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

郟縣之戰後,朝廷最後的精銳陝西秦軍幾乎喪失殆盡,官軍一潰千里,明廷在河南所能控制的地方,實際上只剩下黃河以北的懷慶、衛輝、彰德三府和豫東少數州縣。

這個時候,恰逢山東軍發動滄州兵諫之初,據說闖王李自成聽聞此事後放聲大笑,躍躍欲試,想立刻率大軍進圍開封、歸德二府。

但後來這個念想被牛金星等人合力勸止,說是王爭雖然率主力戰兵北上,但山東內外還留有大量正兵,從前吃過的虧不能再吃一次,還不如轉奔湖廣。

當時在湖廣境內的官軍,實際上遠不如河南,唯一值得提起的只有平賊將軍左良玉,據說在襄陽聚攏了幾十萬的殘兵敗將。

崇禎十五年閏十一月,正是山東軍挺近河間府的時候,李自成率闖軍主力約四十萬人由河南的南陽進入湖北,直奔襄陽。

消息傳到襄陽,左良玉大驚失色,率左軍在襄陽附近州府劫掠一番後趁夜難逃,等到闖軍來到襄陽的時候,城內百姓受左軍欺壓已久,爭相喊打官軍,浩浩蕩蕩迎闖軍入城。

襄陽不遠,便是荊州。

明惠王朱常潤、偏沅巡撫陳睿謨率大批官員毫無抵抗之意,隨同一衆官員棄城而走,駐守在荊州的明軍要麼就地解散,等待歸附闖軍,要麼就是隨之南逃。

闖軍自歸德一役敗後,轉瞬間聲勢再起,所過之處皆是望風披靡,“明廷文武諸司,相率潛逃,各處城門幾無一卒。”

闖軍進入荊州,殺明湘陰王朱儼釒伊全府數十口後仍覺不快,竟搜找了打量的柴草堆砌在王府內外,燒起大火焚燒湘陰王府。

五日之內,李自成分兵連下棗陽、宜城、谷城、光化等縣,一呼百應,各地州府無論官員還是百姓,盡數望風而降。

佔領襄陽、荊州之後,李自成馬不停蹄,繼續率闖軍主力向承天進軍。

崇禎十六年正月初一日,闖軍攻克承天。

此役,湖廣巡撫宋一鶴城破後自縊身亡,巡按御史李振聲揮木擊賊不敵被俘,後絕食而死,總兵錢中選率親丁登城力戰身亡,唯有欽天監博士楊永裕獻城投降。

佔領承天以後,闖王李自成下令改承天府爲揚武州,緊跟著率主力繼續東進,並且於正月十五日攻克漢川縣。

這裡距湖廣省會武昌只有一百二十里,又依瀕漢水,順流直下,幾日便可達武昌。

左良玉帶著部衆由襄陽逃到武昌,腳跟還沒站穩,屁股都沒坐熱就聽闖軍殺來,只好再劫掠一番,順江逃往九江。

左良玉部逃跑後,闖軍取道劉家隔,於正月十八日攻克了漢陽府,繳獲船隻四、五千號。

闖軍乘船渡江進攻武昌,兵鋒欲挺進南直隸,可由於江水湍急,闖兵大部分都不熟悉水性,船隻幾乎都被風浪打沉,損傷慘重。

李自成決定暫時停止渡江,經雲夢縣返回襄陽。

看到這裡,王爭雖然對接下來的事情早有預料,但還是忍不住有些吃驚。

闖軍佔領大半個湖廣只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說白了,就是李自成和左良玉追逃戰,左良玉打著朝廷官軍的旗號到各處逃亡,劫掠百姓,所作所爲,比從前的流賊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比之下,李自成的闖軍卻成了正義之師,只需要簡單的幾條命令,再散佈上一些流言,就能輕易的收穫民心。

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完成一切準備,改襄陽爲襄京,號稱“新順王”,被羅汝才、小袁營、革左四營等各路農民軍尊爲“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並且提升了一大批部下將領。

李自成這次稱王之後,闖軍對外稱“新順軍”,而且營制方面也經過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整頓。

李自成把原來闖軍與歸附的明軍、各部農民軍劃分爲擔負攻城和野戰人物的五戰營和鎮守重要城鎮和戰略要地的地方軍。

在這個時候的人看來,這沒什麼特別,不過是仿照了山東軍正兵、戰兵、輔兵的三級兵制。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陽稱王后,原來流寇的各級將領,就好比山東軍的各地主將、營官一樣,對外都有了正式的職稱。

說起來與歷史上有所不同,本來新順軍的權將軍有田見秀和劉宗敏兩人,據說田見秀“爲人寬厚,能得衆心”,所以李自成命他“提督諸營事”。

劉宗敏則是充當李自成的左右手,並且協助指揮李自成的中權親軍,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可是現在,劉宗敏橫死歸德,頭顱被安東候王爭進獻到京師,除他之外,闖軍中一時竟找不到第二個權將軍的人選。

李過雖勇猛,但資歷不足,高一功穩重,卻威望不夠,羅汝才儘管威望和能力都夠,但是李自成心有隔閡。

所以商議到最後,新順軍中只設置了田見秀一個權將軍,中權親軍和劉宗敏部都由新順王李自成親自統領。

說起來有些蹊蹺,山東軍上次改組設置了“四營十八戰將”,這回闖軍改組只隔了幾個月,同樣設置了“五營二十二將”,不少人都覺得,李自成這可是過於不要臉了。

山東軍雖說是天下第一強軍,但是你順軍今非昔比,不見得比人家山東兵馬差,怎麼會仿到這種地步?

從地方軍、主力軍的制度,再到最後的四大戰兵營,五大主力營,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李自成的中權親軍就好像是王爭的明威中軍,下轄帥標正威武將軍張鼐,威武將軍黨守素、帥標左威武將軍辛思忠、果毅將軍谷可成、帥標右威武將軍李友、帥標前果毅將軍任繼榮、帥標後果毅將軍吳汝義七員大將。

此外,左營制將軍爲劉芳亮,還有左果毅將軍馬世耀,右威武將軍劉汝魁爲副將。

其餘營制大體相同,右營制將軍劉希堯,左果毅將軍白鳴鶴,右果毅將軍劉體純;前營制將軍袁宗第,左果毅將軍謝君友,右果毅將軍田虎;後營制將軍李過,左果毅將軍張能,右果毅將軍馬重僖。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賀錦作爲後來歸附李自成的農民軍首領,此次也被任爲權制將軍,位在諸將之右。

王爭看完,深深地吸了口氣。

沉默半晌,王爭放下手中邸報,將軍案上的茶水一飲而盡,神采奕奕的走出正堂。

李自成這屬於治標不治本,就算主力五營戰鬥力直線提升,但地方兵馬的根子還是原明軍和地方流賊,雖然席捲的速度快了,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後面隱藏著巨大的禍患。

可以預見,一旦順軍的主力五營遭受重創,整個軍隊的實力便會大打折扣,再加上沒有優質的後背兵員補充,精銳死一個就少一個。

歷史上清軍入關之後,看似百戰百勝的順軍,一片石之戰,李自成親率的主力五營近乎全軍覆滅,其餘地方軍素質低下,根本對清軍難以抵擋,崩潰的速度令人無法相信。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李自成那邊怎麼樣,這都是歷史的某些必然性,自己還是先把錢財緊缺的事情想想怎麼處理。

從前王爭可能不會想太多,但是現在手握號稱天下第一強軍的山東兵馬,必須爲今後長遠打算,自然不想多年的辛苦付諸東流。

看著眼前的荷花池,王爭不經意間捏緊雙拳,眼中流露出不一樣的神采。

眼下都到這個地步了,再到日後的崇禎十七年,應該也有實力與韃虜拼上一拼了吧。

推薦一本明末文《鐵血鑄新明》,大家可以去支持支持。

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七十二章:獻銃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
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七十二章:獻銃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拜城县| 蓝山县| 额尔古纳市| 呈贡县| 迭部县| 和林格尔县| 博兴县| 台山市| 虞城县| 安阳市| 岱山县| 南陵县| 大同市| 军事| 贺兰县| 龙胜| 龙胜| 泸定县| 湖北省| 新建县| 梅河口市| 江达县| 京山县| 黑河市| 桃园县| 舟曲县| 河池市| 洮南市| 扎囊县| 珠海市| 灵寿县| 盐边县| 湖口县| 璧山县| 武安市| 黎川县| 茌平县| 海原县| 桦甸市| 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