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

皇極殿,本來叫做奉天殿,嘉靖年間改稱皇極殿,自建成後經歷數次焚燬,數次重建,是歷朝歷代皇帝和臣子廷議的場所。

殿坐北朝南,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取帝尊九五之制。

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前檐出廊,枋下渾金雕龍雀替,左、右次間設殿門,餘各次間下砌檻牆;後檐明、次間闢爲殿後門,可達寧壽宮,餘下各間砌牆。

殿中四根瀝粉貼金蟠龍柱,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設寶座,殿內左置銅壺滴漏,右置大自鳴鐘,無論佈局還是器具拜訪位置都極其考究。

皇極殿建於青白石須彌座上,前出平臺,那裡是崇禎皇帝多次召見重要文臣武將的地方,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吳三桂、袁崇煥、楊嗣昌等等許多文臣武將都曾出入。

殿前御路與甬道相接,直貫坤寧門,四周通飾漢白玉石欄板,平臺左右及甬道兩側各設臺階,乃是紫禁皇城五十四響鐘聲召喚朝議時臣子們步步登天所用。

殿兩側爲垂花門、看牆,分別與東、西廡房相接,將院落隔爲前後兩進,廡中開兩門,東爲永寧門,西爲昌澤門。

王爭手握鋼刀,獨步走在甬道最前,齊軍一系的文臣跟隨幕僚府幕僚長李巖走在左側,前後站位皆遵從幕僚府和下轄七部的等級區分。

武將則以董有銀、鄧黑子、高亮和秦良士四大將爲首,其後是十幾名禁軍的將領,剩下那些纔是此次跟隨而來的正兵將領,他們頂盔披甲的走在甬道右側。

文臣武將進門後,排爲六列的一個整齊方塊站在皇極殿內,衆人都是一臉喜色的左看右看,十分新鮮。

雖然好奇心很強,但他們也只是站在原位環視殿內。

這皇極殿不同其它,說不得今後齊王就要在這裡集會議事,自然要遵照尊卑制度,裡面就是內宮,那更不是自己能過目的地方。

禁軍兵士跟在文臣武將的身後走上甬道,但是沒有進入殿內,直接抽出刀槍侍立在殿外,目光警惕的看著正在朝皇極殿趕來的崇禎朝的羣臣們。

王爭一步一步走向殿北,擡頭看著那傲視天下的龍椅,再一步一步走上玉階,撫摸著略微有些磨砂的把手,卻沒有立即坐在上面。

回頭看向階下的文臣武將,每個人自己都能叫出名字,每個人王爭都認識,大家開懷大笑,看似無序,內中卻透著嚴謹的尊卑制度。

王爭張開手臂,閉上眼睛,感受將整個天下握在懷中的感覺。

這種感覺非常美妙,即便是王爭,都不免得有些心猿意馬,下一刻,他非常猖狂的大笑起來,這笑聲甚至皇極殿外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只有王爭自己知道,爲了走到這一天,前前後後到底經歷了多少的艱難困阻,到底進行了多少次敗則身亡的血戰。

如今,站在皇極殿上,自己身後就是空空如也的龍椅,這龍椅,崇禎皇帝坐了十七年,李自成坐了一天。

到了自己,王爭不知道能坐多久。

所以在開懷之餘,王爭緊跟著想到的就是李自成的前車之鑑,大順軍進入北京後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腐化、墮落,自己不能走他們的老路,就此迷失了心智。

王爭明白,這看似威儀的龍椅背後,是無數將士的浴血奮戰,是天下萬民的殷切期盼,也是阻擋歷史上滿清洪流的責任。

“既然李自成做不到,那就由我來吧。”

想到這裡,王爭正色坐了下去,那一刻,他的心神有些恍惚起來,見到了皇極殿外密密麻麻不下幾千人的文臣武將,看見了將來有可能的鼎盛繁華。

皇極殿上幾十名齊軍的高級文武將吏紛紛跪拜下來,山呼叩拜:

“參見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參見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

“讓我們進去吧,齊王殿下還需要我們哪!”

“是啊,本官要面見齊王!”

殿外熙熙攘攘,不下幾十人的大小羣臣被禁軍兵士死死攔住,但他們卻不死心,跪在外面哭嚎成一片,有人甚至說,如果不讓他們進去,他們就會一直跪在這裡。

負責守衛皇極殿的禁軍哨官林強看著外面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羣臣,心中說不出的鄙視,但齊王沒傳出什麼意思,他是不敢造次的,只能靜下心好生勸說。

不多時,殿內跑出一名小太監。

這個太監原本是內宮司禮監的,起先是被迫歸附李自成,齊軍進京後,王爭讓他暫時還是在司禮監供職。

小太監附耳和林強說了句什麼,林強這纔是擺手示意,禁軍兵士見到後立即讓開一條道路,羣臣們便是魚貫而入。

“臣等參見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羣臣們狼狽的很,仍然從穿著原本朝廷的官身服飾,但大多數都是褶皺不堪,甚至不少已經有很明顯的污點,明顯是李闖進京後便不怎麼再穿再洗,這時候纔拿出來穿上。

不過王爭並沒有在意這些,微笑揮揮手,示意他們起來。

“謝齊王~”

他們纔剛站起來,還沒等有人說話,但卻從門外傳來一陣爭執聲,林強跑進來行了個軍禮,抱拳說道:

“齊王,門外有一個自稱是前朝兵部尚書的老人家非要進來,卑職說軍議已經開始,他就在外面一哭二鬧三上吊......”

王爭擺擺手:“讓他進來吧。”

話音剛落,衣冠不整的張國維從門外走進來,到衆人最中間的空地上站著整理幾下儀容,這纔是彎腰呼道:

“臣張國維,拜見齊王千歲。”

這個人王爭有些印象,雖然投降了李自成,但清軍入關時卻寧死不仕,最起碼的氣節還是有的,而且也是由於清廉被李自成特赦不必經受拷餉的少數人之一。

想到這裡,王爭語氣溫和不少,問道:

“原來是張部堂,此來可是求得尚書之位,前朝您便是尚書高位,如今復職,也是理所當然,不必拘禮。”

張國維面對王爭這十分露骨的話卻是搖搖頭,再拜,說道:

“回稟齊王,先皇以身殉難社稷,臣未攜家小殉國,已是大罪,然臣仍是有用之身,不忍坐視成敗,懇請進入幕僚府,爲一小吏,從頭做起。”

聽到他這話,下面的羣臣頓時議論起來,不少人已經有些義憤填膺,看向張國維的目光中充滿了鄙視。

這個老不死的東西,來之前說的比誰都好聽,可事先居然連去哪個職位都打聽好了,這可是有目的的來討官了啊,姜還真是老的辣!

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
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乌鲁木齐县| 兰溪市| 通道| 南靖县| 大埔区| 同德县| 昌吉市| 景东| 寻甸| 灌南县| 新余市| 临海市| 石家庄市| 新巴尔虎右旗| 玉环县| 东丽区| 卓资县| 崇礼县| 甘德县| 上饶市| 东海县| 宣威市| 金堂县| 大厂| 崇左市| 济南市| 渭源县| 鄢陵县| 靖州| 余姚市| 太谷县| 万州区| 庐江县| 晴隆县| 阳高县| 临颍县| 柳州市| 洪洞县| 玉屏|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