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

這話說完,方纔還是鬨堂大笑的龍帳中,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消息來的太過突然,很多人一時還有些恍惚,繼而都覺得是在說笑,想想也是,阿濟格南征北戰這麼些年,對陣蒙古、明軍都是無往不利,要不然也不會位居最尊貴的和碩親王之一,地位僅次於四大貝勒。

這次帶著五千正紅旗鐵騎追擊區區三千明軍馬隊,在場的八旗諸都統、貝勒腦海中能想到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沒有全殲那支馬隊而已。

這個時候,一名身材魁梧的鑲紅旗都統走出來,冷笑著說道:

“莫非你是南狗派來的尖細,英親王驍勇善戰,頗有陛下年輕時候的雄風,他會被明軍殺死,我圖爾格第一個不信!”

圖爾格說完,周圍的不少兩紅旗都統大將紛紛喝罵,阿濟格在清軍中地位甚高,雖然屢屢由於各種原因被皇太極責罰,但卻手握兩紅旗重權,威望與多爾袞不相上下。

聽了這探馬的話,皇太極卻沒什麼反應,淡淡看了一眼紛亂的大帳,開口說道:

“仔細探明再來稟報...”見那探馬還要說話,皇太極瞥了他一眼,輕飄飄的警告道:

“去吧。”

聞言,那探馬渾身一抖,頭也不敢擡的退了出去。

可是這名探馬剛剛退出去不久,又有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而來,最後在帳外停下,原來是一名輕騎神色匆忙的小跑進來。

這輕騎是個佐領,地位還要在參領之上,也就是滿語中的甲賴額真,這等地位的將領在一旗中總數不多,若是僅僅論級別,起碼相當於山東軍中的戰兵營官。

這個級別的將領竟然親自前來送信,包括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在內,整個龍帳裡的都統、貝勒們都是神情緊張的盯著。

似乎是印證了某些人的猜想,那穿著正藍旗全身甲的佐領神色慌張,居然手腳並用的爬進龍帳,立刻將信件交到了多爾袞的手上。

這個時候,這正藍旗佐領頭上的面甲都有些歪斜,顧不上去扶正,有些狼狽的直接半跪在地上,顫抖著聲音說道:

“陛下,陛下,關雎宮宸妃娘娘有疾,說,說是想在臨走前見陛下最後一面......”

這個消息造成的轟動要比之前探馬說阿濟格陣亡的消息更大,整個龍帳的人都是譁然一片,他們自然知道這“宸妃娘娘”在皇太極心中的地位。

宸妃,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後世人所說的海蘭珠,其本爲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此時進入清宮已經有八年。

來報信的人是正藍旗參領,留守盛京的代善就是怕皇太極不相信,所以才特意派遣這個等級的大將當了一次信使。

果然,皇太極“噌”地一下從座位上直接站起來,可能是坐下太久了,這冷不丁站起身讓他眼前一黑,黑血更是止不住的從鼻孔裡淌了下來。

皇太極衣甲上的九龍圖騰都被染成了紅黑色,邊上的親兵手裡早就拿著毛巾,當時就要遞過去擦拭,可這等關懷備至的舉動卻被皇太極蠻橫的一把推開。

他顫顫巍巍的走下幾步,來到大帳中間,舉著手喊道:

“備馬,快備馬,朕要回盛京。”

其實說起來,流鼻血這個毛病皇太極早在率兵出征的前幾年就有,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這麼嚴重,往往是動作太大或者情緒激動纔會流淌不止。

聽到洪承疇集結八鎮十三萬大軍出關,皇太極一激動就又犯了這老毛病,不過這個時候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他在盛京內甚至到了坐立不安的地步,深知此戰關乎國運。

海蘭珠賢淑,也是不斷的勸說皇太極要以國事爲重。

六日急行六百餘里,這一路上皇太極接了三大碗的鼻血,由紅到黑,最終雖然趕到了松山前線,但是這一路的旅途勞頓讓他本就疲憊不堪的屍體更是極度透支。

前些時日本來大局已定,卻換不知從哪竄出來的明軍,營救了曹變蛟不說,更是差點將皇太極斬殺在松山城外,這等事情眼下已經在各部的清軍中傳開了。

緊跟著就是吳真超哈炮營的全軍覆沒,三順王一死一傷,這接踵而至的軍情流水一樣涌來,一次次的打擊皇太極,再加上日夜連軸轉的處理軍務,這身體眼看著就要到撐不住的時候了。

儘管這邊軍情緊急,但皇太極依舊沒有將那三千的明軍騎兵放在心上,反正不是有阿濟格去處理了嗎,大局也不會有什麼改觀,所以在他聽到海蘭珠有疾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就打算連夜趕回盛京照顧愛妃。

這天夜裡,皇太極將走後的戰略佈置安排下去,對松山城的圍攻主要交給睿親王多爾袞來負責,濟爾哈朗則是清軍主帥,負責鬆錦沿線的封鎖。

不過八旗和蒙古科爾伈諸部的將領太多,一夜時間皇太極根本就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是將大方向定一定,就在次日凌晨匆匆動身返回盛京。

這一路皇太極可謂是行色焦急,恨不能插上翅膀直接飛到盛京的關雎宮內看望海蘭珠,日夜相伴照顧。

皇太極走後,濟爾哈朗就將松山的圍城全盤交到多爾袞手上,而自己則開始規劃錦州的圍城和招降。

多爾袞立即著手對松山城的全面圍困,對於那些比較重要的地方,他有詳細的規劃,例如兩白旗分軍駐守王寶山、壯鎮臺,兩紅旗封鎖寨兒山,長嶺山一帶。

最後的劉喜屯附近比較輕鬆,科爾伈部又在蒙古各部中實力較強,就交給他們負責。

當然了,多爾袞許許諾,說是事後會給蒙古諸部的酋長不少好處,這才讓他們心甘情願的爲之趨使。

清軍就地挖壕,緊緊包圍在松山一帶,再次“斷絕松山要路”,而這個時候關於上次追擊明軍潰兵的統計結果才清算出來。

這個結果著實讓多爾袞、多鐸等人大大高興了一把。

明軍在關外的潰散失蹤的兵力足有五萬餘人,儘管清軍各部一路圍追堵截,可是最終死在清軍刀下的依然只有兩萬人不到,就連總數的一半都沒有。

不過清軍俘獲的騾馬卻足有接近一萬匹,衣甲輜重更是不計其數,這是個大豐收。

除此之外,又要有以杏山守將王希賢爲主的一批軍將投誠,軍馬總計一萬有餘。

多爾袞對這些人極力拉攏,王希賢等人深感“大清”天威浩蕩,也是知無不言,很快,洪承疇在關外的一切佈置都已經暴露在清軍的視野之下。

關外原本有錦州、松山等一系列的城鎮堡壘需要攻取,這麼大的戰略緩衝地帶足夠讓清軍的兵鋒停留在松山、錦州一線,多爾袞也一直都視那片地區爲眼中釘。

可是這些投降的明軍已經把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完,得悉明軍守備空虛的多爾袞哈哈大笑,立即下令讓多鐸率領一萬餘清軍南下。

這部分清軍沿途在山海關一帶攻城略地,搶奪物資的同時也在將戰線不斷往關內推進。

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五十章:意外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
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五十章:意外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会理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清水河县| 横山县| 余干县| 周至县| 开鲁县| 莲花县| 基隆市| 大悟县| 平潭县| 称多县| 肇州县| 保定市| 交城县| 台北市| 辽阳县| 嘉义县| 安阳县| 惠东县| 安阳市| 镇赉县| 海伦市| 青田县| 临城县| 达州市| 黑龙江省| 黔西| 唐山市| 芷江| 兰考县| 七台河市| 寻甸| 肥西县| 加查县| 辽阳市| 丁青县| 龙岩市| 宁南县|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