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

劉國能和刑一刀已經十分努力,但卻並沒有十分順利的南下會和,這無可厚非,在王爭的意料之中。

現在這個時候和歷史上不同,歷史上李自成進取西安是因爲沒什麼官軍可以抗衡,唯一的阻礙就是孫傳庭所率領的五省精銳。

說是精銳其實已經擡舉了,孫傳庭還是那個孫傳庭,但他手把手訓練起來的秦軍已經覆滅,讓流賊忌憚的車陣不復存在,這所謂的精銳不過是唬人,只是最後能拼湊起來的一些雜兵罷了。

但是山東軍橫空出世,儼然成爲李自成進取西安最大的絆腳石,甚至可以說王爭表現的前所未見的強勢,逼的李自成不得不轉向西安。

順軍雖然在口頭上不服不忿,但是對山東軍總還是充滿忌憚,畢竟李過只是靠偷襲,帶著老營一萬精騎擊敗了山東軍三千外系。

至於王爭親自率領的戰兵,那可是根本沒有吃過任何敗仗,說起來有些誇張的成份,但這卻是鐵打的事實。

當李自成得知山東軍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去襄陽,反倒是直接南下往南京去了的時候,當即是大怒不已。

自己堂堂一個新順王,麾下雄兵數十萬,可是卻被王爭區區一個安東候放狠話嚇住,丟下湖廣的大好局面,帶著軍隊轉進陝西。

轉進二字還是好聽的,要是往難聽了說,那就是被王爭嚇得屁滾尿流,整個順軍壓根沒有人去想抵抗這回事。

說起來,倒是頗有被昔日闖軍嚇住的明軍風範。

李自成大怒之後,便是問起王爭眼下到了何地,想著既然山東軍沒有進入湖廣,自己大可以再回去。

當他聽到山東軍已經到了滁州,當即是大驚失色,這種速度實在太快了。

一個月的功夫,山東軍在河南拿下了汝州、開封全境,還有南陽和汝寧的半個府境。

在南直隸同樣沒閒著,拿下了徐州全境、鳳陽大半個府境,還有淮安府全境,這種速度就是和順軍席捲各地比起來,也是不相上下。

這一下子所有人才明白王爭從前爲什麼擁有如此強的力量還在山東附近按兵不動,此人實在是聰明的有些可怕。

李自成想要趁虛進攻山東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無處下口。

王爭在早年已經將山東六府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順軍想要在剛剛被山東軍佔領的地區混入些尖細還有可能,但是想要混進山東,沒有任何可能。

況且,山東軍這次屬於嫡系外系全員調動,順軍想要打進山東,首先要對付各地外系兵馬應王爭命令建立起來的一系列防線。

就算順軍成功擊潰了外系,但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是山東境內養精蓄銳,兵精糧足的嫡系兵馬。

到時候王爭要是像歸德府那次一樣迅速的殺個回馬槍,順軍主力極有可能被包餃子一網打盡。

經過連日商議,新順文臣之首,軍事牛金星獻策。

衆人都看的出來,李自成還沒有足夠的信心和王爭在中原一決雌雄,所以就根本沒必要糾結怎麼打山東,山東軍攻打南京,順軍同樣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進取西安。

孫傳庭雖然不可小覷,但他卻和王爭不同,因爲王爭帶領的山東軍是百戰強軍,但孫傳庭的部下不同,完全是臨時拼湊起來的草臺班子。

兩者一比,順軍在哪邊更容易取得輝煌戰果,顯而易見。

只要李自成消滅或者徹底擊潰了孫傳庭,那麼整個陝西和湖廣就都成了順軍的天下。

而那個時候,山東軍主力尚在南直隸,各地衛戍兵馬守成有餘而進攻不足,根本就是鞭長莫及。

李自成明白圍攻西安纔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但他心中有恨,同樣不能讓王爭太過好過,所以分出了高一功、袁宗第等大將牽制河南一帶的山東軍。

這部分牽制的兵力大部分還是如履薄冰,只有袁宗第居功自傲,對李過受封權將軍心懷不滿,和刑一刀一樣急於求成,所以率領所部兵馬步步緊逼。

最後在汝寧府城的決戰中,被刑一刀一舉擊潰,汝寧府的順軍本來是優勢,一下子成了劣勢,就連守城都顯得虛。

南陽府的高一功部雖然被劉國能小挫,但他及時撤退沒有硬拼,保住了老營精卒,在南陽府建立防線,收攏敗兵和流民,並沒有再前進的打算。

山東軍方面,主將劉國能重傷,陳永福暫代主將,

這是個老軍伍,憑藉戰功,用了幾年的時間做到了河南總兵官的身份,威望可以服衆,他和高一功心照不宣,一齊選擇休養生息。

兩方在南陽府就這樣詭異的僵持下來,獲得短暫的和平。

刑一刀在汝寧取得大捷之後,明白自己最開始犯了急於求成的毛病,向王爭請辭。

這個提議被傳到滁州後,王爭想都沒想,直接張口否定。

說眼下刑一刀最大的事情,就是替他好好守住已經拿下的地盤,至於其他的功過是非,一切等到南京之戰後再做打算。

刑一刀接到回信後,少見的大笑幾聲,開始著手重建汝寧府城,親自率部在附近建立聚耕農莊,挨家挨戶的將流民和本地百姓入冊。

軍議司分署和保安司分署不久之後在汝寧府北面建立起來,山東方面爲刑一刀援助了大量的錢糧,幫助重建汝寧府。

這樣一來,汝寧纔有些穩定下來的趨勢,緊跟著,山東軍駐汝寧府嫡系正兵,開始面向流民和本地百姓招募大批有志之士,充實保安司與軍議司。

當然了,最終能否成功進入,還要經過山東方面派人過來嚴格考較。

相比河南一帶的互有勝敗,山東軍在南直隸淮安府的腳步就可以說無可阻擋,望風披靡。

淮安府被山東軍滲透多年,聚耕農莊在海州已經實行多年,本地百姓早就對這種趨於穩定和富足的生活心懷嚮往。

並且,山東軍水陸並進,陸軍由邱武統率,水師由江大率領,像一股風暴,迅速席捲淮安府。

邱武本來只是個外系守備,但是帶著幾萬的海州兵馬,在一個月之內不斷立功,軍功排在淮安府各個外系軍將之首。

由於邱武在淮安府表現出來的驚人才能,王爭和李巖等人商議過後決定,擢升其爲淮安府的外系兵馬主將,並且設置兩名副將協防。

且不說邱武如何的感激涕零,立誓要爲安東候赴湯蹈火,山東軍在取得淮安府之後很快就面對一個難題。

因爲淮安府的下面,就是揚州。

到了揚州就算來到南直隸比較富庶的一帶,這裡面士紳和官家的勢力錯綜複雜,並且當地百姓在江南士子不遺餘力的宣傳下,對山東軍並不看好。

淮安府還沒有穩定下來,所以王爭在經過不斷考慮後,覺得不必過急,現下主要是集中最大的力量將南京打下來。

接到軍令,邱武旋即將淮安府一帶的守備交予副將和軍議司參謀,自己率領三萬久經善戰的海州兵於七月初在淮安府城出發,前往滁州城與王爭會師。

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
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乡县| 呼和浩特市| 郯城县| 郯城县| 太白县| 无锡市| 平果县| 景谷| 辛集市| 武宁县| 梓潼县| 鄯善县| 怀安县| 辉南县| 永新县| 多伦县| 南和县| 怀远县| 普宁市| 梓潼县| 海门市| 乌兰察布市| 石棉县| 仁化县| 高安市| 太谷县| 宜兰县| 白朗县| 富顺县| 肇源县| 大厂| 肥乡县| 泸西县| 安阳县| 阿勒泰市| 沙田区| 沭阳县| 锦屏县| 永城市| 福海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