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

崇禎十六年六月中旬,安東候、左都督、山東總兵王爭在徐州誓師討賊,並且揚言半月內必破襄陽,殺李過以報仇雪恨。

消息傳出,河南、湖廣,南北直隸皆驚。

最初聽到這個消息後,很多人都是一笑置之,畢竟,這個年代順軍已經尾大不掉,中原糜爛,不少明眼人在心裡都能看到明朝的結局,僅憑山東軍一家之力,要想再次擊潰如日中天的順軍,簡直難如登天。

但令人意外的是,山東軍西進後卻得到了湖廣、河南和鳳陽府殘存官軍的積極響應,僅是世人皆知出兵參與進剿的總兵級別大將就有不少。

像黃得功、劉良佐,甚至南直隸京營提督太監盧久德都率部前來,除此之外,在西安一直屯駐的左良玉部竟然也稱會親自率左軍北上協從。

這一場山東軍和順軍的“私人恩怨”,才幾天的功夫,竟然意外促成了一次晚明規模最大的官軍圍剿。

各地的官軍紛紛跟風進剿,其實並沒有得到朝廷的意思,在世人看來,他們都是跟隨王爭而去。

身在冬暖閣批閱奏摺的崇禎聽到這件事,委實吃了一驚,無論崇禎皇帝自己,還是北直隸的這些高官衆臣,都沒有想到王爭會有這麼大的號召力。

這種號召力只是表象,很多官軍都是出人不出力,想要跟著討便宜罷了,畢竟山東軍不似其他兵馬,那可是連建奴都能擊潰的。

從前的數次圍剿,都是由朝廷發佈檄文,再由督臣或總督總領,即便是那樣,各地的官軍也是陽奉陰違,根本連人都不出。

這次明面上看來,王爭不過是在徐州誓了一次師,帶著山東軍四大營戰兵西進,僅此而已。

但是這些人卻依然爭相跟隨,崇禎憤怒的將摺子掃落在地,負著手走出冬暖閣,心底十分不是滋味。

但事到如今,身爲皇帝的他,已然對王爭沒有任何鉗制的辦法,山東軍已經成勢,崇禎似乎只能做個看客了。

......

山東四營戰兵號稱十萬大軍,在王爭的親自率領下,從徐州境內出發南下,進入鳳陽府的地界,直奔宿州城而去,小小的宿州,眼下卻是各路官軍雲集。

首先,前來赴任的宿州守備袁時中剛剛到任沒幾天,還沒來得及拉起太多人馬就接到這麼個軍令,心裡真是又驚又喜。

本來袁時中麾下只是原本小袁營剩下的幾百馬兵,勢單力孤,很多人都不放在眼裡,想要在宿州城打開局面實在很難。

但是安東候王爭親自帶著大軍南下進入宿州,以他的手腕和魄力,宿州一帶想必會經過一番大刀闊斧的整改。

當然了,這是山東軍上下外系人人難求的好機會,在安東候眼皮底下辦事要是能表現好,基本上王爭的一句話,就能把你後半生沉浮給定了。

在最近的日子,本來無人問津的袁時中卻經常迎來客人,宿州的知州,還有幾個朝廷千總都爭著搶著討好。

袁時中高興的同時當然也不會忘了,這些其實心底對自己這個前賊還是鄙棄,這可全是看安東候要帶大軍來了。

一方面,袁時中笑臉相迎,都是滿口答應下來,但心底卻暗自將這些人前後分明的態度記下,準備如實稟告王爭。

在徐州誓師消息傳來的第二天就有一支萬餘人左右的官軍來到城下,這速度實在快了點,不過聽到對方是黃得功之後,袁時中才釋然。

這個朝廷總兵是少有幾個讓袁時中心底佩服的,手底下那些兵也都是難得的悍卒,小袁營絕對優勢的兵力竟被打的潰不成軍。

說起來,袁時中並不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小人,和黃部堂堂正正的對決被擊敗,這很光彩,沒什麼大不了。

袁時中和黃得功心下其實都有些嗟噓,前不久還是你死我活的對頭,現在卻成了同僚,黃得功不親自來說到底也能過得去。

來人比袁時中更加客氣,是黃得功部下的一個參將,沒有絲毫的桀驁之情,同袁時中笑談了幾句就是離開。

能派這個級別的將官來見,其實也顯出身爲總兵大將的黃得功心中氣度,並不打算對從前的事情深究。

黃部就在城外三裡出紮下營盤,等待其他兵馬到來,和城內的山東軍外系並沒有任何衝突。

宿州,是南直隸的北大門,前可進鳳陽,後可退徐州,自古以來便是南北直隸的交通要路之一,更是京杭大運河必經之地。

徐州到宿州根本沒多遠,路途還算平坦,山東大軍自城外誓師後,按照尋常速度三日左右也能抵達郊外。

這裡是安東候王爭規定的各路官軍集合點,黃得功一部最爲好戰,所以來得最早,十分配合的在城外紮營。

但是第二天的夜裡,城上的袁時中又是皺緊眉頭。

遠遠的有一支規模約在三萬人左右的兵馬前來,打著劉字大旗,看樣子應該是劉良佐麾下的兵馬。

提起這個人,袁時中可是恨得咬牙切齒。

當時,他小袁營和黃部怎麼說也是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決戰,但是劉良佐呢,乾的竟是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趁亂俘殺了他們多少兄弟。

那支兵馬亂哄哄的停在城下,全是人喊馬嘶的雜亂聲,前排那些軍將們個個牛氣沖天,好像自己是天王老子一樣,和黃部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看到對方這個樣子,袁時中更是心下暗自冷笑,如果當時和小袁營作戰的是劉部,可能就不會敗的這麼慘。

城下,不少劉部的軍官都指著城上不斷譏笑,起初還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但是聲音越來越大,甚至都傳到了上面。

說什麼袁時中那是一介匪賊,就算跟了安東候王爭,一樣狗改不了吃屎,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分配到外地做個守備,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再看他劉部,總兵之下,參將就有四個,遊擊更是有七八個,守備這等雜官根本都不會放在眼裡。

這個時候,一名穿著鐵甲的朝廷軍將策馬出列,拍拍手笑著道:

“兄弟們給劉守備一點面子,怎麼說這手下敗將現在也是山東軍的外系,不給面子怎麼行?”

說完,城下立時一陣響起一陣笑聲,好像是在看猴子一樣看著上面的袁時中等人。

說話這人長相併不突出,尖尖的下巴,但卻騎著一匹雜色馬,想必就是那劉良佐。

想到這裡,袁時中冷哼一聲,朝下面喊道:

“呦!這不是花馬劉嗎,怎麼,去襄陽剿賊的事情您老居然也會參與,不是該按慣例繼續難逃嗎。”

聞言,劉良佐身側的參將怒吼一聲。

“袁賊,不要以爲是那山東軍的什麼外系,就在那目中無人,你算是個什麼東西?”

一名遊擊也是喊道:“老子告訴你,就算是那王爭親自來了,也要對咱們大帥禮敬三分,別逼咱們破了宿州城砍下你的狗頭!”

聽見這話,城上的袁時中卻好像聽到什麼天大的笑話一般,說道:

“瞧您這話說的,安東候是何等的英雄,要是真來了,怕你們這所謂的大帥,給侯爺跪在地上提鞋都不配吧?”

袁時中雖然現下只有幾百騎兵,但卻從心底對劉良佐這等蝦兵蟹將不看在眼裡。

心道老子怎麼說也是資格最老的一批義軍首領,就算投奔了安東候,那也不是你這逃跑總兵能比的。

劉良佐本身並沒有什麼城府,聽到袁時中這不陰不陽的話,算是被戳到痛處,臉上氣的通紅,直接用馬鞭指著上面喊道:

“袁時中,你找死!”

劉良佐在馬上氣的跳腳,揮著馬鞭急吼吼的道:

“來人,給老子攻城,取下這賊的人頭給本帥當夜壺!”

這個時候,一個親兵上前對他附耳說道:

“大帥,黃得功那邊來人了。”

黃得功本來是打算前來和劉良佐相見,但聽見這傢伙居然在一怒之下揮軍攻打宿州城,說是要殺了袁時中,這才立馬掉頭回營。

但是回營之後卻也閒不住,先不說劉良佐和袁時中都是剿賊的官軍同僚,只說現下的袁時中可不比從前。

袁時中後面站著的靠山就連黃得功都惹不起,還從沒聽說什麼人敢攻打掛了山東軍黃龍大旗的城池,劉良佐這麼做無異於惹禍上身。

出於好心,這纔派人來提醒一下。

但沒成想,惱羞成怒的劉良佐直接把黃得功的人也扣下了,聽著營外陡然響起的喊殺聲,黃得功面色複雜。

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桿五文河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
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桿五文河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锦州市| 黔江区| 科尔| 金秀| 神木县| 湾仔区| 八宿县| 静宁县| 临海市| 土默特左旗| 岚皋县| 永兴县| 双牌县| 鸡东县| 都昌县| 隆尧县| 丹寨县| 新蔡县| 海盐县| 合作市| 巴塘县| 会同县| 长治县| 宾阳县| 株洲县| 新建县| 敦煌市| 高安市| 江阴市| 小金县| 印江| 大田县| 塔城市| 宁波市| 湛江市| 民勤县| 潜山县| 邓州市| 晋宁县|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