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

忽然間,大順軍將士舉起手中刀槍歡呼起來,李自成聽到這個聲音後,回頭看著下面密密麻麻的大順軍將士,心中說不出的五味陳雜。

歷史上沒有一個皇帝,像李自成這樣心情複雜地坐在龍椅上,也沒有一次登基大典如此潦潦草草,更沒有一個皇帝登基後立即就決定逃亡。

三拜九叩的威儀背後,是一盤不堪面對的殘局,這是一場爲了告別的聚會,歡呼的大順軍兵士其實都在掩蓋心中的空洞,因爲沒有人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明天,還能不能回來。

這一次,李自成是真要打下江山,拱手送人了。

但李自成還不甘心做這樣的好人,心中對王爭是又恨又敬,對多爾袞卻是一種又恨又懼,潛意識裡,他甚至希望是舊日宿敵王爭佔據北京,而不是滿洲的那些辮子兵。

登基大典裡裡外外準備了很久,但一共卻沒有進行到兩個時辰,大多數地方李自成都是匆匆走過,在京師待了這麼久,卻仍然好像是個過客。

重陽節這天的夜色深濃時分,巨大的響聲撼動了北京城。

今日傍晚連綿的炮聲和昨夜全城的爆竹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不是登基的禮炮,而是李自成爲自己敲響的失敗的喪鐘。

烈焰沖天而起,把紫禁城的瓊樓玉宇、雕樑畫棟化作一片片紛飛的黑霧,彷彿一個黑色的怪獸,盤旋在宮殿的上空。

紫禁城裡到處迴盪著宮殿倒塌的巨大聲響,與那些無處可去的宮女、太監們的慘嚎聲摻雜在一起。

此時,京城九門也被點燃了,只有大順門、正陽門、東西江米巷一帶還沒有火勢,這座曾輝煌一時的都城,在李自成手中變成了一座浴火的城市。

“哭號之聲,聞數十里。”

瀰漫京城的大火,爲李自成的登基大典提供了一個無比壯麗的背景。

李自成燒了紫禁城,是因爲這時他已經留不住本屬於自己的江山,他不甘心就這麼落到王爭或是多爾袞的手裡。

這次進京了兩個月,雖然比原本歷史上的四十二天長了一些,但李自成和他的大順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以大躍進的步伐走完了一個王朝由興起到敗亡的全部路程。

大順軍將士不再是當初進京時候那清一色爲了活命而戰鬥的兵員,他們拖家帶口,腰纏萬貫,三五成羣的扛著一箱箱金銀珠寶。

甚至有不少人還強迫京城的大戶人家女子跟他們回西北,單方面的想著回到故鄉之後拜堂成親,過那種男耕女織的生活。

李自成策馬走出北京城,最後回頭看了一眼這座已經在火中燃燒的都城,聽到連綿的炮聲,亦如當初進京時崇禎皇帝親自敲響的五十四響鐘聲。

......

第二天的早晨,偌大的北京城只能聽見大火還未完全熄滅的“噼裡啪啦”聲,寂靜的像個死地。

兩百多年的都城,曾盛極一時的大明朝京師,眼下卻沒有任何人在守衛。

高大的角樓上沒有兵士守衛,城門被燒的乾乾淨淨,倒塌在兩側無人問津,兩側道路上滿是橫屍和栽倒的旗幟,民居多半都被燒得破破爛爛,還有滾滾黑煙沖天而起,許多男女抱著屍體放聲痛哭。

不多時,遠遠的地平線上迎來又一支兵馬,這些人穿著紅色甲冑,打頭的全是眼露精光的禁軍,旌旗飄揚,鐵甲鋼槍。

爲首正是如今南京魯監國朝廷的齊王王爭,後面則依次跟著昭勇將軍董有銀、光武將軍鄧黑子、光毅將軍高亮等一批的武將。

這支兵馬見到北京城後前面出現幾排手持大盾的兵士列陣而行,保持著原本行軍的速度緩緩而來,直到親眼見到後,他們纔是瞪大了眼睛。

“這,這就是京師嗎......”

很多人都感覺不可置信,所見所聞更是一片的觸目驚心。

京師,對天下人一直都是個遙遠又響亮的名字,那裡應該有天下最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一言九鼎的天子,應該有世上最高大的角樓,最威嚴的宮殿......

可現在,齊軍將士見到的卻只是斷壁殘垣,聽到的,滿耳都是悽慘的哀嚎聲,滿地都是屍體和倒塌的房屋,破落到了極點,與其它地方並沒有什麼區別。

“進城吧。”

王爭來之前還是有些擔心的,多爾袞畢竟不是皇太極,在同樣的抉擇下他會怎麼辦,還是未知之數。

如果多爾袞鐵了心想要入主中原,說不得在北京城就要進行一場血戰。

看見眼前空蕩蕩的北京城,王爭總算是鬆了口氣,但緊跟著心中就升起一絲無奈,現在的北京城,早就不再是原先那樣令人生畏,卻充滿了繁華落盡的滄桑。

王爭顯然沒有心情多說,聽著衆人的嗟嘆,只是默默揮手下令入城。

聽到齊王的命令,齊軍將士們經過一陣簡單的變換,守禦陣型立即變成三列,兵士們肩上扛著鋼槍,手中提著盾牌,緩緩走進這座都城。

一路上,王爭沒有感受到李自成來時百姓對他的夾道歡迎,齊軍的將士們也沒有看見大順兵走時經歷的人人喊打。

看見的,只是一張張滄桑、疲憊、蒼白、木訥的臉。

甲申國難,崇禎皇帝以身殉國後,王爭的軍隊是第二支進城的兵馬,最開始明軍的腐敗讓老百姓徹底失望,所以他們將希望全身心都放在“不納糧”的闖王李自成身上。

可僅僅過了兩個多月,大順軍在北京城內幾乎是無惡不作,燒殺擄掠,強入民宅,甚至連大戶和官紳們都難逃劫難。

這支大順軍背後的另一面,那是非常陰暗、狠毒的一面,所有人都不寒而慄,北京城內的人們無時無刻不活在恐懼中。

這支齊軍從前的口碑和大順軍一樣,都是被各地百姓歡迎,但他們是真的歡迎不起來,也打罵不動了。

李自成和王爭的區別,無非一個是弒君的反賊,另一個則打著朝廷的旗號來收復失地。

聽說李自成在走的最後一天登基稱帝了,可這些對百姓們來說又有什麼區別,他們要的只是一個平靜的生活而已。

來到紫禁城的承天門下,不知爲何,王爭卻忽然勒馬停下腳步,擡起頭正好看見一支深深插進“天”字下不遠的箭簇。

“齊王?”

見狀,跟在一側的李巖出聲詢問,看樣子是有些擔心王爭會步李自成的後塵,去爭這些沒有用的東西。

王爭卻淡然一笑,縱馬衝入紫禁城,只留下一句鏗鏘有力的話:

“將這副牌匾換了,取下李自成的箭,本王擇日還要親自交還於他。”

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明神宗平倭詔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
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明神宗平倭詔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平邑县| 岳西县| 锡林郭勒盟| 札达县| 乌拉特前旗| 津南区| 营口市| 全椒县| 邹城市| 鄯善县| 长泰县| 曲阜市| 桑植县| 木兰县| 夏邑县| 京山县| 门源| 柯坪县| 尤溪县| 外汇| 临朐县| 高唐县| 新晃| 鲁山县| 延安市| 安塞县| 满城县| 康平县| 建阳市| 洪江市| 连南| 怀柔区| 沧源| 徐水县| 原阳县| 石渠县| 方正县| 饶平县| 遵义市|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