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0章 一晃三年,物是人非

仲夏六月,正是端午才過的好時節,石榴花在枝頭搖搖欲墜,更有梅子在枝葉間搖曳晃動。還不到最炎熱時,勳貴豪門並沒急著去郊外避暑,所以京城裡熱鬧非凡。又加上先帝的三年孝期已過,就連皇親國戚們也紛紛穿上鮮豔服飾,往來於各親戚家。

新君繼位已是第四個年頭,正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物康阜,好一個難得的年景。

加上先帝走的時候,沒有鬧出大亂子,留下了基業也豐腴,所以四年來,竟是年登歲稔,人無水旱之弊,國無饑饉之災。

國家太平,便有人爲新君歌功頌德。正趕上聖母皇太后四十五歲,雖然稱不上是整壽,但因爲聖母皇太后是皇帝的生母,底下人還有誰按捺得住?

於是各地請求朝賀的奏摺是一撥接著一撥,一份連著一份。

御史臺的御史大夫是新君剛剛任命的自己人,朝中有人看的明白,都悄悄說,這御史大夫實際上就是皇帝的喉舌,不管說什麼話,只爲皇上的利益著想。

御史臺一心想著皇帝,誰敢在這個時候出來反對操辦壽辰?

就這樣,還沒等皇帝確定旨意的發佈,京中各處就開始操辦了起來。那些古董店鋪且不必說,就連綢緞莊子,金樓也是人滿爲患。

說不定宮中大辦,到時候再去做衣裳,什麼事兒可都晚了。

一時間,人心浮動,家底豐厚的,自然不用去外面搶廉價古董,以次充好,家底單薄的,也想在皇帝面前出出風頭,便只好絞盡腦汁,各顯神通。

閔家這三年來,已是朝中上位最快的門第。

閔朝宗雖然有些迂腐,但皇帝對此人甚是賞識,常將些不易出錯,卻又極能出彩的差事交給他。

用何廣臣酸溜溜的話來說,就是傻子拿到那樣的差事,也能八九不離十的辦明白。

再沒眼光的人也看出來了,皇帝這是擺明了把功勳往閔朝宗的手裡塞呢!

可這又是爲何?

若說閔家的大小姐在宮裡受寵?

卻有不盡然。

自從兩年前,閔芳菲再次小產,皇上就只是封她往上進一步,做了個“華昭儀”,餘下就很少再往她的宮裡去了。

倒是王美人當初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後,身份水漲船高,一發不可收拾,如今早成了皇后之下的賢妃。

皇上說她勞苦功高,爲皇室首度開枝散葉,乃是後宮第一女賢,所以這個稱號當之無愧。

彼時,皇后衛氏已經進宮,封后儀式也就剛剛結束,王賢妃的加封詔書就送抵了禮部。

這就好比一巴掌打在皇后衛氏的臉上,偏偏衛氏不敢說什麼。

這三年來,除了王賢妃,也就是康美人生了個閨女。康美人自己身子骨不好,連帶著大公主也沒能好好生養,如今也是病一場好一場,才消停些,又患了風寒。

皇帝不喜歡康美人,也未曾給她加封,大公主已開始學走步,見過父親的次數一隻手也數的過來。

後宮再不是當年的後宮。

聖懿皇太后的影響力越來越弱,聖母皇太后成了後宮之中競相巴結的對象。

皇后衛氏是聖懿皇太后的孃家外甥女,衛家既然死心跟從老太后,就不能朝秦暮楚。

衛明諱的態度很明確,卻苦了自己的親生女兒衛皇后。

皇上會喜歡一個不孝順親生母親的妻子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衛皇后進宮就失寵,早淪爲宮內外的笑柄。要不是聖懿皇太后還活著,衛皇后能不能過到今天還是個未知數。

這日,衛皇后照例去給皇帝送百合綠豆湯,這已經成了衛皇后的習慣之一。每到仲夏時節就親手熬製,送來養心殿,一日不落,直到秋分。

不過據養心殿的太監們說,皇上很少見衛皇后,只是叫人把湯碗放在外面,其實從來不去碰,多數都便宜了當值的小太監。

衛皇后自己也心知肚明,卻從不放棄,只希望能用一顆心暖化了丈夫。

且說衛皇后的鳳輿一到養心殿百餘米的地方便落下,這也是衛皇后的規矩,爲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她每每都要下轎步行。雖然辛苦,卻從不間斷。

衛皇后才扶著大宮女春蘭往前走不多遠,就看見一個人影形單影隻的從大殿裡走出,正往她們的方向來。

衛皇后眼睛一亮,腳下的步子更加輕盈了些。

來至不想會撞見衛皇后,遲疑了一下,只好上前來請安:“臣佟鶴軒見過皇后娘娘。”

“佟大人快請起。”衛皇后虛扶一把,笑望著他:“佟大人想必剛剛見過了萬歲?”

“還不曾,萬歲正與莊國公說話,一時半會兒還不得空。”

衛皇后臉上帶有幾絲失望,指了指春蘭提著的食盒:“這是本宮一早起來就熬製的,趁熱喝最好。要不......佟大人用了吧!”

佟鶴軒沒料到衛皇后會說出這樣糊塗的話,連忙道:“臣不敢。”

“有什麼不敢的?”衛皇后從宮女春蘭手中接過湯碗,眼角微沉,目光落在開了花兒的百合綠豆湯上:“她們都瞞著本宮,殊不知本宮心裡早有數,這麼好的湯,陛下從來不嘗一口,說到底,還是不信任我這個妻子。”

衛皇后自嘲的一下,然而又看向佟鶴軒,眼神裡透著脈脈:“倒是佟大人,爲人謙和,恭敬有禮。本宮知道你爲皇上鞍前馬後,所以這碗綠豆百合湯賞了你......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衛皇后的湯碗已經遞到了佟鶴軒眼皮子底下。

佟鶴軒輕輕一笑,躬身接過,脖子一揚,整碗湯都進了肚子,連個綠豆粒兒都沒剩下。

衛皇后十分開心,笑容掛在嘴角,根本停不下來:“我在裡面還多加了些蜜豆,比冰糖還甜,與綠豆一起煮爛了,軟糯糯的,十分開胃。”

衛皇后在佟鶴軒面前,連“本宮”二字也不說了,竟直接叫了“我”。大宮女春蘭眼皮子跳了跳,不得不去開口提醒:“娘娘,太后還等著咱們呢!”

衛皇后忙笑道:“是啊,本宮險些忘了。太后喜歡閔大人家那隻小白狗,說是要請李夫人進宮來坐,說起來......早先就聽李夫人說起,佟大人與閔家四姑娘訂有婚約,可惜了,這些年也有不少人爲佟大人你保媒,怎麼就不多瞧瞧呢!”

佟鶴軒淡淡一笑:“微臣一生認準了四姑娘,不想再辜負別人。”

衛皇后心裡微微酸澀。

她在三年前就知道佟鶴軒與閔家有個口頭婚約,當時還不在意,可三年來,衛皇后與佟鶴軒多次在養心殿前相遇。她以爲,這就是命運的安排。衛皇后也屢屢被英俊倜儻的佟鶴軒深深吸引。

衛皇后礙於身份,不敢表白心跡,但她打心底不甘過這種生活,衛皇后渴望愛情,渴望有人真心疼愛,所以即便知道這是掉腦袋的後果,卻還是無法抑制的渴望多見佟鶴軒。

對於與佟鶴軒有著婚約的閔家四小姐,衛皇后從心底厭惡。

她當年在宮中與閔芳菲有一面之緣,可如今早想不起來對方的面目,只是到是個清秀的小姑娘。

三年過去,當年的少女也該亭亭玉立了吧?

衛皇后酸溜溜道:“當年不知是誰傳出謠言,說閔四姑娘與人私奔起了京城之外,佟大人,並非本宮多事,依你現在的身份地位,即便找國公府的嫡出小姐也不爲過,奈何要苦苦守著一個沒有歸期的丫頭呢?”

佟鶴軒臉色開始往下沉。

春蘭一見,急忙扯住皇后:“娘娘,再不走,怕太后真要動怒了。”

衛皇后不情不願點點頭,對於沒有給自己滿意答覆的佟鶴軒,衛皇后還回頭瞧了兩次,這才漸漸遠去。

佟鶴軒望著皇后衛氏的鳳輿,發出一陣低鳴般的冷笑。

不遠處的幾個帶刀侍衛見了,都斜著眼睛看佟鶴軒,卻無人敢開口說話。

仲夏美夢,夜色撩人,許多坊間已經緊閉了坊門,可這坊中卻還是熱鬧依舊。尤其是花街一帶,穿戴暴露的花姐兒們沿街拉客,見是個男人就往上撲,爲的不是尋歡作樂,卻是生計所迫,出賣皮肉,用作不得不謀生的手段。

芳菲穿著一身白色長袍,頭髮挽著書生髻,一根細扁綠玉簪插在頭上,看著就知道不是凡品。

她手持摺扇,腰間隨佩著青玉鯉魚佩,海藍色的流蘇蕩在袍子上。

這麼一身打扮,還真真就是雌雄莫辯!

芳菲舉頭望著眼前這座氣派十分的花樓。

明月閣!

京城第一銷/魂窟,下九流的地方,來的卻都是上九流的達官貴人。

芳菲摸摸腰間的荷包,出門前,師傅給了二十兩銀子,估計夠喝一杯酒。這三年來,她每年釀的酒就有十幾大桶,不敢說練就了一身本領,但三五杯難不倒她。

明月閣的閣主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花三娘。這花三娘在十幾年前與老道士有些交情,不久前,花三娘請人去鬚眉山求援,說自己得了一種怪病,渾身長白色小泡,個個都只有針尖大小,又泛著微微的青色。

花三娘隱隱覺得自己似乎是病入膏肓,沒有辦法,就想到了老道士。

芳菲這一次正是受師傅之命,下山出診,也是爲了檢驗一下自己三年來所學。

“呦,這位公子,你可是面生的很吶!”早有花娘瞄上了芳菲,顛顛從樓裡跑出來,上來就挽芳菲的胳膊。半個身子軟酥酥的貼著芳菲,涎著臉往近處湊:“公子,你是哪裡人?可是頭回來我們明月閣?”

芳菲不動聲色的將胳膊抽回,淡淡笑道:“祖籍江南,不過三年前卻來京城小住過一段日子,如今卻爲閣主花三娘而來。”

花娘一聽聞此話,不由得停住腳步,將芳菲上下好一番打量:“找我們閣主?”

花三娘年輕的時候,相貌英俊的姘/頭也不知有多少,人到中年,卻開始喜歡上青嫩的少年。這明月閣每隔不久,就能看見花三娘又換了新的男/寵。

瞧眼前小子皮白肉嫩的模樣......還真像!

只是,不是說閣主病的很重嗎?怎麼還有心情弄這個?

花娘覷著芳菲,也不敢再多黏糊纏著,而是客氣的將人待到閣子內。這明月閣果然是名頭響噹噹,纔剛剛入夜不久,到處就人影攢動。臺子上正跳著飛天舞曲,大堂裡男人各種醜惡嘴臉,悉數盡顯。

芳菲用摺扇當著口鼻,隨花娘快速穿梭在人羣中。好容易從大堂擠出來,那花娘卻不能再往裡走了,反而是將芳菲交給一個小廝。

花娘有幾分不捨,頻頻看芳菲:“奴家與公子有緣,公子若是再到明月閣,一定叫奴家來敬杯水酒!”

原來,在明月閣中,這些花娘的等級劃分十分嚴苛。出去拉客的自然就是下等,容貌姿色最平平。後院之中都是花三孃的寶貝,一個個見了芳菲,也都是神情各異。

芳菲正要尾隨著小廝進第三扇大門,忽然見有遠處有個人,喝的醉醺醺,搖搖擺擺往前來。小廝忙陪笑道:“公子或許不認識,那人可是我們的貴賓,卓家的三少爺。”

“此人也是花樓常客?”

小廝得意的笑道:“自然,!不過這位卓三少威風的很,輕易也不因樓中,只是每每露面時,都能叫人心生凜然。”

小廝才說完,那卓青雲就踉蹌著往這個方向來。芳菲不躲不閃,身量往這裡一立,就讓人不安輕舉妄動。

卓青雲已是滿面酒色,話也說不清,看人也都是重影兒恍惚。他見了花樓的姑娘們都圍著自己轉,十分不滿,推開了一個,醉意上來,直把芳菲也當成了花樓裡的小廝龜/公。

明月閣裡管事一時被驚動,幾個三十出頭的媳婦忙跑出來調節。芳菲倒也沒什麼,只是把這幾個媳婦嚇得夠嗆,口中不住的抱怨卓青雲。

芳菲雪白的衣衫也成了卓青雲的犧牲品,現在滿身黑手印兒!

“這卓家公子也真是的,早有如花似玉的美眷守著,不嫌夠,非要弄幾個出來炫耀,結果如何呢?哼,還不是在這裡苦等著!”

芳菲詫異:“卓三公子已經娶妻了?”

“當然,大婚那日,我奶奶還是座上賓呢!”

今天有點晚,先發上來,稍後捉蟲!RS

第18章 太公賜字,技高者得第269章 烏壘公主,福玉相求第276章 故弄玄虛,紅綢破局第183章 山路艱難,相互扶持第298章 旁敲側擊,神鳥遭殃第127章 明芳懺悔,不該當初第268章 洵王千歲,出面攪局第288章 倦鳥出籠,再入深宮第345章 虎符失竊,大幕拉開第191章 小道出手,勇捉女賊第61章 自作自受,吃個悶虧第221章 出手醫病,遇到棘手第67章 和好如初,靖童捱打第207章 道長盛怒,先斬後奏第250章 芳菲出計,太后震怒第205章 神棍開眼,暈頭轉向第31章 登門求救,別有隱情第65章 信與不信,閔氏接旨第79章 管氏被傳,無功折返第161章 心猿意馬,情愫莫名第369章 門口乞婆,竟然是她第227章 金順討好,花娘醫病第105章 粟喬大病,回心轉意第300章 奢華外宅,見面提親第280章 王府求援,提出條件第14章 父女相見,卻無溫情第312章 賬冊被盜,矛頭所指第6章 老爺捎信,加官無望第270章 先揚後抑,儒家道家第209章 臨陣倒戈,年關三十第84章 輪番拜年,長房添喜第236章 夫妻內鬥,太后贈糕第284章 鶴軒出場,救於水火第179章 嘴欠招煩 芳菲還擊第153章 心灰意冷,抱病不起第271章 寶蓮夫婦,改弦易張第353章 風聲鶴唳,洵王進宮第9章 兩房嫌隙,排憂解難第211章 冷楹仙姝,效用銳減第299章 風雨不誤,閔家外宅第243章 兄妹商討,共同迎敵第151章 肉團失蹤,一鍋肉湯第277章 太后大壽,期限逼近第350章 各路神通,各懷鬼胎第244章 小小尾巴,四喜買餅第258章 太后專制,芳菲送簪第61章 自作自受,吃個悶虧第343章 後宮大亂,同仇敵愾第87章 陷害成功,京兒求離第203章 郭瀟出面,挽救形勢第156章 大長公主,喜當媒婆第46章 前途不明,流言再起第63章 聯手文秀,內外兼施第121章 熬夜苦等,夜半虛驚第14章 父女相見,卻無溫情第237章 行跡暴露,不敢見面第245章 少女小魚,求解婚約第186章 豐富晚餐,順水人情第257章 婆媳矛盾,夫妻陌路第172章 小女魔頭,一刀毀容第118章 禮物雖輕,情意卻重第106章 你有良策,我有妙計第19章 七絕一出,誰與爭鋒第107章 姨媽親戚,初來乍到第317章 搜攬證據,狹路相逢第95章 大鬧不休,肉球惹禍第67章 和好如初,靖童捱打第185章 威嚇衆人,老道算計第82章 以情相逼,心願未果第267章 昌德酒肆,再續前緣第122章 留守診病,京中見聞第320章 滿招易損,謙虛受益第272章 藉機表明,李家歡聚第129章 水中異香 夜半發病第120章 順風順水,一路前行第240章 李氏疼女,悉心教導第317章 搜攬證據,狹路相逢第216章 青斑夢魘,出謀劃策第12章 求饒寬恕,訴盡委屈第267章 昌德酒肆,再續前緣第7章 芳菲生母,陳年舊事第249章 鬥葉子牌,扮豬吃虎第7章 芳菲生母,陳年舊事第150章 戳你軟肋,打你七寸第112章 待遇問題,心生疑竇第7章 芳菲生母,陳年舊事第51章 數月不見,感嘆唏噓第215章 賣女求榮,一棍打蒙第300章 奢華外宅,見面提親第324章 寧可茍活,也不枉死第70章 一模一樣,真假難辨第36章 李氏發飆,兄妹同罪第196章 母子相見,京中軼事第357章 巧要披風 回家雜事第139章 臣子家眷,齊聚宮中第40章 京河田莊,舒心愜意第363章 新婚之夜,褪盡鉛華第348章 京畿大變,搜繳逆黨第291章 聖懿太后,允諾條件第36章 李氏發飆,兄妹同罪
第18章 太公賜字,技高者得第269章 烏壘公主,福玉相求第276章 故弄玄虛,紅綢破局第183章 山路艱難,相互扶持第298章 旁敲側擊,神鳥遭殃第127章 明芳懺悔,不該當初第268章 洵王千歲,出面攪局第288章 倦鳥出籠,再入深宮第345章 虎符失竊,大幕拉開第191章 小道出手,勇捉女賊第61章 自作自受,吃個悶虧第221章 出手醫病,遇到棘手第67章 和好如初,靖童捱打第207章 道長盛怒,先斬後奏第250章 芳菲出計,太后震怒第205章 神棍開眼,暈頭轉向第31章 登門求救,別有隱情第65章 信與不信,閔氏接旨第79章 管氏被傳,無功折返第161章 心猿意馬,情愫莫名第369章 門口乞婆,竟然是她第227章 金順討好,花娘醫病第105章 粟喬大病,回心轉意第300章 奢華外宅,見面提親第280章 王府求援,提出條件第14章 父女相見,卻無溫情第312章 賬冊被盜,矛頭所指第6章 老爺捎信,加官無望第270章 先揚後抑,儒家道家第209章 臨陣倒戈,年關三十第84章 輪番拜年,長房添喜第236章 夫妻內鬥,太后贈糕第284章 鶴軒出場,救於水火第179章 嘴欠招煩 芳菲還擊第153章 心灰意冷,抱病不起第271章 寶蓮夫婦,改弦易張第353章 風聲鶴唳,洵王進宮第9章 兩房嫌隙,排憂解難第211章 冷楹仙姝,效用銳減第299章 風雨不誤,閔家外宅第243章 兄妹商討,共同迎敵第151章 肉團失蹤,一鍋肉湯第277章 太后大壽,期限逼近第350章 各路神通,各懷鬼胎第244章 小小尾巴,四喜買餅第258章 太后專制,芳菲送簪第61章 自作自受,吃個悶虧第343章 後宮大亂,同仇敵愾第87章 陷害成功,京兒求離第203章 郭瀟出面,挽救形勢第156章 大長公主,喜當媒婆第46章 前途不明,流言再起第63章 聯手文秀,內外兼施第121章 熬夜苦等,夜半虛驚第14章 父女相見,卻無溫情第237章 行跡暴露,不敢見面第245章 少女小魚,求解婚約第186章 豐富晚餐,順水人情第257章 婆媳矛盾,夫妻陌路第172章 小女魔頭,一刀毀容第118章 禮物雖輕,情意卻重第106章 你有良策,我有妙計第19章 七絕一出,誰與爭鋒第107章 姨媽親戚,初來乍到第317章 搜攬證據,狹路相逢第95章 大鬧不休,肉球惹禍第67章 和好如初,靖童捱打第185章 威嚇衆人,老道算計第82章 以情相逼,心願未果第267章 昌德酒肆,再續前緣第122章 留守診病,京中見聞第320章 滿招易損,謙虛受益第272章 藉機表明,李家歡聚第129章 水中異香 夜半發病第120章 順風順水,一路前行第240章 李氏疼女,悉心教導第317章 搜攬證據,狹路相逢第216章 青斑夢魘,出謀劃策第12章 求饒寬恕,訴盡委屈第267章 昌德酒肆,再續前緣第7章 芳菲生母,陳年舊事第249章 鬥葉子牌,扮豬吃虎第7章 芳菲生母,陳年舊事第150章 戳你軟肋,打你七寸第112章 待遇問題,心生疑竇第7章 芳菲生母,陳年舊事第51章 數月不見,感嘆唏噓第215章 賣女求榮,一棍打蒙第300章 奢華外宅,見面提親第324章 寧可茍活,也不枉死第70章 一模一樣,真假難辨第36章 李氏發飆,兄妹同罪第196章 母子相見,京中軼事第357章 巧要披風 回家雜事第139章 臣子家眷,齊聚宮中第40章 京河田莊,舒心愜意第363章 新婚之夜,褪盡鉛華第348章 京畿大變,搜繳逆黨第291章 聖懿太后,允諾條件第36章 李氏發飆,兄妹同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弥渡县| 柘城县| 澎湖县| 长沙市| 清徐县| 阳西县| 台江县| 定西市| 留坝县| 新河县| 吉林市| 肥东县| 杨浦区| 双鸭山市| 新蔡县| 古蔺县| 天峨县| 阳曲县| 沿河| 靖江市| 西城区| 鄂伦春自治旗| 景东| 寿宁县| 双鸭山市| 玉门市| 那曲县| 东方市| 灌云县| 郁南县| 沛县| 个旧市| 苍山县| 新昌县| 南靖县| 漾濞| 张家港市| 桐庐县| 江津市|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