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

起更前後,天空又落下小雪來。

臨近年節時,京師幾乎是隔幾日就下一場雪,或大或小而已。

這會子落雪,說明來年乾旱已經不可避免,說來也怪了,自打萬曆年以後,天越來越冷,冬季雪越來越多,而春夏之時,則天越來越乾旱,沿著九邊長城一線南北數百里,甘肅衛,陝西,固原,延綏,再到山西鎮,大同,宣府,薊鎮,西邊已經連續好幾年乾旱,遼鎮也開始有旱情出現,河南和北直隸也是如此,整個北方都是差不多的感覺,大家嘴裡不說,對當今天子的聖德,似乎是有了那麼一丁點的瑕疵。

這也是中國集權君權的弊端一面,好處全給皇帝拿走了,這天人感應,天崩地裂飛沙走石,包括地震乾旱水災,全可以歸結到天子聖德不修。

英國公府之中,除了原本的護衛之外,又格外調了一百多錦衣衛的好手過來,高高的院牆上時不時的有人提著燈籠在巡看著什麼,幾個制高點,夜裡也是有人值哨,就算如此,每日仍然是有激烈的搏殺發生,每日都有人死於非命。

一小隊巡哨人員從西角門走了出來,每個人都是戰戰兢兢,在小雪之中,算是舉步維艱。

如果不是張惟賢的高壓,恐怕他們沒有一個願意走出來的。

這幾天,時不時的有伏擊發生,現在他們每個人都穿著鎖甲,手中拿著大盾,就算這樣,仍然是極度的危險。

“咔噠……”

一聲脆響突然響起,聲音並不大,但所有的錦衣衛聽到之後,立刻便是往地上一伏。

地上有冰,有積雪,有淺淺的一層冰水,當然還有泥土,所有人撲在上頭,立刻是濺起大片的水花泥污,但沒有人遲疑,幾天的爭鬥使這些錦衣衛已經明白了,稍微的遲疑帶來的可能是失掉自己的性命的嚴重結果。

幾支箭矢從這些人頭頂掠過,有一支短箭射中了一個錦衣衛的肩膀,深插入肉,這個校尉疼痛的在地上打滾,啊啊慘叫著。

還有人的烏紗帽被射飛了,髮髻混亂,人在原地茫然趴著,一時間回不過神來。

有幾個蒙面黑衣的夜行人從巷口處衝過來,手中橫刀閃爍寒光,校尉們趕緊起身迎敵,但對方的刀銳利非常,身手又十分敏捷,剛剛一個照面,已經有好幾人中了刀。

有個校尉腰間被砍中了,露出巨大的創口,幾乎可以放進一隻胳膊,肉綻開著,鮮血沽沽流淌著,露出雪白的肋骨出來。

看到這樣的場景,不少校尉嚇昏了頭,這一隊巡兵有十幾人,對方纔五六個人,但錦衣衛開始轉身逃走。

同時英國公府內開始響起腳步聲,但沒有敲響鑼鼓,英國公府的僕人下意識的想擊鑼,卻是被錦衣衛們給阻止了。

不少錦衣衛從夢中醒來,開始悶聲往遇襲的地方飛奔而來,牆頭巡邏的人和高處的哨位也是往警訊傳來的地方趕過來。

小雪的雪花不停在半空中飄落下來,燈光漸漸明亮,雪花在人的視線中肆意飛舞著,而小巷之中,人的鮮血也在不停的飛舞著,很快,便是有好幾個錦衣衛校尉伏

屍於地。

對雙方來說,這樣的暗鬥就是這樣殘酷而兇險,錦衣衛四處遇襲,一到白天校尉們也瘋狂報復,與順字行有關的一切產業都受到嚴厲的盤查,除了沒有公然封店外,對順字行的各種產業和相關人員進行圍追堵截,或是拿人,或是抄家,錦衣衛的北鎮撫司裡頭,一天到晚不知道關進去多少,而遼陽這邊也不廢話,錦衣衛落單的不知道被弄死了多少,家人與相關的產業,也是被暗中破壞搗亂,兩邊的戰事,已經有愈演愈烈之勢了。

這樣的事,反而是沒有上報。

如果錦衣衛願意,菜場每天的菜價都是正常上報給皇帝知道,如果錦衣衛不願意,東廠又不出來搗鬼的話,哪怕京城一天死一百個校尉,只要事不鬧大,有所遮掩,那麼就是無人得知,好象沒有發生過一樣。

就象眼前的雙方格鬥一樣,刀刀見肉,鮮血狂飆,卻都是悶聲不響,透著一股陰狠之至的感覺!

沒有人注意到,東角門偷偷打開一側,一個高大身影穿著僕役的青衣,從縫隙裡頭,一閃而入。

打開門的,便是剛剛對張元德畢恭畢敬的老管事。

“福叔,多謝你了。”

“五少爺說的什麼話?”老管事臉上的皺紋越發深了,這樣的冬夜,他這樣的老人家原本應該躺在牀上享福纔是,可現在不得不得不冒著雪花出現在這裡,不過老人家甘之如飴的樣子,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疲憊,看著惟功,老管事苦笑著道:“這府裡要是叫二老爺一家弄下去,遲早這二百年的基業也保不住。老頭子一家自太宗年間從祥符到京師,已經傳下七八代人,一直在這府裡,不能眼睜睜看著二老爺瞎搞……五少爺,要我說,趕緊回來吧,皇上開過金口下過旨意叫你傳襲國公之位,好好活動一下,給皇上陪個不是,進些銀子到大內,好歹先把國公襲下來再說……”

老人家年紀大了,絮絮叨叨的,只顧不停的說,不提防有幾個錦衣衛路過,往這邊掃了一眼。

“是,明兒一早就帶人掃,您老放心,斷不會有什麼殘雪留下來滑著人。”

“哦……好好,你知道就好。”

幾句對答,象是冒雪出來看積雪情形,錦衣衛們也識得這府裡的大管家,也不在意,折身走了。

和王府一樣,公府裡其實也有職事官,只是那朝廷派的根本不管事,大小事情都是府裡家生子世代服侍下來的管家執事們來照應,有這老管家帶著,惟功一路暢行無阻,很順利的就來到了大本堂外。

天太冷,雪又飄著,張元德雖說叫人照應,可上房這裡已經是上下離心,惟功推門進去時,一個小丫頭子十四五歲的樣子,歪在椅子上困的不行,已經睡沉了過去,炭火盆子半燃著,幾乎已經沒有什麼熱力,張元功歪在牀頭,惟功悄悄進去時,居然發覺自己父親雙目炯炯,正看向自己。

惟功吃了一驚,猛一激靈,幾乎以爲自己是看錯了。

“父親大人。”

此時此刻,惟功沒有什麼可遲疑的,上前兩步,再跪下,膝行兩步,最終跪在張元功的牀頭

下面。

“好孩子,起來說話。”

惟功依言起身,坐在牀邊,張元功顫顫巍巍伸出手來,拿住惟功的手。

論心境,惟功心中太複雜了。

眼前這位,幾乎與他沒有什麼真正的感情,因爲他的沒擔當,惟功這一世的生母早早殞命喪身,惟功心中,幾乎對張元功有不少的憤恨。

雖然時間久了,怨恨漸漸淡下去,到底父子倆的感情也淡漠了。

但此時被張元功執住了手,惟功心中竟也有一種安寧親近的感覺,父子兩人一時都沒有說話,只是由得張元功將惟功的手緊緊握住,相對無言。

“我一直在等你,”半響過後,張元功方笑著對惟功道:“你七叔這幾日夜夜守值,我說他太累了,叫他回去歇著,其實我是不願老七在這兒……畢竟我看你對他更爲親近,我這當爹的,心裡委屈啊。”

“父親……”

“罷了,不必解釋。”張元功輕輕拍著惟功的手,微笑道:“爲父確實有叫你怨恨的地方,今晚你來了,我們父子之間就不必再多說什麼,來,我來和你說說和你娘當年的事……”

這種話題,原本是父子兩人之間的忌諱,不過在今天晚上,當然什麼也不必避忌,在張元功的回憶之中,原本惟功孃親就是一個最值得他珍視的好女子,種種回憶之中,充滿著愉快和甜蜜,也使惟功對父母兩人之間的過往,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你娘臨去之前,一定十分怨恨我……”天快亮了,張元功精力耗盡,漸漸沒有力氣再說什麼,他原本就是強提精神說話,至此,已經快無能爲力。躺在牀上,他的臉色更是臘黃的可怕,看著惟功,他喃喃道:“我就要下去尋你的母親,有什麼不是,都是我的錯,我要向她陪罪,我要和她在一起……”

“母親臨去時,並無一語怨恨父親……”

惟功終於流下淚來,這些年來,自母親去後,除了那次祭祀養父和母親的墳墓時大哭一場外,就是今夜之情形,能叫他流下淚來。

“吾兒莫哭,有子如此,吾心中之欣慰難以言表,世上一切,沒有什麼可放不下的,人之一生,真正放不下的就是情感,今晚一見,我心中十分喜樂,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了。你那個二叔,豬狗一般的人,你那長兄,也是一個梟鏡,將來若能除之,不必因爲我的原故加以留手,趙氏夫人,也不必忌諱什麼,該怎樣就怎樣。我聽人說,這幾日府外每日拼鬥,死傷不少,暫且收手吧。你若能一下子剷除他們,就繼續做下去,若不能,這幾日也給他們教訓和警惕,可以收手了。”

這一刻,張元功雖然肉體衰頹,精神卻是無比集中,兩眼之中,精光燦然,顯示出難得的政治家般的睿智神采。

惟功也不覺心折。

怪不得張元功看起來是庸人一個,在朝中勢力卻漸漸在定國公府等大府之上,隱隱還蓋過了成國公府,對遠在遼陽的惟功支持的力度也是很大。

以前,惟功只以爲是父親仰賴英國公府的勢力,現在看來,張元功並不是他表現的那麼簡單!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五章 薊州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十四章 寶和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章 入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
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五章 薊州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十四章 寶和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章 入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宁| 邳州市| 澎湖县| 调兵山市| 乌兰浩特市| 鱼台县| 沭阳县| 隆化县| 桑日县| 克拉玛依市| 同仁县| 望城县| 策勒县| 宁德市| 鹿泉市| 隆回县| 红桥区| 延津县| 哈密市| 梁平县| 曲周县| 宝丰县| 高平市| 三门峡市| 乌兰浩特市| 五河县| 师宗县| 舟曲县| 锦州市| 永修县| 绥芬河市| 从化市| 拉孜县| 清涧县| 临城县| 大兴区| 正蓝旗| 璧山县| 丹寨县| 佛坪县|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