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章 寶和

觀音庵是富樂坊的名勝,張惟功趕到的時候,庵中尚有不少香客在燒香祈福。

年末時候,百姓們也是到處拜神求佛,乞求來年順順當當,平平安安,最少要比今年強一些兒。

這種心理,幾百年後都是一樣的。

看到那些虔誠的香客,張惟功心中也是一動,他希望孃親真的能感受到自己,或是真的有滿天神佛能聽到自己的祈禱……

燒香後出來,天氣越發陰沉下來。

惟功走出坊門後,就是小時雍坊,這裡九成住的是朝中的文武官員,有深宅大院,也有三進或一進的小院。

京官清苦,有些官職想貪都找不著門路,雖然坊中多是住著官員,並不代表人人都能住大宅,更多的是住著普通的宅院,只是這裡道路也精潔不少,用青石板鋪在路中,兩邊宅邸院牆涮的雪白,令人看了心情愉快。

在坊中走了不遠,他僱了一頭驢來騎。

往正陽門東西大街,來回二十文錢的價格倒也不貴,年底下了,一般人都不出來賺這個辛苦錢了,看那中年驢夫笑呵呵的模樣,這一天也是剛開張,這錢夠買兩斤豬肉,或是一斗雜糧,好歹算是有錢入帳。

“小官人坐穩了啊。”

張惟功帽子下的頭皮是光的,顯然還是個未留髮的童子,只有兩個總角,一看便知是童子。

好在他身量大,這驢夫以爲他十來歲左右,這才放心接下生意,若是知道惟功才七歲多,怕是就不敢攬這個活計了。

出了小時雍坊,到大時雍坊時,市井味道就濃郁的多了。

特別是靠近宣武門的地段,商號繁多,行旅商人不絕於途,雖年根底下,仍然有絡繹不絕的商人擁入城來,不少人都是利用年前最後幾天將貨物販運至京,俟初五開市之後,大賺一筆。

到處都是喜氣盈腮的行人,騾車馬車在正中,駱駝隊緊隨其後,驢子則是京城內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到處都是等候客源的驢夫,要麼載客,要麼幫著擡貨,十分便宜便利。

雖是如此,行人們多半也是能走則走,天氣寒冷,走動還能暖和一些。行人中,多是穿著棉白袍的百姓,和後人想象不同,當時的人穿著的衣服能染色的少,所謂青衣藍袍原本是下等人穿著,但就算青衣藍袍也是染色的,普通人連這個資格也沒有,只能穿著原色白袍,能遮蔽身體和保暖就行了。

人羣中,男子在九成以上,只有少量的婦人摻雜其中,僧道女尼之流,每十餘人中就能見到,手中持木魚,銅鉢,化緣乞討。

流民和花子模樣的,也是極多,佔總量的十之二三。

縉紳模樣的,十之一二,他們多是坐小轎,

騎馬,意態驕矜。

還有十之二三的人是進入城中的菜農和力夫腳伕一類的人物,他們身上筋肉盤結,推著小車或挑著扁擔,走在人羣中,時不時的打量著那些沿街的攤販擺放的貨物,年根底下,連他們也要買一些年貨帶回家去,犒勞自己一年的辛勞,給小孩子買點小玩藝,給老婆扯兩尺花布。

萬曆年間的市井風情,就是這樣如一副畫卷一般,慢慢展現在張惟功的眼前。

到正陽門東西大街時,人煙越發稠密,各色市井風景,更加豐富多彩起來。

張惟功仰首向天,看著正陽門巍峨高聳的門樓,小小的臉上,是外人不可理解的蕭瑟沉鬱神情。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這一夢可是不止百年啊……唯有這城樓,數百年後仍然在這裡,雖然它是爲人所建築出來,但世間的風風雨雨,人情冷暖,世道變遷,又與它有何干呢?

北京城中有好幾個大型市場,德勝門,宣武門,還有內廷,燈市口等等,規模最大,人流最多的,卻是毫無疑問的是正陽門東西大街!

這條長街,匯聚了當時南來北往數百家有實力的商家,販賣的貨物有數百種之多,後人難以想象的種種貨物,都是在這裡聚集,販賣,發運!

整個北京城有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左右的常住人口,數十萬的達官顯貴和依附他們的人數,數十萬軍人和其家屬,數十萬普通的百姓,加上十萬計的僧道女尼,商人和流民,乞丐,遊手無賴等等,這一百五六十萬甚至更多的人口每天都在消耗著驚人的物資,也聚集起了驚人的財富。

以明朝天下之大,財富涌向這麼一個城市,可以說,當時的北京,毫無疑問就是全天下最大,最富裕,人口最多最發達的偉大城市!

當然,最乾淨是提不上了……正陽門這裡人煙稠密,客商衆多,天又過午路面解凍,到處都是爛泥,人們都是皺著眉,提著袍角,小心翼翼的行走著,唯恐被泥漿濺在身上。

在當時,中國有不少來自歐洲的傳教士,提起北京的城市建設和環境都頗有詬詞,倒是南京的城市街道鋪設,排水系統,都遠遠超過北京了。

……

“這裡就是寶和店?”

戎政府街正中,在一座高樓之下,惟功仰面朝天,喃喃自語著。

戎政府街是距正陽門不遠的一處大街,其間高樓林立,是一條十分繁富熱鬧的大街。

寶和店則是一座高十餘丈的高樓,巍峨高聳,門臉開闊,門前有數百過千的夥計在裝卸貨物,他們十分忙碌,如同一羣羣奮力工作的工蟻羣。

在大街上,是數百甚至過千匹的駱駝隊和騾子組成的商隊,運來的貨物卻是

萬變不離其宗,全部是皮貨!

狐貍皮、貂皮、羊皮、野鼠皮、黃羊皮、狼皮……各式各樣的皮貨林林總總,雖然種類是隻有十餘種,但數字卻是十分的驚人。

這短短一瞬間,就有五六千張皮貨從各色駝隊上被搬運了下來,再由寶和店的夥計們搬運入庫!

這段日子,張惟功在練功之餘,也是在漸漸增長自己的見聞,開拓自己的眼界,對大明的政商軍隊各個系統,都有一定的瞭解。

以商而言,明朝這個時期有不少身家百萬甚至數百萬的大商家,這些商家都不可能是單槍匹馬,而是以家族和地域來計算的。

以前是北有山西,南有徽商,現在局面稍有一些變化,北有山西仍然不變,南方已經不是徽商的天下,雖然徽商在南貨上仍然有強大的發言權,也掌握一些糧行和鹽商的地盤,但從嘉靖末期到隆慶年間,海外貿易大爲興起,現在廣州和福建已經有不少新興的海商興起,江南一帶,更因爲絲綢和棉布及瓷器等諸多對外貿易而大爲發展,身家百萬以上的鉅商,每天都在誕生。

就民間來說,隆萬大開海是財富聚集到民間的開端,但在京城,仍然是以官商貿易爲主,不論是皮貨還是其餘的物資交易,仍然是以皇店和官店的形式在進行著。

貨物抽分,取稅,攤派,鋪行,以皇店爲主,官店爲輔,是一張緊密的大網,沒有人能脫離網外。

眼前的這個寶和店,就是正陽門附近最大的皇店,而相同規模的皇店在戎政府街就還有五家,僅以皮貨而論,這六家皇店一年的進貨量就是七萬張!

這就是大明的皇家企業!

寶和店現在的店務提督便是馮保,赫赫有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用他坐這個位子,皇店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張惟功若是仍然在山村之中,恐怕對眼前的這些事情根本就茫然無知,在國公府的這些日子,每常和七叔七嬸閒談,國朝故事,風情掌故,世間百態,也是叫他知道了不少。

他讀書,但不讀死書,看歷史掌故,再研習今日世情,兩相結合,更容易學到東西。

“寶和、寶廷等皇店什麼賺錢來什麼,皮貨,鹽、各色土物都有,牙行和官店控制了普通的百貨業,錢莊質鋪晉商握在手裡,富樂樓是官店,專做接待客商的生意,教坊司壟斷皮肉生意,還有十六大酒樓壟斷了京師的酒店業……”

仰首看了一會,張惟功感覺壓力頗大。

欲爲大事建立自己根基者,首先要有錢!

有錢小丈夫,有權大丈夫,想做大丈夫,就得先當小丈夫。

這個道理,看似粗俗貪鄙,其實是世間真理,顛撲不破。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十五章 決絕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二章 驚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二百章 廷仗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
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十五章 決絕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二章 驚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二百章 廷仗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广南县| 巴楚县| 东乌| 阳西县| 花莲县| 西宁市| 治县。| 高台县| 侯马市| 绥德县| 朝阳县| 江孜县| 肃南| 东乌珠穆沁旗| 东阿县| 东宁县| 龙游县| 侯马市| 江都市| 北京市| 沈丘县| 玉门市| 陇西县| 滨海县| 南郑县| 仙桃市| 临潭县| 师宗县| 新绛县| 德兴市| 沙河市| 大安市| 东平县| 隆尧县| 栾城县| 元阳县| 元谋县| 饶平县| 闻喜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