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9章 命運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千百年來,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大都知道這麼兩句話,即便是在滿清奴役的“盛世”之下那些食不果腹,“吃糠喝稀”的百姓,也曾把命運的改變寄託於讀書。

讀書,對於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即便是有著“窮文富武”的說法,可是一般尋常人家卻是讀不起書。對於絕大多數(shù)百姓來說,讀書從來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送我去熟堂裡吧”

從小到大阿越就對父親提出過那麼一次。而他的父親看了他一眼,然後只是輕聲的回答道:

“家……家裡沒錢啊!”

是的,家裡沒錢,不僅沒錢買紙筆,更沒有錢送到熟堂裡當“束脩”。

“等將來家裡日子好了,再讀書吧……”

對於家裡只有幾爲薄田的他們家來說,讀書,根本就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夢。

不讀書,並不意味著會放棄對讀書的嚮往,雖說家裡窮,可因爲靠近鎮(zhèn)子的關係,所以年少的阿越總會擠進書攤上聽人說書,也記住了一些比較有名的話“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還有“你道窮民到老是窮民,卻不道將相出寒門。”

窮則通,通則變。儘管家貧,但是阿越越總會在心底暗自勸說自己。

“阿越啊!既然你想出人頭地,將來可以去讀書來改變啊……”

這句話,他從七歲說到了十四歲,整整說了七年,但是家裡依然窮的揭不開鍋,父親依然掏不出“束脩”,而他自己也爲貼補家用,到了客棧裡當夥計,一個月掙上幾吊錢——這是因爲他家裡同宗,看他聰明給他找的活,之所以看他聰明,是因爲在莊裡同齡的少年中,就他自己識字,雖然只識三四百個字,且大都是能認不能寫。

可即便如此,在鋪子裡,他慢慢的根著掌櫃的認了一些字,到他十二歲的時候,

這天下大變,天下已被中華朝所取,然而中華朝定都南京之後,其立即表示“取捨文明各國之規(guī)則,漸次振興全國之學校,實乃當今政府一大急務。”,更宣佈要在十年內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而與此同時,過去的士子所學卻在一夜之間落伍了,而今後的修身立業(yè)則要用西洋知識。

這一切一開的時候,對於阿越似乎沒有影響,他在客棧裡當著夥計的時候,燒水、餵馬之餘,也能看到一些外地人看著的報紙,也能看到報紙上提到的學堂,看到那不要錢的學堂。

“要是有一天,這裡也有不要錢的學堂就好了……”

阿越一直這樣期盼著,他期待著不要錢的學堂能夠開到鎮(zhèn)子上,然後他就能夠進入學堂之中,然後在學堂裡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他並沒有把希望完全寄託在這裡,他一直在存著錢,用了幾年的時間,已經(jīng)存下了三四塊大洋了,可距離讀書仍然很遙遠。

也就是在希望眼看著快要破滅的時候,阿越聽到了些傳聞——鎮(zhèn)上也要建不收學費的學校了。

開宏元年,帝國新政府開展的一系列工作當中,教育被放在了首位。開宏元年三月,與其它地方一樣穎州府首先設立了府立初等小學校,這是義務教育的示範學校。

“府內子弟不限士農工商,皆可入學”,非但免除了學費,甚至就連書籍和筆墨紙硯也由公家支出。四個月後,又開了一所,九月又新開設了一校。地點設在了城內以及城外,這樣穎州府一共有了三所小學校。

然而府內人口數(shù)百萬,適齡兒童有將數(shù)十萬人,光靠著幾所學校是遠遠不夠的。當時任知府是武昌新官,剛一上任,他就推出了新建二百六十五所學校的龐大計劃,在將先前的三所學校的基礎上次年開設了三十七所學校。

然而,教師人數(shù)不夠。

教師人數(shù)不夠,那就招聘,就培訓!或許穎州府內數(shù)百年間,文教不盛,幾百年間沒出過幾個舉人,秀才亦不多,可總歸還是有那麼一些讀書人,於是便把他們中的年青人拉到師範進行培訓,一如其它地區(qū)一般,而相比於其它省份,南直隸自然擁有相對充足的教育經(jīng)費——畢竟南直隸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專款,畢竟南直隸是天子腳下之地。

也就是在開宏二年九月,在那位知府大人調任之前,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在的穎州府設立了二百六十五所學校,而阿越所處的胡集也順理成章的建起了一所小學堂。

學堂不需要交納學費,甚至就連書籍和筆墨紙硯也都像報紙上說的那樣由公家,也就是官府支出,這可是千百來的未有的事情,可即便是如此,人們仍然是觀望著,就在人們觀望著的時候,已經(jīng)十四歲的阿越選擇了報名,他恰好卡在義務教育年齡限制的邊界——14歲,按照教育令7至14歲的少年必須接受教育,而他的年齡恰好符合標準。

中華帝國的義務教育只有三年!

儘管皇帝本人更願意推行六年制的義務教育,但是受限財力,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推行六年制義務教育,甚至就連三年制義務教育,也沒有足夠的資金,爲了支持教育皇室每年都支出多達兩千萬元的專款用於教育。

“一年年的來吧!”

相對有限的財力,使得三年制義務教育成爲無奈之舉。

可即便如此,短短三年的義務教育,卻最大程度上拓展了每一個學生的視線,儘管爲了節(jié)約費用,學生們沒有教科書,老師拿著教學掛圖教授他們,可是他們從教學掛圖上學到了國文,地理,自然,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聖母院,英國的大笨鐘……

三年的初小教育,改變了很多人,讓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受用終身,甚至在農技課上,他們知道了如何選種,如何留種,如何耕種,如何鋤草不傷作物,學會了那些善於種田的富農“不傳之秘”。

教育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對此,阿越從未曾懷疑過,至少,如果不是因爲他在學校讀書,恐怕他家就會因爲只有4畝多地,就會被作爲貧民遷往他地,因爲他是學生,所以不在遷移之列——因爲殖民地還沒有普及義務教育。

至少在這一點上,教育改變了阿越的命運,但是現(xiàn)在,在從初等小學畢業(yè)之後,面對未來,阿越又一次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曾有過的迷茫。

“阿越啊!既然你想出人頭地,將來可以去讀書來改變啊……”

曾幾何時的期盼再一次於心中浮現(xiàn)出來的時候,看著手中的初小畢業(yè)證,已經(jīng)十七歲的阿越有些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選擇,不知道未來自己的路在什麼地方。

因爲讀完書之後,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命運根本就沒有發(fā)生太多的變化。自己的生活依然沒有改變,家裡依然只是勉強能吃上飯。如果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不僅要讀初小,還要讀高小、讀完高小之後,還要讀中學,然後讀大學……這樣他的命運纔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初小,只不過是一個門檻,對於貧家子弟來說,想要越過這個門檻,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報考五年制的師範學校,畢業(yè)後到初小當教員,一個月拿11元的薪水。要麼就是報考少年軍校。除了這兩個選擇之外,還有一些技術學堂也是免費的,不過,那些技術學堂大都是就近招生、本地招生。在穎州府沒有一家技術學堂。至於少年軍校更是連想都不用去想,如果阿越能名列全府前十,還可以得到知府大人的推薦信,而他的成績根本不可能獲得知府大人的推薦,更不要說,報考少年軍校的無一不是學業(yè)最出色的。

至於師範學校,阿越也報考過,穎州府就設有省府師範分校,前三年在穎州府上,後兩年在省府,但是阿越卻以一分之差落了榜,這意味著師範學校也與他無緣,那11元的小學教員薪水自然也是無緣的。

現(xiàn)在,畢業(yè)證已經(jīng)拿到了手裡,這意味著他將要和學校說再見了。但是他的命運並沒有因爲受到教育而改變,如果說教育改變了什麼,就是改變了他的視線,讓他對外面的世界更加渴望了。

“也許,我應該出去,到外面看一下……”

阿越的心裡如此尋思著,他不願意再守著那麼幾畝地,他知道再守下去,等待他的是什麼,他會和村裡的那些好吃懶做的人一樣,被遷移到海外殖民地,或許殖民地有很多土地,但他並不想離開中國。

“可去什麼地方呢?”

儘管學過地理,但是現(xiàn)在,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阿越越仍然顯得有些迷惑,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去什麼地方,他同樣也不知道,自己這個決定到底是對還是錯,就像讀書一樣。

讀書錯了嗎?

讀書當然沒錯,如果說錯的話,恐怕就是自己還不夠優(yōu)秀,要不然,也許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考上了的師範學校,就像有的同學一樣,五年後,那兩個考上師範的同學,命運就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就會成爲整個鎮(zhèn)子所有同齡人都羨慕的人,如果他們努力工作,且有一定成就的話,十幾年後,甚至可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封爵成爲“公士”。

公士,這是中華帝國爵位中最低等的爵位,不能世襲,僅僅只是爵命。可這卻是士與民的區(qū)別,獲得“公士”爵位之後的他們,將會是鄉(xiāng)間最有權威的人。除了那些社會傑出人士之外,爲公衆(zhòng)服務超過15年的人員也有可能獲得“公士”爵位,而教員正是其中可能性最大的。

一年一百多元的薪水再加上未來很有可能得到的榮譽……不過,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其它人的,與阿越?jīng)]有任何關係,現(xiàn)在他必須要考慮自己的命運和未來。

“怎麼辦?”

就在他思索著自己的命運的時候,那邊傳來了同學的話,王大山,也是阿越最好的朋友,他看到阿越那副模樣,就知道自己的朋友,又在那裡胡思亂想,其實,誰又甘願就這麼平淡的過完一生呢?。

“阿越,其實昨天我就想對你說,俺爹說了,其實初小也就夠了,這不府城的林東家不是剛辦了一個紗廠嘛,人家可是指了名要招五十個初小畢業(yè)的,還要送到省城的技術學校裡學習半年,其進工廠裡也不錯,收入也不錯,要是當上了工頭,一個月至少能拿十塊錢……”

王大山在說話的時候,有些羨慕的看著朋友,相比於他,阿越無疑更有優(yōu)勢。

“你可是拿過知府頒發(fā)的獎狀,數(shù)學還那麼好,算賬更是全校第一,我敢說,只要你往那一樣,那林東家的工廠還不是搶著要,要是運氣好了,沒準到時候學個會計什麼的,慢慢還能讓林東家看中了,當個賬房先生……”

現(xiàn)在全中國最掙錢的買賣就是辦廠,辦廠不僅需要錢,需要錢去建廠房、買機器,同樣也需要人,需要人去操作機器,需要人去管理,而相比於那些舊式讀書人,對於工廠根本就不瞭解的那些財主們,無不是把希望放在了省城的技術學堂,但是技術學堂裡的學生通過都在入校時就已經(jīng)和工廠簽了合同,但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機會,他們還可通過自己出錢,派人進技術學校,以“委託培訓”的方式,對派出人員進行短期培訓。

有了技術學堂的短期培訓,再加上機器廠商派來的技術人員的指導,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這些人就可以成爲工廠的技術中堅,但這種活顯然不適合舊讀書人,相比於只讀聖賢書的舊讀書人,那些懂數(shù)學、知科學的新式學堂畢業(yè)的學生,那怕只是初小生,也比舊書生更合適。至少他們不排斥機器。

“去工廠……”

唸叨著這幾個字,阿越整個人頓時變得迷茫起來,難道,自己真的要去工廠嗎?

——————————————————————————————————————————

希望大家能夠繼續(xù)支持無語,支持鐵血宏圖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羣:150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257章 眼紅(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06章 民變(第二更)第161章 看世界(第一更)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289章 北國春(第二更,今天加更!)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605章 新時代(求月票)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318章 一邊倒(第一更,求支持)第188章 決裂(第一更,求月票)第480章 結局(求支持)第56章 鴻門宴(求推薦、求收藏)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537章 科隆海戰(zhàn)(上)第38章 未來的機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256章 電報(第二更,求支持)第547章 造物第2章 衆(zhòng)生態(tài)(求收藏、求推薦)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519章 華盛頓(求支持)第176章 定策(再次爆發(fā)!求月票!)第454章 心憂(新春快樂)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605章 新時代(求月票)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505章 外交風雲(yún)(求支持)第484章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7章 花燭夜(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553章 法蘭西的選擇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190章 家事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449章 離經(jīng)叛道(二)第627章 新丁第347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396章 軟肋(第一更)第515章 珍珠(下)第300章 東瀛(過節(jié)加更)第648章 江戶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368章 師徒策(第一更)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第276章 會談(第一更,求支持)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592章 戰(zhàn)鬥(求支持)第520章 選擇(求支持)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63章 遊說(求支持)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554章 決斷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205章 天變(第一更,求月票)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第200章 主與臣(第二更)第90章 武昌父母(第二更,求推薦)第73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206章 民變(第二更)第154章 商議(第二更)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第523章 倫敦(求支持)第336章 點亮(第二更,求支持)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31章 各色人生(明天加更,求推薦)第433章 心難安(第一更)第357章 產業(yè)(第二更)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186章 明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211章 命運變幻(第三更,四更求票)第65章 甘爲奴(第一更,求推薦)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177章 去湖南(第二更,求月票!)第712章 海上(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第365章 答卷(第二更)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
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257章 眼紅(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06章 民變(第二更)第161章 看世界(第一更)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289章 北國春(第二更,今天加更!)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605章 新時代(求月票)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318章 一邊倒(第一更,求支持)第188章 決裂(第一更,求月票)第480章 結局(求支持)第56章 鴻門宴(求推薦、求收藏)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537章 科隆海戰(zhàn)(上)第38章 未來的機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256章 電報(第二更,求支持)第547章 造物第2章 衆(zhòng)生態(tài)(求收藏、求推薦)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519章 華盛頓(求支持)第176章 定策(再次爆發(fā)!求月票!)第454章 心憂(新春快樂)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605章 新時代(求月票)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505章 外交風雲(yún)(求支持)第484章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7章 花燭夜(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553章 法蘭西的選擇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190章 家事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449章 離經(jīng)叛道(二)第627章 新丁第347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396章 軟肋(第一更)第515章 珍珠(下)第300章 東瀛(過節(jié)加更)第648章 江戶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368章 師徒策(第一更)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第276章 會談(第一更,求支持)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592章 戰(zhàn)鬥(求支持)第520章 選擇(求支持)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63章 遊說(求支持)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554章 決斷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205章 天變(第一更,求月票)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第200章 主與臣(第二更)第90章 武昌父母(第二更,求推薦)第73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206章 民變(第二更)第154章 商議(第二更)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第523章 倫敦(求支持)第336章 點亮(第二更,求支持)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31章 各色人生(明天加更,求推薦)第433章 心難安(第一更)第357章 產業(yè)(第二更)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186章 明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211章 命運變幻(第三更,四更求票)第65章 甘爲奴(第一更,求推薦)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177章 去湖南(第二更,求月票!)第712章 海上(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第365章 答卷(第二更)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喀什市| 和政县| 石家庄市| 报价| 江源县| 永丰县| 鹤岗市| 沂水县| 梁平县| 全南县| 锡林郭勒盟| 广南县| 开鲁县| 册亨县| 文安县| SHOW| 永吉县| 吉安县| 塔河县| 天峨县| 辉县市| 锦屏县| 古浪县| 镇沅| 永春县| 改则县| 锦州市| 长子县| 阿尔山市| 侯马市| 大足县| 连平县| 洛浦县| 大悟县| 东乡县| 陵水| 沭阳县| 徐闻县| 高尔夫| 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