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

當晚,赫圖阿拉內城汗宮。

此刻,宮外已然是一片黑夜,汗宮內如今居住的多是努爾哈赤留下的遺孀與公主、郡主等,爲了保衛汗宮的安危,皇太極增設巴牙喇常備營把守宮門。

巴牙喇在城內,一方面可以監督駐守清兵,另一方面可以給其他人極大的震懾。

這天,沾河公主嫩哲如同往常一樣,坐在梳妝檯前面同宮女說些有的沒的。

嫩哲是努爾哈赤二女兒,和碩貝勒阿巴泰的同母姐姐,皇太極稱帝后,冊封其爲沾河公主,如今居住在赫圖阿拉的汗宮之內。

“公主,皇上又帶著八旗大軍出征了。”這宮女說著,臉上都是敬仰的神色,彷彿在夢著她被皇太極摟在馬上的情景。

嫩哲嘴角抿了抿,說道:

“唉,現在我們大清相安無事,就不能少動刀兵,其實那些漢人也怪可憐的。”

聽了這話,那宮女神情誇張起來,小聲的說道:

“公主,那些漢人髒亂的很,整天腦袋裡想的,除了吃就是穿的,要我說呀~這不和豬一樣麼,皇上與貝勒們驍勇善戰,奪過來豈不是輕而易舉?”

“瞎說。”嫩哲玩笑的颳了刮她的鼻子,又是道:“你這丫頭,這些話都是誰跟你說的?”

“嘻嘻。”宮女道:“這些都是鄂託伊額真和奴婢說的呀,還有那些巴牙喇勇士,都是這樣說的哩~!”

“你還振振有詞起來了。”嫩哲笑了笑,說道。

正聊著,從窗外卻忽然傳來喧鬧聲,似是有什麼喊叫聲由遠及近的傳過來,嫩哲秀眉皺了皺,開窗遠遠眺望道:

“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爲何如此的吵鬧,若是因此惹了東果姐姐的清淨,那些漢人可又要遭殃了。”

宮女也很好奇,點點頭就要出去,剛一轉頭就見到幾個人匆匆走進來,打頭的正是東果公主與甲賴額真鄂託伊。

見到面色不悅的東果公主,這宮女趕緊告禮退到一邊:

“奴婢參見公主。”

這被稱作東果公主的女人,是努爾哈赤的嫡長女,如今已近高壽六十,算是這赫圖阿拉與建州三衛建奴親族的當魁者,就連皇太極私下裡見面,也要親切的叫上一聲東果姐姐,地位毋庸置疑。

不過這東果公主向來脾氣暴躁,雖是女流之輩卻嗜殺成性,稍稍有些不對她脾氣的地方,便是非打即殺,這些年來死在他手裡的遼民不知有多少。

有一次更甚,一個旗人宮女和漢人私通,她嚴懲宮女,漢人男子卻被凌遲處死,不過這還沒完。

她下令,讓駐守赫圖阿拉的甲賴額真鄂託伊率領清兵,將那個莊子的所有男丁,不論老幼盡殺之,而後又將血淋淋的腦袋堆在宮外,說是要以此來震懾那些不如豬狗的遼民。

所以見到東果公主,這宮女雖然是旗人,但也打了一個寒噤,就連大氣都不敢出。

嫩哲起身行禮後,詫異的問道:

“出了何事,竟讓姐姐氣極至此?”

“哼。”

東果公主冷哼一聲,氣哄哄的坐到方纔嫩哲的位子上,什麼也沒說。

鄂託伊有些慚愧的說道:

“這事說起來都怪奴才,明軍居然打到這裡來了,外城已經失守。”說著,鄂託伊看了看嫩哲的眼色,連忙補充道:

“不過這股明軍數量不多,只有四五千人,城內的八旗勁旅足有三千多人,城東還有一千的鑲黃旗少勇營,守住內城絕對沒問題!”

“砰!”東果公主拍案怒聲道:

“鄂託伊,你身爲興京將軍,不去帶兵去守衛宮城,還在這裡和我們這些女人婦孺待著幹什麼?”

鄂託伊吭哧癟肚的憋悶半晌,還是低聲的說道:

“回,回東果公主的話,這...這股明軍不一般啊,攻勢太猛,據外城的章京所說,他們忽然間就從各處冒出來,近乎全是鐵甲青壯,一定是明軍各部的精銳,早有預謀....”

“別說了!”

東果公主震怒,滿屋子的人全都驚恐的伏跪在地,只見她指著鼻子道:

“今夜,我將巴牙喇營半數都交給你。若是你還守不住城,鄂託伊,本宮可跟你說明白了,這宮裡住著的可都是太祖皇帝的遺孀老幼,有一個出了什麼事,你全族都要被我大清誅滅!!”

鄂託伊連連扣頭,冷汗直冒道:

“公主放心,有巴牙喇營在手,小的一定將這部明軍主將生擒,聽候公主發落!”

“滾,本宮看見你就心煩!”

鄂託伊如蒙大赦,腦袋都要碰到地上,弓著身小步挪出宮外,出了宮外他這才鬆了口氣,見到早就等在外面的衆多章京統領,頓時出聲吼道:

“都聽見了,東果公主雷霆大怒,說的話可不是鬧著玩!這次若是有一個明軍進了宮,怕你們、我的宗族都保不住!”

“奴才們明白!”

......

喊殺聲持續了一整日,直到深夜還在迴盪。

這是漢人第一次殺到建奴老窩裡,以前大家每個人都有親人被韃虜殺害,王爭一日不封刀的命令,使得每名戰兵都可以放開手腳來打這場復仇之戰。

駐守外城的清兵有一千多人,多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突然殺死,所以登州營的傷亡很少。

到了深夜,宮裡宮外的清兵好像是收到了什麼命令,全都迅速的增援過來。

登州營和清軍圍繞著城門,在一天內進行一次次的較近,你爭我奪不下七八次,但就是沒有哪一方能真正控制住。

清兵和登州營的兵士皆是悍不畏死,在城門和城牆上廝殺不止。

漸漸的,登州營的傷亡開始多起來,王爭率領親兵上陣,而清軍,甚至將還沒有操練完全的鑲黃旗少勇全都頂了上來。

這也說明,這場戰鬥已經進入到最後階段,兩方都沒有底牌可以打出去了。

董有銀、高亮、黃陽三人帶隊衝鋒,分別負責城門與東西城牆的進攻,登州營的將官人人當先。

他們都知道這次是背水一戰,打不下來赫圖阿拉,所有人都要死在這裡。

將官的帶頭作用是最大的,登州營的每一名將官都是憑戰功升上來的,並不是其他明軍中的貪生怕死、尸位素餐之輩,個個都是血性的漢子,戰鬥中沒有一個後退。

將官都是這樣,其餘的戰兵自然是奮勇向前。

現在這種時候已經沒有什麼陣戰的比拼了,完全是兩方在殊死搏鬥,不是你砍死我,就是我弄死你。

清軍的佐領章京們都知道,若是守不住城,他們宗族都將被皇太極處死。

當戰鬥的兩方沒有一方肯後退,都打著必須獲勝的念頭時,戰鬥的地方也就徹徹底底成了人間的修羅煉獄。

第一更送上

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十五章:三把手
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十五章:三把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古丈县| 贵州省| 东乡族自治县| 桑植县| 托克逊县| 新泰市| 石屏县| 阳城县| 阜宁县| 宁乡县| 从江县| 凯里市| 西畴县| 安多县| 托里县| 正蓝旗| 盘山县| 新民市| 甘孜县| 兴山县| 来安县| 泗洪县| 隆化县| 建水县| 南充市| 新沂市| 黑龙江省| 涿鹿县| 元朗区| 陆丰市| 桦甸市| 西和县| 湖北省| 习水县| 田阳县| 安平县| 罗源县| 息烽县| 绥阳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