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

現在這個將領如此說法,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已,藉以藉慰心中的酸澀。

同是大明朝的天空,都一樣當兵吃糧,可連人家最低等的輔兵都遠遠不如,更何況正規的戰鬥部隊。

雖說這將領的話裡略帶酸味,不過也引了很多人的贊同,一時嗡嗡聲大起。

眼前的一切已經足以說明定南軍的財力和務實的做事風格,有這樣的一羣部下,秦浩明絕對不是那種好高騖遠,只知一味屠殺的莽夫。

洪承疇一言不發,他已然明白秦浩明爲什麼能如此迅猛崛起的原因。

查抄晉商之利,肯定是全部被他用來養軍,頗有當年戚少保的行事風格。

可行事手段又比戚少保更加大膽狠辣,發展自然更加順暢。

此時,在他的心中,又有一種大膽想法。

若是結交好這位大明新貴,憑他們強強聯手,組建一個閩黨,定然讓其他黨派,例如東林黨、楚黨、浙黨等黯然失色。

一直等和定南軍的人讓開了道路之後,心情激盪的洪承疇纔在衆人的簇擁下過橋。

新補好的橋面上,雜七雜八顏色不同的補丁一樣的木塊,釘的很好很牢固,所有騎兵放心的策騎在上面。

薊遼軍的臉色都有些怪異,剛剛大家還在說人家的怪話,現在卻是享受著他們的勞動成果,這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此舉,頓時令那些剛剛還滿嘴怪話的人,都緊緊閉上了嘴巴。

天黑之前,前隊的哨騎歸來一部份,稟報平安無事的消息,在方圓近百里之內都沒有發現韃虜的哨騎。

這和數月之前完全不同,那時建奴較爲強勢,哨騎有時候甚至深處到寧遠衛城不遠的地方。

在各軍堡之中,也有建奴騎兵穿插其中,他們看準了明軍不敢也不願野戰的心理,幾乎是橫行無忌。

廣寧之戰後,寧遠到山海關幾乎沒有打過仗的老兵,只有祖大壽等少數將領擁有完好的家丁隊伍,實力太弱。

不要說主動出擊,就連守關,也存在被強攻攻破的可能性。

估計是秦浩明深入遼東半島,韃虜前線戰力吃緊,留下來的只有少數精銳,多半是旗丁和漢軍。

這使得關寧防線的韃虜主事者只能主動收縮防禦,從今天哨騎撒開偵察的情形來看,驗證了這個情況。

“又是一個堡壘,好象還更大些。”

“真是暴戶的作派啊。”

“好象多半車馬和人手都在這裡了。”

……

祖大壽派人和連山驛的人一起去通知前方,過了半刻鐘光景,過百人手持火銃站在大門兩側,然後就是一陣排槍放炮的聲響。

在銃手們對天鳴槍時,不少馬兒受驚,引起洪承疇的極大不滿。

這說明薊遼將領很少在演練時訓練火器內容,或是壓根沒訓練,戰馬在戰場上聽到銃聲、炮響必然受驚。

只是受驚程度可以用訓練來叫戰馬慢慢適應,而不是現在這樣。

感受到洪承疇嚴厲的眼神之後,在場將領們臉上的神色都很不自在。

韃虜多隻用弓箭,很少有火銃和大炮,不過明軍方面肯定是要用的。

戰馬訓練不好,打仗時一炮打過去,韃虜沒死幾個,自家的馬隊反而驚了,那便是天大的笑話。

“回去之後,諸將要加強戰馬的訓練。”洪承疇沒有火,當著定南軍的面,不願叫外人看了笑話。

“末將叩見洪總督。”

在赫赫有名的洪承疇面前,負責此地的負責人有幾分緊張。他挺立雙胸,行了一個很鄭重的軍禮。

不過在洪承疇的隨員和諸將看來,這個輜兵軍官,實在是有些倨傲狂悖了,至少要單膝下跪纔是。

洪承疇本人倒是沒有介意,只淡淡的看了這個軍官一眼,然後策馬直入堡壘。

衆將看到洪承疇一騎絕塵飛馳而入,都是忙不迭的跟進去。

進入堡壘後,洪承疇召手叫來一個拿火銃的輜兵,將對方手中的火銃拿來看看。

不管是槍管還是扳機、龍頭、做工,都叫洪承疇挑不出一點錯來。

火銃拿在手中,重約七斤八兩。從槍管的質量看,讓洪承疇倒吸一口涼氣,居然是上等鋼,而不是精鐵。

另外銃身上有很多銅製的零件,包括扳機龍頭和卡簧都是銅製。

“你們全部都用這種火銃?”洪承疇沒有問鑄價,這銃一看就知道價格不菲。

他在遼鎮雖然建了好幾個火器營,每營都有大小不一的火器好幾千件。

可大明的火器十分蕪雜,什麼樣的都有,包括什麼神機箭在內,光是火炮就是五六種之多。

太雜了,火銃也是,有鳥槍、擡槍、魯密銃、合機銃、三眼銃等等,大小不一,裝藥量不等,訓練起來十分麻煩。

洪承疇每次去火器營視察,將校會率部打放火器,乒乒乓乓的倒也熱鬧,可若長時間打放,總有炸膛的槍支發生。

而現在看這把槍,質量上讓洪承疇無比放心。

“聽說有兩種,軍中大部分將士用這種,另外一種我沒見過。”

軍漢實誠,又是對洪承疇這樣的大官員,未有絲毫隱瞞。

兩種?連同一軍中的漢子都未曾一見,究竟是什麼利器,需要如此謹慎?

這時他看到銃口還有些機巧,不禁用詢問的眼光看向那個銃手。

“總督大人,這裡是留著套管上刺刀用的。”

被洪承疇叫過來的銃手,並沒有多少緊張的表情,他從腰側拔出一柄尖利有些怪異的尖刀出來。

“大膽!”洪承疇身邊的護兵們露出緊張之色,上前要把這銃手按住。

“不要緊張。洪承疇止住自己的親衛,笑著道:“他只是不懂規矩,而且也是本督要看的。”

銃手嘀咕著道:“還是總督大人度量大,跟秦督一樣。”

四周的人臉都黑了下來,在當朝薊遼督師面前隨便抽出長刀,居然還不當回事?

“怎麼套上?”

“小人來吧。”

銃手把火銃接回去,然後把看起來無比鋒銳和狹長的長刀底部對準銃口,一按一扭,洪承疇聽到了輕微的咔嗒聲響。

接著那個銃手大咧咧的把火銃遞過來,咧著嘴道:“總督大人,裝好了。”

洪承疇接過火銃,用力拔了拔尖端的尖刀,他雖然年紀大了,可尋常的後生沒練過武,未必比他力氣大。

使勁拔了幾下後,覺這尖刀根本拔不下來。洪承疇心念一動,叫人取了一柄長槍過來。

兩相對比後,覺裝了尖刀的火銃已經不比長槍短什麼了。

“你們這是怎麼用?”

銃手滿臉自豪的道:“這是刺刀,我們秦督說,我輩銃手雖然是以打放火銃傷敵,但身爲軍人,就需要有白刃格鬥的精神和勇氣。

列裝刺刀後,打放火銃後敵人近前時就可以用刺刀來肉搏。”

洪承疇深吸口氣,半響沒有出聲。他得先消化一下,四周的將領們也是面色怪異。

半響過後,洪承疇才問道:“你不是輜兵嗎?”

“小人是戰鬥工兵!”這個銃手把“戰鬥”兩個字,咬的特別重,臉上自豪無比。

見洪承疇不太明白,又一本正經的解釋道:“在我們定南軍,戰鬥工兵不僅要負責修橋補路,最要緊的就是學爆破,防禦工程建築。

同時也負擔戰鬥任務。我們的訓練是和戰兵一樣的,不差絲毫。”

“喂,小子,我們輜兵也不差吧。”

“就是啊,小樣,戰鬥工兵了不起?”

“不是我們騎兵掩護,你們敢在野外作業?

……

洪承疇等人還在繼續消化時,一旁列隊的輜兵們不幹了,他們和這個戰鬥工兵七嘴八舌的爭吵起來。

他們雖然著裝統一,可胸標各不相同,紅紅綠綠什麼顏色都有。

一吵起來之後,連洪承疇這個外人都分清楚了,眼前這夥人雖然都穿著利落的短藍袍,但肯定不是一個兵種。

胸前有馬車圖案的,應該是運輸輜兵的標識,戰鬥工兵胸前是一柄鐵鏟,而一把火銃交叉的圖案,估計是銃手……

兵種之間的爭鬥,甚至是暗中下絆子,這在明軍中也是常有的事,在場的將領都能理解。

可大明什麼時候有一支軍隊,竟然爲了戰鬥的榮譽和本兵種是否膽大敢戰,敢於勇往敵前悍不畏死爭執過?

恐怕其他大明的兵種爭的更多的是軍械軍糧等各種物資吧?

而且其實爭也沒有什麼可爭的,大明軍中的天之驕子只有一個兵種,那就是各將領的家丁家將。

除此之外,別的兵種屁都不算!

最多是騎兵和炮兵之間有些別苗頭,而且主要也是在軍官之間進行,爭的也是待遇,什麼時候爭過誰更敢拼刺刀?

洪承疇半天才回過神來,他腦海中還是迴盪著那個工兵的話:身爲軍人,要敢於和敵人白刃格鬥的精神和勇氣!

洪承疇忍不住仰天長嘆,爆了一句粗口:“這他娘可還是輔兵嗎?”

ps:感謝書友元寶媽媽111打賞,銘感盛情,感謝諸君投票支持,故土難離敬上!

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
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江源县| 盐源县| 郎溪县| 衡阳县| 临澧县| 天等县| 五华县| 徐州市| 鄢陵县| 山阴县| 正宁县| 年辖:市辖区| 阜城县| 固安县| 东莞市| 武汉市| 玉环县| 溧阳市| 都兰县| 修水县| 红河县| 浦东新区| 太保市| 永登县| 阿巴嘎旗| 小金县| 三江| 孙吴县| 绥化市| 通辽市| 白城市| 吴江市| 定西市| 共和县| 宝丰县| 新化县| 贡山| 桐庐县| 辽阳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