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駝隊

這時“嗒嗒嗒”三響敲門,小金子拉開一瞧,只見郝驛丞又站在了門外,身後的天井裡雨勢果然小了不少。

郝年向各位打了個躬,笑道:“軍老爺們,方纔空出四間上房,有個商家的駝隊走了,正要請示各位軍老爺用不用歇宿,用得話內(nèi)院幾間房剛好能安排得下,小驛便將內(nèi)院閉了謝客,好教軍老爺們留清淨。”

“嗯。”陸鴻十分滿意地點點頭,道,“這樣最好——那個駝隊不是你趕走的罷?”

郝年吃了一驚,兩手亂搖:“豈敢豈敢,小驛最多請大夥兒勻出兩間擠擠,趕人走的事情是絕不敢做的——官不與民爭,這是朝廷的法度!”

陸鴻道:“那就好,有勞郝驛丞了。”

郝年暗吁了一口氣,擦擦額角的細汗,恭謙地道:“哪裡,都是爲朝廷效力,回頭請將軍籤個押就成。”

陸鴻道了聲“應(yīng)當?shù)摹保銢]再說話了。旁邊的小五子便道:“那便請郝驛丞儘早安排,晚飯清淡些,不要酒。”

郝年一疊聲答應(yīng),剛要告退,又被小五子叫住:“剛纔走的駝隊從哪裡來,上哪裡去,郝驛丞清楚嗎?”

這個郝年是知道的,頓時來了底氣,數(shù)家珍一般報了上來:“好教大人知曉,官驛的規(guī)矩,平民住客都是要查驗清楚的,籍貫名錄都有!”說著一連報了七八個,大抵是幽州、薊州一帶籍貫,“還有一個女客,是檀州人,叫蕭宛,約莫是北地胡族遷入咱們大周的。這支駝隊從幽州南下,到青州青龍港,再從海路回頭;做的是皮子生意。”

小五子眼睛忽然瞇成了一條縫,道:“從幽州到青州,爲甚麼從章丘過?”

郝年見他神色不善,心裡咯噔一聲,結(jié)結(jié)巴巴地道:“或許……或許是在齊州有買賣也說不定……”說著拿眼角往陸鴻身上瞟,許是覺得這將軍比較好相與,說不定能替他打個圓場……

果然,陸大將軍並沒有像他的手下那樣兇巴巴的,而是和顏悅色拉家常般地問:“貴驛招待平民客商的話,似這等內(nèi)院上房是甚麼價錢?”

郝年又鬆了一口氣,心想果然還是官兒大的好說話,所謂閻王好惹、小鬼難纏,就是這個道理罷!心裡轉(zhuǎn)著怪話,嘴上卻不停頓,拿捏著說:“咱們官驛館說到底是爲了官員差旅住用,以及傳發(fā)驛件的,朝廷一般不鼓勵百姓來住,因此價錢比市面上的客棧高出不少。似這等上房在小驛每間每日四百錢,飯錢另算,這些在朝廷制度中都有定數(shù),官驛的招待也比客棧好得多……”

他還打算絮絮叨叨地說些驛館上的官例制度,卻被揮手製止了

,只聽陸鴻又問:“從北地販一趟皮子過來,能賺多少錢?”

這個郝年就沒個準數(shù)了,只能照著裘衣皮具店裡的買賣常識推測:“似他們那幾大包,多少得有個四五百張,雖然不知是甚麼皮子,估摸著也能賺個百八十緡……”

陸鴻呵呵一笑,掰著指頭數(shù)道:“百八十貫,八九個人分,一人十貫,住這樣好的驛館,三人一間房每人每天光住就得一百多錢,似他們這般繞玩兒做買賣的話,一趟少說個把月,加上馱馬、飯食、租船……還有的賺嗎?”

他數(shù)一個郝年的腿就彎一分,說到最後終於“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額頭上汗越來越多。

陸鴻也懶得嚇他了,冷哼一聲道:“你馬上派人沿著大河一路往神都方向去,各縣驛館打聽一遍是不是都有這個駝隊的蹤跡,有甚麼消息立即送兩份信,一份送給章丘縣令,一份送到青州平海軍!另外,馬上去你們縣衙把縣令和畫影師傅找來,我有話要交待。”說著解下腰間的狼豹令佩,扔給三流子,“你陪他去!”

三流子雙手接著,答應(yīng)一聲,便拽著死狗一般的郝驛丞出門去了。

等他們走遠了,王正才奇怪地問:“鴻哥,這時咋了,至於這樣興師動衆(zhòng)的?”

小五子白了他一眼,道:“你懂甚麼,朝廷馬上要向北胡開戰(zhàn),所有從北地來的可疑人物都要格外小心!”

陸鴻點頭道:“未必便是,不過小心些總是沒錯的。兩國交戰(zhàn),間客先行,這種事不出紕漏則已,萬一流出對我大軍不利的消息,有可能就是致命的。”

王正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陸鴻暗歎一聲,搖頭道:“小正,你得向你五子哥多學學,甭整天跟三流子廝混,他平日裡混混似的,打仗時才能顯能耐,這點你學不來。”

王正笑嘻嘻地道:“俺跟你學就成了。”

快到晚飯十分,三流子和郝驛丞終於帶著章丘縣令來到了驛館。

章丘縣只是箇中縣,其縣令只有正七品上的官階,比陸鴻差了好幾級,因此當那個看上去已經(jīng)六十多歲的老縣令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走進陸鴻的房間時,甚至打算顫巍巍地給他行個大禮。

陸鴻急忙將他扶起,又把前頭對郝驛丞交代的事情說了一遍,並讓郝驛丞趁著記憶猶新,與畫影師傅一道兒把那幾人的肖像作出來留著,以備將來取用。

等到諸事忙完,天色早已全暗下來,一行五人這才吃上一頓熱飯,不多時便各自回房睡去。

陸鴻此刻獨自坐在屋裡,閒來無事,便翻出《神機策》細細品讀,時不時撂下書本,

擡起頭思索一番。有時候書中一句話需要反覆細看琢磨,這才品出其中關(guān)竅;實在不懂的,便用炭筆標註下來,留到後文去印證。

有時多讀了幾頁再回頭看時,原先不甚明瞭的地方也就豁然開朗了。

這本書中空白地方有許多硃砂寫就的蠅頭小字,多是對其中內(nèi)容的註解或啓示。這些字隸、楷、行、草各種字體都有,筆跡也大不相同,應(yīng)該是歷代將軍流傳下來的。

其中有一筆行書字勢奇傲,根骨結(jié)實,透著一股天然的雄渾霸道,批註的內(nèi)容也大多格局高拔,大異儕類。

陸鴻對此人沒來由感到幾分好奇,於是翻遍了他的註記,終於在《經(jīng)略》一篇之中找到這樣一段話: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慾以成其禍。

陸鴻這才知道,原來此人正是前唐太宗李世民!

蓋因神機門歷代將軍之中,只有一位皇帝,因此能夠自稱爲“朕”的,就是這位貞觀雄主了……

……

第二天一早,驛站和縣衙的人就出發(fā)往神都一路打問過去,陸鴻一行也離開了章丘。

昨夜裡又下了一場大雨,到了清晨天便晴了。幾人騎著馬一路在泥水積淤的官道上小跑,不時濺起一陣陣水花,三流子望了望一碧如洗的天空,笑道:“這真是主家雨哩!”

小金子奇道:“三哥,啥是‘主家雨’?”

三流子道:“過去給地主家打短工的時候,就聽他們說,人歇時落雨,忙時雨停,一定是主家人給龍王爺私下裡燒過了高香,全是照應(yīng)著主家的營生,半點也不耽誤。”

陸鴻笑道:“淨鬼扯,這都是巧合罷了!莫非你那主家是諸葛亮,還能築壇求雨不成?”

幾人正說笑間,忽聽前方遠處隱約傳來“叮鈴、叮鈴”的銅鈴聲,便不約而同地收了聲音,互相對望一眼,都想:不會這樣巧罷?

果然過不多時,便見官道前方八九個人押著三匹馱馬,馬上幾大包油布包裹的物什,約莫便是郝驛丞說的皮子貨了。

陸鴻低聲說了一句:“咱們走自個兒的路,別言傳,到了前面驛站便歇下腳等著。”

幾人一齊點頭,既不加快,也不減慢,默不作聲地超過了這支駝隊,沿著濟水出齊州,一路到了淄州濟陽縣,在濟陽以西的漯陰驛歇了腳。

正如同昨日一般,也是將這小小的驛站驚得雞飛狗跳。不過陸鴻他們安之若素,只要了兩間房住下,便待在驛館裡靜靜地等待這駝隊的到來……

(本章完)

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zhàn)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zhuǎn)機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上架感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二十五章 ?水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fā)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fā)的前夕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貴坊中惡鬥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六十九章 倒黴的湯柏(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勢異常緊張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四十章 游擊戰(zhàn)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nóng)業(yè)專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nèi)敵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zhuǎn)機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huán)計(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廟(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yè)態(tài)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
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zhàn)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zhuǎn)機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上架感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二十五章 ?水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fā)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fā)的前夕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貴坊中惡鬥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六十九章 倒黴的湯柏(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勢異常緊張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四十章 游擊戰(zhàn)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nóng)業(yè)專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nèi)敵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zhuǎn)機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huán)計(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廟(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yè)態(tài)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曲靖市| 永安市| 共和县| 平泉县| 江津市| 祁东县| 虞城县| 文成县| 称多县| 甘洛县| 始兴县| 龙岩市| 湟中县| 鹤山市| 汽车| 大邑县| 洪雅县| 香河县| 广宁县| 社会| 龙岩市| 商城县| 新龙县| 邻水| 营口市| 固始县| 巫溪县| 江口县| 广南县| 本溪| 和顺县| 盘山县| 桦川县| 崇仁县| 江永县| 当涂县| 合肥市| 南京市| 商南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