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

崔景芝看著兩人的模樣,既失望又滿意。失望是因爲現在的年輕人境界太低,太容易爲身外的環境和人事所影響;而滿意則是覺得這兩個人算是找對了,磨練磨練的話也都是得用之才。

——韋曈是京兆韋氏的門楣,近年來京兆韋氏頗不得志,在韋曈的老子韋執宜從宰相位上罷免之後,便從此一蹶不振,假如自己此時拋出善意的話,那麼互取所需,乃是雙贏的結果。

況且這個韋曈頗有乃父的道德風骨,朝中上上下下都知道開國子韋敏光,是個真正的正派君子,正附和他女婿提的要求:一位資歷深厚風骨正派的執事官……

而元稹才名聞達天下,明經雙科及第、進士及第,與白居易並稱“元白”,前番做校書郎已深通各類典籍精益,本身又有豐富的科舉經驗,與孔良要求的“精通科考和學校的儒官”,也算合貼。

這人雖然官職低微,但是他背後站的是太子和廣平,如今三家聯手,抗衡一個臨泉王根本不在話下!

至於和他女婿搭班子的陸鴻……這種半點背景勢力也沒有的炮灰,又是個毫無政治經驗的武夫,根本就沒在他的計算之內……

他只求這位姓陸的年輕將軍不要拖他女婿的後腿,就算謝天謝地了……

京兆韋氏如今雖然走了低勢,在朝中也沒有一個旗手,但是韋家從前唐到大周,出過十幾位宰相,門生故舊遍天下,在御史臺和禮部、工部仍有幾分聲勢。

再加上後宮裡今年還在得寵,被譽爲“有龍子氣象”的韋婕妤,怎麼著都算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了……

崔景芝倒沒想過順勢兼併了京兆韋氏的勢力——這種遭人恨的事哪怕再有利也是做不得的!

這時他掃了兩人一眼,沒等他們回答,自顧自地說:“這花草好看,卻也嬌嫩,若是生了雜草害蟲,那便枯瘦至死。所以想要養得好花,就得時時躬親戮力,施肥除草……”

他放眼望著滿園欣欣向榮的植被,目光之中盡是驕傲之色。

韋曈這時也堪堪反應過來——這時崔相在考他們哩!

他腦子裡轉了一圈,恭恭敬敬地說:“崔相何不招二三花匠,總是省些兒力氣。”

元稹也說:“稹觀滿園乾淨利落,足見崔相用心。不過唯東北一隅土乾草雜,難免不盡人意!”

崔景芝呵呵一笑,對元稹明著恭維暗地裡譏諷的語氣不以爲意,指著腳下說道:“兩位有所不知,這一片原本少土,是新近從別處收了雜土回來鋪墊的。養力既薄,草籽也多,間或即生雜草,的確耗了我不少力氣。”

元稹聽見“草籽”二字,猜想莫非是暗指曹梓?

這崔相是不是藉此來暗諷今年壓過他一頭的曹相,是個無用掣肘之輩?不過他覺得崔相既然高居宰相之位,想來也不至於如此小肚雞腸……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卻聽崔景芝跟著說道:“這花園就好比當今天下,承平燦爛;咱們腳邊一隅則如同安東,雜草叢生。眼下正需要二三花匠代我治理治理,不知道兩位是個甚麼想法?”

他說完便揹著手望向天上的一輪明月,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此時猶如玉盤一般的月亮正掛在深沉的天空當中。

孔良六月十三被陸鴻訓斥了一頓之後,動用了八百里加急,將這封信送到了神都,今天崔景芝剛剛下衙信就帶到了他的手中——這個女婿果然沒讓他失望,剛到安東幾天便拿下了都護府中如此重要的兩個職位!

他本來是打算從崔氏家門之中調動兩名親信過去幫襯的,但是考慮到眼下撲朔迷離的情勢,以及周遭幾個小國不安分的舉動,讓他退而求其次,選了個穩當的做法——把京兆韋氏和太子的人拉到自己的一條戰線上面!

這個舉動的用意不僅僅在安東一片,甚至在朝廷上也能讓這三家更爲緊密一些,多少也可緩解一點兒自己身上的壓力……

如果通過元稹背後廣平郡主的關係,能夠讓他和支持太子的曹梓暫時和解,那也不失爲一條良策。

——現在太子的身體每況愈下,連帶曹梓說話的底氣也弱了不少;而他在皇位的問題上是個不偏不倚的持重派,對任何一位皇子都沒有興趣,只效忠於現任皇帝,但是如今豐慶帝的權威顯然也因爲那次昏厥而有所動搖!

過去他和曹梓的爭端純粹是因爲政見不合,兩人並不是無法調和的死對頭,甚至在聖君百年之後,他們還有可能站到同一個隊伍中來一致對外!

如果日後太子順利接位,他也會全身心地效忠下一位皇帝。因爲,他說白了就是個徹徹底底的保皇派,他效忠的不是某個人,而是綱常法統!

但是如今的形勢變了,外面的人可能瞧不清門道,但是他們這些身在權力中心的宰相們,現在都能明顯感覺到臨泉王的咄咄逼人……

臨泉王的做法顯然與他一貫所堅持的法統大相背馳!

因此崔景芝必須要站到臨泉王的對立面來。

但是單靠清河崔氏一支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在連日的思索和權衡之後,他還是決定尋求合作。

所以現在纔有韋、元兩位站在政事堂裡的情景。

當然了,韋曈和元稹雖然已經從他的語氣當中聽出了幾分端倪,但是他們顯然都沒想到這崔相會無緣無故地看中自己。

特別是元稹,他本來是抱著被貶黜邊地的打算,甚至在門下省的辦公桌都已經收拾停當,但是現在看來,邊地依然是邊地,卻似乎絕不是貶黜的命運。

而且,聽這崔相的口氣,似乎還要對他和韋曈委以重任……

他強自按捺住心中的激動,說道:“稹,願爲朝廷效勞!”

他說的是爲“朝廷”,而不是爲“崔相”,這其中之意,顯然是有所分別的。

不過崔景芝倒不以爲意,肯爲朝廷效力就行了,於是便將目光轉到韋曈身上。

而韋曈現在想的卻是:陸見漁不是也在安東嗎?反正在這工部裡頭做了多年,天天就是案牘瑣事,也沒啥意思了,跑去和陸見漁兩人做個伴似乎也不錯……

他向崔景芝拱了拱手說:“曈雖無長力,又才疏學淺,朝廷若用得上我這點微末之力,也必竭力以赴!”

元稹斜乜了他一眼,覺得此人如此自賤,不是我輩中人,心裡頗有些瞧他不起。

兩人一舉一動都落在崔景芝的眼中,他暗暗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我這裡有一個倉巖州長史兼

安東都護府錄事參軍事之職,正好敏光接任,而安東都護府功曹參軍事則非元微之莫屬。你二人明日一早啓程,往平州上任去罷……到了安東,需遵從上官之命。”

他最後還是忍不住提點了一句,他口中這個“上官”當然指的就是自己的女婿孔良了。

只可惜,韋曈一心想的“上官”是陸見漁,而元稹覺得,上官當然就是指官兒最大的,也就是安東副都護……

不過崔景芝沒有料到這兩人這麼不開竅,見他們一齊躬身領命,心懷大暢,同時頗爲自己有幫扶家族後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瞧啊,咱們清河崔氏的後輩,只要自己肯上進,還怕沒有長輩撐腰麼!

“那麼早早回去收拾歇息罷,你們的調令政事堂明天一早就會簽發,快馬送到平州去。”他笑瞇瞇地說。

韋、元二人齊聲稱謝,並緩緩退了出去。

崔景芝拈鬚微笑著目送他們走出小院的月拱門,這才收了神情,微微皺著眉頭返回後邊的官邸裡。這兩天溼氣有些濃重,使得他的小腿骨都在隱隱作痛——神都約莫是要下雨了……

韋、元兩人並肩走出了皇城大門,見到兩隊金吾衛仍然等在天樞下面,便徑自走了過去。

兩人走了幾步,元稹見前後的士兵都離得頗遠,便拱手向韋曈說道:“恭喜敏光公,升官了。”他雖然說這恭賀的話,臉上的神情卻有些兒沉重,甚至頗爲冷淡。

韋曈一愣,這纔想起來那個倉巖州長史是個甚麼官職,同時心中一凜——這麼說,倉巖州立州是確鑿無疑的了?

那麼這究竟是朝廷單方面的意思,還是安東都護府的意思?

還是說朝廷與都護府已經暗中達成了共識?

他的心情也有些沉重下來,甚至完全沒有爲自己升到正六品而感到興奮,剛纔因爲外放的幾分新鮮感也突然蕩然無存……

他轉臉與元稹對視了一瞬,支支吾吾地說:“這……這,恐怕……”

恐怕怎樣,他卻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元稹見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雖然心中仍然對這人的後知後覺而有些鄙視,但是更多的,還是剛剛一瞬間涌起的一股同病相憐的親切感。

“咱們……只能好自爲之了……”他心中有些堵得慌,而且他相信,韋敏光也和他一樣,此時心裡面絕不好受。

不論是誰,無端端被人丟進了這麼大一個旋渦之中,哪裡還能高興得起來……

這時天空之中轟隆隆一聲悶雷,兩人同時擡頭瞧了瞧天色,那輪圓月不知何時已經完全被烏雲遮蔽住了。

那邊金吾衛也催促起來:“韋相公、元相公,咱們快些罷,遲了只怕要變天!”

他們連忙答應一聲,匆匆地向天樞下面走去。

韋曈心想: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正好回去把胡立濤那小子帶上,省得天天嚷嚷要去找陸將軍……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平州,我們的陸鴻正仰面躺在榻上,半天沒能閤眼。

今天那個阿倍樹真跟他說的話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讓他來不及分辨真僞。

而且他隱隱覺得,原先對付高句麗五部,特別是西部的策略已經行不通了……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五十一章 兩大督查司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三百一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三百一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五十一章 兩大督查司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三百一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三百一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明水县| 宜良县| 鄯善县| 遵义市| 浑源县| 马公市| 临西县| 偏关县| 温州市| 安塞县| 兴化市| 大姚县| 泰宁县| 玉溪市| 平阳县| 台山市| 灌南县| 恩施市| 慈溪市| 沂水县| 射阳县| 措美县| 新安县| 嘉鱼县| 任丘市| 辛集市| 牟定县| 崇明县| 临桂县| 巨鹿县| 吉水县| 新泰市| 泸溪县| 静乐县| 哈尔滨市| 舞阳县| 磐石市| 襄樊市| 青神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