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

“趕商?”

門前的什長嘀咕一聲,對那已經伸到自己眼前的銀錠視而不見,反倒是徑直向前幾步,走到馬車周圍來回查看。

那管家一臉尷尬:

“這天底下居然還有當兵的不喜歡銀子?”

他嘀咕幾句,聽著女牆上愈來愈近的腳步聲,立即又換上一副笑臉迎上去,打算故技重施試一試,他就不信齊軍全是這麼大公無私。

“軍爺,咱們是趕商的,車上裝的可都是要運到江南的貨物,這點銀子不成敬意,就先留給軍爺買酒吃肉。”說到這裡,那管家換上一副淫笑:

“說起來,京城教坊司的美人兒們和江南秦淮的歌女舞姬相比也是不逞多讓,最主要的,還是咱們這教坊司的女子原來都是大戶人家出身?!?

“前朝的崇禎皇帝剛繼位沒多久,就因爲九千...閹黨的事情牽連了好些官員貴戚,現如今的教坊司可謂是鶯鶯燕燕,甚至有不少曾是朝廷重臣的妻妾女兒,那滋味......”

說著,這管家已經露出滿臉陶醉的神情,看那樣子,就好像這貨已經迫不急待的想要去嫖一把似的。

“少跟老子來這套!”

下城的人披掛著腿裙,不是什麼千總,居然是前明的居庸關總兵唐通。

這傢伙和白廣恩在山海關之戰冒死逃得一條性命,還沒等和其餘大順兵馬會合,就聽見傳聞,說吳三桂和闖王的大將田見秀都死了。

這二人可不是普通角色,一個是手握山海關的關寧軍統帥,一個是大順軍威望不低的大將,居然一起被阿巴泰給殺了。

還不僅如此,這場前前後後持續了數天的山海關大戰,大順、關寧軍,甚至清兵都沒能討到什麼便宜,反倒是王爭的部隊,一不小心摘了個大果實。

山海關之戰後,吳三桂被殺,關寧軍六神無主,很快就被祁耀武收編,但這個收編卻並不是真心實意,因爲他們並不打算接受齊軍的正常整編。

直到王爭率大軍入主燕京的消息傳來,夏國相等人才有些意動,畢竟關寧軍雖然精銳,但沒了主帥,說到底還是一盤散沙。

況且,這些大頭兵已經出京守關好幾個年頭,家裡婆娘孩子長什麼模樣都快忘光,早就想家了。

王爭佔據北京,說明關寧軍的家眷都握在齊軍手裡,從前吳三桂在的時候,他們還能咬牙跟著他拼一拼,但現在大部分人唯一的念想就只是歸心似箭。

誰都沒想到,就目前來看,這場三方博弈竟然是王爭佔據了優勢。

原本是李自成佔著這個天大的優勢,不過他沒有利用好吳三桂和關寧軍的家眷,王爭卻將這些人保護的很好。

進京的第二天,就有一批幾百人的家眷被齊軍兵士保護著出城,前往山海關和關寧軍將士團聚,這更是擊垮了其餘孤零零的關寧兵最後的內心防線。

幾乎是在第一批家眷抵達山海關的同一天,關寧軍將士集體譁變,放下手中的所有兵器,徹底和齊軍綁在了一起。

夏國相作爲關寧軍的二把手,見到這個場景也十分無奈,但事已至此,場面已經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住,只能是順其自然,歸降王爭。

清軍方面,正藍、鑲藍兩旗損失殆盡,遭受重創,而且據說還有一支兵馬在遼東到處趁火打劫,現在多爾袞正趕回去救火,料想在短時間內,已經無暇顧及中原的征伐。

更何況,齊軍已經牢牢掌控山海關,總兵高第在不與夏國相商量的情況下接受祁耀武的整編,已經徹底成了齊軍一系的將領。

這件事還要發生在夏國相歸降一事的前兩日,高第這麼做讓夏國相與關寧軍變成困在山海關內的孤軍,爲之後關寧軍全體歸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加上先前不讓吳三桂入關的舉動,高第更是做了一回王爭手裡的刀,擺平山海關的亂局,除了祁耀武在戰場上的大功以外,高第在背後過河拆橋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

王爭說話算話,過往之事既往不咎,高第也得到了一些好處。

祁耀武所部接管山海關之後,高第被任命爲雲南武定府主將,從走投無路的前明總兵再到眼下齊軍的一府主將,完成了一次華麗麗的轉變。

高第將帶著完成整編的三萬本部齊軍兵馬前往雲貴,奉齊王令旨協助邢一刀和邵勇平定叛亂。

原本他想要的是山海關總兵一職,但是很顯然,王爭對他並不是很放心。

這個職位不高不低,起碼也是一府主將,在前朝算是個雜號總兵的職位,但相比從前一城之地都沒有,現在能管理的地方可大多了,高第已經非常滿意和慶幸。

唯一難受的地方就是雲貴太遠,而且還沒有完全平定,那邊又是有名的窮鄉僻壤,遍佈自治的土司少民聚落,可以預料,將來的日子一定不好過。

不過對於高第來說,這顯然是最好的結局了。

不用再面對如狼似虎的辮子兵,整日爲性命擔憂,那些土司雜兵高第雖然沒見過,但聽起來就不是那麼難對付。

說不定還能靠立功獲得升遷,從而離開雲貴那個鬼地方。

曾經在山海關的老部下都已經被整編四散,所以高第已經沒有奢求太多的權利,只能是老老實實的帶著人前往雲貴,一條道走到黑。

如果是安於現狀,高第完全可以在武定一帶穩穩的幹到退休,而且還能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可要是想再上進一步,就需要踏實肯幹,不斷的立功,從而獲得升遷高位的機會。

王爭在明面上給他留了兩條活路,最終結果如何,還是要看高第自己怎麼選。

唐通和白廣恩在前幾天來到北京投奔齊王王爭,但他們兩個單身前來,手底下一個兵都沒有,顯然沒能立即得到重用。

可王爭關上門的同時,也爲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唐通被任命爲正兵千總,安排在廣寧門做守將,白廣恩也沒好到哪去,在五城兵馬司任職,負責一小塊地方的治安。

兩位前朝總兵,在李闖進京的時候那可都被任命爲制將軍,雖然下面的兵不聽命令,但起碼面子上光鮮。

現在可倒好,一個是京城九門之一的守將,令一個卻成了到處帶人巡邏的保安隊長,實在是令人唏噓。

不過要是說兩人完全沒了升遷的可能,那也不盡然,眼下齊軍剛剛進入北京,城內還不算特別安定,只要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獲得升遷的可能性還很大。

這不,一件不小的功勞就擺在唐通眼前,他看著眼前這遞送銀錠的管家,就像看著衣衫褪盡的處女一樣興奮,向齊王展現自己能力自己的時候到了!

其實唐通和白廣恩的心思一樣,做慣了總兵的高位,根本不想在這低的可憐的職位上待一輩子,說出去也不好聽。

所以唐通每天都在城牆上“盡忠職守”,就是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立功的機會,就連一些不小心閒逛到廣寧門的乞丐都要親自下去裡三層外三層的盤問清楚纔會放心。

用後世的話說,唐通就是在廣寧門查水錶。

白廣恩更甚,自打被安排到五城兵馬司之後,這貨就像是徹頭徹尾的換了一個人,原本在總兵位置上基本什麼都不過問的一個人,現在卻整天帶著人有事沒事的巡街,你說怪不怪。

說來搞笑,前段時間宋婆子家丟了一隻老母雞,白廣恩聽到後非常重視,帶著人親自去查,最後倒還真讓他把老母給雞給找回來了。

宋婆子非常高興,用不多的糧米給白廣恩做了一頓家常飯,白廣恩去吃飯的時候被宋婆子的女兒慧梅看見,當時兩人就是一見鍾情。

白廣恩不僅找到那個丟失的老母雞,順帶著還在北京成親找到自己的歸屬,這件事倒是在北京成了一樁奇聞。

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a>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
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a>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迭部县| 乌苏市| 东兴市| 乌鲁木齐县| 西畴县| 桃园县| 西和县| 阳谷县| 乌海市| 琼结县| 嘉荫县| 大港区| 平塘县| 内黄县| 宕昌县| 健康| 邵阳县| 普格县| 石楼县| 东丰县| 通许县| 郸城县| 岑巩县| 印江| 芮城县| 康平县| 乌恰县| 公主岭市| 昌乐县| 大田县| 互助| 久治县| 瑞昌市| 平昌县| 咸宁市| 广宗县| 石城县| 延安市| 丰城市|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