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

衆人一一落座,又有婢女爲他們上了茶水,王爭這才清清嗓子開始商談正事。

這些東西非常重要,各人都是集中精神細聽,聽到不惑之處往往又要起身詢問和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所以效率很快。

王爭留了個懸念,沒有直接說各個戰兵營和正兵營的營官人選,也沒有說這次的擴招哪個正兵將領因功進入戰兵序列。

黃陽、董有銀、高亮還有鄧黑子四個人還好,他們跟隨王爭最久,從小又是一起長大的,所以地位向來穩定,根本不用擔心,其他人就不一樣了,搞的大家心裡都是一陣瘙癢難耐。

山東軍這次擴招之後,戰兵自然不能只有十二個營,若是按原來的編制劃分,戰兵起碼要增設幾十個營,這樣編制太過繁瑣,稱呼起來也不方便。

經過王爭的深思熟慮之後,這次擴招之際,戰兵總計歸爲前鋒尖刀營、左衛振武營、右衛玄武營、後衛奮威營這四大營,分由四名戰兵大將統率。

王爭則自領中軍爲戰時主力,號稱山東明威中軍。

戰兵各個編制,除尖刀、振武、玄武、奮威四大營以外,其餘全部劃歸王爭總領之明威中軍下轄。

明威中軍,下設騎兵營、哨探營、火器營、輜重營,考慮到各營編制衆人早已熟悉,這次依舊沿用以往,並無太大的改變。

四大營人數相同,皆有一萬人,加在一起計四萬之數,若是算上王爭率領的明威中軍,戰兵起碼要擴增到八萬人以上,具體人數還要看全面考較完成後。

若說以往山東軍戰兵十二營是握成拳頭出擊,這次擴招之後則是舒展開來,可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經過數年屍山血海中的戰鬥,王爭領導下的山東軍真正蛻變成了一支各項編制齊全的百戰兵團。

山東軍原本是以“什”爲基層行伍,這次擴招後則變成以“隊”爲基礎,每五什爲一隊,隊副之職皆由軍功突出的什長擔任,若戰時隊官有難,隊副可自行頂替,代爲下令。

由於戰兵各營融合,取消了很多營的編制,原來那些千總大部分都沒了營官的職銜,考慮到這個原因,每五個千總的編制將增設一名督領。

督領之職由各個千總競爭獲得,最後的督領仍爲五個千總之一,負責統御其餘四個千總,與原來營官的模式相同,屬於換湯不換藥。

這樣下來,尖刀、振武、玄武、奮威四大營,除了四位營官大將以外,皆新增了兩名督領輔助指揮作戰,使得效率大大提高。

四大營的編制盡數相同,除督領、正副千總、正副哨官、正副隊官以外,又設軍需官四人、記錄官六人、宣講官十人,醫官、掌旗手與鼓號手各五十人,還有傳令標兵二十人、偵探哨騎一千人與死兵一百人。

此外,行軍在外的輜重與軍械糧草等,皆在明威中軍下轄。

堂內衆將嗡嗡的議論,時不時提出一個新的點子,董有銀儘管是有了家室,性格收斂了許多,可聽到這個消息,依舊是忍不住高聲叫喊起來。

“好傢伙,這一營最少要有一萬人,那可是一萬人哪,真是發了,能幹大事了。”

鄧黑子點點頭,心中一樣是興奮不已。

儘管王爭還沒說,但他們四人和堂內衆將心裡都清楚,眼下山東軍之內,尖刀、振武、玄武和奮威四大營主將的人選,除了他們四個還真沒有別人有那個資格。

鄧黑子聲音小,掩蓋在衆將的議論聲中,董有銀則不然,這小子嗓門大,說起這話就如同鶴立雞羣一般,頗爲引人注目。

王爭本來一臉微笑,就算沒仔細聽,這話依然聽得一清二楚,頓時皺了皺眉朝那邊看過去。

堂中衆人一樣聽見,看見王爭的臉色都頓時刷的一下靜了下去,都是緊緊閉上嘴不吭一聲。

尤其是鄧黑子,方纔他也說了類似的話,只是因爲聲音小沒被聽到,當下是既心虛又後悔,低下頭連大氣都不敢出,就像個犯了錯的孩子。

李巖同樣是心裡咯噔一下,要知道,眼下的王爭可不再是從前能穿一條褲子那時候了,已經懂得馭下之道,並且從他的作爲來看,將來顯然不會侷限於山東附近這一小片地區。

不過王爭蠶食周邊地區的動作極其細微,一點都不引人注目,這樣下去,若想吞併河南恐怕都要數年之久。

李巖想不明白,這種長遠打算究竟是要等到什麼時候,不過可以確定的有一點,王爭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和下屬無話不談的人了。

種種跡象表明,王爭的野心甚至不在伯爵之位,每當想到這裡,李巖就更加慶幸自己當年沒有選錯了人。

若是沒有遠大目標,怎麼值得他輔佐至今?

其實李巖也有私心,他一直都想勸王爭儘早與明廷決裂,自己輔佐王爭一路登頂,做那如同大漢之張良一般的人物,只是這些話全都被他埋在了心裡。

因爲這條路還太遠,就連他也看不到盡頭,時機也遠遠沒到。

董有銀意識到了什麼,這種禍從口出的事情他也不是頭一次幹了,連忙的跪下來說道:

“大帥息怒,大帥息怒,俺不是有意的,不做那個營官就是,不做......”

很明顯,這麼些年了,董有銀依然不會說話,王爭的面色沒有任何改觀,反倒愈發的陰沉起來。

李巖知道,要是讓董有銀這麼說下去,只能小事變大事,福事邊禍事,當下也是趕緊站起身拱手笑著說道:

“大帥,董將軍粗俗,不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大帥胸襟寬闊,就饒了他這一回吧。”

李巖出面求情,軍議司吏員們和一衆武將也是紛紛求情。

忽然間,王爭笑了笑,說道:

“李軍議想什麼呢,本帥怎麼會怪罪有銀兄弟,這尖刀營的營官當然還是由他來做,不然放眼我山東軍之中,哪裡能找得到其他人擔此重任?”

儘管王爭是笑瞇瞇的說話,可董有銀和衆人卻都知道他說的是反話,這種感覺比方纔那種陰沉更爲可怕,都是“這這那那”的說不出話來。

當天王爭並未多說什麼,還是一臉微笑的和衆人討論擴軍事宜,直到傍晚才結束軍議回到內宅。

這件事很快就過去了,說起來是一件小事,可卻在董有銀和堂上衆人的心中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更是讓李巖重新認識到王爭。

......

當天夜裡,在王爭分給董有銀的寬大府宅之中,正是鼾聲如雷的他卻猛然驚醒,出了一身的冷汗。

“怎麼了夫君?”

“俺,俺夢見自己由於說錯了話,被拉出去砍頭,天,天......”

聞言,小紅滿臉都是掛念和關懷,趕緊穿鞋下榻親切的拿了絹布給他擦擦汗,柔聲道:

“論雄才大略,天底下有幾個人能比得過大帥的?”

董有銀搖頭:“沒有。”

“這不就是了。”小紅白了他一眼,倒了杯熱水,繼續說道:

“夫君今後在軍議上定要小心說話,依妾身看,明日就去找黃將軍教教你,我看一直以來他就做的不錯。”

董有銀點點頭接過水杯,“嗯”了一聲,仍是心有餘悸的說道:

“俺明日一早就去找陽子,爭哥真是和從前大不一樣了,今後可一定要小心說話,一定要小心說話,絕不能再出這種傻事了。”

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明神宗平倭詔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
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明神宗平倭詔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个旧市| 错那县| 肇庆市| 广宗县| 当雄县| 临朐县| 维西| 乡宁县| 博野县| 本溪市| 平湖市| 土默特右旗| 永登县| 保德县| 竹溪县| 辰溪县| 富川| 石渠县| 河南省| 临夏市| 宜阳县| 长治县| 南投市| 通山县| 临桂县| 兴安县| 鄯善县| 时尚| 天气| 左云县| 石柱| 安龙县| 蕲春县| 杂多县| 铜陵市| 塘沽区| 武夷山市| 平陆县| 金阳县|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