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

盛京外城,幾名自前線松山城外一路而來的騎兵狂奔入城,進到汗王宮之中,什麼都沒管,直接就是噗通跪倒在大殿之上。

氣喘吁吁的喊道:

“皇上,前線急報,明人洪承疇率馬步十三萬餘在松山集結,錦州祖大壽一日之內五次突圍,睿親王久攻不下,請求援軍!”

這旗丁話音剛落,緊跟著從外面又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另外的一個清兵跑進來,跪在先前那旗丁身側。

“報——,明人勢重,睿親王損傷慘重,請求援軍!”

儘管皇太極此時已然稱帝,但這大殿卻依舊稱爲汗王宮,爲的就是彰顯女真先祖努爾哈赤建立的不世功勳,聽到這個消息,殿上的諸貝勒王公大臣都是面面相抵。

首座之上的皇太極雖然面露疲憊,臉上略有蒼白的神色,但總體來說依然是人高馬大,威嚴畢露,聽到連續幾個急報,頓時就有些急切。

據他所知,多爾袞處事向來滴水不漏且雷厲風行,狠辣果斷,這次用他換掉老成持穩的濟爾哈朗,就是想盡快在錦州、松山一線打開局面。

沒成想,眼下就連多爾袞都如此急切的連續告罄,若不是事情已經十萬火急,他是不會如此不分輕重的連續往盛京發回急報。

在接下啦的商議中,皇太極認爲如今已經到了大清危難存亡的關頭,所以力排衆議,決定親征前往松山。

但皇太極也知道,現有的八旗兵丁數量依然不夠,所以他在臨行前連續發下幾道詔令。

首先是派旗丁到深山老林之中,去尋找搜抓那些蠻荒未曾開化的野人女真,給他們盔甲刀槍,直接編入八旗軍隊。

其次,以大清天命皇帝的身份,給朝鮮和蒙古發下詔令,讓他們星夜派人前往松山一帶與睿親王多爾袞的軍隊會和,抵擋明軍鋒芒。

儘管命令有條不紊的發了下去,但皇太極自從接到來自前線的急報起,便已經茶飯不思,日夜都在擔憂松山城外的戰事

後來在愛妃海蘭珠的安慰與建議下,決定不等蒙古諸部、朝鮮國派出的隨行軍,先率精騎三千往松山奔行,八旗勁旅緊隨其後。

皇太極本來身體就不算好,前些年的那次興京慘敗更是讓清軍傷及元氣,皇太極在城樑上看見懸掛著的東果公主無頭屍身,當場就被氣的吐血,回到宮內昏厥數日才悠悠轉醒。

許多年過去了,這件事依然在他心中揮之不去,在往松山趕路的途中皇太極只希望當年那支偷襲興京的明軍也能來,到時候也就能一雪前恥,盡殺之以告慰滿洲勇士在天之靈。

不料,皇太極趕路太過焦急,以至於途中舊疾復發,鼻血如同決了堤的江河水一般洶涌,怎麼都抑制不住,最後索性一手拿著大碗去接,另一隻手用來駕馭馬匹。

於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山東歷城,城外的校場內集結了數萬身披紅色鐵甲的戰兵,無數桿鋼槍徐徐如林,人人都是目不斜視。

轟隆隆的步子聲越來越遠,山東軍水陸數萬兵馬,在總兵官王爭的一聲令下,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朝松山堡進發,參與這場決定天下運勢的大戰。

“山東軍!殺虜!”

“殺虜!”

“殺虜!”

“殺虜!”

......

松山堡的城牆上,吳三桂乾咳一聲,聽著西石門那邊的喊殺聲,抱拳說道:

“總督大人,末將久在遼東與其周旋,深知韃虜勇悍,不可力敵,一人便可擋我大明將士數人,眼下已經猛攻數日,西石門仍然未見鬆動,還是暫且退兵,若大軍有任何閃失,豈不是遂了賊人的願?”

聞言,玉田總兵曹變蛟點點頭,開口道:

“吳總兵言之有理,依末將看,朝廷大軍尚有數萬在後未曾來到松山堡,邸報也說前幾日山東軍在歷城出發,何不等到前後合兵之時,數路出擊,痛擊東虜!”

聽到這話,洪承疇呵呵一笑,倒是沒什麼多餘的反應,曹變蛟或許是真心話,但那吳三桂他看得清楚,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不過是爲了保全自身實力罷了。

洪承疇看了一眼身後一名穿著蟒袍的太監,悠悠說道:

“吳總兵,當年你率幾百家丁就敢衝進陣中死鬥上萬韃虜,如今擁衆數萬,鎮守一方,怎麼卻怕成這個樣子?”

聽到薊遼總督這麼說,吳三桂只是微微一笑,全然當做沒聽見,既不正面回話也不再說一個字。

這已經是頗爲無禮,但他身邊的那些總兵與外圍不少部將都沒什麼反應,洪承疇這話好像是問給了空氣一般。

遼東與邊鎮的軍戶大將們與其餘地方不同,多是經年駐守,早就自成一派,穩穩的坐擁一方,雖說名義上洪承疇屬於督師,對他們有指揮職權。

但洪承疇已經不止一次的捫心自問,這些驕橫跋扈,誰都不放在眼裡的將領們他還真是指揮不動,吳三桂這麼無視下來,倒有些讓他無可奈何。

這個時候面上不能再多說什麼,免得現場更加尷尬,但洪承疇心中的怒氣卻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消散,冷聲說道:

ωωω тt kдn Сo

“本督出關前也曾打算用吳總兵的法子,步步爲營,集中最大的兵力與韃虜決戰,但卻有人背後在戳本督的脊樑骨,說是在刻意的拖延。”

前些日子,洪承疇在關內集結兵馬,本來想用步步爲營,集中優勢兵力與清軍搏戰的方式取得勝利,可兵部尚書陳新甲不認同,在朝議中上疏。

說是兵多餉艱,拖延一日朝廷就要拿出十幾萬大軍的糧餉,主張速戰速決,這話可謂說到了崇禎皇帝心坎上,眼下朝廷最缺的是什麼,不就是銀子和糧食嗎。

崇禎皇帝不僅採納了陳新甲的意見,更是派出一名監軍攜帶聖旨來前線催促出戰。

實際上,洪承疇說這番話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口惡氣罷了,聽了這番話,他身後正站著的一名文士滿臉漲紅,有些慍怒之色。

這個人穿著五品官服,正是任監軍的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

每每想到這事,洪承疇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雖說監軍不再是那些倨傲自大的太監,可這些東林的文人卻還不如中官監軍,起碼那些太監給點銀子能打發了,但這文士完全就是軟硬不吃,狗屁不通。

這張若麒就是最典型的一個,整天傲著臉,完全是在用大義之名與自己作對。

洪承疇下令整軍,張若麒定然要來攪和一番,不讓你順順當當的整軍備戰,洪承疇這邊剛下令等待後續兵馬,這張若麒立馬就要來拿著皇帝的聖旨,牛氣哄哄的催促進軍決戰。

雖說洪承疇也是文士出身,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南剿賊寇,北御東虜,心裡的想法早就和那些軍將們差不多,已經可以說對那張若麒是恨之入骨,就差一刀活劈了他。

這等督撫不合的事情在最近的遼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可鬧到自己頭上卻又是另一碼。

洪承疇是皇帝欽命的督師,統率兵馬負責援救錦州,可這職方郎中張若麒也是監軍,還拿著聖旨,他們一人一個命令,你進我就退,你退我就進,搞得下面那些總兵大將都是一頭霧水。

完全不明白到底是該聽督師的命令,還是該聽朝廷監軍的命令。

這事情在明軍之中逐漸傳開,銳氣逐漸散去,就連進攻西石門的腳步都停了下來,整天就是聽這兩個人在議事堂上對著吵,一直都沒有個統一的命令下來。

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桿五文河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
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桿五文河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武平县| 湛江市| 永春县| 瑞金市| 拉萨市| 正定县| 永嘉县| 胶南市| 江津市| 汉中市| 任丘市| 拜泉县| 本溪市| 黑河市| 库伦旗| 枣强县| 合作市| 久治县| 永清县| 察雅县| 招远市| 休宁县| 买车| 尼勒克县| 威远县| 古田县| 大同市| 庆元县| 新闻| 绿春县| 五常市| 宝兴县| 万盛区| 辽源市| 临朐县| 莫力| 灵川县| 天全县| 徐水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