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

(感謝當世自逍遙的弟子打賞大力支持,非常感謝老兄弟。)

聽見那姓劉的哨官打趣,高山也是張嘴一笑,露出滿口的大黃牙,繼而帶著家丁們大搖大擺的走到不遠處。

靠在牆邊擡頭一看,見到王爭不知從哪弄來一副桌椅,正坐在那有聲有色的寫寫畫畫。

起初高山等人仍是指指點點,不過看了幾眼他們就再也笑不出來了,他們看不懂,這王爭招兵怎麼與他們招兵不一樣呢?

往日自己招兵都是久久不見有一個人來參軍,百姓甚至都躲得遠遠的,怕被生拉硬拽,但王爭就只是擺了一副破爛桌椅坐在那,排隊參軍的人居然源源不斷,而且大多數都是年輕力壯。

當下這些哨官都是一副驚愕的表情,怎麼也想不明白這是爲何。

他們當然不明白,這些排隊參軍的人大多都是王爭從義井莊帶出來的青壯,一路上早就對王爭視作大哥且言聽計從。

此時王爭又有了百總的身份,再加上吳惟忠昨日送來的安家費,更加想跟著王爭在這裡開闢一片新天地。

坐在邊上看了半晌,高山看不下去了,罵罵咧咧的站起身,拍拍屁股說道。

“真是活見鬼了,這幫刁民今日都吃錯藥了不成,老子招兵的時候怎麼沒見他們如此踴躍的參軍?”

“是啊,早知如此,咱們也該爭一爭這招兵的事,聽聞那吳惟忠可給了一千多兩的白銀,心疼啊”

瞪了一眼說話那哨官,高山雖然心裡也在肉痛,但仍是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

“咋了,一千多兩很多嗎,那些個破衣爛衫的刁民就算當了兵,難道就能比你我手中的老兵要強不成,等著看那王爭的笑話吧?!?

說完,帶著自己的家丁頭也不回的進了軍營。

見到灰溜溜離開的高山等人,王爭暗自冷笑一聲,其實今日這局面全是裝出來給高山他們看的,爲的就是出出昨日那口惡氣。

早在出了中軍廳時,王爭便在盤算著如何能扳回一程,昨日讓黃陽、董有銀、鄧黑子幾個負責張貼告示。

當然了,吳惟忠給王爭的安家銀只有一千一百多兩,雖然已經是他能給的極限,但相比原本的三千多兩來說仍是少了太多。

即使王爭一點也不用到其他地方,全部分發到新兵身上也就只有四兩多一點,仍是不夠。

這些銀子正好可以用來置辦田地,本來這第一批的兵員,王爭也沒想用本地的百姓,看了一夜的《紀效新書》與《練兵使紀》,使得王爭受益匪淺。

本朝名將戚繼光有著一套獨特的練兵與徵兵方式,城鄉那些油腔滑調的兵痞、兵油不要,見慣了官府好打官腔的人不要,臉色發白細皮嫩肉的也不要。

那要什麼呢,要的人王爭手中正好有不少。

那些高大黑壯,見了官府有膽怯之意的鄉野之人最好,莊稼漢和礦徒最好,當然了,這膠東礦徒不多,但是私鹽販子倒是成片成片的,到處都有鹽井與鹽場。

這些敢賣命的私鹽販子與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正是眼下編練新軍的最好人選,所以王爭第一時間便想到了自己手頭二百來個義井莊的青壯村民,這可都是現成的好兵苗子。

擡頭看了一眼,正見到搓著手的鄧二黑,他嘿嘿一樂,說道:“爭哥,這下俺總能跟著你幹了吧?!?

好像害怕王爭不同意一樣,鄧二黑趕緊擼起袖子,露出略顯黑色的健壯左臂來,拍了幾下。

“爭哥你看,俺可壯實著呢,不會爲爭哥丟人的?!?

微微一笑,王爭看了一眼身側的黃陽,張口示意道:“黃陽?!?

聽到王爭召喚,黃陽回身從一個大木箱子裡拿出一口腰刀,鄭重其事的交給鄧黑子,笑道。

“你小子當心些,這腰刀可鋒利著呢,可不像自家糞叉一樣隨便耍!”

連連點頭,鄧二黑興沖沖的拿著腰刀跑到他孃親面前顯擺去了,微笑著搖了搖頭,王爭看向下一個。

......

招兵工作進行的很順利,若不是王爭爲了不讓吳惟忠過於驚訝特意多做了幾天樣子,這次募兵其實不到三日就會全部結束。

即使是這樣,六天不到也全部招完。

當聽見王爭已經招募滿額時,吳惟忠根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當下急忙找王爭到中軍廳內來見面。

此刻,吳惟忠正細細的,一頁也不肯落下的翻著王爭剛交上來的文冊,邊翻邊讚不絕口,若有所思的合上文冊。

吳惟忠幾日以來的愁雲全部消散,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王爭,撫掌笑道。

“好你個王爭,本官發往撫臺大人那裡爲你求職的公文還沒收到回信,你居然就已經招完兩百餘的新兵了?!?

說到這裡,吳惟忠看向王爭,故意說道:“依本官看,你這後起之秀比起高山那些人來,強了太多!”

聽見這話,王爭也低頭打量一番吳惟忠,正與吳惟忠的眼神對上。

趕緊移開視線,王爭不由得去想,難道這吳惟忠是打著試探自己的心思?還是起了招攬之意?

“這是卑職擬定的四個隊官人選,請大人過目!”

想了想,王爭遞上另一份戶籍,相比於上一本文冊上密密麻麻的人名,這本就顯得清晰了許多。

見王爭巧妙的避開了自己的詢問,吳惟忠倒也不急,反正來日方長。

低下頭看了一眼王爭遞過來的戶籍,有些驚訝。

“王哨官,爲何這上面只有四個隊官的人選,其餘的什長未曾挑選嗎?”

點了點頭,王爭說道:“戚少保之《練兵實紀》中曾列出挑選軍將之法,將官不可能面面俱到,卑職覺得可行?!?

說到這裡,王爭好似前幾日晚間苦讀時一般,情不自禁念出:“...譬如竹之有節,節節而制之,故軍士雖衆,統百萬夫如一人,如此必收萬人一心之效,必爲堂堂無敵之師,百戰百勝!...”

戚帥的《練兵實紀》許多武官都聽過,但礙於不識字,許多人只是有所耳聞但卻並不知曉箇中道理。

吳惟忠縱然識得字,也曾拜讀過,不過卻仍是不得其中奧妙,今日聽王爭一席話後卻有如茅塞頓開,也起身喃喃起來。

重複一遍後,吳惟忠忽然轉身。

“依王兄弟所言,這戚帥選將用人之法便是挑選主要將官,再讓這些主要將官去各自挑選部下。”

點了點頭,王爭道:“大人說對了一半,如此做法卻也有利有弊,戚家軍如此去做成了當世強軍,然東施效顰者也有不少,卻紛紛成了笑柄,何也?”

此刻,吳惟忠彷彿與王爭不再是上官與下屬的關係,而是兩個探討練兵選將之法的普通人。

吳惟忠搖頭道:“不明不白,若是如此去做,難道不怕下級將官結黨拉派嗎,那高山等人便是如此,還請王兄弟解惑!”

王爭細細思索一陣,說道:“卑職至今也未能參透,不過有一點卻是深信不疑?!?

吳惟忠打起精神,趕緊問道:“王兄弟快說,是哪一點?”

“戚家軍此般做法,是建立在一個強效有力的軍規之下,從選兵、點將、操練再到上陣無不是在一個大圈之內?!?

“這種選將做法看似愚鈍,但若是能將其控制在這個大圈之內,反倒能促進將士之間的協調與配合,極大增強戰鬥能力,真正做到百戰無敵!”

王爭還有些話沒說出來,現在的文登營多是以世襲軍戶爲主,這些人世代皆是兵丁,早在明代中期便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如今只是披著狼皮的羊而已,毫無戰鬥力可言。

若是用戚帥的練兵方法操練這些兵油子,只會越搞越亂!

吳惟忠在堂內來回踱步,驚奇陣陣,忽然又在唉聲嘆息。

“說心裡話,我吳惟忠與你不同,不是自小軍職,能走到今日這一步完全是靠著撫臺大人提攜,萬死亦難報答撫臺大人的知遇之恩,但是...”

王爭微微一笑,說道:“卑職以爲大人各個方面都比其他人強了千倍萬倍,總會一日會有大成就的?!?

哈哈一笑,吳惟忠拍著王爭的肩膀,感嘆道。

“恨不能早見,今日聽了王兄弟這一席話,這才發現半輩子都白活了,看來讓王兄弟做一個小小的哨官仍是屈才了?!?

聞言,王爭淡淡一笑,抱拳道。

“協臺過譽了?!?

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著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a>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a>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a>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
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著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a>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a>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六百零九章:看著就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花垣县| 乐亭县| 自贡市| 贡觉县| 肇东市| 思茅市| 连江县| 临城县| 鄱阳县| 惠安县| 岚皋县| 宜州市| 常山县| 濉溪县| 秭归县| 乐山市| 神池县| 奈曼旗| 龙陵县| 蒲江县| 江阴市| 原平市| 城固县| 和田市| 景泰县| 鸡西市| 白银市| 土默特左旗| 西丰县| 内丘县| 瓮安县| 沙湾县| 什邡市| 阿勒泰市| 利津县| 惠州市| 宁陕县| 大竹县| 宁海县|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