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

雖說心中略有不滿,但孫化龍在登州知府上的位子幹了快七年,自然是什麼都懂,劉澤清和王爭之間的事情他雖然只是略有耳聞,不過心裡也都明白。

王爭可謂是這麼多年來,頭一個能真正掌控登州府全境的副總兵,內外各衛各所的軍將沒有一個敢忤逆他的,都是遵令行事,這樣的權威已經十分了不得。

就從他帶來的這些兵來說看,少說也要有三四千的數量,更別提在其他地方還要駐紮多少。

這可就和往常的王大虎與吳惟忠完全不同了,所以見到王爭後孫化龍也是照例,將知府的架子擺足了,自己貌似不怎麼關心,只是安排下人殷勤的接待。

這接待酒宴的規格自然是按照文官的辦事章程來,儘管是心裡對這舞文弄墨的玩意並不感興趣,但王爭依舊是從頭到尾的坐在堂上。

戲子這次演的是武松血濺鴛鴦樓,這也是整個酒宴上王爭唯一感興趣的東西,細細的看起來。

酒宴完美結束,王爭坐在那動都沒動,臉上一直掛著微笑,一口一個知府大人,這樣一來也算是給足了孫化龍這個知府的面子。

一個要面子,一個要權,算是皆大歡喜。

等到晚上,王爭也沒立刻就住到副元帥府中,緊跟著就去了蓬萊城內各個士紳豪強的家中做客。

文登營接管了蓬萊城內的五處軍兵營房,操訓仍是如常,每日抽調出三成的人數輪換駐守府城。

邵勇第一時間帶著鹽丁接管了沙城的防務,將原本城內的官兵人數統計出來交到王爭手上,最後得到結果,居然是不到五百人。

五月裡的日子,王爭幾乎是過著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席的生活。

城內大戶人家的款待都是熱情,各種請柬一天十幾封的往副元帥府裡送,不少人瞭解到王爭到現在只有一房正妻,頓時就在這方面動起了心思。

幾乎是每走三戶,便有一戶人想把自己的女兒送到副元帥府裡去享福,對於這些王爭也是哭笑不得。

這些人的熱情原來都在這個方面,不少大戶就算是倒貼也要把女兒塞到自己手裡,更有幾家是一天好幾趟的往這邊跑,擠破了頭也想送女兒。

副總兵官是高級武官,可以說是登州府境內所有武官的統領。

所以王爭發現一個新的現象,往常見面一般都是拱手抱拳了事,即便是參將時也是一樣,現在可倒好了,這些人進了元帥府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跪下給自己磕頭,攔都來不及。

不過這還不是王爭最受不了的地方,忍忍也就過去了,時間久了慢慢也能習慣。

有些人想拍馬屁,居然親自帶著幾個女人過來,帶著昂貴的嫁妝,說是要送給自己當小妾。

雖說對於這些王爭都是立馬拒絕,但這卻像是給了其他人機會一樣,來送女人和各種珍寶禮品的更加絡繹不絕,可當真是受不了。

話說回來,進城才半個月,黃陽來報說文登營居然出現軍兵偷偷摸摸半夜逃出營去逛窯子的情況。

這還是王爭接手文登營以來頭一次遇到這個情況,必須要嚴肅處理。

王爭這纔是意識到,這蓬萊相比以往駐紮的地方來說是太大太繁華了,現在有的享受方式城裡基本都有,難免一路艱難的軍士陷到溫柔鄉里。

說起這件事,高亮也是苦著臉發牢騷。

這半個月以來,他們四個不知被誰放出去的風聲說全是單身,居然每個人至少都被提了十幾門的親事,門檻都快被踏破。

說來也怪,提親的居然都是本地大戶人家。

女兒也都是恬靜可人,琴棋書畫都精通,儘管是這樣對方還一昧的聲明說是根本不在乎什麼名分,妻妾均可。

這就是他們的私事了,王爭只是提醒一句就不再多說,要命的還是文登營與巡檢司上下的奢靡現象。

若是不盡早解決,戰鬥力必然喪失的很快,從入關後的八旗兵戰鬥力下滑迅速就能看得出來。

滿清入關後,原本野戰無敵的八旗勁旅幾乎是以一種可怕的速度在腐化,到最後幾乎就是靠著投降的漢人綠營兵和蒙古八旗才能勉強獲勝。

現在王爭就是遇到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文登營,巡檢司上下都是如此。

邵勇作爲巡檢司駐紮在蓬萊的大統領,來送女人送銀子的人更是多,鹽丁們銀子夠花,身份特殊,城裡也並沒有那麼多的小偷小盜,所以有事沒事就去青樓和賭坊逛逛。

好像對於他們來說,新年纔剛剛開始。

李巖和管清天管師爺兩個人苦笑不止,眼下他們可是王爭系統最忙的兩個人,每一個做的就算和寧海知州王得樂比起來都不算少。

初到蓬萊,這裡可是府治,掌管的就不是原來寧海幾地了,登州府全境的文冊和田畝數目都要靠他們兩個帶著文吏整理出來。

這次李巖他們兩個來見王爭可不是單純來訴苦的,一邊詳細稟報一些事情,一邊也共同提出了一個建議。

他們希望能增設一個文吏機構,多招募一些文吏協助他們處理政務,不然僅憑他們兩個是遠遠不夠的。

其實提這個建議他們自打來到蓬萊就在醞釀,最後實在是受不了,這纔是在今日提出來。

李巖和管清天的擔憂也是有原因的,王爭是武人,武人可都是最煩文人的,王爭度量大,可以信任他們兩個人,但這並不代表他可以接受一羣文人在眼前。

向一個武將提議設立一個文人機構,這在其他的地方就是在玩火,若是劉澤清聽到這話,怕立馬就要一腳踹過來,再大喊一句。

你他孃的是腦子被門夾了,老子有兵有將的要文人做什麼?

就是在元帥府裡說完這番話後,裡面都是靜悄悄的。

董有銀雖然沒說,但能從他緊皺的眉頭看出來,心裡其實對這個點子頗爲反感,鄧黑子和高亮臉上也有些意外。

黃陽凝神細思,也沒說什麼。

但王爭心裡對這件事其實早有想法,如今掌控了整個登州府,自己手下的武將倒是不少,但文官班子還是太弱,說白了就是靠李巖和管清天兩個人撐著,這對日漸加重的政務來說可完全不夠。

對於今後可能到來的戰事,戰前需要定製周密的計劃,黃陽還有些主意,其餘的就都是隻知上陣的粗狂軍漢。

有一個妥善的計劃是能打贏的前提,這就需要很多人一起來權衡利弊,僅憑幾個人是不夠的。

稍微沉吟一下,王爭開口說道:

“李公子和管師爺這想法不錯,本將早有此意!管師爺,今夜你便擬出一份行文,招募一批有識之士進入府中,有功名的優先考慮,就先稱作...軍議司好了。”

李巖和管清天對視一眼,皆是見到對方眼中的喜悅,本以爲要苦苦勸說一番,沒想到王爭居然連名字都想好了!

自己這位上官真是事事都要思慮周全,軍議司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是出謀劃策的基礎班子。

李巖禁不住想到,現如今朝廷的內閣成立之初也不叫內閣,那時候只是爲了幫助朱元璋處理政務和出謀劃策。

現在雖然還不知道王爭最後能發展成什麼樣,但這第一批的軍議之職,出了他們兩個,還有誰能當上?

跟了王爭這麼久,要說完全沒有名分的就是他們兩個人,乾的事情比誰都多,在王爭系統內部也是備受尊敬,但說出去卻沒有個響亮的名頭。

就算是李巖,心裡沒點牢騷和抱怨那也是不可能的。

眼下這軍議司成立的話從王爭嘴裡說出來,就算是定下來了,他們兩個總算要有正經的職務。

至於今後能不能更進一步,這都說不準,誰又能清楚。

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
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台安县| 应用必备| 迁西县| 阳朔县| 寻乌县| 六盘水市| 将乐县| 呼图壁县| 镇坪县| 临朐县| 通道| 含山县| 牡丹江市| 图片| 九龙坡区| 襄城县| 岳阳县| 庆安县| 安远县| 永嘉县| 沙雅县| 石阡县| 甘肃省| 台湾省| 大连市| 湖南省| 朝阳县| 禹城市| 察隅县| 沙坪坝区| 遵义市| 凤冈县| 莆田市| 德保县| 阿拉善右旗| 保靖县| 峨山| 惠来县| 绵阳市|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