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

本來出了院落以後,孫傳庭心情已經逐漸好轉,可王爭忽然說出的這番話,卻又讓他陷入了沉思。

“天下無人作爲,我王爭願一肩扛之!”

這句話恍如雷鳴一般的在孫傳庭耳邊不斷迴盪,看樣子王爭是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

這個時候,孫傳庭又不禁在想,若是京師有警,王爭是否會率山東軍入援?

這個孫傳庭還不確定,可最起碼這次來還是有一個好消息的。

回去之後,孫傳庭可以安心對付河南和陝西的流賊,至於王爭這邊,只能暫時希望他是個信守諾言之人。

若王爭是背信棄義之人,實在到了兩面起火的地步,也就只能放下陝西來京師護衛了。

想到這裡,孫傳庭一轉頭卻發現這位山東軍的大帥正在目不轉睛盯著自己,似乎就在等待著答覆。

其實孫傳庭此來,原本對王爭沒什麼重視之情,不過是個尋常的總兵而已,據說還不到三十而立之年,能有什麼城府和心計。

孫傳庭督師多年以來,無論飛揚跋扈如左良玉、賀人龍,還是忠勇爲國如曹文詔的,各色將帥他都見過。

可就算是這些早就天下聞名的大將,往往也要在自己面前畢恭畢敬,這山東總兵王爭一個晚輩後生,又能如何?

可沒成想,到了這裡之後,除了最初的呵斥以外,幾乎一直都是王爭在引領話題,自己磕磕巴巴,反倒連個駁斥的適當理由都找不到。

說起來,改朝換代這個字眼一向是充滿光輝,象徵著一個嶄新的時代到來,可這份強軍崛起的輝煌之下,往往都伴隨著巨大的災難。

若是這些仇視文人士子的流賊真成了氣候,取了天下,那對華夏傳承數千年以來的文化衣冠和禮儀詩書,無疑是毀滅性的災難。

直到現在,孫傳庭都未曾聽聞作惡多端的流賊軍中有什麼聞名天下的文人士子,李自成和很多流賊首領一樣,似乎並不喜歡文人。

山東軍卻不然,一樣是以武起家,但王爭早在登萊的時候,便設立了供文人士子任職的軍議司。

雖說這是大逆不道的弄權行爲,可放到現在這種時候再一看,結合當今天下大勢,除了朝廷以外,山東軍顯然是唯一那支有希望讓天下太平的軍隊。

相比李自成和張獻忠等流賊領袖,山東軍的大帥王爭更加重視文人。

軍議司的左軍議李巖原本就是小有成名的士子,還有那右軍議管清天,從前不過是個破落秀才,現在一樣是名揚天下。

他們二人的待遇比起四員戰兵大將,都是毫不遜色,這就給諸多文人士子一條可以選擇的道路。

據說前不久山東軍的軍議司剛剛擴充,招募了大批落魄的文人士子進入。

如今天下那些報國無門,又不甘爲流賊驅使的文人士子,往往都是對山東軍的軍議司趨之若鶩。

誰都明白,若是王爭真的能成大事,那這個小小的軍議司,便是日後的“內閣”班子,但凡是混到裡面的,那可都是功臣。

就算軍議司滿員不再擴招,許許多多的文人士子依舊整日徘徊,就算能進入其中當個小小吏員從頭開始也好過跟著流賊。

至於軍議司到底是什麼樣的,孫傳庭雖說還不清楚,但能確定的有一點,自打這東西出現,從沒聽說哪個士子進去之後大罵著跑出來,看樣子應當是不錯。

回過頭來再一想,若是韃虜成了氣候,那後果簡直比流賊得勢更加難以想象,孫傳庭遲疑了半晌,這才嘆氣道:

“王總兵有心了?!?

王爭眸子變得低沉,忽然開口問道:

“孫先生,就算你這次回去了,就一定能再次擊潰闖賊嗎?爲何不看看這所謂朝廷最後的精銳,除了秦軍以外,是否可堪大用?”

說到這裡,王爭深深揖身,面色肅穆的說道:

“這些道理孫先生都懂,在下也明白您想要維護華夏千年傳承衣冠的赤誠之心,可明廷已呈土崩瓦解之勢,回去只能是爲崇禎皇帝殉葬,值得嗎?”

王爭噌的抽出家傳鋼刀,目光炯炯的說道:

“孫先生何不跟著我王爭!助我山東軍挽救危亡,南平流賊,北收遼東,竭盡全力顛倒乾坤,來他個逆天而行!”

聽了這話,孫傳庭猛的瞪大了眼睛,想都沒想,下意識的怒聲大喝:

“放肆!”

可這聲怒喊過後,孫傳庭緊跟著就泄了氣,除了說他大逆不道,有違綱常這些老話以外,委實找不出王爭方纔所說這番話的毛病在哪。

孫傳庭沒想到,本來是自己要威懾王爭,可到頭來卻成了王爭招攬自己去改朝換代,這轉變委實太快,太令人難以接受了一些。

可仔細想想,王爭說的卻又不無道理。

孫傳庭何嘗不知,現在的闖賊和獻賊已經成了根基,不再是一朝一夕就能剿滅的。

他又何嘗不知,就算自己爲國鞠躬盡瘁,到頭來最好的結果無非就是爲明朝續命幾年,又或許根本不能續命,成了王爭話中的下一個盧象升。

可心中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仍然讓孫傳庭毫不猶豫的回絕了王爭,下一刻更是斬釘截鐵的說道:

“王總兵不必再提,老夫老眼昏花,已經累了,這便告辭!”

說著,孫傳庭直接轉身離開,後面護衛的親兵立馬就要上前阻攔,見到王爭擺手示意後這才點頭退下。

其實王爭有心直接把孫傳庭攔在山東,不讓他回到陝西,因爲王爭知道歷史上孫傳庭的結局。

可聽到孫傳庭話中的慷鏘之意,王爭立即改變了想法,如果要將孫傳庭強行留在這裡,山東軍勢必會和秦軍來一場大戰,那就相當於徹底和明朝撕破臉皮。

倒不是王爭不敢,關鍵是這樣一場大戰完全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會讓歷史不可控制的走向歪曲。

到那個時候,王爭既不知道流賊會何時破京,也不知道吳三桂會何時引清軍入關,再加上沒了官軍的正義之名,那可就是完全的處於被動了。

王爭遙遙抱了抱拳,笑著說道:

“陝督回去後可以仔細斟酌一番,不必如此急切的答覆下來,要知道,現在這天底下,除了闖軍和韃虜,可就剩下山東軍了?!?

孫傳庭剛剛騎上馬,聽到這話又是看了一眼王爭,卻見他再次朝自己抱了抱拳,這才冷哼一聲駕馬離去。

“大帥,要不要末將派哨騎跟在後面?”

“不必。”

聽到全卓的話,王爭微微一笑,擺手說道:“陝督此去怕是不會再回來了?!?

待全卓點頭退下,王爭看向董有銀,說道:

“河間府沒來書信的都是哪些豪族大戶,列出個單子交給我過目,親自帶人挨家挨戶的給我請到滄州來。”

董有銀點點頭,木訥的問:

“要是他們不來呢?”

聞言,王爭呵呵一笑,“不來?那你就把鬧得最歡的那個殺了,記住,要挑稍有名望的那家,用炮轟平了最好?!?

董有銀眼前一亮,急吼吼行了一個軍禮,喊道:

“末將明白了!”

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著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明神宗平倭詔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
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著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明神宗平倭詔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州县| 胶州市| 保定市| 灵武市| 彩票| 大港区| 庐江县| 长兴县| 岱山县| 沛县| 肥乡县| 镇沅| 洛扎县| 洪江市| 房产| 瑞丽市| 溧水县| 清河县| 汕头市| 观塘区| 丹江口市| 循化| 林周县| 周口市| 保德县| 通山县| 融水| 龙海市| 江源县| 汉源县| 固阳县| 杭州市| 婺源县| 册亨县| 湟源县| 清原| 诏安县| 长沙县| 济阳县| 泌阳县|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