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

“老趙,怎麼樣,東西做得了沒有?”

趙士楨是嘉靖三十二年生人,現在已經二十六歲,比起惟功大一輪還多,被老趙老趙的叫著,其實也真是沒脾氣。

當下只能翻翻白眼,對惟功沒好氣的道:“做得了,這東西你講的稀裡糊塗,還好老哥我不是白給的……你可以拿去試用一下,估計不會差。”

趙士楨也是在宮中伺候差事,幾乎每日都入宮的,當然不一定天天見得著皇帝,有時三五天,有時十天半個月,反正皇帝想起要看字畫時,總是能想起叫此人陪同,就算自己不寫,有這麼一個高手陪著一起觀看,皇帝心裡的底氣也是足些。

一來二去,趙士楨和惟功這個親從官也是熟到不能再熟,彼此建立了很深厚的交情出來。惟功一年前就通過講說,畫圖紙等諸多辦法,請這個鬼才給自己做一套東西,時隔這麼久,趙士楨經過多少次的試用修改,此番既然他說可行,那是多辦可以了。

惟功強忍歡喜,打量著趙士楨手頭的東西。

這一套器物,一米多長,由硬木和鐵片打造鑲嵌而成,左右兩側又有半米長的延長,看起來怪里怪氣,根本叫人想不到它的用途。

“用它就可以實行前輪圓滑轉彎,因爲它可以同時控制前輪的兩個輪子進行小範圍側轉,只要馭手扳動主軸就可以了。”

“多謝,多謝!”

惟功深深長揖,笑道:“老趙,你可幫我解決大麻煩了。”

“我不知道你弄這個有什麼用?”趙士楨是智商超絕的一個奇才,當下只懶洋洋道:“惟功你這麼歡喜做什麼?馬車這東西,四輪肯定比兩輪拉的多,但你要注意前後輪負重的分配,不然馬力難以拉動太重的大車,還有,後輪要加固,不然的話,重量上去輪子吃不住勁,會翻車的。再有,不論如何,道路通過還是兩輪的小車方便,當然了,獨輪車更方便,真不明白,你這個聰明人想起搞這個玩意做甚?說是你這順字行在京城送貨,我竟大不以爲然,這四輪車拉的再多,京城道路上多少民居和行人,你跑又跑不起來,不少地方過不去,還真不如現在用的兩輪車方便呢。”

趙士楨長篇大論,但惟功也只是認真的聽著,和這廝交談,經常會有火花四濺的情形,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比如車輛通過性,車輪固化的思路等等。

他請趙士楨做的是四輪馬車的傳動轉向系統,說來複雜,其實就是一根主軸加兩個輔軸,加在馬車前端,可以控制兩個前輪轉彎,四輪馬車這個歐洲大陸的產物,就算提前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誕生了。

說來也怪,四輪馬車,板甲,挽馬耕地,這些明顯很先進的東西卻不能在中國出現,而且出現了也不能推廣,現在歐陸過來的東西只有葡萄牙人的佛郎機炮,這東西也是當時最爲先進的火炮了,由炮管炮身子炮三段一體形成,發射之前,在子炮充滿彈藥,然後將子炮放入炮管,點火擊發,炮身由青銅鑄成,設計合理,炮管上有射擊瞄準用的準星,比起大明自己鑄的大將軍炮虎蹲炮先進的真不是一

點半點。

但現在這東西已經是幾十年下來了,歐洲那邊早就更進一步,幾十磅的重炮早就鑄成多少門了,大明這邊仍然是在仿製之中,並且由於管理不善,工藝越來越落後,到天啓之後,因爲戰爭的原故,紅夷大炮的鑄造才猛增,並且工藝迸發式的進步。但,已經爲時已晚。

大明好歹還不拒絕進步,到了“我大清”就是騎射安天下,拒絕任何學習的機會,那種傻子式的行爲不提也罷。

惟功雖然不是什麼專家,馬車這東西倒是見過實物,也曾經看過一些研究文字,在中國四輪馬車不曾出現和大規模使用,前軸傳動轉彎系統不曾出現過是一重要原因,兩輪馬車,在此時都是硬轉彎,需要的幅度空間很大,當然舒適性就不存在了,拉貨的重量也很低,超過一千斤,拉車的騾馬就很吃力了。

限制馬車的原因還有就是道路,道路失修,路況不佳,是十分限制車輛出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算在王朝興起時興修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也是敗壞不堪了。

現在的大明,除了少數軍用馳道和南北漕運的主幹道,多半的官道肯定都是不宜通行的。

至於南方水網縱橫,更利於船運不利車運就更加不提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獨輪車,因爲中國人口衆多,獨輪車這種負重最輕在一二百斤,多則三四百斤的小車純粹用人力推動,雖然損耗很大,但不缺的就是人,而且這車的道路通過性就不是馬車能比的了,只要人能走,這車就能過!

種種原因使得四輪馬車沒有在中國出現和流行開來,但惟功仍然是在四輪車上花費了不少心血和財力物力,原因也很簡單,他用的著。

往南方,可以考慮未來發展海運,而他的順字行想在九邊和北方成爲一支壟斷性的商業力量,進而成爲影響朝廷軍政,他就非得把順字行的網點鋪設開來不可。

西到甘肅,榆林,延綏,再到固原和大同,再是居庸關和紫荊關,然後是宣府,薊鎮,山海關,寧遠,遼陽,廣寧,南下是昌平和保定,大名府,一直到開封爲止。

這是陸路的網點線路,和水路通州到德州和臨清彼此還可以交叉,彌補枯水時期水運不足的短板……惟功心裡就是有這樣的大手筆在,一規劃,便是半個中國。

當然,現在的他也是有這樣的財力和物力了,順字行在進行錢莊業務之前一年純收入就接近四十萬兩,錢莊業務進入之後,最少能年入近百萬,有這麼充足的財力當後盾,他有什麼不敢想象的?

現在只是需要等待和時間,他要經營自己在地方上的人脈和勢力……在大明經商做事,肯定不僅僅是財力和商業上的考量,更多的時候是自身實力和勢力的延伸,勢力到哪兒,網點才能鋪到哪兒。

“這東西我自然有大用處,老趙你說的有些道理,不過考慮再三,還是製作爲宜啊。”

“這是你的事了,我可懶得管。”

“不不,還是你的事……”惟功呵呵一笑,攔住了想走的趙士楨,嬉皮笑臉的道:“不把事情做

完,你就想走?”

“嘿!”趙士楨無奈道:“耍起無賴了是吧?”

“管你怎麼說,反正這後輪加固之事,由你出手幫我了。了不起,我幫你多買幾幅宋人書法條幅送你便是。”

惟功和趙士楨的合作是不談錢的,趙士楨是技術天才,人格上也是有名士的臭脾氣,沒有講情只講銀子,他能將你送的銀子丟到院牆外頭去,好在他有愛好,山水字畫都是花錢的東西,有這些送給這怪才,也儘夠了。

“好吧……”趙士楨無奈答應下來,想了一想,道:“看看打成一圈鋼圈,套在車輪之上加固的法子怎麼樣。”

“說來簡單,做起來怕是難,但問題不大。”專家就是專家,趙士楨一下子就找到問題的實質,看來迎刃而解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多謝,還請儘快!”

惟功又一次深施一揖,整個京城,能當的起他這般左一次右一次深揖而拜的,真的沒有幾個人。

……

“朱尚峻,朱尚榮,馬士及,王當,你們幾個全部不合格!”

周晉材如雷般的吼聲已經成爲很多舍人的噩夢,又過了十天時間,眼看已經到了八月底,舍人營中的訓練仍然是如火如荼,一點兒消停下來的跡象也沒有。

一千多舍人,現在已經被淘汰了七百多人,加上張惟功補進來的人也不到六百人,現在乾脆沒有編成司的編制,只有一百一十二人的局,一共是五個局,都沒有滿編。

被點名的是第二局的人,算上他們,不合格率是兩成,也就是說,今天中午大家只能用兩個饅頭來充飢了,連肉湯都喝不上一口。

看到馬世龍等人惡狠狠的眼神,朱尚峻幾個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

這一陣子,幾乎每天都有幾十人退出,很多人真的堅持不下去,這麼練法,他們根本看不到能撐過去的希望,哪怕是馬軍俸祿再優厚,前途再好,他們也是決意退出。

對退出的人,惟功下令不加挽留,只要有人說堅持不下來了,立刻就有人拿來紙筆,簽了字畫個押就能離開。

朱尚峻每天都看到有人離開,他簡直要瘋了。

他不是不想走,開始嚴訓之後,第一天他就想走了。他的體能並不差,但意志力極差,這是當時勳貴武官子弟的通病,他們營養很好,還有家傳的武學底子,但幾乎沒有幾個擁有強悍的意志力。

朱尚峻這一夥當然也想走,可惜,他們走不了。

都是身上有使命的人,什麼撫寧侯成國公定國公鎮遠侯泰寧侯,這些小子多半是各家放在這裡的眼線,京營就是這些勳侯世家們的禁臠,哪怕現在不出手,也得隨時掌握這裡的動向,還有什麼比在舍人營裡頭放幾個眼線更便當的事?

所以朱尚峻早就想走,哪怕開革也願意,但他是打死也不敢,一家老小的富貴榮華都在人家手裡,朱崗這個侯爺又不是好相與的,一怒之下要了他的小命也不是不可能,這麼一想,全身冰寒徹骨……

走?這事情,想也別想!

(本章完)

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七百章 福星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
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七百章 福星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霍山县| 蒙自县| 出国| 张家口市| 北宁市| 阿坝县| 泽州县| 习水县| 淮安市| 东城区| 余江县| 华阴市| 博客| 包头市| 舞钢市| 原阳县| 台南县| 岢岚县| 昆明市| 晋城| 镇江市| 大英县| 梧州市| 井研县| 新宁县| 灵川县| 江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凭祥市| 胶州市| 崇阳县| 宜川县| 新龙县| 元朗区| 贡嘎县| 曲靖市| 苍南县| 永新县| 大港区| 万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