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

“我想,我們可以議一議對北虜的戰事了。”

從中左所回來後,惟功與心腹的幕僚和相關的主管將領們,會聚一堂,商討的便是對北虜的戰事。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感覺到一股昂揚之氣。

這些年,大家都過的辛苦,開始的時候,是窮且辛苦,現在對很多人來說,錢不是問題了,上層都富裕起來,但時間和精力對他們來說,又是很金貴的東西了。

有錢,也沒有什麼時間去享福,用惟功的話說,北虜未滅,你們都成家了,一個個不燥的慌,還想著享受?

一通話說下來,個個老老實實的去做事,再犯渾抱怨,就得想想當年的佟士祿了。

軍法之下,未必新犯事的人能如佟士祿當初那麼幸運呢。

惟功馭下,已經是掌握了十足的上乘經驗。

除了制度之外,有一些具體的東西,也是很值得摸索並實用的,最少,“兵不得閒”這一條是古人所訓,惟功也是施行的很好,不僅是兵,麾下這些真正的高層,亦不曾閒過。

閒了,就要享受,就會起各種各樣的心思,安心多做事,這樣對彼此都好。

這一條,惟功不會明說,但下頭的人,應該自己也是有些明悟出來。

統領第一營的郭守約當先發言,笑道:“各營怕是早就等著這一天了。”

惟功點點頭,止住要表態的各人,在他的薰陶之下,所有人都視北虜和東虜爲第一大敵,戰前動員可以對中下層,但上層就沒有必要了。

“李家已經沒力再打下去了。所剩下的精華,不過三千不到的精銳家丁了,加上麾下將領的直領,也不會超過六千人。相比極盛時的近兩萬人,縮水了近四分之三。這七八年來,北虜的成績可真不小了啊。”

兵兇戰危,儘管遼鎮沒有真正的失土,但兵力的折損是必然之事,連年血戰,死傷的肯定是敢死爭先之士,越是勇猛,死的越早。

家丁的損失不是拿金錢可以衡量的,每個家丁都是長時間訓練和殊死搏殺後活下來的精銳,從家丁損失的情形來看,李家已經失血到十分虛弱,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了。

歷史上的李家也確實如此,到萬曆二十年前後,已經屢敗於北虜,後來壬辰倭亂,第一階段遼東鎮的悍將帶家丁出征,李如鬆亦是帶精銳家丁充爲中軍,很順利的打下了平壤,但後來碧蹄館一役中伏,李家精銳家丁折損近半,包括李有升這樣的大牌家丁都戰死了,損失之大,可想而知。

後來李如鬆就再不願打下去,朝鮮的指揮官,只得換人。

二十九年李如鬆戰死後李成樑復爲遼東總兵,再也不搞什麼搗巢戰術和北虜打了,而打爲撫,平平安安過了七六年,只是那時候東虜勢力已經是李成樑壓不住了,老李心虛,盡撤寬甸六堡軍民,以安撫越來越咄咄逼人的努兒哈赤。

當年的馬伕和燒烤小弟逼的老李方寸大亂不說,後來舉旗之後,還把李如柏也逼死,這是後話,可以不談,但李家的虛弱,絕對是在這個時間點,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了。

陶希忠手執長鞭,開始指點衆人眼前的沙盤,侃侃而言:“根據軍情司的線報,北虜勢力最強勢的,無疑是插漢部,方廣數千裡,直屬和部勒的部民四十萬人,直屬八部,如奈曼,敖漢,皆是直屬部落,諸如科爾沁,扎魯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諸部,皆臣屬於插漢部。至於土默特,巴林等部,大小不一,比如巴林,在古北口外,出京師九百六十里,東西二百五十一里,南北二百三十里,東科爾沁,西克什克騰,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這是一個小部落,臣服於喀爾喀,諾顏爲額布格岱洪巴圖魯,披甲不過四百八十人,牧民一萬餘人。而土默特就是一個大部,只是近年來已經分裂爲東西兩翼,就算如此,也不可輕侮。至於泰寧,朵顏,福餘這三個兀良哈蒙古,這是我們的老對手了,大家都很瞭解,他們的披甲人數是兩萬四千餘人……事實上我們懷疑,他們的披甲兵質量究竟如何?我們參謀司的人推演時,都說原土默特部的披甲最精銳,其次是插漢部所下各部,再次是泰寧部,再次是朵顏部,最次是福餘部,至於巴林,奈曼等部,應該就是醬油油吧。”

“打醬油”這話,也算是被惟功推廣開來,這年頭的醬油,還真是打的。

“所有的部落多屬漠南蒙古。”陶希忠自己也笑笑,不過繼續將長鞭指向北方:“北方的北虜諸部都是大部,佔據地域十分廣大,有元末就自立的車臣汗碩磊,土謝圖汗袞布,扎薩克汗素巴弟三人先後稱汗,他們位在濟農、諾顏之上,部落廣大,實力當然也不弱,每部披甲都在萬人以上,但實力仍不如插漢部,所以他們皆向插漢部進貢,春夏之時,會到插漢部參加圍獵,會議,會在征戰時貢獻自己的披甲,只是人數多少不定。這幾年,因爲遼鎮疲憊不堪,薊鎮在戚帥之後,楊三畏就是一個廢物,所以他們看出機會漸多,參與劫掠的披甲人數也就越來越多了。”

蒙古各部,確實就是這樣,大明強勢,他們就依附臣服大明,願和大明互市。比如巴林部,在後金興起時與插漢部合力攻打後金,與明朝合作,後來眼看明朝真的不行了,於是從徵打錦州,打大淩河,打入關內,打李自成,披甲越派越多,直到爲清朝的建立出盡全力,自己出撈足了好處爲止。

皇太極第一次入關時,蒙古二十幾個部落出兵才兩千多披甲,加上牧人也就幾千人,後來從徵的蒙古人就越來越多,最終編成蒙古八旗,並且開始變的窮兇極惡起來。

陶希忠的長鞭直指向北,最後有力的落了下來:“再往北,就是布里亞特部,出了這個範圍,就是非故元地界,要往西去,便是大人所說的那個俄羅斯國了。”

至此介紹完畢,東邊的福餘部身後

是大片的陰影,那裡是索倫鄂倫春等沿著松花江黑龍江居住的海西和野人女真,一直到庫頁島爲止。再往東南是長白山女真和鴨綠江女真,最當中的依蘇子河兩岸的是建州部,往大青山和寬甸方向是棟鄂部,往東北方向則是建州右衛古勒寨,這一大片地方,生活著大大小小的女真部落,總有幾十個之多,城寨之中,生活著十幾萬女真人,在大明有效管制的時期,不論是王杲還是阿臺,或是哈達部的王臺,棟鄂部的王兀堂,還有葉赫部的兩個著名首領,或是被殺,或是被擊敗,棟鄂部和哈達部人口最多,才勉強達到萬人以上的規模,其餘的部落,少的才一兩千人而已,有的城主,能直接指揮的男丁可能也就是一百人甚至更少,能脫產擔任護衛和披甲戰士的人數,那就更加的少了。

最近的幾年時間,努兒哈赤卻是漸漸顯山露水,開始露出猙獰面目。

他先打敗了或是嚇走了尼堪外蘭,連奪數城,人丁數字從出兵時的幾十人到數百人,然後他開始不停的攻擊四周的小部落,從萬曆十一年誓師起兵的十三甲,到現在六年時間過去了,努兒哈赤也是已經擁衆過萬,成爲撫順關邊牆外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了。

發展之速,令人咋舌。

這其中遼鎮的支持,根本就是明目張膽。

對尼堪外蘭等人的求助,明軍絲毫不理,對努兒哈赤的越界行爲,明軍亦不加干涉。甚至互市之時,有意增加鐵器的輸入,除了不敢給鎧甲兵器外,大約什麼都能換的到。

有這樣的支持,還有李成樑在萬曆十一年頒給的敕書,努兒哈赤發展起來,確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這個蠻夷頭領,確實也是一個頗有膽略和武勇,也有敏銳戰場感覺的人。

遼陽這幾年總的態式是隱忍,一切推到遼鎮身上,坐視對方被放乾鮮血,所以對努兒哈赤的發展,除了依託棟鄂部不停的打擊越界的建州部之外,更大的動作就沒有了。

衆人的眼光在陰影處掠過,並沒有停留太久。

相比控弦數十萬的北虜,部落男丁加起來不超過十萬人的東虜畢竟太弱了。

“綜上所述,近期我們準備打擊的漠南北虜控弦有六十萬人,當然,這是指所有能在馬上射箭的北虜男子……從十來歲到五六十都可以,真正的披甲人,不超過六萬人,插漢八部和朵顏三衛加土默特右翼,全部在此,不過如此。根據軍情司的情報,近期北虜會集結兩三萬人的披甲,對出塞的遼鎮騎兵進行一次毀滅性的伏擊,我們的計劃,就是在此事之後,舉行一次大規模的會戰級別的戰役,沿開原、鐵嶺到廣寧、義州衛、鎮夷堡等諸多路線出擊,分階段投入兵力,在邊牆外建立補給兵站,沿途深入打擊,預計用時是半年時間,由發動戰役日時算起。”

一直凝神細聽的郭守約和第二營營官王輔國一起對了個眼色,驚歎道:“好傢伙,真是大手筆。”

(本章完)

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十章 武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九十章 說古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十六章 殺人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七章 入京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五章 薊州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
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十章 武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九十章 說古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十六章 殺人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七章 入京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五章 薊州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南平市| 蓝田县| 香港 | 辉南县| 和硕县| 瓦房店市| 沈阳市| 莎车县| 东源县| 驻马店市| 靖安县| 石狮市| 武山县| 汨罗市| 赤峰市| 孝昌县| 沙雅县| 青冈县| 吴忠市| 获嘉县| 四川省| 汉沽区| 宁化县| 晋宁县| 吴堡县| 安平县| 晋江市| 小金县| 吉木萨尔县| 利辛县| 广东省| 当涂县| 政和县| 大连市| 灵丘县| 米脂县| 淳化县| 通江县| 镇远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