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

劉若躊躇半晌,說道:“子和,君意固佳,然吾軍從定陶出,至此已行百餘里,沿途未曾休整,由昌邑東至高平,又是百餘里,兵法雲‘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五十里猶如此,況乎二百餘里?君即便是提精銳而趨,到高平也已成疲兵,如能戰而勝之,當然最好,可若不勝?怕是非但無以提振士氣,更反會使吾軍恐懼,不敢再與徐州兵戰也。”

曹純神態自若,言語沉穩,說道:“爭利而進,確是兵家大忌,唯今吾所以提兵先擊者,非爲利也,徐州無故侵犯我境,不義,吾以義勵士,士必爭死,行二百里,便是精銳也會成爲疲兵,此話不錯,而荀敞、孫康出合鄉,赴任城縣,亦百餘里遠,他們也不是以逸待勞,以我爭死之義士,襲彼無備之勞師,破之即使不易,也不難。……眼下徐州兵氣盛,吾軍如不先奪其聲,待至高平,用我懼戰之伍,迎其常勝之師,定會陷入苦戰,許君卿是鎮東帳下的名將,等他帶著後續的援兵再趕至,勝負就不好說了。校尉請再思之。”

劉若還是不能決斷,猶豫地說道:“子和,不如遣騎回定陶,把君意告與將軍,請將軍做主?”

曹純說道:“臨敵決戰,當應變置宜,遣騎返定陶,不是不行,但一來一去兩百餘里,將會貽誤戰機。”話是這麼說,但曹純是個重視規矩的人,見劉若瞻前顧後,遲疑犯難,始終不能決定,畢竟他是主將,曹純也不願“一意孤行”,引得劉若不快事小,壞了軍中的法度事大,因是便妥協了半步,又說道,“要不然這樣,一邊遣騎急返定陶,請示將軍,我一邊帶精銳先發,若是將軍不許,得了信之後,校尉可派人追我,我自從令不戰。”

曹純就算是隻帶騎兵先行,大部隊行軍,速度也肯定比不上單人獨騎,一人數馬、晝夜不歇的話,先去請示過曹操,再來追趕他,在時間上約略來得及。

劉若說道:“如此最好!”

於是,劉若遣快馬去請示曹操,曹純選得精騎,先行往高平方向疾赴。次日傍晚,到達了泗水西岸,與夏侯惇別部的駐兵接上了頭,渡河的船隻早已備下,曹純引部上船,分批過河。纔到東岸,部曲還沒有集結完畢,一人從對岸乘舟來到,下了船,匆匆求見曹純。

曹純召此人來見,卻是認得,正是劉若帳下的一個司馬。

這人說道:“將軍有軍令給都尉。”說著,取出了一道文書,呈給曹純。

曹純摳掉印泥,打開觀看,文書上的字跡是曹操的親筆,只有四個字,寫道:候聞露布。

露者,坦露之意。不緘封的文書被稱爲露布。露布包含的方面很多,其中一個指的就是軍事上的捷報。很顯然,曹操同意曹純的打算,這是在預祝他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曹操和荀貞在性格、行事上有不少相近處,也正因此,他兩人認識雖晚,相見的次數亦不多,卻彼此“惺惺相惜”,重視對帳下軍官的軍事教育即爲他倆相近的地方之一,荀貞彙總了前代兵法,注以著名戰例,分發給部曲將校學習,曹操也一樣編寫了這樣的軍事教材,便是後世有名的《孟德新書》,只是現下此書還只是一個初步的形態,尚沒有到達成熟的程度。

曹純精讀細研過此書,平時又常在曹操身邊,從其征戰,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學習,因此他治軍、用兵的思路可謂是全然得自曹操,他此回提出的“先奪其聲”,實際上正是學習、觀摩得來的曹操的用兵方略,所以,劉若不能理解,但曹操肯定是不會反對的。

得了曹操的認可,曹純當即把部中各曲的軍官召攏過來,將此檄書傳示給他們看,等他們都看完了,按劍東顧,看向高平的方向,於此地,可遙見高平的城牆,他說道:“鎮東恃強凌人,既侵泰山,又襲任城郡府,辱沒逼迫,視吾軍無人哉?其雖以戰功顯赫北州,正可借之使吾等成名!孫康,賊耳,荀敞,儒也,設如雞鳴狗盜、窮經皓首,吾等自不如之,爭雄疆場,何能與吾等比!昔白起坑趙卒四十萬於高平,威震天下,此縣與彼同名,君等可有此望?”

白起坑趙卒四十萬,曹純說的自是秦趙間的長平之戰,白起坑趙卒之地實不叫高平,而是在高平西南數十里外,但相距不遠,他也不算信口開河。“君等可有此望”云云,問的不是敢不敢學白起坑俘虜四十萬,而是在問這些軍官們,想不想通過擊敗徐州兵而使名聲遠揚。

軍官們聽了曹純的話,想想徐州近月的作爲,的確是欺人太甚,無不深覺受辱,頓皆同仇敵愾,一個個熱血沸騰,紛紛大聲地說道:“都尉盡請下令,誓叫荀敞、孫康有來無回!”

曹純心中滿意,知道軍心可用了,遂把剛從夏侯惇別部兵士那裡得知的最新敵情告訴諸軍官,說道:“荀敞、孫康部現將至泗水東岸,在任城、高平間,距我部這裡不到二十里。他們尚不知我部已渡泗水,我欲命各曲休整半個時辰,然後便急襲其軍!諸君以爲何如?”

軍官們無人反對,都道:“敢請爲都尉先鋒!”

比與諸荀多偉男子,曹家的人個頭多不高,曹純亦是如此,他又年輕,今年剛二十四歲,鬍鬚還很柔軟,面容雖不能說還顯青澀,卻也絕不稱不上威嚴,但此時,他甲衣在身,按劍慷慨,卻半點也不使人覺得他身矮貌少,一股勃發的銳氣令人心服,甘願爲之赴死。

曹氏本就非是以儒業傳家的,曹操、曹仁、曹洪,俱少好遊俠,弓馬遊獵,不修行檢,尤其曹仁,從曹操之前,陰結少年,數至千餘,往來之輩,盡是劍客、輕俠,不乏亡命,曹純儘管禮敬學士,但其族風如此,耳聞目濡,他難免會深受影響,平時倒也罷了,當需要的時候,和武夫打交道的辦法、臨敵的勇氣和果敢,他都不缺。

各曲集合完後,就地休整了半個時辰,曹純一馬當先,引之徑向荀敞、孫康部所在的行軍地去。

28 辰彼碩女97 出身未捷身先死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1 上任西鄉28 孫文臺發豫州兵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 賭錢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6 鄉中四姓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4 焉知生死麴義勇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27 高素三勸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58 二月習射(下)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6 初夜64 戲忠7 遍觀諸郡(上)45 渡汝過澺沿途聞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43 縣尉3 道左遇貴21 辛璦(下)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76 貴顯何氏兩將軍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 初雪31 破敵(上)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 且以盜賊付太守60 文直40 荀攸之志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5 安之若素使人奇45 得士親附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19 誅滅沈家(下)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1 前倨後恭因何故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39 可笑雛鳳誘老薑44 練軍方略39 得二荀舉薦40 鐵營83 威震陽翟(上)26 鄉中四姓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13 荀君有召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44 以退爲進郎陵說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6 東漢諸侯王88 從徵汝南(上)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9 道人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46 盜馬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21 黃帝邢德有之乎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45 渡汝過澺沿途聞7 遍觀諸郡(上)62 太守行春(下)
28 辰彼碩女97 出身未捷身先死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1 上任西鄉28 孫文臺發豫州兵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 賭錢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6 鄉中四姓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4 焉知生死麴義勇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27 高素三勸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58 二月習射(下)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6 初夜64 戲忠7 遍觀諸郡(上)45 渡汝過澺沿途聞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43 縣尉3 道左遇貴21 辛璦(下)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76 貴顯何氏兩將軍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 初雪31 破敵(上)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 且以盜賊付太守60 文直40 荀攸之志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5 安之若素使人奇45 得士親附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19 誅滅沈家(下)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1 前倨後恭因何故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39 可笑雛鳳誘老薑44 練軍方略39 得二荀舉薦40 鐵營83 威震陽翟(上)26 鄉中四姓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13 荀君有召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44 以退爲進郎陵說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6 東漢諸侯王88 從徵汝南(上)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9 道人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46 盜馬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21 黃帝邢德有之乎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45 渡汝過澺沿途聞7 遍觀諸郡(上)62 太守行春(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黑水县| 赞皇县| 中西区| 揭阳市| 本溪市| 积石山| 垫江县| 通河县| 文山县| 来凤县| 镇远县| 德安县| 巫溪县| 开阳县| 大港区| 青岛市| 东兴市| 周至县| 磐石市| 抚顺县| 天台县| 仪征市| 高青县| 东海县| 孟津县| 托里县| 巴彦淖尔市| 英德市| 宜州市| 巴东县| 广昌县| 灌南县| 时尚| 托里县| 枝江市| 安福县| 鸡东县| 陈巴尔虎旗| 延川县|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