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

這種如黔國公世鎮雲南的說法,其實是惟功的一些在朝的盟友曾經私下說起的話,張元芳想必也是聽了一些,遼東這邊屬於經常打仗的戰區,比宣大和薊鎮的戰事還多出十倍來,朝廷原本也有將遼東給李家世鎮的打算,不過如果有個國公世鎮,倒是比一件不準世襲的伯爵要強的多了。

可能,真會成功。

惟功笑而不語,將這話揭開去,待天黑之後,張元芳從容離開,李青才又出現。

“我七叔向來有錦衣衛的人吊死鬼一樣的跟著,爲了萬全,我們還是離開爲妙。”

惟功想了想,吩咐道:“再去另外的安全房,這裡會有人解決掉。明日一早,你到英國公府跟著我七叔,拿到東西之後,再來尋我。”

兩人離開之後,這小院突然起火,燒的甚是厲害,噼裡啪啦的火光直竄幾丈高,一直待將小院燒的乾淨,火勢才停。

所幸此時沒有什麼風,院子離別的鄰居又有些距離,倒是沒有連累到別家,只燒了這院子了事。

這一場火起之後,附近的人議論了好幾天,只是不大清楚院子主人的背景,幾天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提起了。

惟功與李青兩人啓用了別的住處,李青清晨出門,不到午時便折返,將一個油紙包交給了他。

“銅牌,官照文憑,袍服,倒是齊了。就在午後引見,七老爺說叫大人你不要耽擱了。”

這是一個山西都司的千戶的一整套的告身和官袍,千戶以上襲職,需得要到都督府和兵部來辦理襲職的手續,然後會被禮部帶領引見,畢竟是五品官員,朝廷七品文官,七品武職官員,就任之前會到京來辦理相關的手續,然後引見給皇帝,算是能被皇帝知道。

當然了,天下兩千多州縣,幾千個千戶所,皇帝能記住這些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想“簡在帝心”簡直就是撞大運,有的時候,這些文武官員就被引到宮門口嗑個頭,就算引見完畢,可以辭宮門而上任去了。

要是在萬曆中期之後,準定就是這樣,現在還好是萬曆十年,皇帝沒有和文官集團鬧翻,也沒有懶到徹底不見朝臣的地步,還算是一個發奮的時候,所以多半能見得著。

李青的臉上有憂色,張元芳其實也十分擔心。

這半年來,錦衣衛在張惟賢的把握之下,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是一次黑材料報上去,前一陣子,皇帝因爲順字行在大同附近的一次鬥毆,傷人太多,以中旨形式切責了惟功一通,雖然沒有經過外廷,不必擔心什麼,但在大明,要緊的不是你立過多少功勞,而是在皇帝心中的情份和重量。

惟功自請出外,情份自然就淡了,又有小人不停的作祟,情份不僅淡了,恐怕還會有惡感。

今日之事,形同胡鬧,但在惟功聖眷重時,根本不算個事,君臣二人相得時,更加胡鬧的事情也一起做過,根本不算什麼。

“放心吧。”惟功拍拍李青的肩膀,笑道:“小人輩是有,還不

止一兩個,不過此次我應該無事,可以全身而退。”

“是,大人。”李青垂手站在門前,神態恭謹而眼神銳利之至:“屬下在宮門外等候,如果有變,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嗯。”

惟功點點頭,換上五品官服,帶好告身和銅牌,就這麼灑然而去。

他自己知道,說的輕鬆,但現在的局面是十分險惡,如果不作這麼一拼,雖然對他本人的富貴不會有太多的影響,但對未來的局面,卻是有極大的干礙。

所以不論如何,一定要有這一次的回京之舉,而且,必須這般行險!

……

……

元輔張居正病重之後,如果這個時代有記者訪談或是民意調查,估計問及受訪者誰最高興,誰最開心,估計不約而同的都會將指向次輔張四維。

哪怕是張居正的老同年,向來的不同政見者,私仇甚高的王世貞,在這件事情上的高興程度,也是遠不及張四維了。

這幾年來,張四維過的太悶氣,太苦悶,簡直是到了難以支撐的地步了。

當年晉黨中的翹楚人物,赫赫有名的青年俊彥,然後中年得志,位居高位,有馬自強,王崇古這樣的大佬級的後援,有晉黨的人脈和財力爲後盾,還有吏部尚書楊溥這樣的老狐貍支持,張四維的宦途極爲被看好,被視爲嚴嵩和徐階之後執國柄的備選人物之一。

後來徐階力推張居正,張四維步步被卡,後來張居正先入閣,又故作大度,推舉張四維入閣,卻兌掉了楊溥,晉黨的一面大旗被砍翻了去,然後張四維就這麼在閣中呆著,漸至次輔。

只是,他被張居正深深忌憚,表面友好,甚至兩家來往不絕,婚喪嫁娶,常有往還,節慶之時,更是互相致賀,不知道實情的,只說張四維是張居正的黨羽之一,惟有晉黨骨幹和一些知道內情的,才知道張四維內心極苦,其實是被張居正壓的死死的,不能動彈。

這已經足夠悲劇,政治上的不如意還伴隨著商業的困頓,張四維這幾年幾乎不怎麼到閣辦事,就是因爲兩相交集,他確實有些心力交瘁之感,實在難以支撐下去了。

這幾年因爲順字行的發展,晉黨扶持的幾個產業大受打擊,特別是往薊鎮一帶的糧道不通,已經不復爲晉商所有。

要知道,朝中晉覺和晉商原爲一體,而幾十年後赫赫有名的晉商八大家中,倒是有七家都是以販糧而成就家業,往晉北,陝西,薊鎮一帶的糧食販運,不論軍糧還是民糧,都是晉商一手把持,還有給蒙古人的大量糧食藥材及茶葉等物資,更叫晉商大賺特賺。

現在叫順字行將這些生意搶了去,晉商傷了根基,偏順字行的後臺是張惟功,不論權勢地位還是簡在帝心的重要性,都不比張四維這個晉黨領袖差,這麼一來,晉商只能節節敗退,他們在山西等地只能收買馬匪桿子,到處與順字行的護衛隊拼殺爭鬥,但每次都毫無疑問的大敗虧輸,死傷極爲慘重,晉商再

有錢,也是經不起這樣的消耗了。

在京裡,順字行壟斷了腳行,糧食生意搶過來一半的市場,晉商開始的聯合政策已經接近破產,更多的糧商願與順字行合作了。

不僅是普通的物流,京城的馬車運輸已經十分成熟,每日都給順字行帶來極大的收益,而其餘的商業集團想在這個時候來搶生意已經不現實了。

最叫張四維頭疼的,便是已經又傳出風聲,順字行已經造船南下,大批的南貨不經由運河,不必過重重關卡,也不必擔心水流的枯竭問題,杜絕關卡和縴夫使用等諸多成本,沿海路直上,預計南貨價格要比現在的京中普遍價格低三成左右,就這樣還是有大利可圖。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對晉商的零售生意,又將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每天晚上張四維都很難安然入睡,思想起張居正和張惟功,這一老一小在政治和商業上給他的壓力都叫他喘不過氣來。

這一晚消息確定,最要緊的是宮中傳遞出來的信息……叫文武百官替張居正祈福,這說明什麼?只能說明是宮中確定了張居正已經病危,很難痊癒了!

如果能痊癒,豈能給人臣這麼大的榮譽?這可是皇帝,太后纔有的待遇!

“哈哈哈,張叔大,你也有今日!”

“來人,上酒,快上酒!”

張四維的臉上,有兩陀病態的潮紅,他的表現,很難與他世家公子哥和內閣次輔的身份對應起來,不過想想十年來壓抑的心情,太監一樣的小意奉承,委屈求全,這種日子,就象是卵蛋被人掐住了,絲毫動彈不得,今日得知仇人將不久於世,那種暢快,那種酣暢淋漓的高興,非張四維本人,旁人是無法感受得到的。

“恭喜父親,賀喜父親了。”張甲徵一襲青袍,神態也是十分瀟灑,一邊替張四維上酒,一邊一迭聲的恭喜道:“首輔之位,眼看就是父親大人的了。”

“聖心未定,一切尚在未定之天,你恭喜個什麼勁。”這一杯酒,張四維沒有飲。

在兒子面前,好歹是要形象的。

“大人是必然之選,沒有繞過次輔再立新輔的規矩,闔朝之中,也沒有哪一位資歷在父親大人之上。”

“王國光等輩,資歷是夠的。”

“父親說差了。”一樣是大明官員的張甲徵微笑道:“彼輩都沒有入閣,豈能一步跨到父親頭上去?國朝沒有這樣的規矩,縱是天子想這般行事,羣臣也不會依從的。”

純粹說資歷,現任的吏部尚書王國光資歷足夠,邊境上還有吳兌這樣的大才在,資歷也不比張四維差。

但按大明的規矩,先爲翰林,再入詹事府熬資歷,再爲寺卿侍郎,然後有入閣資格。入閣前後的時間就決定在閣中的序列,早一天,便是前輩,哪怕你科名再高,能力再強,也只能呆在某人身後,慢慢的熬,從來沒有入閣後的位列於前輩之上,除非是前輩辭職,獲罪,致仕,然後後來者可以從容遞補。

(本章完)

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一章 山村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三百章 緩急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五十章 賜金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
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一章 山村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三百章 緩急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五十章 賜金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会东县| 崇州市| 阿瓦提县| 青龙| 玉溪市| 弥渡县| 固阳县| 万盛区| 双鸭山市| 剑河县| 平原县| 阿瓦提县| 丽水市| 都江堰市| 华安县| 新泰市| 淮北市| 沁源县| 九龙县| 旬邑县| 开封市| 西乌珠穆沁旗| 台安县| 安仁县| 海伦市| 惠来县| 山阴县| 达拉特旗| 寿宁县| 上饶县| 忻城县| 旬邑县| 仪征市| 墨竹工卡县| 城固县| 咸阳市| 扶风县| 洪洞县| 沽源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