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四章 大魚

“東主,有不少人騎馬衝過來了。”

王樂亭是少年中最善射的,射術僅在惟功之下,他是天生的明視,兩眼視力遠在常人之上,衆人還在很開心的割食黃羊時,他第一個發覺了有隱約的煙塵,等所有人站起觀察之後,隔了好一會兒,才果然發覺有大量的煙塵騰空而起。

張用誠皺眉道:“京畿地方,誰這麼大膽?”

通州的重要性,僅在京城本身之下,大量的倉儲都在這裡,沒有通州倉儲的糧食,京師根本談不上穩定。

張居正最近兩年的改革措施,其支撐點就是有軍隊的支持,還有通州倉庫裡兩千萬石的糧食,有兵有糧,心中才不慌。

這樣的要緊地方,普通的官員和武將根本不敢在這裡放肆,萬一被彈劾一本,罪責不輕。

待這些騎士稍近一些,王樂亭看到旗號,便道:“是打著順天巡撫的三軍司命的軍門旗。”

“原來是順天巡撫張夢鯉來了。”

張惟功霍然起身,笑道:“有熱鬧瞧了!”

過不多時,果見大股騎士蜂擁而至,足有四五十騎。其中正經戴著兜鏊,穿著對襟罩甲,手持各式兵器的軍將有二十餘人,穿著盤領吏服的吏員有十餘人,當中一人則是烏紗帽,大紅袍,三品補服,黑色官靴,縱馬奔馳時,衆人都以此人爲核心,看起來著實威風,這驛站附近人煙稠密,一看到如此的景像,都是閃避不迭。

待馳近驛站時,二十多官兵四散開來,以十餘步爲拉開的距離,將驛站團團圍住。

巡撫張夢鯉沒有下馬,只是在馬上冷然看著驛館的大門,面露冷酷神色。

在他身邊,有三四個穿著儒衫的從人也沒有下馬,策馬在巡撫四周,低聲談笑著。這幾人應當是巡撫聘請的私人幕僚,一般都有秀才或舉人的身份,熟習公文律例,協助巡撫開展公務,巡撫是差遣官,朝廷不配給屬官,但巡撫和巡按都不是三頭六臂,時間久了,就形成這麼一套規矩,自己花錢僱傭幕僚隨員,越是繁難衝劇的治地,僱傭的幕僚就越多,分爲書啓、刑名、錢穀、禮儀、儒學等各個方面,私人聘請,並沒有官身,無制度約束,朝廷對這種幕僚的約束力就小的多,明清的很多官場陋規,還有骯髒的交易,都是和這些出身江浙一帶的幕客有關。

那些吏人,則是持鐵尺,鎖具,直衝到驛站之內,很快,裡頭就傳來一陣高亢的叫罵聲響。

這樣的威風殺氣,令得普通的百姓有大開眼界之感,張惟功卻是搖了搖頭,笑道:“張公也是真難得逮到機會威風一把啊,不過排場還是太小了。”

確實也是如他所說,巡撫這官上馬治軍,下馬理民,和總督在職責範圍上只是一個偏軍事一個偏民政,但當地方不太平時,巡撫一樣有自己的標營,一樣有督管衆將打仗的權力,一般的巡撫,都會加提督軍務的字樣,再加僉都御史,有彈劾任免權,治政之權,軍權,是正經的封疆大吏。

但這只是對別的巡撫而言,象張夢鯉的這個順天巡撫就相對苦逼了,順天府的治理範圍就是京城和四周一小塊

地方,要麼是軍事要地,要麼是皇陵所在,軍隊是京營,歸都督府和勳臣、太監直領,京中政務是大興和宛平兩縣,治安是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皇城和宮城防備是上二十六衛的禁軍,裡外裡都沒有他什麼事兒。至於薊鎮和宣大的軍隊是戚繼光的主場,張巡撫碰也別想碰。

今日前來,若是換了勳陽巡撫,最少是三百騎兵加上幾百隨員,王巡撫這個排場,實在真是太小了。

他們在這邊說笑,張夢鯉那邊也是有人看過來,這一羣少年個個氣宇不凡,圍坐烤羊,身邊還有弓箭和刀劍,一看就知道不是尋常人家,多半是一羣小舍人出京城來玩耍,觀察了一會兒之後,反正惟功一羣人沒有住在驛站之中,也就沒有人過來多事。

裡頭響動聲持續了兩刻功夫,很快就是有大隊人馬被押了出來。

那些吏員看來下手頗狠,出來的人羣中,有不少人臉色青腫,看來是被飽以老拳了。這倒也並不奇怪,住驛站的肯定沒有平頭百姓,就算是跟班也是要麼是親藩勳貴的家人,要麼就是文武百官的長隨,哪有幾個脾氣好的,三句不對,自然就動手打了起來。

打頭的居然是一個穿紅袍的四品以上的文官,一臉的氣急敗壞,大步流星的向外走著。

一看到逮了一個高品文臣,張夢鯉的臉上都有不可思議的神情,最近三令五申,沒有公務和正規的勘合,違禁者必定嚴查,這樣的嚴令之下仍然有人往刀口上撞,真是太蠢了。

文官的烏紗形式和武官稍有不同,補服也不同,四品以上穿大紅官服,料子也是絲制或使用紗、羅、絲等名貴的料子,所以無論如何,那個氣急敗壞出來的官員肯定是一個四品高官無疑。

“張大人,真是好威風啊!”

“原來是趙大人啊。”

稍稍靠近一些之後,驛館出來的那個官員先打招呼,張夢鯉一看,原來是苑馬寺卿趙久光,山西人,自然是晉黨成員,當下有點頭疼,卻也只得下馬拱手致禮。

兩人同爲四品,張夢鯉是巡撫,趙久光卻是京卿,只是苑馬寺卿不如光祿寺,更不如大理寺,算是京卿中的雜流,兩人的地位算是相當。

在趙久光身後,又是十餘名穿著官袍的官員,大紅袍是沒有,但全部是青袍,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員,張夢鯉粗粗一看,便是認得其中三四人,全部是州縣正印官,是前來京師轉遷朝覲來的。

這一次一網撈上來不少大魚,最近嚴查驛傳,各地都是成績斐然,而張夢鯉這裡卻因爲是靠近京師,他一直不敢下手,前天聽說張閣老因此對他十分不滿,張夢鯉感覺惶恐,今日前來潞河驛也是破釜沉舟,迫不得已。

如果不是把趙久光這條大魚撈出來了,今天的行動就堪稱完美了。

張夢鯉沉吟之時,趙久光卻是氣勢洶洶道:“張大人,學生回山東嶽父家探視親族,銷假回京,住在這裡一晚上也不可以?”

其實他帶著的家僕隨員有二十多人,加上妻子親族跟來一起混飯吃的也有十幾人,三四十人住了大半個跨院,人吃馬嚼還要驛站提供明天

入京的轎子和馬車,所費當然很大,不過身爲四品京卿,趙久光自己是覺得這一點小事不算什麼。

“這個……”張夢鯉苦笑道:“學生前來此處,亦非是自尋事非,實在是張閣老有嚴令,非公務者,或是僞造勘合者,一律拿辦查問,這叫學生怎麼是好呢。”

趙久光冷然道:“學生的勘合雖不是兵部發出,但在此地暫住一晚,卻是事前在信中就稟報過鳳磐公的!”

鳳磐公就是新入閣不久的張四維,晉黨領袖,趙久光拿張四維當擋箭牌顯然也是深思熟慮過的,張夢鯉再囂張,總不能去和張四維這個閣老對質吧?

眼看事情有了鬆動,一羣被看管著的州縣官也騷動起來,在他們身後,還有幾十個普通的士紳和一些長隨僕役模樣的,他們沒有勘合,持的是火牌,也是一樣被看管起來了。

這些人全都不是善類,原本看到是順天巡撫親至,他們不敢鬧事,但有趙久光頂住了張夢鯉,他們的表情就鬆動起來,嘴上也開始嘀嘀咕咕的說話。

“用誠,換了你是張軍門,你怎麼辦?”

“如果我是巡撫,我不會這麼魯莽行事,在趕來之前,會派心腹幕僚來了解一下驛館中住著的都是什麼人,儘可能打聽清楚,然後再相機行事。”

張用誠笑道:“到現在這般田地,我也沒辦法了。”

王國峰笑道:“用誠哥,連你也沒法子,看來張軍門這一次要麼硬著頭皮強上,要麼就只能灰溜溜走人,硬上就得罪人,走人自己丟人,唉,我都替他難堪呢。”

惟功也是一笑,卻問道:“張夢鯉是什麼背景?”

“沒有什麼很強的背景,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同進士,同榜狀元諸大綬,榜眼陶大臨……”

張用誠在這方面博聞強記,朝中重要的官員,履歷幾乎一清二楚。

在大明,記官員在何處任何職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記科名記籍貫,這纔是切中要害,一個官員能否成爲大員,同鄉中有沒有重要的奧援很重要,更重要的就是座師和同年中有沒有特別風光和得力的。

丙辰科距今好幾十年,當年的狀元諸大綬和榜眼陶大臨都已經離世,同榜之中也沒有什麼重臣和名臣,座師肯定不必提了,同榜的同年沒有力量,又沒有巴結上現在的重臣,就屬於比較孤立無援的那種了。

Wшw. Tтkan. C○

惟功笑笑,道:“嘉靖丙辰科……狀元不姓沈,叫沈默嗎?”

張用誠想了想,很肯定的道:“沒有這個人。”

“哈哈,用誠你真的很下心思呢,我只是聊以相試耳!”

惟功又笑道:“他官聲怎麼樣?”

“很好,傳聞中是爲人方正的很,不畏權貴……”

“最少可以證明一點,他沒巴結上張閣老啊……”

事實也確是如此,張夢鯉如果真的是張居正的私人,今天就理直氣壯,管你是不是張四維的心腹,未必張四維還敢和張居正對質?

此時的爲難,正是沒有背景官員在遭遇難題時的普遍境遇啊,簡單來說,就是撞上鐵板了……

(本章完)

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三百章 緩急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一百章 悟劍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三百章 緩急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十七章 感激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
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三百章 緩急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一百章 悟劍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三百章 緩急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十七章 感激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湘潭市| 丹棱县| 方正县| 方城县| 呼伦贝尔市| 扶余县| 宜章县| 根河市| 陇西县| 洪洞县| 大同县| 巴林右旗| 莱芜市| 磐安县| 长治县| 德格县| 崇阳县| 宣恩县| 乐安县| 原平市| 四会市| 家居| 诸暨市| 留坝县| 黄梅县| 巴东县| 武乡县| 青岛市| 印江| 南昌县| 桃江县| 得荣县| 喀喇沁旗| 福安市| 安岳县| 盐边县| 天祝| 共和县| 缙云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