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

其實王爭並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樣平靜,和孫傳庭說的那些話,有些自己都沒想到,已經算是肺腑之言,並不在原本的計劃之內。

這些話從前王爭僅僅自己去想,這次還是頭一次和一個陌生人說出來,等孫傳庭走後,王爭才重重的嘆了口氣,知道自己放才說的有點多。

招攬孫傳庭的心,王爭是真有,可他也明白,若孫傳庭能輕易就被自己招攬到山東軍來,那就不是歷史上的孫傳庭了。

孫傳庭來了滄州一趟,但是山東軍在河間府的動作並沒有什麼延緩和忌憚的樣子,反而更加迅速起來。

王爭故技重施,再次給河間府各個豪族、大戶下了道最後通牒,讓他們來滄州城赴宴。

這種鴻門宴可不是頭一次用了,每當收到這種請帖,對於豪族們全家都是個災難,你說去還是不去?

去,那就是徹底和山東軍綁在一起,絕無後退之路,不去,那人家可一點都不會手軟,整府都被夷爲平地的還少嗎。

這伎倆王爭樂此不疲的在用,誰都能看出來,可卻都是毫無辦法,去了雖說是受制於人,但起碼會保全身家性命,從以往那些例子來看,沒去的可都是家毀人亡了。

山東軍殺起大戶地主們來,比起小賊小匪那也是絲毫不手軟,那真是有一家殺一家,最恐怖的還是上次。

整個山東不服從王爭的豪族、大戶,順帶著還有早就被剝奪實權官家,幾乎在半個月之內都遭到了清算。

若有人問名義,山東軍不給太多名義,頗爲蠻橫無理,來者就是說你通賊,緊跟著不分青紅皁白的拿人問斬。

要是遇到絲毫抵抗,正好藉著拒捕的名義,把你全家殺光,很多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想要在王爭的手底下混過去,那只有跟著他的步伐走。

前些年王爭行事很低調,因爲那時候天下間還不是這種情況,多少有些忌憚。

可眼下的局面,山東軍已經是完全無法制衡,就好像席捲中原的流賊,只不過一個是直接造反,另一個則是打著官軍的名義在做,朝廷根本就是個空殼了。

王爭更是完完全全的藉著兵諫的名義在擴充地盤,賴著朝廷官軍的名號不鬆手,乾的那些卻都是和流賊一樣。

若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人表露出絲毫的不臣之心,勢必會被連根拔起,屍骨無存啊!

王爭怎麼會留著一個對自己陽奉陰違的定時炸彈?

河間府風起雲涌之際,闖軍和西軍也在另一邊馬不停蹄的攻城略地,清軍還在品嚐鬆錦大勝和洪承疇歸降的喜悅。

從前的闖軍,完全就是勢大的流賊,雖然聲勢浩大,但卻從未有人擔憂他們能成氣候,甚至是威脅到大明朝廷。

可現在他們的舉動顯然理智了不少,知道修整,有了制式的衣甲和營制,甚至開始明白設官佔據一地的道理。

眼下河南府一帶,明廷的統治其實已經是名存實亡,基本上沒有任何朝廷的官吏和軍隊存在,完全成了闖營的天下。

整個河南,殘存的官軍力量非常小,和地主豪強只求自保,大大小小的流賊打著闖軍的名號到處流竄,屢試不爽。

張獻忠和羅汝才雖說一樣在湖廣節節勝利,加在一起號稱五十萬,實數卻只有十幾萬,而這個時候李自成的闖軍卻已經是號稱百萬之衆,這麼看來,實數起碼也要有幾十萬。

誰都想不明白,李自成早些年被孫傳庭和洪承疇擊潰,只剩下十幾騎藏匿深山,復出還不到兩年,居然就成了這般局面。

而且在這其中,李自成和號稱勇冠三軍的山東總兵王爭交手幾次,屢戰屢敗,最少都是被斬首幾千級的大潰,可總是能用最短的時間恢復元氣。

崇禎十四年底的時候,王爭更是率領山東軍一路狂追闖軍幾十裡,李自成一路丟盔棄甲,連丟數鎮,根本抵擋不住。

可沒等多久,李自成轉頭也追殺左平賊幾十裡地,轉瞬間再次席捲大半個河南。

爲什麼說是大半個河南呢,因爲與歷史上不同的是,河南的開封和歸德已經被山東軍完全掌控,就像一顆釘子一樣扎進去。

李自成也知道這顆釘子必須拔,可一連進攻數次,損兵折將沒有絲毫結果,到了現在這種地步更覺得攻不下來,所以在牛金星的建議下,放棄這兩府之地,攻取其它地區。

這時候的人都有些迷信,山東軍已經如此強大,尚且不能抑制闖軍崛起的步伐,難道真是如同宋獻策所說,天命如此嗎?

張獻忠其實一樣擔心,相比於李自成,他的野心並不算小,李自成打左良玉幾乎沒敗過,可張獻忠打左良玉,卻幾乎沒贏過。

從前每次張獻忠眼看著就要崛起的時候,就會被左良玉當頭澆上一盆涼水。

說起來,張獻忠的部隊在湖廣甚至是河南,名聲甚至比闖王李自成都要響亮,早在李自成還是高迎祥手下八隊闖將的時候,張獻忠就已經是各路農民軍之中響噹噹的八大王。

可儘管如此,主騎兵馬隊的張獻忠,號稱是來如如風,可在以步軍混戰爲主的中原征伐中卻是比較弱的一支。

往往在聲勢浩大的時候被官軍擊敗,大部分勝仗都是和羅汝才合兵纔打出來的,左良玉的軍功,一大半都是在張獻忠頭上拿的。

......

就在王爭親自率領山東軍戰兵前往河間府“兵諫”的時候,山東的翁州府治嵫陽卻迎來一些不速之客。

這些人打著白紋黃龍大旗,看衣甲,竟然是清軍正白旗的步甲,可爲首那人不是東虜建奴,卻是一個漢人。

“將軍,咱們就這樣大張旗鼓的攻進城?”

這所謂正白旗的清兵,所說卻是正兒八經的山東土話,方纔說話的那個看樣子顯然也是漢人,聽到他說的,那將軍明顯皺了皺眉,說道:

“老子和你說了多少遍,都統,要叫老子都統!”搖搖頭,劉雄看了一眼嵫陽城,問道:

“咱們山東軍的人都撤出城了吧?”

“回將...都統,都撤出來了,就等著都...一聲令下,攻進城內!”

都統總是叫不慣,說的磕磕巴巴,所以這正兵將領說到最後索性是根本不叫了。

來的這些,其實都是穿著清軍皮的山東正兵,實數兩千,這次王爭大張旗鼓的兵諫,一是爲了更易爵號,用鐵拳告訴朝廷山東軍如今的實力,二是趁機擴張地盤,可最主要的還是趁亂斬殺現魯王朱以派。

歷史上朱以派就是這個時候死的,不過真的是清軍正白旗陷城後自殺,現在這種時候,山東整個鐵板一塊,登州幾地又有水師駐防。

清軍根本連影子都沒見到,看樣子應該是不會來了。

這可能就是王爭翅膀撲騰出來的蝴蝶效應之一,朱以派是老魯王,威望還是很高,對山東軍也是十分陌生和冷淡。

相比之下,已經被山東軍控制住的朱以海,顯然是最佳的魯王人選,可若是朱以派不死,山東軍一系的朱以海又怎麼能襲爵魯王?

所以無論清軍來與不來,朱以派都必須死,山東軍借清軍這把刀殺朱以派一事是王爭獨自決定,就連內部都只有幾個人知道。

王爭之所以把這次兵諫搞的天下矚目,就是爲了能水到渠成的殺掉朱以派,至少現在看來,這事情做得很完美。

無論朝廷還是其餘各地,甚至孫傳庭都已經把目光盯在滄州,誰又能想到,翁州府中心的嵫陽會潛入一支清軍?

戰兵全部出動,王爭本人都不在山東,滄州這麼大的事情,誰又能聯想到山東軍的身上。

選擇正白旗也是有原因的,兩白旗是多爾袞親自訓練,若說清軍中有誰會生起趁亂進入山東的心思,也就是睿親王多爾袞了。

不出意外,這個鍋多爾袞是背定了。

這些山東兵身上的清軍盔甲根本不是重甲,同京營只供皇帝觀賞的華麗衣甲一樣,目的只是掩人耳目,嫁禍於人,並不是防護周全。

嵫陽城原本是三個營的山東兵守衛,可前些時候,刑一刀藉口要去拉練,帶著大部分人都走了,剩下的那些也都被支開,城門根本沒上閘,換成了一推就開的木門。

兩千名山東正兵佯裝清兵攻城,說到底需要對付的只是幾百個魯王府侍衛罷了,這種情況還需要什麼重甲防護。

在劉雄率萊州兵打著清軍旗號入城的那一刻起,魯王朱以派被多爾袞奇襲所殺一事,根本就是板上釘釘了。

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
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扶绥县| 黑河市| 伊川县| 绥中县| 江陵县| 遵义县| 双辽市| 通榆县| 利辛县| 马山县| 成武县| 德州市| 都昌县| 文成县| 霍山县| 丰镇市| 诏安县| 德惠市| 崇义县| 观塘区| 遂溪县| 珠海市| 上栗县| 托克托县| 阿图什市| 视频| 色达县| 荣成市| 库尔勒市| 吉安县| 天等县| 凤庆县| 晋中市| 成武县| 克山县| 岗巴县| 赤峰市| 宜川县| 卢龙县|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