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

就在北京這邊進行如火如荼的改革與改造之時,遼東方面一樣不平靜。

崇禎十七年的上半年,李自成東征山海關,多爾袞爲了能完成入主中原的夙願,自請爲大將軍,調集滿清內部幾乎所有可以動員的兵力,傾國而戰。

然而時勢突變,江南統一,王爭率領齊軍北伐,先多爾袞一步,利用吳三桂和李自成之間的矛盾,用高價碼在名義上收編了關寧軍。

其後的山海關之戰,大順軍和關寧軍激戰了一晝夜,阿巴泰率兩藍旗鐵騎紛至沓來,一舉擊潰了精疲力竭的關寧軍。

但誰都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齊軍中一支足有幾萬人規模的水陸兵馬,居然一直在後面沒有出擊。

山海關之戰受挫,讓多爾袞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偏偏在此時,又傳出了一支齊軍精兵登陸遼東直奔盛京而去的消息。

可盛京距關內千里之遙,就算是八旗騎兵馬不停蹄的奔行回去,最快也要半個月的時間,多爾袞憂心如焚,不知道能不能趕得上。

這支兵馬是齊軍留守在登萊的正兵部隊,算是王爭發家之地的嫡系,幾乎全部都是鹽丁和水賊出身,水陸戰法都頗爲熟悉。

這些兵馬足以和八旗步甲近戰拼殺,來到空虛的遼東腹地之後,簡直就是所向無阻,連續攻克長安、長盛、長勇三堡,一路直逼盛京。

這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盛京城外大約十里左右的村落裡,一羣身披深紅色全身罩甲的漢人,手持刀槍在說著什麼,村落外圍還有不少手持大刀的騎兵到處搜捕殘餘。

依滿清的律法規定,漢人無故是不能持有兵械的,被發現後最輕的處罰都是要淪爲莊園中的奴隸幫工,一世爲自己的主人做事。

但這羣漢人不只拿著刀槍,他們還全副武裝,腳邊躺滿了梳著辮子的滿洲人屍體,這裡面只有一少部分是披甲的旗丁,其餘基本都是留在後方的老弱病殘。

站在最中間正在拷問滿洲旗人的高大漢子是牛平亮,這傢伙從最開始就跟隨在王爭左右,起初是其他人部下投奔過來的,多年以來一直都留在蓬萊。

前些時間,王爭在南京受封齊王的時候,自然不會忘記自己這些老部下,牛平亮雖然沒立什麼大功勳,但還是有了武節校尉的稱號。

這次出來,是以青州府的兵馬主將陸井榮爲主將,總計有三萬步軍與兩千名驍騎,爲了防止以外,所以需要一個在軍中有些名望的人來作爲副將。

考慮到邢一刀等人已經率部出征雲貴,各地又都需要將領駐守,所以讓掌管萊州府緝鹽司的牛平亮和文登營營官高山兩人任副將跟隨出征。

“牛副將,還跟這韃子廢什麼話,砍了算了!”

這時候,有一名千總覺得不耐煩,便是出聲喊道。

牛平亮看了看地下的三根手指,也沒想到這韃子嘴居然這麼硬,心中明白,就算再將他剩下的七根手指都切下來,應該也是不會說的。

正猶豫間,高山卻騎著高頭大馬非常興奮地奔了回來:

“牛兄弟,看看俺找到了什麼!”

正在院落內聚攏的齊軍兵將們紛紛轉頭看過去,都是驚喜的大叫起來,原來高山拿著的便是漢軍八旗的制式衣甲。

盛京城雖然空虛,但是城高池深,據一些遼東的漢民所說,甚至還有少量的大炮安放在城頭。

事先經過充分的探聽,陸井榮已經得知,眼下還留在盛京城內的只剩下兩千左右的正紅旗步甲,馬甲應該有三百左右。

這個消息是許多被從盛京城趕出來的漢民所說,一個兩個還應該懷疑,但人人都這麼說,應該大部分都屬實。

但即便如此,這支深入敵後的齊軍並沒有配備攻城器械,作爲三軍主將的陸井榮十分清楚地明白,眼下最忌諱慌亂的指揮。

強攻是下下策,但也要準備充分之後再行動,換上八旗漢軍的衣甲以假亂真,顯然是眼下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這韃子沒有用了!”

牛平亮這才放心,喊了一句,便是忽然抽刀將那一支死撐不開口的滿洲旗丁砍死,可憐那建奴,死之前還要遭受三次十指連心的痛楚。

眼下齊軍抵達的地方名爲白塔鋪,原來是明廷設在遼東的白塔堡,後來屯守此地的千總石明舉、石明雄兄弟二人投降滿清,都被分配到漢軍正黃旗,隸屬於懷順王耿仲明。

話雖然如此說,但石明舉、石明雄兩人卻和耿仲明一直心存芥蒂,在前幾年孔有德還沒死在松山的時候,他們就覺得耿仲明懦弱,跟著他一定沒有好前程,所以暗中聯繫孔有德。

滿清內部的制度和中原不同,齊軍最重要的軍功,其次是田畝,滿清也差不多,前程爲主,其次是牛羊和莊田。

這些投降滿清的原明兵將則不同,他們想要獲得前程非常難,而且就算立大功獲得前程,往往又要被滿洲旗人奪取,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更加好藏匿的人丁。

石明舉、石明雄兩兄弟麾下的人丁的戶籍不算很多,但對於那個時候的孔有德來說卻非常誘人,再加上當時耿仲明還只是孔有德的下屬,所以孔有德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直接派人和他們兩人暗中聯繫。

但這件事後來被耿仲明得知,耿仲明處理的方法有些極端,直接上疏給皇太極,說孔有德擅自和漢軍正黃旗聯絡,拉幫結派。

當時孔有德督建烏真超哈跑營,皇太極並沒有直接懲處孔有德,只是象徵性的罰了他黃金千兩了事,但石明舉卻被當替罪羊給殺了。

後來滿清責令石明雄繼續留守在白塔鋪,負責照料附近的旗人莊園,石明雄因爲此事對耿仲明憎恨不已,攝於皇太極和多爾袞等人的權威,所以一直老老實實的做旗人的奴才。

時至今日,孔有德和皇太極都死了,聽說中原之地有一個叫王爭的齊王統一江南,石明雄震驚不已,心中有些搖擺不定。

看見眼前這支齊軍的時候,石明雄簡直不敢相信。

他們的驍騎縱橫在遼東之上,就連一些留守在莊園內的滿洲旗丁都被砍瓜切菜似的殺死,他們的步兵全副武裝,令行禁止,和自己麾下的漢軍綠營簡直天差地別。

在莊園宅子裡的陸井榮正要將這叛國的漢奸斬殺,聽到一句話後卻立即放下刀,眼前豁然開朗。

“將軍,奴才願意投奔齊王!”

“奴才和守門的漢軍將領相熟,願意騙開盛京城的大門,只求齊王殿下能既往不咎,饒恕奴才降清死罪!”

不過陸井榮臉上仍還還是那副冷笑,呵呵說道:

“你要怎麼騙開盛京的城門,那代善老賊又不是傻子,在這種節骨眼上怎麼會繼續用漢人守門?”

“將軍有所不知,下盛京城內留守的韃子只有兩千多人,其它的都是咱們漢軍弟兄,有不少人與奴才相熟,騙開城門簡直輕而易舉!”

說著,石明雄怕眼前這位齊軍將領不相信,連忙補充道:

“韃子人手不足,到處都需要使喚我們漢軍的奴才幫著,所以一定是會有自己的弟兄守門,奴才用性命擔保!”

“如果不成,將軍要殺要剮都可以!”

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桿五文河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
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桿五文河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寿宁县| 济阳县| 铁岭市| 山东省| 胶州市| 清流县| 五莲县| 新化县| 安陆市| 墨脱县| 东丽区| 石家庄市| 阿拉尔市| 肥西县| 都匀市| 瑞昌市| 光泽县| 桐庐县| 邛崃市| 文昌市| 长乐市| 灵台县| 临澧县| 法库县| 崇文区| 沿河| 惠水县| 甘德县| 仁化县| 漾濞| 昌宁县| 繁昌县| 勐海县| 泾川县| 东港市| 徐州市| 永平县| 永宁县| 五原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