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花枝俏·春來報 (6)

王爾烈是關東遼陽人,在乾隆、嘉慶年間爲官。他有才而廉明,博得“雙肩明月”之譽,嘉慶帝稱他“老實王”。有一年,王爾烈從江南主考回京。嘉慶問他:“老愛卿家境如何?”他答:“臣家有茅屋三間,裡面半藏農具半藏書;還有薄田數畝,那是一望春風一望雨啊!”嘉慶歡喜地說:“老愛卿爲官清廉,朕是知道的。”想了想又說:“這麼辦吧,你離京去安徽銅山掌管鑄錢之事,在那裡任職三年,也許你就富有了。”當時,銅山設有朝廷御製銅錠的鑄錢爐,那裡產多少銅,就鑄多少錢,管鑄錢最是肥缺。王爾烈上任一晃就是三年。任滿回京,嘉慶問:“老愛卿,這回可度餘年了吧?”王爾烈一笑說:“臣依舊一無所有。”嘉慶不信地說:“此言未必是真的吧?”王爾烈也不爭辯,當即從袖筒裡甩出三枚銅大錢,大錢就是嘉慶通寶,當十錢用,那些錢個個都摸得鋥亮。

原來這是錢樣子,他每天拿著它們在手裡久了,磨得溜光。嘉慶見狀,稱讚說:“老愛卿如此清廉,真可謂老實王啊!”後來王爾烈告老還鄉,一支浩浩蕩蕩的驢馱子大隊從京城出發。看熱鬧的人議論道:“王爾烈滿載而歸了!”“什麼‘老實王’,是假的!”“什麼‘兩袖清風’,早貪飽了!馱子上還不全是珠寶!”這話傳到嘉慶帝那裡,他馬上下令截查。又召來王爾烈,當著朝臣問:“馱子隊所載何物?”王爾烈答道:“不過是皇上所賜。”嘉慶說:“你告老還鄉,我所賜不過千兩白銀呀,還用大隊驢馱子裝載嗎?”王爾烈只得請求檢查。經過打開馱子查實,驢馱子上載的全是破磚爛瓦。人們瞠目結舌,細問,王爾烈才說:“臣家裡只有三間茅屋,回去無棲身之地。爲此,我撿了剩下的破磚爛瓦,馱回去蓋房住。”嘉慶很受感動,下令在遼陽爲王爾烈修了一座翰林府。王爾烈把正廳做了義學館,自己只住偏房。

時隔數年,一位袁大人從京城至遼陽,他是王爾烈的學生,前往拜望。他到時,王爾烈夫人尤氏正在織布,袁大人一看驚了,又見室內全無長物,便問:“師孃,我老師家境爲何如此寒酸?”尤氏答道:“你老師一生非法不爲,非義不取。他告老之後,那點俸祿不夠用,所以我就得織布,自食其力。”袁大人回京向嘉慶稟報。嘉慶降旨遼陽,撥當地釐稅給王爾烈,以贍晚年。王爾烈又用這筆錢辦了義學,直到去世。王爾烈的故事王明道連自己也不知道講過多少次了,這好像是王家唯一的自豪。

王明道講著王爾烈的故事很高興,王步凡雖然不是第一次聽了,不過他比較佩服王爾烈,也喜歡聽王爾烈的故事。樂思蜀根本不想聽這些,他認爲不可能是真實的故事,就問這臨街房子多少年了。王明道說是他爺爺經手蓋的房子,至少也有一百多年。樂思蜀又問現在農村收成咋樣。王明道搖頭嘆道:“現在農民都不願種地。連續大旱,人工不說,村提留,鄉統籌交過之後剩下的還不夠肥料錢,種地還不如去撿破爛呢,你們沒見原本綠油油的麥苗一遇到天旱旱蔫了。”

樂思蜀很知趣,知道王步凡回老家肯定與老爹有話說,就到院子裡去閒看。其實農家破院沒啥好看的,他蹲在院子裡那口廢棄不用的老井邊抽菸打發時間。

王步凡這才把話切入正題,問他父親當年是不是在芙蓉鎮教過書。王明道想起往事嘆一口長氣說:“我曾在芙蓉鎮教過三年書,第三年秋天省教育廳的魯廳長回湖南省親,回來時天下大雨汽車沒法走,就拐到芙蓉鎮中學避雨住了三天。當時沒有人能聽懂湖南話,而我在黃埔軍校河東分校上學的時候認識幾個湖南人,與一個叫尤可敬的同學還結了金蘭,對湖南話知道一些。魯廳長在芙蓉中學住了三天,話也談得投機,飲食起居都是我照料的,魯廳長很高興。分別時他特意說有事讓我去省城找他。後來我不想教書了,就去省城找魯廳長。

魯廳長不忘舊情,先安排我當了民教館的幹事,正好與同學尤可敬是同事,尤可敬是保管員,管理著館裡所有的物資。魯廳長見我琴棋書畫樣樣拿得起,很器重我。抗戰爆發前又把我提拔爲副館長。後來抗日戰爭爆發,省城淪陷,省機關遷到天野辦公,其他部門也相繼遷到天野。在天野一段時間後那裡也淪陷了,我便和尤可敬結伴離開天野回到老家。尤可敬是魯廳長的湖南老鄉,離家太遠只好把行李存放在咱家裡,從此一去就沒有音訊了。抗戰勝利後,原民教館的館長高升,單位裡曾來公函讓我就職館長,因時局動盪我沒有赴任。後來寫信打聽尤可敬的消息,省城方面回信說只知道他是湖南人,並不知道詳細地址,很可能人已經死於戰亂……又過了三年,八路軍就來了……”

王步凡無心聽他父親說這些陳穀子爛芝麻的舊事,他的心思在米達文身上。但父親正說在興頭上,他也不想打斷老人家的話。現在父親訴說輝煌歷史終於告一段落,他急忙插話問:“爹,您當年在芙蓉鎮教書時是否有姓米的學生?”

“有,有一個叫米多的學生,因爲名字起得特別,所以印象較深。”王明道雖然八十歲了,頭腦很清楚。他點了一支菸接著說:“我記得還有石爲天、張問天、趙雲天三個學生,平時都叫他們三天,其餘的我就記不清了。你問這些幹啥?”

王步凡按捺著心中的狂喜說:“爹,是這樣的,我聽說現在剛剛調來的縣委書記米達文可能是芙蓉鎮人,我想通過您的學生找米書記幫忙,能夠上班或者往上提一提。咱們去一趟芙蓉鎮,碰碰運氣,看您當年的學生是否和他有關係,能不能幫上忙。您知道現在教師最難當,舒爽已經一年沒發工資,鄉幹部也好不到哪裡去,我也是一年沒發工資,連家庭都不能安定了。”王步凡也不管老爹贊成與否,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唉,你呀,一直生性狂傲,自以爲是,結果到處碰壁。顏回不二過,就是人家懂得修正自己,你身在官場就要學會尊上友下,圓滑處世,力戒狂傲,多學一點中庸之道。李白很有才華吧,什麼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什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最終就是失敗在狂傲上的。你在政治上很有前途,八個孩子我就對你寄的希望大,可是你最大的弱點就是狂傲。唉,教訓啊!現在社會風氣已經到了這一步,當個副鄉長是沒什麼出息,咱就去一趟芙蓉鎮碰碰運氣吧,不跑不送看來是不行了,縣委書記就不認識你他怎麼可能提拔你?”說罷,老人顯得有些無奈。王步凡面對父親的責備無話可說,他見父親答應了,急忙到院中和樂思蜀商量,他知道樂思蜀是個熱心腸的人,性格豪爽,就是愛玩,尤其是愛去美容院按摩。“大頭,今天去給我辦件大事,找找縣委書記米達文老家的人,想再升一級,等老兄得志了,天天讓你泡在妓院裡。”王步凡笑著等樂思蜀回話。

樂思蜀大笑了一陣子說:“得了吧,你一個副鄉毛連批條子的權力都沒有,別說泡妓女了。這樣吧,你這次肯定是去跑官的,跑成了對同學們也會有好處,我這幾年受盡了朝裡沒人難當官的苦,連他媽的副科級都夠不上的人也敢訓我。好啦,這事我支持你,你這次跑官的開銷我包了,花三千五千我去找領導報銷。他們他媽的三萬五萬都敢報銷,很多條子還是經我的手,我報銷他媽的三千五千算個球!反正今天也沒事,老同學又沒用過車,還能不效勞?這是頭等大事,祝你王八成功。”王步凡叫樂思蜀的綽號“大頭”,樂思蜀則叫他的綽號“王八”。

王步凡聽樂思蜀這麼一說,好像遇見了救星。說實在的,五千塊錢可是他和舒爽一年的工資啊!這時他看著眼前的樂思蜀,似乎就是一尊救苦救難的活菩薩,要不是頭腦還清醒,他恨不得跪下三拜九叩。

說走就走,樂思蜀開著桑塔納車,王步凡和他父親坐在後邊,車飛馳般地出了村莊。一路上他們心中有事誰也不說話。

進了芙蓉鎮,王明道決定先找到石爲天或趙雲天再說。他見一個老年人躺在路邊曬太陽,就下車走上前去問話:“請問老哥,你知道石爲天、趙雲天這兩個人嗎?”

“知道。石爲天前年到閻王爺那裡報到了,趙雲天一家都在天野市住,三五年回來一次。”老人並未細看王明道,很隨便地回答著。王明道臉上有些失望,在失望之餘又問:“那麼張問天還在不在?”王明道這時已經有些信心不足了。

那老漢擡起頭注視了一下王明道,眼睛有點發亮,“老哥這麼面熟,你找張問天有啥事?你是……”

“我叫王明道,幾十年前在這裡教過書,張問天是我的學生。”王明道長嘆一聲望著天空有些無奈。

“哎呀,你是王老師,我是您的學生李二川呀,您不記得我了?”說著話李二川從地上爬起來拉住王明道的手,親熱得像個孩子似的。其實王明道根本就記不起還有李二川這麼個學生,但當然不能那麼說,“咋不記得?那時你個頭高高的,身材瘦瘦的,學習很用功,像個小大人。只是時間太長,你們的變化太大,只記得姓名,人已經認不清了。”當年王明道在芙蓉鎮教書時三十歲,現在已經八十歲了。

李二川佈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花,老師在五十年後還記得他,並且還誇他當年學習很用功有後福,七十多歲的老漢也神采飛揚,高興得像個小學生。王步凡很佩服他老爹對人情世故的練達,無形之中老爹又給他上了很有意義的一課。

李二川拍拍身上的塵土,很熱情地說:“王老師,走,我引你去找張問天,他從鎮水利站退休後在家沒事。”說話間已經來到張問天家門口,張問天正好坐在門口曬太陽。李二川老遠就喊起來:“問天,你看一看,王老師來了?”

張問天一眼就認出了王明道,迎上來拉住王明道的手,眼中含著熱淚說:“王老師,幾十年了,風風雨雨,歲月艱辛,學生也沒有去看望老師,沒想到王老師鶴髮童顏,精神矍鑠,身體這麼好。我很慚愧啊!”然後看著王步凡和樂思蜀問:“這兩位是?”

王明道急忙指著王步凡說:“這是我的次子叫步凡,那位是步凡的同學小樂,開車的。”

張問天急忙拉住王步凡的手說:“小弟一表人才,很像王老師年輕時的風度,前途不可限量啊。”接著又握住樂思蜀的手,“小弟辛苦啦。”

王明道見到學生們有些感傷,只好用幾十年風雲變幻,彼此過得都很艱辛的話,既是應酬別人,也是表白自己。

李二川打破僵局說:“問天,你陪王老師和兩位小弟說話,我去招呼咱們那幾個同學。”說罷慌慌張張地走了。王明道望著李二川的背影有點感動,眼睛也有些溼潤。

張問天把王明道他們讓進屋裡坐下,他婆娘來倒了茶水,然後坐在張問天身邊。接下來便是拉些家常,王明道和張問天的話都有些沉重,最後王明道才說明來意。張問天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點點頭。當那婆娘聽說來人是孔廟鎮的,便說:“我哥哥在興隆高中教書,叫伊天生,興隆離孔廟很近的。”王步凡有些吃驚,沒想到張問天的夫人竟是揚眉的姑姑,在他的印象中揚眉有兩個姑姑,一個在天西縣,一個在天南縣,怎麼東南縣又冒出來個姑姑?也不便問她是不是從天西縣又嫁到東南縣的。那婆娘像是個好說話的女人,自我介紹說她一輩子嫁過三個男人,天西縣一個病死了。後來嫁給東南縣一個姓馬的木匠,又死了,後來就嫁給了張問天。並說她原先那個婆家的侄子在孔廟鎮當書記。不用說就是馬風。這時王步凡有點兒吃驚,看來昨天晚上陳孚跟他說的話全是真的。

這時李二川把七八個老頭召集來與王明道見了面。然後說:“王老師,你當年的學生也就剩這麼幾個了,其餘的不在了。”

王明道不免又發出一些人生苦短的慨嘆。王步凡從幾個老頭兒說話的神色就能看出,張問天是他們中間的核心人物。他看看錶已是上午十一點半鐘,就望著張問天說:“你們看哪家飯店合適,今天中午我請客,讓我老爹和他的得意門生們好好敘敘舊。平時老爺子沒少唸叨你們,現在你們師生終於見面了。”說罷這話,王步凡一陣心虛。他想起自己口袋裡只有五元錢,連包好煙也買不了。不過有樂思蜀在,不會讓他太難堪。

第54章 雲水怒·風雷激 (3)第12章 風景好·看今朝 (5)第9章 風景好·看今朝 (2)第60章 多少事·從來急 (3)第36章 展紅旗·人淒厲 (1)第42章 展紅旗·人淒厲 (7)第3章 花枝俏·春來報 (3)第60章 多少事·從來急 (3)第34章 飛鳴鏑·驚寰宇 (5)第66章 風蕭瑟·天寒徹 (3)第26章 悵寥廓·稻菽多 (4)第58章 多少事·從來急 (1)第16章 寒流急·得寬餘 (2)第7章 花枝俏·春來報 (7)第51章 一帆懸·戰猶酣 (6)第36章 展紅旗·人淒厲 (1)第23章 悵寥廓·稻菽多 (1)第24章 悵寥廓·稻菽多 (2)第20章 寒流急·得寬餘 (6)第26章 悵寥廓·稻菽多 (4)第20章 寒流急·得寬餘 (6)第23章 悵寥廓·稻菽多 (1)第69章 風蕭瑟·天寒徹 (6)第35章 飛鳴鏑·驚寰宇 (6)第30章 飛鳴鏑·驚寰宇 (1)第6章 花枝俏·春來報 (6)第65章 風蕭瑟·天寒徹 (2)第12章 風景好·看今朝 (5)第68章 風蕭瑟·天寒徹 (5)第55章 雲水怒·風雷激 (4)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58章 多少事·從來急 (1)第61章 多少事·從來急 (4)第19章 寒流急·得寬餘 (5)第10章 風景好·看今朝 (3)第40章 展紅旗·人淒厲 (5)第25章 悵寥廓·稻菽多 (3)第60章 多少事·從來急 (3)第16章 寒流急·得寬餘 (2)第62章 多少事·從來急 (5)第4章 花枝俏·春來報 (4)第36章 展紅旗·人淒厲 (1)第60章 多少事·從來急 (3)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16章 寒流急·得寬餘 (2)第58章 多少事·從來急 (1)第42章 展紅旗·人淒厲 (7)第35章 飛鳴鏑·驚寰宇 (6)第47章 一帆懸·戰猶酣 (2)第12章 風景好·看今朝 (5)第20章 寒流急·得寬餘 (6)第12章 風景好·看今朝 (5)第11章 風景好·看今朝 (4)第48章 一帆懸·戰猶酣 (3)第55章 雲水怒·風雷激 (4)第68章 風蕭瑟·天寒徹 (5)第68章 風蕭瑟·天寒徹 (5)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32章 飛鳴鏑·驚寰宇 (3)第42章 展紅旗·人淒厲 (7)第9章 風景好·看今朝 (2)第34章 飛鳴鏑·驚寰宇 (5)第59章 多少事·從來急 (2)第49章 一帆懸·戰猶酣 (4)第3章 花枝俏·春來報 (3)第59章 多少事·從來急 (2)第25章 悵寥廓·稻菽多 (3)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21章 寒流急·得寬餘 (7)第14章 風景好·看今朝 (7)第5章 花枝俏·春來報 (5)第51章 一帆懸·戰猶酣 (6)第43章 展紅旗·人淒厲 (8)第49章 一帆懸·戰猶酣 (4)第19章 寒流急·得寬餘 (5)第37章 展紅旗·人淒厲 (2)第59章 多少事·從來急 (2)第37章 展紅旗·人淒厲 (2)第59章 多少事·從來急 (2)第35章 飛鳴鏑·驚寰宇 (6)第35章 飛鳴鏑·驚寰宇 (6)第52章 雲水怒·風雷激 (1)第62章 多少事·從來急 (5)第43章 展紅旗·人淒厲 (8)第14章 風景好·看今朝 (7)第17章 寒流急·得寬餘 (3)第31章 飛鳴鏑·驚寰宇 (2)第30章 飛鳴鏑·驚寰宇 (1)第23章 悵寥廓·稻菽多 (1)第23章 悵寥廓·稻菽多 (1)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18章 寒流急·得寬餘 (4)第48章 一帆懸·戰猶酣 (3)第48章 一帆懸·戰猶酣 (3)第19章 寒流急·得寬餘 (5)第40章 展紅旗·人淒厲 (5)
第54章 雲水怒·風雷激 (3)第12章 風景好·看今朝 (5)第9章 風景好·看今朝 (2)第60章 多少事·從來急 (3)第36章 展紅旗·人淒厲 (1)第42章 展紅旗·人淒厲 (7)第3章 花枝俏·春來報 (3)第60章 多少事·從來急 (3)第34章 飛鳴鏑·驚寰宇 (5)第66章 風蕭瑟·天寒徹 (3)第26章 悵寥廓·稻菽多 (4)第58章 多少事·從來急 (1)第16章 寒流急·得寬餘 (2)第7章 花枝俏·春來報 (7)第51章 一帆懸·戰猶酣 (6)第36章 展紅旗·人淒厲 (1)第23章 悵寥廓·稻菽多 (1)第24章 悵寥廓·稻菽多 (2)第20章 寒流急·得寬餘 (6)第26章 悵寥廓·稻菽多 (4)第20章 寒流急·得寬餘 (6)第23章 悵寥廓·稻菽多 (1)第69章 風蕭瑟·天寒徹 (6)第35章 飛鳴鏑·驚寰宇 (6)第30章 飛鳴鏑·驚寰宇 (1)第6章 花枝俏·春來報 (6)第65章 風蕭瑟·天寒徹 (2)第12章 風景好·看今朝 (5)第68章 風蕭瑟·天寒徹 (5)第55章 雲水怒·風雷激 (4)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58章 多少事·從來急 (1)第61章 多少事·從來急 (4)第19章 寒流急·得寬餘 (5)第10章 風景好·看今朝 (3)第40章 展紅旗·人淒厲 (5)第25章 悵寥廓·稻菽多 (3)第60章 多少事·從來急 (3)第16章 寒流急·得寬餘 (2)第62章 多少事·從來急 (5)第4章 花枝俏·春來報 (4)第36章 展紅旗·人淒厲 (1)第60章 多少事·從來急 (3)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16章 寒流急·得寬餘 (2)第58章 多少事·從來急 (1)第42章 展紅旗·人淒厲 (7)第35章 飛鳴鏑·驚寰宇 (6)第47章 一帆懸·戰猶酣 (2)第12章 風景好·看今朝 (5)第20章 寒流急·得寬餘 (6)第12章 風景好·看今朝 (5)第11章 風景好·看今朝 (4)第48章 一帆懸·戰猶酣 (3)第55章 雲水怒·風雷激 (4)第68章 風蕭瑟·天寒徹 (5)第68章 風蕭瑟·天寒徹 (5)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32章 飛鳴鏑·驚寰宇 (3)第42章 展紅旗·人淒厲 (7)第9章 風景好·看今朝 (2)第34章 飛鳴鏑·驚寰宇 (5)第59章 多少事·從來急 (2)第49章 一帆懸·戰猶酣 (4)第3章 花枝俏·春來報 (3)第59章 多少事·從來急 (2)第25章 悵寥廓·稻菽多 (3)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21章 寒流急·得寬餘 (7)第14章 風景好·看今朝 (7)第5章 花枝俏·春來報 (5)第51章 一帆懸·戰猶酣 (6)第43章 展紅旗·人淒厲 (8)第49章 一帆懸·戰猶酣 (4)第19章 寒流急·得寬餘 (5)第37章 展紅旗·人淒厲 (2)第59章 多少事·從來急 (2)第37章 展紅旗·人淒厲 (2)第59章 多少事·從來急 (2)第35章 飛鳴鏑·驚寰宇 (6)第35章 飛鳴鏑·驚寰宇 (6)第52章 雲水怒·風雷激 (1)第62章 多少事·從來急 (5)第43章 展紅旗·人淒厲 (8)第14章 風景好·看今朝 (7)第17章 寒流急·得寬餘 (3)第31章 飛鳴鏑·驚寰宇 (2)第30章 飛鳴鏑·驚寰宇 (1)第23章 悵寥廓·稻菽多 (1)第23章 悵寥廓·稻菽多 (1)第1章 花枝俏·春來報 (1)第18章 寒流急·得寬餘 (4)第48章 一帆懸·戰猶酣 (3)第48章 一帆懸·戰猶酣 (3)第19章 寒流急·得寬餘 (5)第40章 展紅旗·人淒厲 (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蒲城县| 天台县| 伊通| 尖扎县| 盖州市| 清丰县| 南部县| 紫云| 广州市| 巩留县| 隆林| 江陵县| 阳新县| 西安市| 新巴尔虎右旗| 洛扎县| 磴口县| 邹城市| 深水埗区| 保定市| 乌鲁木齐县| 英山县| 徐闻县| 黄龙县| 尼勒克县| 梁平县| 普宁市| 平果县| 胶南市| 凤庆县| 横峰县| 德州市| 仙游县| 柘城县| 迁安市| 青河县| 十堰市| 宁夏| 台北市|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