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

高起潛爲監軍,十月底,督關寧大軍十幾三萬,號稱五萬出京,兵未至,皇令先到。

原來是崇禎皇帝下旨,嚴令總督天下兵馬的盧象升不可貽誤戰機,速與建奴決戰,將其驅趕出京畿之地,以保社稷平安。

盧象升接到聖旨,仰天哀嘆,連道不可,欲與崇禎平臺相見,但崇禎不許,反倒再次下旨,令盧象升速與建奴決戰。

不得已,盧象升召集衆將連連商議後,定下十一月份出兵......

就在盧象升整軍備戰的時候,千里之外的建州衛,被建奴尊號爲“興京”的赫圖阿拉城十幾裡外皇覺寺。

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一座雕像建在皇覺寺不遠處高聳而立,雖飽經風霜,卻堅挺依舊,這座雕像的主人騎著高頭駿馬,披著八旗鎧甲,頭上戴著的也是避雷針頭盔。

下方用滿文和漢文刻印著數個大字,這時候一支約莫數十人的小隊伍悄悄行進到這附近,見到四下無人後這纔將目光放在這雕像上。

只見這雕像下刻著的赫然便是——“天眷大清文武從昌運高皇帝”十二字。

即使是再不明事理的人,見到這一行小字也能明白這座雕像代表的人是誰,正是讓天下漢人提起便咬牙切齒的老奴酋努爾哈赤。

王爭擡起頭看著雕像上神態自得,自信環身的努爾哈赤,卻是狠狠的啐了一口,正要下令將雕像砸毀,卻立刻意識到如此去做的大爲不妥。

這是在清朝皇覺寺門前的奴酋雕像,砸毀的動靜太大,難免會打草驚蛇,不能爲了自己一時的快意斷送了全盤謀劃。

登州營自從進入建州衛地界後,便規定了行軍路線。

王爭統帶兩總,其餘三總分別由黃陽、董有銀、高亮三將統帶,白日進入深山紮營,夜晚走出行動。

這麼做雖然安全性大大提高,卻使得登州營潛入到赫圖阿拉城下比預期多花了一倍的時間,到了現在,除了最後三日的保命糧以外,登州營只剩下了十天的糧食。

這個消息被王爭封鎖下來,只有登州營的高級將吏才知道,他們每一個都清楚的明白,這次登州營真的是背水一戰。

這是場豪賭,若勝,可以大捷聞名天下,若敗,自當身死名烈,王爭儘管敬仰,但心中卻不想當個受萬人敬仰的烈士,他的野心大著呢!

若是攻不下赫圖阿拉,那整個登州營的精銳將盡數喪失在建州,以往擁有的一切,都將化爲過眼雲煙!

登州營這個大機器用超負荷功率在運轉,這造成的效果也是建奴絕對意想不到的,僅僅用了三天,登州營各部便完成了在赫圖阿拉城外的合圍,而且逐漸逼近。

十月二十一日,登州營秘密將皇覺寺封鎖,扣押寺內所有僧侶後,這裡便臨時成爲王爭召集衆將的地方。

王爭穿著鐵甲在大雄寶殿上來回踱步,看了一眼神像,回頭問道:

“亮子,你說的可是真實情況,這消息若是不屬實,大家可全都要死在這裡!”

高亮聽到後,立刻抱拳道:

“稟將軍,末將所說都是實情,據軍士們連夜觀察,赫圖阿拉城並沒有實行宵禁,而且就連夜晚,也沒有關閉城門!”

見到衆人驚異的神情,高亮怕大家不信,又是保證道:

“末將願立下軍令,若情況不屬實,便不回登州!”

王爭點點頭示意知道了,但心裡仍然不敢相信。

他已經料到赫圖阿拉有重兵防護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絕不會想到,建奴竟然自大到這種地步。

事實上,王爭早先已經在寺院的和尚口中瞭解到虛實。

清軍在赫圖阿拉城內駐軍並不多,只有鑲黃旗甲賴額真一名,被皇太極封爲“興京將軍”,下轄牛錄額真十名統帶清兵三千。

除此之外,城內還有巴牙喇護衛營三百餘員,不過自從遷都後,巴牙喇營唯一負責的便是汗王宮內的努爾哈赤親族,向來在汗王宮內不出一步,對於城內情況更是不聞不問。

經過數十年的鏖戰,清兵早就不將明軍放在眼裡。

在他們的印象中,赫圖阿拉這個名字代表的是“天眷興盛”,就連一些八旗族人都是禁忌,更別提中間還隔著大半個遼東的明軍,就算前線後撤幾百裡,他們也不可能打到這裡來。

不過這三千清兵與一個巴牙喇護衛營,還是足夠頭疼,若是強攻不說能不能攻得下來,損失慘重是一定的。

如今得到赫圖阿拉城根本沒有設防的消息,王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好像所有人都以爲這是一塊硬骨頭,沒有人敢去啃上一口,等你狠下命來上去啃了一口,卻發現是一塊肥肉。

王爭同衆人細細的討論如何才能以最小的損耗拿下赫圖阿拉,畢竟這裡雖然不設防,但在城內的也是三千清兵,不比三千水賊。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出來的都是久經陣戰的精銳,人數又多於清軍,所以大家並不懼怕清兵,都是躍躍欲試,不斷的請戰。

將領們激動是因爲看見了天大的功勞可以奪取,但身爲主帥的王爭卻需要審時度勢,儘管心情一樣激動,卻要盡力去平復。

商議半日,最後還是黃陽提出一個點子。

赫圖阿拉城內住著的是努爾哈赤親族,城外也住著上萬人,這些人多是一些不被待見的漢人、蒙古人。

這些人在城外整日車水馬龍的熱鬧,登州營兵士想混進去也很輕鬆,只要搞上一身破破爛爛的衣物套在身上,那些守門的旗丁怕是都不會仔細瞧上一眼。

城雖然進不去,但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到城下卻很輕鬆。

這個點子提的極好,王爭沉吟半晌後也是採納下來,又在衆人面前誇讚了黃陽幾句,不過他仍是不驕不躁,並沒看出來什麼十分高興的神情。

赫圖阿拉不似盛京那樣有八道城門,只有兩道城門爲鑲黃旗駐守,城樓也並不算高大,頂多只有十丈左右,這與城高池深的蓬萊城形成鮮明對比,。

王爭不明白,從這樣一座簡陋的城池走出的野蠻政權,居然能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從這種落後地方走出的軍隊,竟然能號稱戰無不勝。

歸根結底,還是現如今的明朝腐敗到了根子上,崇禎皇帝即位後雖然勤政,但終究大廈將傾,難以挽回。

若王爭沒有來到這裡,現在這赫圖阿拉城下仍舊會一直相安無事下去,直到韃子入主中原...

潛入的行動中雖然戰士們刻意避免與外人接觸,但天下終究不會有太過順利的事,就在第七天。

登州營剛剛完成合圍潛入,王爭還沒來得及下令總攻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
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安仁县| 自治县| 潜江市| 通州区| 萍乡市| 射阳县| 崇左市| 灵川县| 金乡县| 分宜县| 德安县| 怀柔区| 马龙县| 赫章县| 芒康县| 揭阳市| 丹阳市| 彭水| 凯里市| 奉贤区| 岫岩| 青铜峡市| 化隆| 清流县| 东光县| 平罗县| 开封县| 邢台县| 通海县| 黄骅市| 九江市| 昌都县| 东港市| 宣汉县| 惠东县| 晴隆县| 鹤庆县| 孟津县| 扶绥县|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