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

滁州城十幾裡外的平野上,一個人正在騎馬飛奔。

這馬是呂府內私養(yǎng)的,並沒有城中軍營蓄養(yǎng)的軍馬快,並且出城的時候同樣不是一帆風順。

僕人前腳出了府,緊跟著就聽見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包圍了呂府,附近的街市上也出現(xiàn)不少官兵在沿街排查。

與其說這些人是官兵,其實他們早都不再是了,原來不過是爲了生計臨時拼湊在一起的隊伍,現(xiàn)在搖身一變,成了山東軍的附庸。

僕人不敢久留,但是城中已經(jīng)比平日多了數(shù)倍的官兵,自己一個人牽著匹馬堂而皇之的到處走,未免太過顯眼。

可能是太過小心,這僕人前不久才輾轉出城,並沒有比李景光帶著的騎兵早多久。

說起來,這僕人畢竟還是個普通人,忽然之間有如此大的責任落在自己肩上,難免有些慌亂,一陣慌不擇路之下竟然跑錯了方向,不知又耽誤了多久的行程。

“駕,駕~”

忽然,僕人聽見後面愈來愈近的馬蹄聲,一邊騎馬一邊回過頭去看,看見來人是十幾騎衣甲精良的官兵,就已經(jīng)知道是李景光的家丁。

他自然知道被抓住會是個什麼後果,一下子心裡更是慌了神,不斷的回頭去看,可無論他怎麼用力,距離還是在逐漸縮小。

李景光只能養(yǎng)得起這十幾個家丁,配備當然都是最好的,馬雖然不如山東軍在塞外採購的蒙古馬和女真馬,但起碼也比一般騾子雜交的短腿品種好上不少。

並且,在他們的腳靴上都配有簡單的馬針,只需要稍微一刺激,馬匹往往就能發(fā)狂似的奔跑,所以要追上根本不費什麼力氣。

很快,十幾名騎兵將僕人包圍在裡面,李景光覺得夜長夢多,根本不想多和這僕人廢話,一聲令下就讓家丁們殺馬。

上官已經(jīng)下令,家丁們紛紛抽出馬刀,一陣刀光過去,僕人坐騎的後腿被直接切斷,正巧路過一個土坑,頓時不可抑制的仰面朝下栽倒進去。

騎兵們停在周圍,其中有七八個人下馬查看,爲了以防萬一,李景光和四五個人留在馬上。

衆(zhòng)人七手八腳將還沒有緩過氣來的僕人擡出大坑,在他身上搜出一份書信,到了這時,李景光才徹底放下心。

他一躍下馬,接過書信後對僕人盯了半天,方道:

“從前挺老實個人,怎麼就沒出來你會有膽量出城送信?”

那僕人回神後第一時間摸了摸懷裡,察覺到書信不見,頓時蹬著大眼罵道:

“老狗,你年近半百,即將化爲朽木,不自思善,以保晚節(jié),卻陷城投賊!”

僕人艱難的站起身,撿起一個石塊便朝李景光砸去。

猝不及防之下,李景光被砸了個正著,臉上紅腫溢出膿血,大怒喊出一聲,從家丁手裡奪過馬鞭,邊抽邊惡狠狠道:

“一介家奴,見識短淺,你懂什麼箇中道理,叫你扔,你再扔啊?”

那家僕被幾個家丁按在地上,渾身讓李景光抽的傷痕累累,知道是自己能力不行而壞事,猶自罵道:

“大明養(yǎng)你千日,誰料你不思報恩,竟然想投靠竊國王賊,南京兵部史尚書待你何等厚恩,而今你竟思謀投賊,在滁州城內發(fā)動大兵包圍呂府,控制全城,以此投靠山東賊軍,真是忘恩負義至極。”

罵到這裡,僕人口中吐出鮮血,片刻不停歇的道:

“你來日何以面對九泉下的列祖列宗,你,你會不得好死的!”

聽見這僕人無力的詛咒,李景光哈哈大笑,把腳踩在他的臉上,狠狠吐了吐口水,淫笑著道:

“如今他大明朝廷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我把守這滁州,數(shù)年如一日,何曾沒有死戰(zhàn)卻賊,但得到的是什麼?”

李景光臉上有些憤慨,扯脖子嚎道:

“老子根本不欠朝廷什麼,史可法於我不過一個提攜之恩,多年以來,該報答的早都已經(jīng)報了。”

“更何況,一朝天子一朝臣,古往今來,識時務者爲俊傑,你還是到黃泉路上去說什麼所謂的忠義吧!”

言罷,李景光不顧僕人破口大罵,扔下馬鞭,將這僕人一刀砍死,將屍體丟在土坑裡去喂野狗,轉身帶著十幾個家丁返回滁州城。

......

第二天一大早,也便是崇禎十五年的七月十六日,千總老五和幾名家丁帶著一封信從滁州的西門出發(fā)。

不多時,一行人終於來到清流關下,遠遠的就看見上面旌旗密佈,一桿“王”字藍底黃龍大旗高高在上,每個垛口後面都是身披紅色全身罩甲,手持閃亮虎槍的山東軍戰(zhàn)兵。

“來者何人!”

聽見城上傳來略有威嚴的喝聲,老五和家丁們相互對視一眼,知道自己沒賭錯,明威軍果真是天下強軍。

幾人無聲的嚥了下口水,這纔是跟著老五畢恭畢敬的下馬,朝前幾步,畢恭畢敬的喊道:

“卑職滁州城千總伍岱,昨夜碰巧捉住細作一名,搜到書信一封,聽聞山東王師來到滁州境內,奉了守備之令,特此來迎大軍入城。”

“碰巧?”

城上的人嘀咕一句,像是在互相商量些什麼。

這也是慣例的程序,下一步就應該是從上面放下個籃筐讓自己把信放進去,伍岱低頭舉著信,等待著,不敢有絲毫怠慢。

不過等了許久,城上未見有籃筐和回話。

伍岱不明所以,正待擡頭詢問的時候,卻忽然聽見一陣厚重的“吱呀”聲,緊跟著一名穿著深紅鐵甲,腰間配有腿裙的軍將帶著十數(shù)名戰(zhàn)兵大步走出來。

伍岱滿臉的吃驚,山東軍竟然直接把城門打開了,容不得多發(fā)愣,他一看來人的衣甲和氣勢,就知道是山東軍的戰(zhàn)將。

當下連忙上前幾步,小心翼翼的將信交到那人手上,嘴裡不斷解釋在袁府內抓到細作的經(jīng)過,還有知州呂瑋爲了對抗安東候的的所作所爲。

黃陽拿著信看了半天,實際上並沒有留意其中在寫什麼,眼角餘光都在留意這個獻信的千總。

前一陣子在鳳陽發(fā)生的事情讓整個山東軍都如夢方醒,眼下並非尋常時期,事事都要留個心眼,再也不能發(fā)生那種事了。

看了半晌,黃陽只是從伍岱臉上看到驚慌、竊喜和期待,這才半信半疑的將信收在手裡,轉身說道:

“隨本將入城。”

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著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zhàn)兵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wǎng)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zhí)言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yún)集,帝國開篇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六百二十章:戰(zhàn)後之事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tǒng)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
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著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zhàn)兵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wǎng)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zhí)言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yún)集,帝國開篇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六百二十章:戰(zhàn)後之事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tǒng)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安县| 桐柏县| 正定县| 台湾省| 南丰县| 普宁市| 石阡县| 驻马店市| 涪陵区| 梅州市| 电白县| 会东县| 芷江| 宁武县| 泰州市| 修武县| 龙泉市| 谷城县| 扬中市| 城步| 全椒县| 胶州市| 巴林左旗| 榆社县| 乌兰县| 浠水县| 库伦旗| 佛教| 汕尾市| 龙胜| 全南县| 呼伦贝尔市| 石河子市| 老河口市| 彭州市| 西畴县| 连城县| 威信县| 栖霞市| 虎林市| 泸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