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

對於王爭來說,下轄多大,那就要管多大的地方。

現在的萊州府雖名義上劃歸自己,但實際上卻被兩個人牢牢把控著,一個是山東總兵劉澤清,另一個則是登萊副總兵元戎立。

他們兩個人的兵馬分別掌控著平度州與膠州,王爭與上一任的登萊總兵韓大虎交接任命時也看到他眼中的爲難之意。

韓大虎作爲登萊總兵,實際上掌管的其實只有萊州府的府治掖縣,但就是那掖縣,也是蛇皮混雜,韓大虎並沒有一人獨大。

韓大虎性子素來沉穩,不會主動惹是生非,守好那一畝三分地就行,據他所說,在掖縣城內除了他的兵馬,登萊副總兵元戎立和山東總兵劉澤清一樣在城內設營分地。

除此之外,新任的登萊巡撫徐人龍也不是個好相與的角色,民壯官徐傑帶著幾千的民壯在城內唯遵撫臺徐人龍之命是從,成了第四股勢力。

王爭既然要執掌登萊,登州府自不必說,早就是王爭一個人說了算,那麼登州營的手自然要伸到萊州府,府治掖縣就成了前線。

所以新年剛過,登州營的兵士們便在總兵王爭的一紙軍令下緊急動員起來,在掖縣內的百姓、士紳大戶與其餘兵馬還在慶賀新年的時候,又搞了一次火線上任的戲碼。

王爭先給登萊巡撫徐人龍行文“通知”,到這邊後越過各級有司衙門,直接和韓大虎辦好交接,其餘事宜按理要交給有司統籌,但王爭一體讓軍議司來處置,有意要把朝廷各有司衙門的權力架空。

劉澤清上次在王爭這吃了個啞巴虧,早就心裡記著這茬,一直在提防著王爭的勢力繼續壯大,進而威脅到他山東總兵的地位。

知道王爭早晚要到這來上任,所以劉澤清年前就在府治掖縣佈下重兵,並且派兵在平度州沿線立營。

眼下在這城內的劉營兵士足有兩千多人,是一名姓童的參將統帶,駐紮在城西軍營,除此之外,登萊副總兵元戎立對掖縣的權柄同樣重視,親自帶著一千多人在城東軍營駐紮下來。

在王爭看來,這登萊兩府從前說話管事的太多,除了登萊總兵還有個副總兵,這兩個水火不容不說,山東總兵劉澤清少不得要來橫插一槓子。

既然成了登萊總兵,那這登萊兩府,說話管事的有他王爭一個人就夠了,剩下的什麼小魚小蝦,給他們留個虛職可以,但手裡絕對不能有兵馬與自己相抗。

不看不知道,瞭解清楚后王爭卻是笑了起來,這萊州府不過是兩州六縣境的地皮,想爭權奪利的卻有四個。

這還只是明面上他知道的,暗地裡打著算盤的不知又要有多少人。

一個萊州府倒成了魚龍混雜的是非之地,怪不得楊文嶽在任期努力了十幾年,就爲的離開這裡。

眼下楊文嶽雖然被調到前線剿匪,本來是個壞事,但他卻和吳惟忠趕上好時候,論功行賞的時候兩個人沒搭上清兵入寇的禍事而丟官去職,反倒因爲跟著總督孫傳庭剿匪有功被皇帝下旨嘉獎。

王爭現在坐在改好的元帥府裡,卻是不斷揉著頭,真是隻有攤子到你手裡了,纔會知道到底有多爛。

徐人龍的民壯人數雖然有三千多人,但是那戰鬥力怕還不如土匪,終究是隻能放著自保,登州營雖隨王爭入城的是招募滿足額的五千員戰兵。

登州營戰兵在去年赫圖阿拉一戰聞名天下,被皇帝稱讚爲三軍最勇,又有勇冠三軍的王爭親自統帶,進城後雖說立即引起諸方不滿,但終究還是沒人有那個膽量來上門找茬。

童世祖和元戎立的兵馬佔住東西軍營在那樂呵呵的看著登州營進城,心道看他們沒了軍營在那待,這時候在外面住豈不是要凍死。

不過他們的小算盤落空了,王爭自掏腰包,出了幾千兩銀子把元帥府周圍的院落買下一些給戰兵們居住,畢竟自己的兵不能讓他們沒地方住不是。

戰兵們自豪不已,天底下像王鎮臺這般待下的總兵怕是獨一份,自豪之餘,董有銀便是發現,戰兵們自發組織起來,操練之餘把各個院子的牆壁連通,大家其樂融融的倒也沒差多少。

登州營在那邊操練駐防兩不誤,不僅沒受罪,反倒是由於屋內留下的熱炕頭暖和不少,閒暇時間窩在屋裡熱氣騰騰的吃飯,這看在劉部人馬的眼裡都是又恨又妒。

話說回來,王爭隨手花出去幾千兩銀子給下屬兵士買房子住的事可完完全全看在童世祖的眼裡,當下他就召集了兩個千總和幾個把總連夜商議。

“看這樣子,王爭手裡的銀錢好似有不少?”

童世祖說完,這些劉部的人便提出一件事,說是王爭上任那日登州營的人擡著三十幾大箱的東西,看樣子沉重的很,如今一看,怕都是百花花的銀子。

對王爭來說,幾千兩銀子數目雖然很大,但卻算不上傷筋動骨,再來個幾次登州營還是出得起,但劉部可就不同了。

這些人都是普通的官兵,不是劉澤清的家丁,餉銀三個月才發幾錢,早就窮的叮噹響,若是老老實實靠那點餉銀早都餓死了,尋常不過是就地徵收,搜刮一些大戶與百姓。

自打登州營進城,就連這點撈錢的手段都被迫消失不少,倒不是劉澤清與童世祖下令不許,實在是登州營的名頭太響。

看到登州營的亮盔明槍,羨慕之餘也少不得暗自忌憚,據說這登州營可是斬首建奴三千餘級,在遼東殺了一圈啊。

韃子是何等人物,那些辮子兵據說一個能打邊軍十個,個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登州營對上韃子都是這等戰績,莫說連邊軍都不及的地方官軍。

不過劉部並沒有其它路子來錢,餉銀根本不能指望,這時間一長,便開始有人重操舊業,挨家挨戶的敲銀子找路子。

起初是小打小鬧,登州營倒是睜隻眼閉隻眼,這天總算是鬧大。

王爭正在元帥府裡和李巖閒聊,忽然一名戰兵跑了進來,神情嚴肅的道:

“啓稟鎮臺,市場那邊出事了!”

“幾名巡城的兄弟抓了劉部的人,李元芳帶著幾百人圍住咱們兄弟,董遊擊聽到後立刻氣勢洶洶的帶人去了市場!”

再一細問,王爭才知道事情的起因。

原來是劉部搞銀子的事和登州營有衝突,那幾個劉部的兵也是,城這麼大你到哪去搶不好,非要到距登州營駐紮地隔了沒幾條街的市場,這怎麼讓人睜隻眼閉隻眼。

這不,三個劉部的官兵正在市場上欺負老百姓,那叫一個囂張,直接讓一隊巡邏的戰兵碰個正著。

俗話說有什麼樣的將就有什麼樣的兵,戰兵們看不著還好,這一下碰上了自然就要管。

不過也是怕事情鬧大,並沒有動刀,三下五除二的把這幾個人逮住準備送回來請示。

未成想沒走幾步,卻被劉部千總李元芳帶人又給圍住,董有銀這暴脾氣聽見了自然是不管不顧的就帶人要去找場子。

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
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峡江县| 东阳市| 远安县| 梧州市| 永善县| 从江县| 邹平县| 策勒县| 皮山县| 泸州市| 沭阳县| 额济纳旗| 新民市| 海门市| 嵊州市| 贡觉县| 永登县| 平顶山市| 本溪市| 库车县| 嘉禾县| 吴桥县| 招远市| 陵水| 司法| 来凤县| 若尔盖县| 沅陵县| 灯塔市| 景洪市| 崇阳县| 盖州市| 通山县| 库车县| 水城县| 祁连县| 兰坪| 道真| 兖州市|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