的朝代,在大捷之後,用敵人屍體築造京觀,估計都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這隻會讓這個將領的威名更加赫赫,不會有太多負面的聲音。但是在大明建造京觀的話,或許就需要多加考慮一下了。

那些標榜“仁孝治國”的士大夫們,可是總喜歡“以德服人”,喜歡將就“仁恕”的!

對於建造京觀這種事情,那幫文官們肯定會少不了的嘮叨。

秦督這建造京觀的行爲,定然會被說成是酷烈殘暴之行。

那幫文官們可不管你建這個京觀,是不是爲了炫耀戰功?是不是爲了震懾敵人?是不是爲了處理屍體?

反正你建這個京觀這個舉動顯得太殘暴了,和我們文官“仁孝治天下”的理念不符,我們就要噴你!

正因爲此,黃宗羲才爲秦浩明著想,覺得有必要勸阻一二。

畢竟,秦督和大明文官集團的關係實在太差。

“不用,這樣處理很好!沒有什麼不妥,太沖不用顧慮太多。”

秦浩明揮揮手,肯定的說道。

黃宗羲的好意,秦浩明自然知道。

可對於朝廷的袞袞諸公,秦浩明真的不在意,或許說無視更妥當。

自己要建京觀,秦浩明知道少不了要被文官噴成殘暴之人。

可那又如何?難道自己還要討好他們不成?

狗屁!

建造京觀自古以來就是宣示赫赫戰功,震懾敵人的一種手段。

若是那些文官們集中火力噴自己,說不定會惹起崇禎的反感。

其實,秦浩明能夠感受到,崇禎皇帝心中也是存在那種如漢武、唐宗一樣,希望能開疆拓土、建下赫赫武功的願望。

而大明文官則想要他成爲的那種只要求天下太平、文治晏然,並不需要赫赫武功的官家,這個理念和崇禎的心理,很有矛盾。

秦浩明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爲,恰恰是爲崇禎,爲百姓宣示大明武功。

日後史冊上,定然會留下一筆:大明崇禎十三年,閩粵督師於瓦房店大破建奴十萬,殺敵無數,並建造京觀以宣示武功,震懾羣宵。

這是何等酸爽之事?

尤其是和漢人不共戴天之仇的建奴!

秦浩明覺得崇禎皇帝也會想這樣的,畢竟是在他的治下完成,這也是他在位期間的一個武功方面的榮譽,日後怕是會記入本紀。

再一個,這拿異族敵軍屍體建造京觀,自古以來便是那些威名赫赫的將軍權利。

自古以來,便爲民間百姓們所津津樂道的事情,也是給自己國家大大長臉的事情。

秦浩明覺得自己要是令人建造京觀的話,怕是很快,民間便會有許多關於此事的傳說、評書和話本流傳。

民間的百姓們可是不會和那些文官們那樣,肯定不會希望自己的國家對敵人將就什麼“仁恕之道”。

很多時候,他們纔是敵人對自己國家造成破壞的直接受害人。

那些文官們噴得自己越狠,怕是自己在民間就越被同情和支持。

人心向背定成敗!

要搞垮大明的文官集團,僅有崇禎皇帝的支持是不夠的,他自己都必須屈服於文官集團。

可若是有百姓支持,又有軍隊保駕護航,天下誰能奈他何?

見秦浩明決心已定,黃宗羲應答一聲,便去辦理此事。

既然定下這壘造京觀的事情,就得趕緊幹,不然這些衆多的大軍屍體很容易引起瘟疫等麻煩。

當然,就算危險些,對定南軍沒有什麼。因爲有大批韃子俘虜呢,壓根就用不著他們動手,只需在旁邊監工就行。

在軍中一段時間,黃宗羲已經改變許多迂腐的想法。

當下,黃宗羲下令把建奴和漢軍旗的屍體都收集起來,就在瓦房店不遠的大道旁建造京觀。

這條道路是遼東半島到盛京的必經之路,也是通往漠南草原的要道。

若是京觀建好後,日後來往韃虜必定經常能看到這座京觀,必定能讓他們心理受到震懾,再也不敢輕易挑釁大明。

至於他們心裡如何想,那不關秦浩明的事情。

他要做的,就是建立越來越多的建奴京觀。

ps:感謝書友爻釋打賞,銘感盛情。請諸君投票支持,故土難離拜謝!

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
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建昌县| 灯塔市| 刚察县| 柞水县| 宜春市| 突泉县| 景宁| 遵义市| 尉犁县| 孟津县| 徐州市| 邵阳市| 张家口市| 揭西县| 麟游县| 清水河县| 合江县| 西安市| 元氏县| 乌拉特后旗| 万全县| 锡林郭勒盟| 巩义市| 高碑店市| 湟源县| 乐山市| 曲阳县| 西安市| 竹溪县| 永丰县| 株洲县| 辛集市| 凤翔县| 徐水县| 邓州市| 乐亭县| 彭州市| 巧家县| 桦南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