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

南京城下,山東軍四面合圍,架重炮攻城,戰兵們整齊的列成數個方隊,騎兵成羣結隊的在外遊蕩,似乎只要稍微有個突破口就會衝進城內。

同一時間,陝西西安,順軍大旗在城下飄揚,李自成親自統領數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潮水一般衝殺而來,塵煙滾滾,

南京城內諸多文武大臣,分爲多個黨派互相攻訐,勳戚們擺出一副看好戲的樣子,爲免一身騷,既不多說,又不多做。

關外盛京城內,大殿之上,諸貝勒王公大臣爲立新君一事爭議不休,八旗內部分裂幾派,其中以擁立豪格和多爾袞者爲衆。

盛京城內兵馬頻頻調動,清軍自起摩擦,刀兵驟起。

這種情況下,人人心中都打著自己的算盤,魏國公徐宏基雖然是勳戚之首,但先前已經不顧其他人擅自調兵把守外城,當然能聽出劉福說的是反話。

南都京營一向都是由太監當提督,就算盧久德不在,調動的問題上也輪不到自己這個魏國公插手,當然,要是有兵部尚書的印信,那情形就有所不同。

不過依徐宏基對史可法的瞭解,卻對此事並不熱衷,想來也是明白身爲兵部尚書的史可法,並不是人稱的那樣爲國爲君,心中委實矛盾的很。

一方面,史可法知道這種時候應該下令調動南京城內的兵馬,但另一方面他又知道,一旦自己下令,兵馬就盡握魏國公徐宏基之手,所以不願放權。

主要的還是他心中原因,不想因此事與太監和勳戚沾染上任何關係,從而玷污了自己在東林中的名節。

史可法心中矛盾重重,所以並沒有直接回應徐宏基。

“當此國難,本公當散盡家財,自帶家僕登城盡守!!”

徐宏基對這些人失望透頂,當下也明白自己再這裡和他們墨跡不會有任何結果,最後只能是白白浪費功夫罷了。

他把自己的印信交給史可法,讓他好自爲之後,將兵器分發給府內一干家僕,帶著他們奔赴外城。

鎮守太監劉福看見之後,略有沉思,聽到城外連綿不斷的炮火聲和喊殺聲,將隨身攜帶的印信拿出來,說道:

“咱家也知道社稷危亡,魏公既然帶著家僕登城助戰,咱家也不能虛了!餘下的京營兵馬就調出來陪同魏國公前去,咱家能做的,也就到這裡了。”

走到一半,徐宏基聽到這個話,當下是激動異常,回身深沉的看了一眼劉福,轉身頭也不回的除了大堂。

劉福朝史可法看過去,陰測測的說道:

“史尚書,城內已經出了亂子,需要立刻封鎖,餘下那些兵馬可就需要你調動了,還有諸位的勳戚子弟,都要約束好了。”

說到這裡,他冷冷一笑:

“諸位不要忘了,要是賊軍入了城,咱們可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誰也跑不了!”

說完,劉福一揮手,帶著幾個太監離開大堂。

劉福和徐宏基各自統領京營和一部分的南京衛戍兵力,但兩人加起來不過南京總兵力的半數,餘下大部分還在兵部尚書史可法手裡。

這些勳戚子弟在南京多年,勢力盤根錯節,手中多多少少也都握著私丁,劉福這番話目的就是旁敲側擊,讓他們明白形勢之危急,從而派人出來助戰。

劉福的意思,就是要調動五城兵馬司還有城內巡防兵力把紛亂的南京城封鎖住,不讓那些商賈和行人到處亂跑。

儘管他來之前已經和一些縉紳老爺說好,但事態不同,劉福是宦官,宦官的權利都是皇帝給的,所以和朝廷同屬一條船。

不論於私於公,劉福都要盡最大的力量來守衛南京城,不過他能動用的不多,南京城內大部分的兵力都要史可法親自下令才行。

一下子,全場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當世名士身上。

史可法依然心有疑慮,畢竟劉福是閹黨,而徐宏基是勳戚,三人聯合調動南京城內兵馬諸司,說出去不好聽,難免會有些風言風語,對自己的名聲不利。

說來倒有些可笑,就連劉福這個太監頭子都已經暫時拋下那些成見,調動京營協助徐宏基守城,堂堂的兵部尚書,卻被名節之事拖住,猶豫不決。

城外,山東軍大營,軍議正在進行。

“侯爺,南京城太過堅固,神威將軍炮雖然威力巨大,但是和紅夷大炮相比又差了點火候,想要轟開一個口子,至少要兩三日。”

聽到老炮手的話,王爭點點頭,示意他退下,皺眉說道:

“兩三日,不行,最遲明晚,必須攻克南京城!”

山東軍中紅夷大炮的數量並不多,只有三門仿製的辦成品,之所以說這三門是半成品,因爲山東軍所有的火器不經過足夠的檢驗,都稱作半成品。

山東軍發下去盔甲和兵械,都是在匠房經過反覆雕琢,拿出去在校場上試驗完成後,纔會分發下去。

這三門紅夷大炮,雖然匠戶已經制作完成,但未曾經過發炮檢驗,威力究竟能達到怎樣,會不會炸膛傷及自己人,這都還是未知之數。

山東軍內外系,還有正兵、戰兵都有相應的火器營和輜重營,戰兵配備的自然都是最新最全的。

此戰,山東軍攜帶了十五門神威大將軍炮,這是當今威力和射程僅次於紅夷大炮的重炮,山東軍內外系都已經普及。

除此之外,還攜帶了六門七磅炮,五十門重型佛朗機,至於虎墩炮還有中小型銅鐵炮,數量從最開始的兩百餘門銳減到八十門左右。

這些都是爲打硬仗做準備,不過虎墩炮和小型的銅鐵炮,諸如碗口炮之流,雖然經過工匠改良,但是技術已經落後,有效殺傷距離不會突破百步。

山東軍的鳥銃有效射程還在一百五十步,所以一路而來,這些小型炮基本沒發揮到什麼效用,在山東軍內已經逐漸淘汰撤換。

王爭已經在考慮在戰兵中撤下小型炮,全部裝備重炮和中型炮,要是以前,或許還會擔憂運送不便的問題。

其實這種重炮威力大,但是明軍之所以只用來守城,正是運輸不便,但是山東軍中的工匠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山東軍內良好的待遇,讓這些工匠除了盡心製作更好的成品或新品以外,其他的都不需要再擔心,效率非常高。

這次山東軍南下,火器營運炮就使用了一種全新的四輪推車,這種推車用堅固的木材製成,可以有效解決重炮運送難的問題。

這種山東軍自主研發的炮車,因爲形狀神似鄉下磨盤,兵士推拉著就好像在轉磨,老匠戶們繪聲繪色的將其命名爲磨盤炮車。

磨盤炮車在戰兵系統中已經得到普及,不久的將來還要普及到嫡系和外系。

磨盤炮車不止於運輸重炮,可以運一些較重的兵械裝備,輜重營中使用也很普遍。

當然了,磨盤炮車設計之初就是爲運輸重炮,這纔是它最擅長的地方,在炮車轉向,高地調整時,最少只需要三名輔兵轉動,就能解決一些基本的問題。

設計之初,匠戶們集思廣益,自然考慮到惡劣環境的情況。

比如一些雨雪天氣,土地泥濘不堪,炮車因爲嚴寒而轉動不便,還有兵士推拉可能會挫傷凍傷,這些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

時人稱:

“山東軍磨盤炮車,可旋可轉,忽高忽低,重炮架於其上,累重萬斤,但少者三人,多者不過五七人,便可推拉自如,鬼斧神工也。”

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六十三章:殺價
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六十三章:殺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普格县| 米易县| 安徽省| 淳化县| 平定县| 朔州市| 大连市| 尚志市| 新昌县| 始兴县| 城口县| 仪陇县| 全州县| 临高县| 蕲春县| 永修县| 东宁县| 通州市| 延津县| 新宾| 楚雄市| 惠水县| 偏关县| 隆回县| 浦城县| 静海县| 信宜市| 海兴县| 惠来县| 玉树县| 定日县| 平原县| 达孜县| 绥中县| 高唐县| 正阳县| 吴桥县| 盱眙县| 大悟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