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

經此一事,大家對秦浩明的觀感完全不同。

世人皆有利益之心。遂有跟狗吃屎,跟狼吃肉之語。

秦秀才學識豐富又兼殺伐果斷,這樣的人物遲早是要出頭的。

不要說早就追隨秦浩明的幾戶流民內心欣喜不已,便是秦家村的村民百姓們也有了別樣心思。

“秦向天經此打擊,威望全無,已經不適合擔任族長。不然恐被其他家族所笑所欺,大家以爲如何?”

秦家祠堂內,擔任族內房長的秦家五叔公首先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

他是秦家輩分最高、年齡最大者,平常協助秦向天的工作,相當於實際族長。

“五叔言之有理,就像前幾天浩明說的,秦向天和老族長相比確實多有不如。”

里長秦向東是秦向天的堂兄弟,同時也是秦家的現任柱首。負責處理秦氏家族日常事務,如收租、籌辦祭祀活動等。

“就是,想當年我們秦家在臨浦也是一等一的大家族,連葉家都難以比擬。可惜老族長走後就一直落魄至今。如今想來,主要還是沒有一個好的領頭羊啊!”

甲長秦老三意有所指。

其他族人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但無一例外,都是對秦向天的不滿和指責。

當然,如果沒有前幾天的事情爲導火索,大家或許還會繼續忍讓下去。

畢竟秦家經過多年的沒落和沉淪,沒有出色的家族子弟可以擔此重任,秦向天屬於矮子裡面選高子。

現在秦浩明冒出來,自然讓人有了期許和比較。

秦家這次沒有族長主持的會議開得很成功,與會家族人員一致同意罷免秦向天的族長位置,轉而支持秦浩明擔任。

當然,這是在雙方當事人都不知情的狀態下。

所以當秦家長輩找上門來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的秦浩明感覺詫異莫名。

自己的身份擔任秦家族長是沒有問題的,畢竟“血統”純正,又是老族長之子。

大明立族長,務在立嫡不立庶。族長死,族長之子立,無子則立族長之弟,無弟則次房之嫡子立。

至於說秦浩明族長之位被奪,講起來都是滿滿的血淚史,怪不得原來的他會遷怒整個秦氏族人。

而秦家村族人會對秦浩明的主動示好表示愧疚,皆因此故。

對於族長制,秦浩明談不上什麼好壞,認爲皆有利弊。

有利的一方面自然是可以利用族人、族產,快速發展自己勢力。

弊病的一方面則是害怕在今後產生新的大家族,尾大不掉,侵佔民脂民膏。

所以他沒有馬上答應擔任秦家族長,推脫等到兩個月後看秦向天的情況。

話已經講出去,秦浩明屬於一口唾沫一個釘的人,如果秦向天不知死活冥頑不顧,做的事情讓他不滿意,那他可要施以辣手。

另外也未嘗有考驗秦氏家族的意思,責任和義務都是雙方面的,不能光想著好處而沒有付出。

秦氏家族在秦向天的事情上必須有所行動,不然這個族長不當也罷。

秦向天目前還不知道秦氏家族對他的處置,再說他也顧不上此事。

這次事情委實鬧得太大,幾個衙役骨折,其他人等也渾身帶傷,早已經在臨浦穿得沸沸揚揚衆所皆知。

知縣王元年是崇禎三年進士,閩南安海人,和鄭芝龍是老鄉。獨自在外爲官,向來小心謹慎。

恰逢吏部三年考評尾期,最怕出現什麼不可控制的亂子,影響他的考評,以至升官無望。

從他自己作的打油詩中就可以知道他的性格:夫妻反目,常事;兩鄰相告,生事;捕衙申報,多事;本縣不準,省事。

現在秦向天鬧成這樣,問他原因又支支吾吾不肯道明具體實情,如何不令他大爲惱怒。

想起上官建寧府同知葉成祖的吩咐,讓其幫忙照看一點秦浩明,王縣尊一怒之下把秦向天削職爲民。

這可讓秦向天欲哭無淚,不知如何是好。想他在這個位置,負責緝捕和監獄,得罪的人如過江之鯽。

沒有官身護蔽,又是被削職,不知有多少人想著報復自己,更別提秦大秀才。

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秦向天正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應對之際。

葉府管家也過來湊熱鬧,命其給秦秀才賠禮道歉,務必讓他滿意,否則休怪葉家不客氣。

這都是哪跟哪啊,葉家不是和那小兔崽子解除婚約了嗎?緣何會爲他出頭?

一瞬間,秦向天覺得他彷彿得罪了九天神靈,所有黴運朝他紛紛撲來,讓他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葉家是真正令秦向天恐懼的大神,龐然大物。

說句實在話,他寧願得罪王知縣,也不敢惹葉家。

概因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王知縣不可能永遠呆在臨浦縣城。

可是葉家在臨浦開枝散葉多年,勢力早已根深蒂固錯綜糾結,如何是他一個小小的被削職的典吏可以得罪?

秦向天的做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葉家傳話的第二天,事情發生的第五天,秦向天帶領本家妻兒子女,到秦浩明家磕頭賠罪。

並且自己請辭秦家族長,在秦家宗祠列祖列宗面前歸回秦浩明祖產,請求原諒。

當日搬離秦家大宅,在秦家村找了一間破草屋供妻兒居住。

自己於當晚懸樑自盡,留下遺書一封,懇請秦浩明代爲照顧其家人,言只要不餓死便成。

秦向天如此決絕的做法,反而令秦浩明扼腕唏噓不已。

此人雖說有點瑕疵,但也敢作敢當,無愧爲一個錚錚男兒。

人死萬事休。

秦浩明也忘掉過往的恩怨,代爲撫養照顧秦向天的家人老小。

幾十年後,後世學者揭開這段往事,紛紛稱讚秦向天聰明,以自己身死爲後世子孫博得了榮華富貴。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三日,黃道大吉,宜行百事。

秦家宗祠位於秦家村東南角,始建時爲三進八扇一後院,規模較大,寬23米,深43.8米,佔地1008平方米。

外牆爲磚石結構,內爲木質結構的宮式斗拱建築。

祠內大廳之彩繪、浮雕、鏤雕等十分精緻。殿堂面闊三間,進深五間,穿鬥式木構架,歇山頂。棟樑、斗拱、門窗雕刻精美。

天啓元年,秦浩明之父接過族長的位置又重新擴張裝修。

在祠堂前增加了200平方的前院,使整體佈局更加大方得體。

宗祠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過對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親關係的延續爲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繫起來,並形成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和親和力。

剛剛被推舉爲秦家新任族長的秦浩明,神色肅穆,帶領幾個長老站在前面。

聽著族中房長秦家五叔公抑揚頓挫向先人彙報工作,腦海裡卻是在翻滾。

不錯,這就是漢家文明之所以綿延不絕的原因。相同的文化,相同的祖宗,流淌著相同的血液,這就是老祖宗爲什麼會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

自己不能容忍,也絕對不允許外族來破壞中國的傳統文化,甚至要採取主動,把一切有可能的危險消滅在萌芽當中。

“下面有請秦家三十五代族長秦浩明宣讀祖訓,並且修改部分內容。”

五叔公作爲主持司儀,安排接下來的進程。

這也是秦浩明答應就任秦家族長一職的條件,有些祖訓必須修正或者改進,才能把一些隱患消弭於無形。

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
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黑龙江省| 青岛市| 晴隆县| 东源县| 宁陵县| 涟水县| 外汇| 湾仔区| 丹凤县| 辽宁省| 华宁县| 丹江口市| 长治县| 普定县| 南宫市| 寿宁县| 砚山县| 瑞丽市| 甘泉县| 嘉善县| 治县。| 淮北市| 来凤县| 泾川县| 化隆| 天长市| 舞钢市| 望奎县| 陈巴尔虎旗| 洞口县| 灌云县| 沁源县| 田东县| 咸丰县| 萍乡市| 晋州市| 昭觉县| 阳山县| 阿城市|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