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衿也不是什麼小孩子了,她做什麼事情一定是有自己的考量。雖然已經流亡在外,但是郭子衿還當自己是天靈衛百戶,她先想的不是自己的性命安危,而是這件案子該當如何。
更不用說這件事岑秋風和陸清霜都是知曉的,二位長輩都沒攔著,他周賢又不是郭子衿什麼人,有什麼理由來說服郭子衿不要以身犯險呢?
既如此,周賢也沒有什麼理由勸阻,反倒是應當看在情分上幫忙。更何況這件事還牽扯到邪教亂黨,可能是有多少無辜的百姓深受其害,能在這件事上出把力,義不容辭。
青要山既然是在江湖之中,好些江湖上見不得人的事情,青要山也有接觸。找一個牙人來搭上到如今尚在華東肆虐的邪教的線不難,買到極樂館去,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郭子衿尤善以符篆施展幻術,當初較量的時候周賢也是對此有過領教的。若說自己都受不得,對付那些尋常人,一定也是遊刃有餘。如今改頭換面,也不可能有什麼人再把她的行蹤透露出去,那就沒什麼值得擔心的了。
這件事雖然沒有事先和周賢商量,但是做計的時候已經把周賢計劃進去了。如果郭子衿真的拿到了關鍵性的證據,讓岑秋風或者陳文言交給聖上都不合適,甚至讓李桐光這個千戶交給聖上都不合適。
岑秋風不應問世事,牽扯到其中對青要山不好。陳文言也是一樣的道理。陸清霜雖然是郭子衿的師父,但她是器造司的指揮使,案件的事情不應該由她過問,這叫越俎代庖。至於李桐光,他纔剛走馬上任,這件案子跟他沒有任何關係,把他牽連進其中,哪怕做出些成績來,也容易惹得上面的人不喜。會覺得這個人靠著以前的關係,把手伸的太長了。
思來想去,也就周賢最爲合適。
對於沒有被事先告知,卻給安排了進來,周賢倒也沒有什麼不高興的。他知道郭子衿現在的處境很艱難,再怎麼小心都不爲過。願意把他劃進來,那當真是把他當做自己人了,這份信任甚至讓周賢有些感動。
既如此便如此,周賢收下了郭子衿留下的寶貝,以此傳信,替她謄寫各種文書。
什麼寶貝呢?郭子衿先前說,周賢若是願幫,那就留下一面寶鑑來。
所謂寶鑑,叫鴛鴦鏡,就是一面巴掌大小的銅鏡,是一件中品法器。光有一個不頂什麼用,兩個配成一雙,方纔顯其神奇。一個在這鏡面上寫上什麼字——甭管是用手指尖壓的,還是蘸著墨在上面寫的——另一面鏡子上就會原模原樣的謄出來。
好神奇,和百里陣有得一比。但是遠不如百里陣的神異。百里陣裡燒了什麼東西,另一端原模原樣吐出來一個,絹絲木象牙金屬的卷軸都可以。這個鏡子便只能傳信。而且甭管對面看得見看不見,待到一個時辰,都會消散不見。
郭子衿的計劃簡單到粗暴。由陳文言安排偷運違禁藥材的販夫,將這個破落大戶人家的小姐苗若水轉賣給牙人。和牙人接觸之後,郭子衿施展幻化控制住這個牙人,去和邪教勾線,搭上線以後轉賣到極樂館就不難了。
到極樂館中之後,再和極樂館的話事人接觸,最好是能找到賬本以及其他關鍵性的證據,一一將之謄抄下來存好。並通過鴛鴦鏡,將這些細節告知周賢。待到明年聖上與太后到青要山降香,周賢這個無事一身輕的人,將從寶鑑當中整理出來的線索,直接交給陛下。
到時候,一面派出大軍掃平蟒山極樂館,再一個在朝堂上,將那些勾結在一起的大小官員一網打盡,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越是簡單粗暴的計劃,往往就越有效。然而在面對變數的時候,往往也就越沒有周旋的餘地。郭子衿決心已定,反正就算是遇到了危險,她也自信自己能抽身出來。
不過三日,郭子衿便離開了青要山。沒有人相送,據說是被裝在麻袋裡,直接扔給販夫的。和那個偷運藥材的販夫接洽的,則是藥石門裡,陳文言尤爲信得過的外門弟子。這外門弟子也不多說話,辦事利索,從來不問。
周賢也曾擔憂,無論是交到牙人手上,還是從牙人這裡跟邪教勾搭到關係,抑或是被轉交到極樂館的過程中,郭子衿身上的那些法器要怎麼保留下來?他不相信那些人不會對她搜身。思來想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周賢也就放棄了。
既然郭子衿能定下這個計劃,那麼必然是有細微之處的考量。畢竟還有陸清霜和岑秋風爲她查缺補漏,還輪不到周賢來擔心這些事。郭子衿既然是大修,那必然掌握著一些周賢難以理解的神通,說不得便是像岑秋風一樣,掌握著什麼袖裡乾坤的法門。
郭子衿離去第一日子時,周賢守著銅鏡,見到了鏡面上浮現出來的文字。歪歪扭扭,一看就不是拿筆寫的。短短一句話,“臨近開封,諸事皆順,勿念”。
周賢攤開紙,記下日期,把郭子衿留下的這句話謄在紙面上。
哪怕這句話沒什麼用,這也是個記錄,周賢必須原封不動地寫。這邊寫罷了,周賢把銅鏡上面的字給抹下去,提起筆來又在銅鏡上寫,“多加小心,保命爲先,不可魯莽”。
這墨水落在鏡面上,和落在宣紙上別無二樣。兩三個呼吸之間,字跡滲到了銅鏡之中,消散不見,這說明消息傳過去了。
寫完這句話之後,周賢就坐在銅鏡邊上等著。前後等了兩刻鐘,不見郭子衿回信,周賢便是輕嘆一聲,把桌上的文房四寶收好,這方銅鑑放在枕頭底下,和衣出了門。
周賢心裡怪不是滋味兒的,說不上是怎麼回事,就覺得煩悶。夏夜無風,更是惱人,往日裡聽著就能安眠的蟲鳴,在今日裡聽來卻是無比聒噪。思量想去,周賢覺得自己不若下水去遊一圈。
興致來了,也不需做什麼準備,邁開步子,施展出輕身的功法,奔著雙龍峽就去了。
“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這個“帝”指的是軒轅黃帝,帝隱觀也是由這句話得來的名字。雙龍峽更有意思,據說當年給黃帝拉車的兩條龍,就棲息在這條峽谷的深水當中。
周賢猶記得拜師那一日,孔諍言曾向他吹噓,在年少時曾有幸得見這兩條真龍的身影。現在想來,多半是信口胡言。
不爲別的,在青要山長大的道童們,冒著捱打挨罰的風險,在雙龍峽裡戲水,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那是從小玩到大的地方。這麼多年下來,周賢也沒人能證明這裡頭藏著兩條真龍。
每年祭祀的時候,倒是弄得挺熱鬧。可在周賢想來,如果這峽谷裡真的棲息著兩條真龍,從給軒轅氏拉車的那個年頭一直活到如今,每年看著一羣凡人又是打鼓,又是吹嗩吶,還放鞭炮的,早就不耐煩了,能搬家就搬家。
其實若說是游泳,還有個更合適的去處。青要山好山好水,無論是羅武三潭、紫荊潭還是月亮潭,都比雙龍峽適合游泳。那裡地勢平緩,水面開闊,想怎麼遊都成。但是隻有雙龍峽適合跳水,周賢是衝著這個來的。
至於葫蘆峽,也叫聯珠峽,那個地方水道九曲十八彎,窄的地方窄極了,跳下去可能碰不到水,先撞在了山巖上。
在夜晚,紫紅色的石砂巖顯得黑黢黢一片,即使今夜月光明亮,也瞧不見太多東西。周賢是藝高人膽大,再加上煉氣士的目力好過尋常人,這纔是有膽子夜半三更到這兒來戲耍。
登上崖頂的時候,不遠處茅屋裡面燈火尚明。周賢走過來,那屋裡的燈光晃了一晃,一個鬚髮皆白,滿面溝壑的老人推開門,提著一盞白燈籠走了出來。
周賢連忙給這個老人見禮:“嶽長老,您還沒睡。”
被稱作嶽長老這位,著一身外門子弟的道袍子,一年四季就這麼一身,頭髮鬍子邋里邋遢,就住在這雙龍峽上。小時候不懂事,還以爲就是在這兒守著的外門弟子,也沒人太拿他當回事兒,這老頭跟人少言語,總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樣。哪家的道童到這來野浴,她也不告狀,倒是跟那些常來的道童關係都不錯。
待到後來,突破到煉氣化神境界之後,周賢才發現這老頭不簡單。嶽長老守著的這個雙龍峽,天地靈氣運轉似乎與青要山其他地方沒什麼不同,卻是隱隱和這個嶽長老呼應。
周賢此前只在岑秋風誦經的時候,得見過一次這種景象,頓時就明白了了,這嶽長老乃是不世出的高人。
這麼說也對,青要山傳承數百年,到這一輩岑秋風做了冠主,怎得就沒有其他煉虛合道的陸地神仙了呢?少林寺還有三位老峰禪師在煉虛合道的境界,青要山若是隻有岑秋風一員仙家,又有什麼顏面,被稱爲天下第一仙山?
只是不顯山不露水罷了,數百年的深厚底蘊,由這個嶽長老身上可見一斑。
嶽長老把燈籠挑高了一些,映著周賢的臉,思索了片刻,點點頭:“你是戒律門孔諍言的徒弟,你叫周賢。”
周賢拱手抱拳:“正是。長老您還能記得晚輩,實在是讓晚輩受寵若驚。”
“唉,讓我一個糟老頭子惦記著,有什麼驚不驚的。”嶽長老笑了笑,“我記著你是因爲你們哥兄弟幾個常來玩耍,我喜歡看年輕人在這兒戲水,你們有朝氣。可這個夏天,你和你那幾個師兄弟都不見了蹤影,我還琢磨是怎麼回事兒呢。想著莫不是你們犯下了什麼大錯,被逐出了門牆?”
周賢苦笑一聲,攤開手:“我說長老,您可盼著我們點兒好哇。打從去年夏天到現在,這一年光景,我們忙得是腳不沾地。”
有人能扯扯閒話也不錯,周賢也就收了戲水的心思。兩人找了塊還算平坦的石頭坐下來,周賢把過去一年裡發生的事情,擇能說的,跟這個嶽長老一五一十地講了。這嶽長老聽得也很認真,只管讓周賢說,言語不詳的地方,他也不去問。
待到周賢講完了,嶽長老微微點頭:“這麼說,李桐光那小子當上千戶,還娶得了嬌妻。唉,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京城裡花花世界,到手的功名你都不要,你說你傻不傻?”
周賢苦笑著搖了搖頭:“廟堂之高,高處不勝寒。我實在是沒有那份心思,做不得那個爲名利奔波的人。偏安一隅,我便是心滿意足了。而且說到爭名逐利,嶽長老您守著這雙龍峽這麼多年,怎麼不見您去那花花世界裡遊走一番?我可聽我師父說了,他小時候您就在這兒了。”
“那能一樣嗎?你這個小孩子怎麼死氣沉沉的?”嶽長老撇撇嘴,有些不喜,“我已然見識過花花世界,名利場裡走了一遭,我才最終選擇在這兒落腳,從哪兒走我就回到哪兒來。你沒吃過那山珍海味,就說棒子麪窩頭是天下一頂一的,那不成。”
“呵,這您就比不得我了。”周賢笑了一聲,“我見識過的繁華,我敢說這個世上沒人見過。煉虛合道的修士拿頂好的劍丸,可勁兒地飛,一日能飛出多遠?我曾一夜之間橫跨大洋,落在美洲的土地上。自京城到開封,我乘車不過一個半時辰,衝個盹兒都不夠。嶽長老你可見萬仞高樓鱗次櫛比?你想見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能嚐到過海而來的美食?我是見識過那樣繁華的,才選擇在這兒吃棒子麪窩頭。”
嶽長老看著周賢,看了很久,長出了一口氣:“你莫非是仙界上神轉世嗎?”
周賢一愣:“此話怎講?”
嶽長老苦笑一聲,擺了擺手:“你沒有說謊,我卻聽得心驚膽戰。正因爲你沒有說謊,我才如此心驚膽戰。當真有什麼飛昇上界的法門?還是說,你是個謫仙人?”
“謫仙唯有太白,我上輩子,充其量算是個過得還算可以的普通人。”周賢搖搖頭,“我上輩子就沒活明白,這輩子活下來也挺費勁兒。您說我沒有說謊,您怎麼就不認爲我有精神病呢?”
“癔癥?白日夢?”嶽長老沉吟片刻,“孩子,陳文言是個好大夫,你找他看看,或許還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