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

敢在衆目睽睽之下,直接編造名目斬殺在前朝就是總兵級別的姜襄,王爭憑藉的是齊軍的赫赫兵威!

山西在旁人眼中是個爛攤子,所以就要王爭帶著大軍來親自動手,眼下既然已經把大同府這臺給拆了,那自然是要趁熱打鐵,任命新的主副將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補臺。

這個人不用非要能力出衆,但必須要對王爭和大齊忠心耿耿,現下來說,對於王爭最主要的只有四個字,後方穩定。

以現在大齊的武力,只要內部穩定了,這些兵馬把大順和大西給滅了肯定是沒什麼問題,那篇“討賊檄文”,就是李巖的建議,用於引導輿論和民心,爲大齊統一中原而造勢。

直到現在,基本是個人就知道大齊即將以絕對的武力優勢完成統一大業。

所以留鎮大同的必須要有兩個人,主將暫時需要用原來本地的將門之後,可以穩定當地的人心,不過其次那個副將才是實際掌握兵權的人選,必須要從禁軍中指派得力干將。

其實說起來,王爭的這個做法和多爾袞入主中原之後差不多,意義上相同,都是先穩定地方,等全國安定了之後,騰出手再來一個個的收拾。

自從西征開始,王爭的神情一直異常沉穩,沉穩得讓人甚至忘記了他的真實年齡,很多人都明白,無論這個姜襄有沒有反心,斬殺他都是整頓大同的必要之舉。

然而整頓大同,實則卻是爲進一步整頓山西打基礎,用這個說一不二的總兵大將來殺雞儆猴,誰要是還打什麼歪心思,這就是榜樣!

所謂陽謀陰謀,關鍵在時勢,眼下這個大勢所趨的局面,就算李自成和張獻忠知道和大齊作戰等同於送死,也得硬著頭皮跳進來。

這次西征,王爭是打著必勝的心思。

在剿滅李自成後,西北一帶的局勢必定發生重大變化,來之前,這些事情王爭全都考慮到位,若是等到李自成、張獻忠全部被剿滅,天下歸一的時候,有幾件事便是不得不提上日程了。

像是彰武立國之後的大封功臣,還有西北、川蜀、雲貴一帶的整頓,以及全國各地政治區域的重新劃分,甚至是兵制和憲法的全面改革等等。

作爲一個嶄新的王朝,有的東西可以延用前朝,但有的卻要進行必須的進步,時代在發展,王爭不想讓大齊從一開始就落後於世界。

除此之外,還有前明皇室的處置方法,也最讓王爭頭疼。

要知道,前明皇室只要還在這個世上存在,那就多多少少還有些號召力,上到朱以海,下到各地已經被齊軍軟禁的藩王,都需要個妥善的處置方法。

對於這些人,王爭從政治角度考慮,爲了穩住前朝官員的心,自然不能和李自成去學,將他們全都殺光,這樣只會造成混亂。

至於說什麼善待,其實王爭心裡是不太願意的,但還要看這些前明皇室自己的表現,現如今這天下,真正應天而起的皇族,只有他王家!

只要認清這一點,能活下去還是大有希望。

王爭不是那種大公無私的聖人,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被其他人輕而易舉奪去,爲了保住自己和王家的大齊,他可以做任何事。

若真的沒有那個‘反齊復明’的心,讓前朝皇室隱居起來安安穩穩度過下半生,也不是不能考慮。

當然了,這些全都要在這場戰爭結束後一起處理。

......

被稱爲四大古都的西安城下,眼前卻是一望無際的齊軍,飄揚的黃龍大旗遮空蔽日,戰鼓震天,幾整排黑洞洞的炮口都對準了西安城的方向。

看著這一幕,李自成的嘴角都在抽搐,良久,他纔對身側的牛金星說道:

“軍師,你親自去一趟齊軍大營,還是求和吧,這仗怎麼打?”

作爲大順永昌皇帝的李自成,看見齊軍之後的第一個念想居然不是怎麼抵抗,保住西安,卻是毫不猶豫的求和投降。

這些,其實不是因爲李自成膽小,只是因爲大齊武力的絕對碾壓之勢,李自成還算是個明白人,知道負隅頑抗只有把所有人都推到死路上。

況且,大齊又不是關外的蠻夷,沒有民族大義的鞭策,李自成很可能做出和歷史上不一樣的決定。

早在山海關外的時候,李自成就曾親眼目睹過齊軍的戰鬥力,那時候還僅僅只有兩萬步軍,現在來的卻是號稱百萬的精銳。

這才半年過去,無論裝備還是氣勢上,這些齊軍都比原來山海關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而失去了幾乎所有老營的大順,卻是愈發的退步了。

不得不提,在李自成眼裡,面前這支號稱百萬的齊軍,看上去比去年自己手中的百萬之師,更像是一支真正的軍隊。

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李自成和王爭好歹都算得上在北京正兒八經的稱過帝,只有先後之別,但卻沒有真假之分,兩個人實際上都算得上是天子。

這王爭一怒,大順和大西可真的要伏屍百萬,說殺誰就殺誰,誰敢提個不字?

但李自成他無論怎麼怒,都是拿對方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原本大順的疆土割麥子一般被齊軍收下,軍心也是每況愈下。

‘討賊檄文’李自成親自讀過,雖然十分氣憤,但這檄文就連他自己讀了都有些熱血沸騰的感覺,更別說這些身受大齊恩澤的兵將們。

當日王爭在紫禁城頭親自念出討賊檄文,效果異常顯著,這纔剛剛過去了半個月,竟然已經打到了西安城下,並且裡三層外三層的將這裡團團包圍,現在的李自成算是由衷體會到了去年崇禎的心情。

內無強兵,外無援軍,除了困守這座孤城,李自成已是無路可走。

城內只有十幾萬老弱病殘,這種時候在外也不會有任何人來支援自己,基本上,這才建立一年多的大順是敗局已定了。

西安城內人心惶惶,李自成甚至能聽見不少大順的兵將在公然議論如何投靠齊軍的事,而李自成對此毫無辦法。

郝搖旗和李過還是那個性子,口口聲聲在請戰,但即便是在他們眼中,仍然對城外有著深深的忌憚。

李自成看得出來,他們兩個請戰的時候,其實是打著必死的念頭。

但對方佈置在正面的步兵方陣就有好幾十個,更別提遠處不斷奔騰,只能看清灰塵的無數驍騎,出去那不是送死嗎,何苦呢?

李自成拒絕了其餘將領請戰的要求,一心只想求和。

感謝大家默默的支持!

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a>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
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a>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铁岭市| 菏泽市| 贺兰县| 香格里拉县| 巴彦淖尔市| 五大连池市| 平乡县| 鄂托克旗| 黄大仙区| 武胜县| 兴安盟| 日喀则市| 龙口市| 南安市| 曲沃县| 南宁市| 上思县| 阜南县| 淳安县| 无棣县| 乐昌市| 罗甸县| 类乌齐县| 大化| 即墨市| 曲水县| 大埔县| 合江县| 孟连| 汉阴县| 台山市| 浦县| 宁津县| 巨鹿县| 禄劝| 凭祥市| 天全县| 原平市| 万源市|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