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

“七……七寶班,怎麼?”朱胤吃了一驚,下意識地退了半步,問道。

陸鴻忽然鬆開手,魔障了一般,嘴裡念念叨叨、翻來覆去地說著“七寶班”三個字。

邊上原本嚇傻了的白三忽然一拍大腿,叫道:“哎呦,怪不得聽這名字熟悉——去年二月的時候,在你們保海縣,刺殺大都督的那個戲班子叫啥來著?是不是七寶班?”

他說著自己的臉色先變得慘白,然後雙眼骨碌碌地在陸鴻和朱胤身上來回打轉。

這件事在當時的青州可謂家喻戶曉,誰都知道一個國公在保海縣的地界上遭到刺殺了!

雖然這件事是禿子頭上的蝨子,藏不住的,不過其中細節,卻是衆說紛紜,也有失詳盡。因此真正注意到其中這些班號名稱的人並不多,也沒有多少人會深究。

但是白三等人門路多,打聽的也更仔細些,一來二去便將那班號留了個印象,此時論說起來,頓時便想到了!

朱胤也猛地回想起來,愕然說道:“是……是這個名兒!怎麼會……”

陸鴻忽然向門外吼了一聲:“小五子!三流子!都來!”

大門砰地被人推開,門外放哨的喜子被門檻絆了個踉蹌,他急忙扶住門框站穩了身子,赧然說道:“大人,啥事兒?五哥被陳將軍拉去防禦署幫忙了,說年節要格外佈防,忙得很……”

喜子見屋內三人面色都不大好看,心裡先是“咯噔”一下。

陸鴻皺著眉,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略略緩和了一下情緒,問:“那陳三流呢?”

喜子道:“三哥剛剛打完新羅,不是被您批準休假了嗎?昨天就回保海縣去了。”

“……”陸鴻暗罵了一句,說道,“那你去找陳森和胡小五,讓他們立即去查一個叫‘七寶班’的大麴班子,查到之後全部給我抓起來!”

喜子眨了眨眼睛,有些爲難地說:“這事可不好辦哩!您怕是不知,小年那日確實有這麼個七寶班來過巖州,不過聽說連城門都沒進,便往南州去了。”

陸鴻和朱胤等人面面相覷,知道終究是晚了一步!

他的神情接連變幻了幾次,終於咬咬牙,把腰間的獅虎佩扯了下來,丟給喜子說道:“你找陳森調一哨城防軍,騎馬去追!”

他孃的,他苦苦追尋了一年多,好不容易找到關於藍鷂子的線索,沒成想轉眼又斷了!

而且這龐家也不知打的甚麼主意,怎麼好好的派這樣一個大麴班子來安東?

他們到底是甚麼用意?

陸鴻在屋子裡來回踱著步,抱著手臂苦思冥想,卻高低也想不出個名堂來。

喜子自從跟他們家大人從軍以來,還從未見過他這般模樣,接了獅虎佩猶豫一番,又向朱胤和白三瞪了一眼,咬咬牙便向防禦署去了。

肯定是這兩個商人說了些甚麼話,惹得大人這般心神不寧的!

其實這倒是冤枉了朱胤了,他說這七寶班純粹是聊個樂子,可半點兒多餘的用意都沒有。

而且他聽到的消息就是這麼個消息,半點兒也沒帶摻假,誰知道對方狡猾得很,虛晃

一槍便跑得沒影兒了,他上哪找人說理去?

就在陸鴻擰著眉頭苦苦思量的時候,突然大門再一次被人打開了,小王正也沒通報,直接便闖了進來,手裡還拿著一份紅皮子的加急文書,進門便嚷嚷著道:“鴻哥,兵部急令!”

陸鴻雙眉陡然一揚,伸手接過文書來,並飛快地向朱胤和白三掃了一眼。

那朱胤是個精乖人,當即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拉著白三避了出去。

等到王正關上大門,陸鴻才迫不及待地拆開封皮,將書信抻平了一看,卻見上面果然寫著一道急令:契丹公主蕭婉出逃,命幽、嬀、檀、薊、營五州及安東都護府嚴防關隘,捉拿亡犯,勿使出境!年月日。

一瞧時辰,是六天前從神都發出來的……

陸鴻頓時一頭霧水,這件事怎麼又牽扯到蕭婉了?

他來不及多想,便指著王正說:“你立即派人快馬給南州的扶吐瀚取信,讓他發兵搜查要道,務必捉拿一個叫做‘七寶班’的大麴班子,捉到之後立即扭送巖州。”

王正一聽這名號,也吃了一驚,叫道:“七寶班?那不是藍鷂子當年的戲班嗎,有他的線索了?”

他沒瞧過公文,也不知其中說了些甚麼,聽到七寶班便以爲與藍鷂子有關。

藍鷂子在壩集刺殺李毅的時候,他和陸鴻一樣,正在現場,因此記憶尤其深刻!

小年那天他是跟著陸鴻一道兒去送李嫣的,因此也不知道七寶班經過巖州的事情,否則也不容那幫人溜掉了……

陸鴻把公文甩給他,說:“不是 ,我懷疑蕭婉就在七寶班裡。”

王正略略掃了一眼,上頭幾十個字他只認得個大概,意思卻是再明白不過,聞言也是不禁聳然動容,連忙跑出去派人給扶吐瀚發信了。

陸鴻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大放心,隨即又把張衝叫了進來,讓他再帶一隊人馬往東北方向去追。

既然那蕭婉很可能在七寶班裡的話,那麼就決不能等閒視之了!

蕭婉的狡猾和機警他是早已領教過的,既然前頭已經被他們聲東擊西躲了過去,往後難保不會再出甚麼幺蛾子……

眼看著做足了幾手準備,假如不出意外的話,捉住七寶班和蕭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陸鴻還是放不下心來,並顯得頗爲煩躁,便約著朱胤和白三兩位一塊兒到巖州市集上去轉轉。

如今巖州暫時由白居易出任州司馬,代行刺史之責,因此各項建設工作已經順利排上了日程。

還是老一套,首先需要完備的就是住屋、醫館和學校,其他的利民措施也在同時進行。

三人一前兩後,各帶著幾分愁容出了平定坊,漫步在貫穿南北的倉巖大道上。

小金子領著幾名侍衛,都換了便裝,不遠不近地跟在後頭。

巖州初建時並沒有進行規劃,只是在外圍修了一道城牆,其中的佈局一如既往,還是遵照上下民的等級劃分,由內向外輻射出去,商業區也集中在小小的內城外圍那麼一環之地。

這一切的打破還要追溯到都護府衙門正式入駐之前,

孔良在城北圈了一片平坦地,畫出了平定坊的範圍,並且以平定坊爲參照,向東、西、南逐步規劃拆遷。

不得不說,這一手決策對於整個巖州城未來的發展還是起了不小的積極作用的。

至少一上來就給這座城池的重建和升級定下了方向和基調!

如今平定坊以南已經建起了四個坊,包括巖州衙門和集安縣衙,以及第一座官醫館和州學的所在。很顯然,城北經過兩個多月的建設,已經初步形成了巖州政治文化中心地段的雛形。

不過按照陸鴻他們所走的方向,目標顯然並不是在城北這一塊兒,而是一路往南。

在城南一片新立的坊中,那裡原先鱗次櫛比的茅草屋,已經大面積拆遷完畢,並且逐步建成了一套市坊的輪廓,曾經聚集在內城外圍的商肆店鋪已經有三分之一搬到了這裡。

一見到南市二丈高的新立牌樓,和熱鬧非凡的街市,朱胤原本有些愁容的臉上便立即漾開了幾分喜色。

剛剛入駐的店鋪都按照統一要求,在“茶”、“酒”、“肉”、“布”、“米”等等各色各樣的招牌前頭,清一色地帶著兩個醒目的前綴——“朱氏”!

穿著具有明顯高麗土人特色豐慶的買家們,懷著幾分新鮮勁兒在兩邊稀稀落落的店鋪之間左顧右盼。

年關將近,他們懷揣著打擊傉薩土豪們分得的,爲數不多的錢財,一邊在心中暗自考量著,如何最大限度利用這些錢置辦更多的年貨,一邊默默地記下貨架上的價格,然後偷偷地計算比對著……

如今的市集上按照陸鴻的要求,所有的商鋪都必須在貨架之上對商品明碼標價,用最簡單的數字標出市價——當然了,假如顧客與店家都有意向的話,他們完全可以按照這個標示出來的市價,再進行合理的討還。

實際上,對於這些剛剛接受了改朝換代的百姓來說,刨去置辦新房的錢,他們身上就再沒剩下多少可以支配的了……

因此大部分人都是瞧完了行市,便戀戀不捨地從布鋪、肉鋪面前離開,甚至走了十幾步都還要不斷地回頭,向那些一刀刀新鮮的肉條和一匹匹漂亮的彩布流連張望。

當然了,即便是如此窘迫的生活,也能讓這些要求低得可憐的百姓們萬分滿足了。

想想幾個月前罷,他們還在爲下一頓飯而擔憂,還在生怕一不小心惹惱了傉薩或者他老人家的打手們,而遭到斷糧的報復……

陸鴻從城北逛到城南,看著一路上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原本鬱悶的心情已經漸漸平復過來。

巖州城目前取得的成績,其實與新上任的巖州司馬白居易還沒有多少關係,一直在埋頭做著這些事情的,還是我們的集安縣令、曾經爲了給洪成挪位子而被陸鴻安排到巖州來的賀綸。

要問集安縣和巖州有甚麼關係,巖州城取得的成績又跟賀綸有甚麼相干?

其實前頭已經說過了,在陸鴻最早提出推廣州縣制的時候,便新設了一個集安縣,作爲當時還叫倉巖州的治所。

因此,巖州城其實就是集安縣城——就好像青州城其實也就是益都縣城罷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十七章 軍醫張承啓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州王的大朝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貴坊中惡鬥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三十四章 ?水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戰(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繳海匪(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態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十七章 軍醫張承啓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州王的大朝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貴坊中惡鬥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三十四章 ?水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戰(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繳海匪(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態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白城市| 南阳市| 濮阳县| 攀枝花市| 泰州市| 安阳市| 华宁县| 克山县| 阜南县| 禄丰县| 八宿县| 澄迈县| 且末县| 静海县| 印江| 新乐市| 三江| 楚雄市| 化州市| 图们市| 昌图县| 灵台县| 商南县| 廉江市| 巨鹿县| 洪江市| 营口市| 武夷山市| 五常市| 巫山县| 哈尔滨市| 枣强县| 湘乡市| 鹤岗市| 江安县| 乌什县| 永川市| 扎兰屯市| 丹棱县|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