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

“山東那邊,有什麼消息嗎?”

聽到皇太極的詢問,多爾袞先是看了濟爾哈朗一眼,寬慰說道:

“皇上不必擔心,前一陣子那王爭因爲兵諫和明國朝廷鬧翻了,據在北直隸的阿哈們稟報,眼下正在和流寇死磕,水師都調走了。”

皇太極用熱手巾擦擦臉上滲出的汗珠,長嘆一聲,憂心忡忡的道:

“一個小小的山東,眼下竟然成了大清的心腹之患,這都是朕的過錯啊。”

“皇上不必自責,以咱們大清八旗勇士的英勇,小小的山東,不足爲慮!”

不多時,皇太極的面色逐漸紅潤起來,氣色明顯好了許多,一雙大眼中又出現了久違的精光。

看見皇太極的病情有了好轉,周圍的旗人勳貴們互相大笑,都說是皇上洪福齊天,大清有福。

不過漢臣們的臉色卻並不好看,尤其是范文程,他心裡明白皇太極這是迴光返照,但礙於周圍的滿洲貴族們,又不好多說。

范文程在心底默默想了半晌,最後還是強自跟著發笑,沒有說出口。

皇太極長長地舒了口氣,心道自己已經好久沒有如此快意的感覺了,要不是周圍的大臣們拼命阻攔,他甚至都要出去騎馬圍獵。

皇太極喝了一碗熬好的藥,下令說道:

“鰲拜,你去帶著內廷侍衛,將今日在宮裡宮外忙活的這些宮女和太監,都找個僻靜的地方處理掉。”說到這裡,皇太極轉頭看向多爾袞,吩咐道:

“傳朕的旨意,就說明日可以臨朝處政了。”

“皇上,您身子今日才轉好,依臣看,還是休養幾天再說,朝政的事情有睿親王他們處理。”

鰲拜這是話裡有話,皇太極怎麼會聽不出來,果然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多爾袞,當下也是笑了笑,平靜的說道:

“睿親王勞苦功高,當賞!”

多爾袞的眼睛瞪起來,發現皇太極的身體和精神明顯好了許多,簡直就像換了個人,聽到這話,心裡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失望。

不過他並沒有表露出任何異常,驚喜異常的連聲說道:

“這些都是爲臣的本分,萬歲爺身子好了,這比什麼都強,下面那幾個旗也就翻不了天,咱們大清纔算是邁過這道坎!”

多爾袞幾句話之間,就把皇太極的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鰲拜這些各藍旗勳貴上,說起來也是,皇太極聖躬違和這半年來,鰲拜所處的兩藍旗是鬧最歡的那個。

皇太極點點頭,讓下人撤了蓋在輩子最上頭的毛毯,端坐著身子坐了起來,倒是又有幾分剛剛即位時的威嚴。

自有侍衛們出去通傳,宣其餘陸陸續續到達的八旗勳貴們進殿。

各旗的貴族們魚貫而入,看見面容正常,神態清醒的皇帝端坐在龍牀上面,不少人方纔還是躁動的內心,一下子涼下去不少。

皇帝是病情轉危爲安了,那是誰敲的鐘!?

一時間,旗人們都不敢去看皇太極凌厲的眼神,因爲就在來之前,不少人都調動了自己的部曲,盛京城內其實已經亂了。

若是正常,以皇太極的手段和魄力,莫說這些各旗的貝勒和大臣們,就連多爾袞都不敢輕舉妄動。

這段時間皇太極重病臥牀,而且一天不如一天,對下面的控制力明顯大不如從前,八旗貴族們往常心中的畏懼,緊跟著也就減弱下去不少。

“都坐吧!”

皇太極指了指旁邊,面色鎮靜的說話,但下面那些人心裡有鬼,哪敢就這麼直挺挺的坐下,都是趕緊跪下謝恩,這才小心的往椅子上沾了半邊屁股。

人人心中都想不明白,皇太極最後一次露面還是在四月初,據那些見過面的人所說,當時已經要不行了。

這才過了幾個月,那麼重的病一下子就痊癒了,這根本說不通啊。

皇太極不斷掃視坐在自己下面這些旗人的親王貴族們,每個都是畢恭畢敬,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但他還是能看出來,多爾袞是這裡面最恭瑾的一個,根本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看見多爾袞如此模樣,皇太極心底有些擔心,不過目光卻並未在那邊停留多久,這時候,禮親王代善第一個發聲。

“皇上大病初癒,是天命應我大清。”

他說完,大學士范文程緊跟著上前,跪下說道:

“萬歲痊癒,是我大清洪福齊天,依臣所見,應當大赦天下,以彰我朝顯天威。”

皇太極點點頭,揮手說道:

“範先生辦事朕放心,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聽到這話,范文程老淚縱橫,喜形於色的跪在皇太極腳邊,泣道:

“萬歲如此信任,臣怎麼擔當的起......”

沒等皇太極說出什麼,多鐸覺得實在是看不下去,這奴才真是精通拍馬逢迎之數,出來大聲的嚷道:

“你還知道自己擔當不起,狗奴才,這殿上哪有你的位置!”

多鐸是個炮筒子,性格比豪格更粗狂,說出來的都是真心話,但是基本不分任何場合,想什麼來什麼,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共場合懟范文程了。

還有豪格,雖說在明裡沒有對范文程怎麼樣,但是暗地做的事情卻一樣是在擠兌,其餘的各旗勳貴們都差不多。

此時,多爾袞靜靜坐在一旁,態度不明不暗,一樣沒有正面說出什麼力挺范文程的話。

最後出來替范文程說一句的還是禮親王代善,他回頭瞪了一眼,呵斥道:

“多鐸!在這殿上,哪裡有你咆哮的份,還不跪下!!”

多鐸是兩黃旗的武英貝勒,算是豪格和皇太極的人,皇太極就算想護短也不能在這種時候出言,所以纔看向自己兒子豪格。

可是站在一旁的豪格,居然往回縮了縮。

多鐸是兩黃旗的貝勒額真,在殿上咆哮,身爲頂頭上司的豪格就要替父出頭呵斥下屬纔對,這一點多爾袞心知肚明。

當他看見豪格是這種反應的時候,心中的擔憂已經一丁點不剩,暗暗冷笑。

端坐在首位的皇太極,自然將下面各人的異動盡收眼底,本來寄希望於豪格,不過豪格再次令他失望。

正當皇太極想要出面的時候,多爾袞站出來了,他起身用力將多鐸拉到自己身後,斥道:

“多鐸,萬歲在上,還不快退下!”

多鐸欲言又止,見到皇太極的授意後這纔不服氣的看了一眼多爾袞,悶聲悶氣的站了回去。

多爾袞滿意的笑了笑,回身又是一副畢恭畢敬的神情,揖身說道:

“皇上,多鐸性子就是這樣,大學士對大清的貢獻,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說到這裡,多爾袞不再吭聲,低頭等著回信。

衆人等了半晌,也沒見到皇太極說出一個字,多爾袞偷偷擡頭,見到皇太極正依靠在龍牀一邊,微笑看著自己,當下心中一個激靈,趕緊跪在地上。

不知又過去多久,侍立在一旁的內廷侍衛這才覺得有些不對勁,小心翼翼的朝龍牀看過去,頓時瞪大了眼睛。

皇太極依然還是微笑著依靠在一邊,靜靜注視著下面這些八旗的親王勳貴們,但臉上已經沒有任何血色,身體都有些僵硬。

黃衣內廷想到什麼驚天的事情,抖著手朝皇太極鼻子試探過去,下一刻,他忽然“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多爾袞這才擡起頭,不明所以的看了一眼前面,同樣是面色震驚。

......

崇禎十六年,清崇德八年,崇德皇帝皇太極在清寧宮召見八旗諸貝勒王公大臣的時候猝死,但卻並未留下任何遺旨。

緊跟著,盛京城內刀兵大起,諸貝勒王公大臣爭議不休,除了出征蒙古的阿巴泰以外,滿清在這個時間段,幾乎停止了所有的對外戰爭。

書友們小年快樂,又是一年哪。

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
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天柱县| 陆河县| 阿尔山市| 故城县| 棋牌| 深州市| 周口市| 万全县| 沙河市| 洮南市| 当涂县| 正安县| 光泽县| 开封市| 隆安县| 敖汉旗| 建水县| 应城市| 镇平县| 平和县| 全椒县| 长宁区| 康平县| 余姚市| 神木县| 车险| 新宁县| 舒兰市| 太白县| 资溪县| 双辽市| 繁昌县| 乌什县| 临桂县| 泗洪县| 清涧县| 邢台市| 承德市| 蒙城县|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