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

深秋裡的渤海灣,由於小冰河氣候的影響,越往東航行氣溫則是越低,鐵甲可以有效防護刀尖槍傷,但卻不能阻止寒流。

所以在出徵前,輜重營都帶了足量的棉衣在穿上,剛進入渤海灣沒幾天,登州營的兵士們便是感覺愈發的冷起來,說話的哈氣也是越來越明顯,慢慢都在盔甲外套上保暖用的棉衣。

這些棉衣都是嶄新的鴛鴦襖,厚實不說,穿著也不會影響到動作。

一支船隊正緩緩前行,這支船隊不是渤海灣上常見的海盜與走私商船,卻掛著“王”字大旗,一眼望過去,大大小小的船隻起碼要有三百多。

“這是到哪了?”

海上一望無際,這一片王爭幾個人都沒來過,幸好軍中不少軍士都曾是遼東人氏,馬隊的把總全卓索性當起了嚮導。

這些日子可苦了董有銀,這小子身爲一個膠東人居然暈船,出發之後整天吐個不停,都快把隔夜的吃食吐出來了。

他現在臉色煞白的站在一旁,神色忽然一變,捂著嘴馬不停蹄的往後跑,吐過後罵罵咧咧的道:

“孃的,可難受死老子了,下次出海千萬別叫上俺,打死也不來了。”

全卓看了一眼不遠處露出一個小邊的島嶼,說道:“回將軍的話,眼下這是到了竹子島。”

黃陽也是朝那邊眺望一眼,頗有興趣的道:

“竹子島,莫不是長著竹子不成?”

全卓笑了笑,不置可否。

等到船隊駛近一看,還真是讓黃陽說著了,這竹子島上幾乎佈滿了各色各樣的青竹。

衆人朝那邊看過去,卻覺得有些奇怪,整座島居然沒見到一個人影。

“黃參將說的差不多,這竹子島之所以叫竹子島,是因爲這裡方圓百里共有三十幾座小島,而這裡卻是唯一生長竹子的地方,所以南北的人就叫它竹子島。”

說到這裡,全卓忽然嘆了口氣,繼續道:

“天啓年的時候,這竹子島上還有不少百姓居住,現在不知道跑到哪去了,還在不在。”

大家觀賞竹子的性質也一下就沒了,都是嘆口氣。

從蓬萊到金州海上的大小島嶼還不少,不過多是些荒無人煙的,竹子島這種山清水秀的地方,往常起碼都要有些百姓、漁民居住,這時候卻是寂靜的可怕。

很快,船隊駛過了皇城島,距離遼東已經不遠了。

......

遼東,金州衛,金州中左所附近海面。

海風激烈的拍打著海岸線,澎湃的浪潮似乎將那些礁石都拍打的呻吟不止,蔚藍的大海,天空中奇形怪狀的塊兒雲,原來是旅順口到了。

幾個漁民正在岸邊收網,看了一眼忽然盪漾起來的海面,卻並沒有想太多,今日雖然冷了些,但天氣似乎還不錯。

“看什麼看,耽誤了大事你們擔待的起嗎?”

可惜幾道蠻橫的粗俗叫罵打破了這夢幻中的美好,幾個身穿青色衣襖的步卒,拿著刀走過來。

其中一個可能是被冷到了,縮縮脖子,卻毫不遲疑的一腳朝漁民踹過去,唾沫星子到處飛濺,罵道:

“你們這些下賤的阿哈就是不識趣,參領要吃新鮮的海魚,若是打不上來,有你們好看的!”

“這種苦差事怎麼就落到咱們身上來了,人家都在熱炕頭抱著娘們,咱卻...”

這幾個步卒是駐守在金州中左所地界的漢八旗步卒,中左所地界不大,清軍根本不重視旅順口這種天然軍港,在這邊只駐守了半個牛錄的旗丁,其餘的就是一個牛錄的漢軍步卒。

雖說駐守在這裡的韃子只有半個牛錄,但下面的奴才們爲了討好主子,自然是口口聲聲的叫著參領。

這些漁民都是面黃肌瘦,衣衫襤褸也不知道能不能禦寒。

其實清軍佔領旅順並不是一帆風順,天啓年間,守將張盤聚遼民萬餘,動員軍民守城,打了一場轟轟烈列的中左所城保衛戰。

由於敵衆我寡,清軍鋪天蓋地,保衛戰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清軍破城後“盡屠軍民”,將守將張盤失守分屍懸掛城樓。

儘管老奴酋後來下令遷徙民衆,但現如今的金州再不是往常那樣了,走幾裡見不到一個人影也是正常。

這幾個漁民打扮如同叫花子,這些歸附的原明軍如同一條惡犬,見到旗丁溫順的很生怕說錯了一句話,至於這些遼民,是生是死和他們什麼關係?

漁民沒有人說話,這種日子他們過了很多年,以往還曾期盼著大明的軍隊能打回來替他們報仇雪恨,但這麼些年過去了,反倒聽說明軍接連潰敗,山海關外的地方幾乎全都丟了。

韃子每一次出征,幾乎都是滿載而歸,帶著更多的百姓和豬羊圈養起來,幫他們修建田莊,久而久之,也就不盼了。

一個漁民正用力的收網,也許是常年吃不飽飯,讓他稍微一用力就覺得眼前發黑,好不容易穩住身形,他卻忽然發現什麼不對勁。

眼前出現了不少黑影,好像是幾百條船奔著這邊來了!

再一想,不對吧,一定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錯了,唉,應當是太久沒吃東西看見假象了...

“船,好多船!”

步卒反應過來,指著愈來愈近的船隊,頓時成了無頭蒼蠅,等到這支船隊更近一些,他們終於看見上面的旗號。

“王”字大旗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後頭迎風飄揚的“玄鳥”旗幟他們可不會不知道,不過這不可能啊!

大明的旗幟自打天啓年間就不會在這邊出現,他們雖然看見了,但心裡壓根就不信是明軍來了。

用屁股想,這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不過這幾個步卒也不傻,管他到底是不是明朝的船隊,先回所城通報參領自然是最好的選擇,猶豫了沒多久,掉頭便跑。

行駛速度極快的鷹船在他們猶豫的時候已經紛紛靠岸,成羣結隊的兵士從舢板上跑下來,下來之後只是分出一個什的小隊去追。

在幾個漁民驚愕的眼神中,後頭的大型福船上成批的小跑下來更多兵士,個個都穿著鴛鴦衣襖,扛著甚爲眼熟的玄鳥旗。

這竟然真是大明的軍隊!

從旅順口到中左所城少說要有幾十裡地,這些漢軍步卒平常少有訓練,跑了沒幾步就是氣喘吁吁,軍士們稍微用點力就追上去給逮了回來。

這時候這些漢軍步卒大氣都不敢出,天可憐見,他們本就是被排擠到這邊幹這種誰也不願意做的苦命活計,誰成想遇見了大明的軍隊。

就算回去通報了,八成駐守的參領都會把他們當傻子打發走,也是,你說明軍打到遼東來了,這事兒說回去誰信!

“主子們,奴才給您磕頭了,饒了奴才一條狗命,奴才定當盡心竭力,盡心竭力聽從主子的吩咐啊!”

董有銀出聲怒喝,一腳給說話那人踹了個四腳朝天。

“放你孃的屁,來人,將這些個狗漢奸大卸八塊扔到海里餵魚!”

高亮冷哼一聲,道:“餵魚都是便宜了他們!”

一名兵士走出拎著小雞一般的將其中一個拎起來,忽然聞見臭烘烘的味道,頓時又將他扔到一邊。

幾個軍士一臉的惡寒,這平日牛哄哄的漢軍步卒早已是屎尿橫流,就算是這樣,他也在不斷的叩頭,拼了命想要逃得一條活路。

“將軍,這漢奸又拉又尿的,是不是宰了扔在這算了。”

“不要啊,奴才求求主子們了,千萬不要啊,饒了奴才一命吧.......”

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
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罗城| 兴海县| 金堂县| 海城市| 新邵县| 大邑县| 田林县| 南阳市| 仁布县| 鄯善县| 白银市| 新宾| 新疆| 博罗县| 五指山市| 安庆市| 沈阳市| 皮山县| 嘉祥县| 长葛市| 兴隆县| 班戈县| 尚义县| 隆安县| 长垣县| 怀来县| 安陆市| 女性| 澄迈县| 浮山县| 石首市| 阜康市| 望都县| 新沂市| 河池市| 琼结县| 五台县| 隆尧县| 高安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