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

一份是給知州呂潛寧的,另外一個是給鄧茂的。

看著這兩份文書,呂潛寧是真的左右爲難,不知該如何是好,鄧茂則是在裝,強忍著內心的狂喜之情。

雖說心中興奮異常,但鄧茂清楚地知道,自己起碼不能在山東軍的人面前表現太過明顯,那樣就顯得太急功近利了,傳到王爭耳中,對自己今後路途有不利的影響。

想到昨夜千總韓勝芳的死狀,兩個人仍然是心有餘悸。

據說是山東的這位王大帥,爲了平息百姓的怒火,下令將韓勝芳綁在木柱上不管不問,後來是被憤怒的民衆活剮而死。

韓勝芳的確可憐,他只是被想要投降的部下擋了搶,又被山東軍當做平息百姓怨言的替罪羔羊,若問王爭真正欣賞的人,無疑是韓勝芳,而不是投降的鄧茂。

但世道如此,在山東軍的軍威之下,你投降,我才能看情況任用或是雪藏,如果你根本沒有這個意思,那就必須要死。

無論這個人多麼忠貞,王爭都不需要,他現在需要的只是會逢迎時勢,替自己暫時穩定地方形勢的人。

至於大勢已定的時候這些人會是如何下場,那就要看今後他們的表現了。

昨夜的慘嚎聲其實並沒有持續很久,但聽在鄧茂這些主張投降山東軍的軍將耳中卻好像近在咫尺,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既恐懼又慶幸。

山東軍的戰鬥力,昨夜已經是有目共睹,山東軍平定城內幾千亂兵,只用了不到兩個時辰,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們自身傷亡幾乎爲零。

這般強悍的戰鬥力,果真是不愧爲當世第一強軍的稱號,據說他們來了二十萬戰兵,這些兵力直接打到京師都行了吧,一路還有誰能攔得住?

想到這裡,鄧茂就更是有些慶幸,自己的選擇究竟是有多麼正確。

“好了,呂知州,這摺子你是上,還是不上?”

這個時候,董有銀雙手叉腰,冷冷的喝問出來。

一下子,木訥坐在那裡的呂潛寧渾身都打了個寒顫,再看看周圍那些面露殺氣的山東軍將領,身子更是篩糠般的抖動起來。

“可是...這裡沒有筆墨啊...”

“這好辦!”

聞言,董有銀冷不丁的朝身後一聲大喊,緊跟著一名隨軍書辦小步走了進來,將文房四寶擺在呂潛寧面前,又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山東軍內居然有文人?

呂潛寧睜大了眼睛,根本不相信文人會爲武夫效力,而且只是當一個記錄和打雜的書辦,這簡直有辱斯文啊!

不過事已至此,由不得他猶豫了,因爲旁邊的董有銀已經弱隱若無的將手放在刀柄上。

這個姓董的瘋子可是真殺人,據說是山東軍四員戰兵大將之一的狠角色。

被押送過來的時候,呂潛寧親眼見到他揮著大刀在腥風血雨中哈哈大笑,尋常三五個亂兵都近不得身,一身本領委實厲害。

呂潛寧畏畏縮縮的拿起毛筆,一時間又不知該些什麼,正當董有銀皺眉再準備喝問的時候,卻靈敏的聽到從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這個時候,能在城內大搖大擺、暢通無阻的只有一個人,屋內的尖刀營將領都明白,當下是連忙回過頭去抱拳齊聲喊道:

“參見大帥!”

果然,王爭擺擺手從門外走進來,見到一臉驚愕站起身行禮的鄧茂等人,也是淡淡的嗯了一聲。

“呂知州寫的怎麼樣了?”

“這傢伙怕的要死,就連筆都拿不穩,一個字兒都沒憋出來?!?

聽到董有銀和王爭的對話,外傳剛直不怕死的知州呂潛寧趕緊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哆哆嗦嗦的道:

“王大帥饒命,王大帥饒命哪!本...哦不,下官真的不知道該寫什麼啊...”

聞言,王爭微微一笑,扶他起身,說道:

“不必害怕,呂知州只要將這件事原原本本的奏給皇帝,位子和性命都丟不了?!?

聽到王爭對崇禎的稱呼,呂潛寧似乎明白了什麼,身子更是發抖,往往大難不死的人,對死亡才越是恐懼。

良久,呂潛寧才認命一般的說道:

“下官,下官明白了。”

鄧茂一行滄州城內的軍將在王爭進來之後就不敢再坐著了,都是站起來陪著傻笑,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裡。

王爭回身看過去,一行齊齊將鄧茂推了出去。

“卑職鄧茂,見過忠...見過大帥!”

本來鄧茂習慣性的就要說忠烈伯,可剛說出去一個字就是立刻改口,說完這句話額頭上已經出現一層細汗。

鄧茂這反應還挺快,那一小聲“忠”字王爭顯然沒怎麼注意,當下也是揮揮手讓他們都坐下,可鄧茂等人卻怎麼都肯,說站著舒服。

王爭爲何“兵諫”來此,不就是爲了改掉這三個字的爵號,此時鄧茂若是再不知死活的說出去,結局怕是比那韓勝芳還要悲慘。

經歷了昨夜的種種事情後,再見到那些山東軍戰兵,鄧茂等人已經是任何小九九都不剩下,唯一期望的便是能保住性命和現有職位。

見到鄧茂等人實在堅持,王爭也知道他們是不敢,當下也不在勉強,上下打量一番鄧茂,又看了一眼擺在桌上的文書,笑問道:

“鄧守備可還滿意?”

鄧茂順著王爭目光看過去,趕緊說道:

“回大帥的話,大帥如此相信卑職,卑職定當以死相報!”

一提起這件事,鄧茂便是心中竊喜,原本想著保住千總職位就已經不錯,因爲以山東軍的實力來看,比自己更有資格有實力的人太多了,怎麼算都不會輪到自己。

可事實偏偏就是王爭讓鄧茂做了滄州守備,並且交給他第一個任務。

只要將城內外殘存的明軍名單交上來,再按照山東軍的規矩改編裁撤,山東軍駐守在滄州的守備營官,就是他鄧茂!

衣甲、軍械以及各種軍需物資,剛剛收編的滄州外系兵馬都和河南等地的外系兵馬一樣,可以說待遇是非常之高。

王爭這樣去做當然是有自己的考量,首先,鄧茂背後站著鄧家。

鄧家在滄州本地世代皆爲豪族,現如今鄧茂的父親鄧榮,正是瀋陽中屯衛的指揮同知,算是河間府頗具實力的朝廷軍將,眼下正率部駐守在肅寧一帶。

鄧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再加上鄧榮的兒子已經捏在山東軍手中,還有兩方無法彌補的實力差距,接下來是不是趟這個渾水,可就由不得鄧家自己選擇了。

其次,王爭手裡早就有了厚厚一沓諜報司關於鄧茂的彙報。

若此人行爲不檢,王爭也根本不會任用,畢竟花費心思得到的地方轉手就給丟了,誰也不願意經歷這種大喜大悲。

更何況,滄州乃是漕運要地,掐住這裡,就相當於捏住了半個北直隸的喉嚨,無論斷絕漕運,還是出兵直奔京師,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滄州本地的豪族和縉紳不少,多是對山東軍抱著懷疑和敵視的態度,雖說沒有誰傻子似的第一個蹦出來,但這樣的情況不是王爭樂於見到的。

現在山東軍就是爭分奪秒,根本沒有時間和這些豪族士紳去耗,也不能每走一個地方就對他們打開殺戒,溫水煮青蛙顯然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壓制和麻痹本地豪族最好的方法,便是扶植一個對自己絕對忠誠的頭子來統管他們,毫無疑問,鄧家便是在河間府的最好人選。

鄧茂在滄州做了守備,對於鄧家來說也就相當於沒了回頭路,這也算是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目的正是逼迫鄧家跳上山東軍這艘巨輪。

山東軍乾的事情,只要你趟了渾水,那就別指望著能下來,若是失敗,也別指望著誰能獨善其身,唯一活命的希望就是拉下臉跟著一起幹。

當然了,以上這些還只是穩定河間府的權宜之計。

若想真正的將河間府控制在手裡,除了派兵駐守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將山東內推行的聚耕農莊和鹽莊政策逐步推廣過來。

這種方法在開封府和歸德府等地已經用過,現在這些地方的百姓對山東軍好感愈發身後,不知不覺的都成了山東軍的附庸。

還有那些外系,在山東軍不斷的改編和抽調之下,幾乎所有的基層軍官都換成了王爭的死忠,最底下那些兵士的親人都在爲山東軍整個集團賣命。

沒有王爭的命令,就算主將想要叛變,那也是癡心妄想。

至於那些豪族士紳,最開始那段時間的提防期過去後,慢慢和山東軍進行一些看似絕對穩賺不陪的買賣。

這些買賣他們的確是在銀錢上穩賺不賠,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這種買賣將自家利益和山東軍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起初不少人還在竊喜,因爲根本看不出什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依附關係愈發的明顯。

到了現在,就算他們想抽身而退,都是絕無可能了。

大章求推薦、訂閱、月票!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桿五文河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
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桿五文河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a>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a>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花垣县| 伊通| 田东县| 高陵县| 西城区| 隆德县| 阜平县| 互助| 承德市| 桦南县| 井冈山市| 平阳县| 泉州市| 华安县| 木里| 万宁市| 永德县| 绵阳市| 毕节市| 汪清县| 紫云| 蓝山县| 堆龙德庆县| 丘北县| 信丰县| 新乐市| 临沂市| 天镇县| 马尔康县| 原阳县| 石嘴山市| 泰宁县| 靖西县| 泾阳县| 三江| 都昌县| 白玉县| 天门市| 兴业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