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

眼下黃河以北的中原地區,除了山東六府以外,沒有被闖軍踏足過的也就剩下開封府、歸德府這幾個州府。

所以這時間一長了,難免會有一些打了敗仗的朝廷文武官員爲了轉移轉移,在這件事上動歪心思。

儘管這些都是空穴來風,提的一般也都是百總、千總這等級別的小軍將,充其量不過是個守備,並沒什麼地方上的大員在官面上去說,可不知怎的,竟然在幾個月之內就傳遍了河南。

在歷城的李巖也在納悶,要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造成流言,背後沒有勢力在推動是不可能的,不過山東軍目前得罪的人太多,一時間也根本想不明白到底是誰在背後使絆子。

李巖能做的只是盡力穩定山東本地的局勢,通令各地保安司、軍議司分署,抓捕一切散佈謠言的宵小之輩。

山東軍的三級系統保證了即便在王爭率戰兵出征的時候,山東六府依舊能有可觀數量的正兵駐守,再加上軍議司政令及時,這種小流言其實在山東本地根本造成不了任何影響。

另一方面,闖軍雖然不敢去動有劉國能和陳永福駐守的開封城,但未必不敢打歸德府的主意。

這個地方雖說比不上開封那麼大,但卻素來號稱有糧草積蓄,打下這個地方,對正在蓬勃發展的闖軍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不過經過一番打探,駐守在此地的竟然還是山東軍外系兵馬,王爭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收編了歸德府,李自成有些投鼠忌器,沒敢直接動手。

但他也沒有放棄,接連派遣小股的馬隊去探聽情況,偵查地形。

在位於汝南的闖軍大營中,正有不少人在裡面臉紅脖子粗的爭論什麼,忽然一名老營急匆匆的跑進去。

一進屋子,見到闖王、曹操、八大王等人都坐在桌子旁邊吃喝。

闖軍也算是鳥槍換炮,基本上是打到哪搶到那,不過與早些年有了明顯的區別,現在李自成已經知道佔領地盤收攏流民壯大實力這些事,再加上牛金星謠言功夫做得完善,所以這日子在逐漸的變好。

打破了許許多多的朝廷城池,李自成擄掠來不少珍寶金銀和官家女子,除了各位頭領分發下去的,自己則是享有優先挑選的權利。

久而久之,李自成的眼光當然也在變得越來越高,有了一些上位者的威嚴,見到來人匆匆忙忙,皺著眉頭說道:

“沒見我和八大王在商談機要,下次注意點,不要冒冒失失的沒了分寸。”

那老營用力點頭,斷斷續續的說道:

“闖王,官兵打勝了....”

聽到這話,一旁的粗壯漢子冷笑一聲,說道:

“闖王,你手下這小子怕是傻了吧,官兵剛剛被咱們擊潰,就連傅宗龍都給砍了頭,楊文嶽一樣是自身難保,他們去哪打勝?”

羅汝才明顯也沒擡在意,喝了杯酒,又夾幾口小菜慢悠悠的吃起來,並沒急著搭腔。

那老營不敢頂嘴,只能是連聲的道:

“闖王、八大王,聽說那王爭帶著山東兵在錦州打了個大勝仗,砍了韃子兩個王的人頭,斬首過萬哪——”

“荒唐!”

李自成呆了呆,緊跟著就是拍桌而起,喝道:

“想當初我蟄伏數年,最後也不過是砍了一個福王而已,韃子難道如此不堪一擊,竟能讓王爭砍兩個王,他們難道是吃屎的!?”

羅汝才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就連上面夾著的小菜落到腳下都沒注意,不過他很快就是穩定下來,靜靜的放下筷子,略有笑意的問道:

“可是探聽清楚王爭砍掉的是哪兩個王了嗎?”

老營想了半晌,這纔是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回大王,據說是孔有德和耿仲明!”

聽到這話,李自成頓時哈哈大笑,將碗裡的酒喝乾後促狹的笑道:

“看來明廷氣數已盡,這兩個算什麼王,估摸著那斬首過萬又是在吹,虛張聲勢罷了。”

張獻忠這才反應過來,用拳頭“砰”的砸了一下桌子,惡狠狠說道:

“沒錯,狗官兵最擅長的就是虛張聲勢,把蠅頭小功誇成驚天的大功可是他們看家本領!”

說到這裡,張獻忠好像忽然想起什麼有意思的事情,邊笑邊繼續說道:“想當年在谷城的時候,有個姓楊的百總還來找過我,說是截殺一批流民,人頭對半分。”

聽到這裡,羅汝才起了注意,靜靜的問道:

“八大王,你同意了?”

“放屁!老子怎麼會和狗官兵同流合污?當即就讓老營給他轟出去了,不過這廝最後還是動手了,當時迫於形勢還不能和朝廷撕破臉皮,就只能一聲不吭了。”

張獻忠說話的時候好似一個粗狂的漢子,什麼都不在意,可眼角總是到處去看,觀察李自成和羅汝才的動靜。

羅汝才早就注意到張獻忠的小動作,當下只是在心底冷笑一聲,仍然沉穩的坐在那裡夾菜喝酒,一聲不吭。

李自成的反應挺大,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裝出來的,張獻忠笑了笑就不再繼續說。

示意那個報信的老營退下去,李自成讚賞道:

“八大王做的對,當時朝廷得勢,來不說那些了,繼續喝!”

......

李自成等人爲朝廷的“虛張聲勢”而對“鬆緊大捷”毫不在意,可有一個消息卻悄悄的傳到了京師的暖閣。

看著這名錦衣衛遞上來的奏報,崇禎皇帝勃然大怒,起身轉悠了半晌,說道:

“傳朕的口諭,讓兵部尚書陳新甲速來暖閣。”

陳新甲坐在崇禎御賜的座椅上,看完後同樣是有些吃驚,張大了嘴,不可置信的說道:

“皇上,這,這不可能是真的吧,忠烈伯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審查清楚再...”

不等陳新甲說完,崇禎臉色立即大變,怒聲的道:

“你看看這些年王爭做過的事情,同左良玉互通有無也就罷了,違逆聖旨朕也就忍了,可現如今,他竟然敢和流寇私自定下協議,全然不將朕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不然山東怎麼會半點事情都沒有?”

天子盛怒,陳新甲惶恐萬分的跪在地上,小心翼翼道:

“皇上您要三思啊,流言蜚語,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哪!”

聽陳新甲說完,崇禎更加是覺得氣不打一處來,拂袖說道:

“陳愛卿不必再提!傳朕的旨意,嚴令王爭在十日之內率部撤離鬆錦,返回山東,不得有誤!”

說到這裡,崇禎淡淡道:

“朕要在平臺見他。”

崇禎皇帝的語氣已經是動了殺機,陳新甲怎麼敢再勸,只好瑟瑟發抖的伏跪在地上,高聲大喊:

“臣遵旨——”

......

在大明京師的牢獄,一位披頭散髮的“高官”坐在其中,身旁擺著一碗水飯,就這麼呆呆的望著那一小塊天窗,一直到天黑。

第二日一早,一名獄卒來到這邊,按照規矩給這犯人投飯,卻見這施邦耀還在坐著,而昨日晚上的飯食他到現在都還沒動一口,這纔是帶著驚訝的心思吊兒郎當問了一句:

“喂,喂——!死了不成?”

這聲音沒得到任何迴應,不過獄卒也不在意,“哐啷”將飯食扔到地上,大搖大擺的離開牢房。

其實以施邦耀這等級別的官員,在還沒被三法司定罪之前還是會有一些閱讀的權限,每日飯食他不會動,但邸報是要讀上好幾遍的。

崇禎皇帝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將他投入大牢後還有些不放心,時時刻刻都要讓北鎮撫司的錦衣衛輪班監視,一旦施邦耀有了什麼動作,都要立刻上報到他的御案面前。

可連日的監視下來,就連錦衣衛都有些佩服這位御史大員。

施邦耀人好像是魔怔了一樣,三天才喝了一點稀飯,一直望著北方不知在想些什麼。

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
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清苑县| 哈巴河县| 汶上县| 望都县| 桑植县| 广河县| 高邑县| 磴口县| 临清市| 玉门市| 商都县| 平陆县| 辽源市| 清涧县| 阿拉善左旗| 车致| 克什克腾旗| 开封县| 临湘市| 栾川县| 南京市| 中牟县| 剑川县| 洛扎县| 莱阳市| 巫山县| 安义县| 怀安县| 桑日县| 鄂托克前旗| 临潭县| 萝北县| 塔城市| 六枝特区| 辉县市| 浙江省| 隆德县| 伊宁市| 大庆市|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