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

張鎰就是“棟樑”張鎰。

陸鴻從青州來的赴任途中,特地在青州都督府停了一天,就是到處找人打聽、瞭解江南兩道的人事、情理。

所以,他對南唐故老、豪門望族的情況,都已經(jīng)有了一些大致的瞭解。

雖然說不上細緻入微,至少對於這些聲名素著的人和事,已經(jīng)算得上通曉三分。

而張鎰此人,無疑是所有人當中最最特殊的一個!

從某種方面來看,張鎰與大周的崔景芝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都有豪門望族的背景,都是自身硬朗、文學大儒,都做到一朝宰相……

但是兩人顯然也並不相同,從聲望、手腕、成就,以及對一個朝代的影響能力上,張鎰都要高過崔景芝不止一籌!

在這些方面來說,張鎰倒與崔景芝的前任,曾經(jīng)一手炮製了“以李代武”的左山反而頗相彷彿。

如果說,左山改變了大周的皇室血脈,將政局、朝廷攪了個天翻地覆,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革命先驅(qū)者。

那麼,張鎰就是穩(wěn)住南唐朝堂波動,數(shù)次憑藉一己之能力挽狂瀾,不費一兵一卒彈壓兩次政變、鐵腕血洗三次叛亂,甚至處死過一位圖謀不軌的皇太子,是一位無可爭議的守護者!

就因爲此人身上的這種特性,所以纔得到了那個別稱:“棟樑”張鎰!

而似乎正爲了印證這種特質(zhì),就在張鎰致仕的當年,南唐這個國家也宣告覆滅了……

此人在政治上翻雲(yún)覆雨,卻又是一位經(jīng)史大家,編撰《三禮圖》、《五經(jīng)微旨》、《孟子音義》等二十餘卷。門生故舊遍佈南國。

陸鴻不等兩方人馬碰頭,當機立斷地下令全體讓到一邊,請張鎰的馬車先行。

等到那華麗的四架馬車帶著“嘚嘚噠噠”的蹄聲,悠悠閒閒地經(jīng)過衆(zhòng)人身邊,陸鴻便差遣張衝獨自追上去,向張鎰發(fā)出邀請。

他沒有自己當街叫停那輛馬車,也沒有親口向張鎰提出宴請,一來怕冒冒失失衝犯了這位老先生,二來也擔心對方一口拒絕,自己難免下不來臺。

折損幾分顏面事小,恐怕當場傳了出去,以後再想做別家的工作,就困難重重了!

張衝得了命令,當即掉轉(zhuǎn)馬頭,催促著追過了車廂,向那駕車的車伕拱手打了聲招呼。

那車伕雖然一派趾高氣昂的神情,想來過去便是個喜歡狐假虎威的跋扈人物。

不過他能在宰相門下聽差,畢竟有兩分見識,曉得“國破家亡”的道理。大唐已亡,他們張家再如何闊氣、高貴,隨時都可能一朝之間,就在絕對的霸權(quán)面前破落。

因此上,那車伕故意遲鈍了數(shù)息,手上鬆了拉拽繮繩的勁兒,任由那四匹馬帶著車往前走了十幾步,這才“籲——”的一聲呼哨,手上加勁,四匹馬登時一齊停了下來。

可見此人的控馬之術(shù),已經(jīng)臻至隨心所欲的境地。

“請問老兵兄有何見教啊?”那車伕看上去四十來歲,身材既小,五官也小,說起話來卻頗有些老氣橫秋的味道。

“呵呵,‘見教’不敢當,請問,可是季權(quán)公府上的座駕?”張衝直闆闆的臉上擠

出三分笑容,揀著好話說道。

“嗯!”那車伕道,“正是!”

他揚了揚下巴,有些故作得意派頭的樣子。因爲他見對方問得謙虛,自己也就答得乾脆,算是平白給了這直板臉一點兒人情優(yōu)惠,因此少不得要拿捏一番。

這裡的謙虛,倒不是指張衝的脾氣好、語氣謙恭,而是說問的辭話上道兒——張衝沒有直接問車裡是不是張鎰,而問這馬車是不是季權(quán)公府上的,這種問題回答起來,畢竟不那麼叫人爲難。

季權(quán)公就是張鎰,“季權(quán)”是他的表字。

張衝給他攪得一愣,不知道他做出這麼多表情所爲何來,不過還是客客氣氣地說道:“鄙上姓陸,初到建鄴,仰慕季權(quán)公的風采,想請過府一敘。老兄方便的話請代爲轉(zhuǎn)告。”

他說著,從褡褳中取出兩根拇指粗細長短的銀條,掩在袖子底下,悄悄放到了車伕屁股底下的外車座上。

張衝之所以如此慷慨,一來需要刻意顯示手面,方便籠絡結(jié)交;二來他心知肚明,張鎰本人就在車中,剛纔那番話對方自然也已聽到了,權(quán)且當做是這車伕傳過了話,給的酬勞罷。

那車伕泰然自若地手下了銀條之後,神情卻沒有半分緩和的意思,只不過禮數(shù)上畢竟客氣了些,拿捏著拱了拱手,道:“尊上姓陸?是哪位啊?想約甚麼日子,哪個時……”

他“時辰”二字尚未說完,卻聽車廂之中傳出一聲輕輕的咳嗽,雖然只是一聲咳嗽,卻令得那車伕急忙忙煞住口。

張衝很是惱怒,這狗腿子狗眼看人低,提到他家大人的姓氏居然如此輕慢,簡直豈有此理!

就在他打算理論、並且稍稍透露一點兒口風的時候,卻聽車內(nèi)一個蒼勁沙沉的聲音問道:“貴上是打南來的朋友,還是從北來尊客?”

張衝聽到正主兒發(fā)話,那車伕又是一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樣子,便瞪了那車伕一眼,向那車廂答道:“自鄙上以下,都是從北方來的。”

誰知那車廂之中的人只說了一個“哦”字,跟著沉吟了半晌,才又問:“貴上今日落腳在何處,張某派人遞貼——既然是北方來的客人,自然由張某這個地主佬請客!”

張衝一喜一憂,喜的是對方主動提出見面,憂的是對方答應得太痛快,誰也搞不清其中會不會有詐……

張衝念頭一轉(zhuǎn),便決定擅自做主,折箇中說道:“鄙上落腳之處難有定計,倒是貴府好找,是否等鄙上安頓下來,向貴府遞貼請宴?”

車內(nèi)的人興許是覺得很在理,便道:“恭候佳音!”

繼而車廂壁被人輕輕叩了兩下,那車伕驚覺過來,悄悄向張衝使了個眼神,便抖著繮繩皮鞭,驅(qū)趕四匹重新上路。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原因,張衝此時聽著那蹄聲、車輪聲,也不如何刺耳了,反而有一種揚眉吐氣之感。

張衝沒做逗留,勒馬便回,先通報了結(jié)果,見陸鴻點點頭,看上去頗爲滿意,便接著詳細敘述了邀請張鎰的經(jīng)過。

他最後問道:“那張鎰問職下‘是打南來還是自北來’,那是甚麼緣由?”

陸鴻尚未答話,便聽邊上一人插嘴道:“咱們京兆……

哦不,建鄴城南面,蘇州有個吳郡陸氏,近年來同張氏之間似乎不大愉快。”

至於北面姓陸的,除了陸鴻還有別人?

剛纔那人說的一口吳越官話,顯然是位南人,不過此人身上的官袍卻著實是大周的樣式。

此人口中的“京兆”,既非長安,亦非神都,乃是南人對建鄴城的稱呼。

張衝定睛一瞧,只見此人穿了一身四品文官袍服,約莫是位刺史,團團一張圓臉,面上一派祥和,笑意殷勤,顯然是個圓滑世故的人物。

陸鴻指著那文官,簡單地向張衝介紹了一下,說道:“這位是建鄴刺史,顧綜顧大人。”

張衝在馬上直挺挺地行了個軍禮,那顧綜也很客氣,笑瞇瞇地點了點頭。

陸鴻等兩人走過禮數(shù),便轉(zhuǎn)頭向那顧綜又道:“對於是否立建鄴爲陪都,朝廷尚無確論,顧刺史暫且屈就……不過這四品官袍大可不必穿,仍舊請官衣署制三品袍罷——有功之臣未及賞賜,那是諸事忙亂,朝廷立意先安萬民、後封百官的緣故,怎可更降品軼?”

那顧綜原是南唐京兆府尹,此時建鄴城的行政級別未能定論,他這個府尹只好暫時委屈了做一回州刺史。

本來聽聞陸總經(jīng)略進了城,急急忙忙趕來露個臉,並且預備著悄悄約個時辰,私下裡訴訴苦,打聽一下這件事的趨勢。

誰知陸經(jīng)略見了他的面,二話不說,先問了建鄴民情,隨後便當衆(zhòng)把這件,墜在他心頭一個多月的煩惱事情給挑明瞭……

他是習慣了官場上打啞謎、使推手的,此時對這陸經(jīng)略單刀直入的辦事風格,顯然還不怎麼適應,漲紅了一張圓臉,激動而又不知所措地搓著手,口中一疊聲地道:“理解理解理解,該當如此,該當如此……”

陸鴻點點頭,“嗯”了一聲,道:“如果人人都像顧大人一般體恤百姓、理解朝廷,那麼這天下事,就好做得多了!”

那顧綜絲毫沒有因爲說這話的是個毛頭小子,而感到膩歪,反而心悅誠服地說:“陸經(jīng)略教誨得極是,敬宗受教了!”

韓清在旁邊聽著兩人的對答,心中暗暗好笑,卻不說破,假裝舉目四望,似乎對建鄴清冷的街市頗感興味。

陸鴻忽然想起來一事,便問顧綜道:“敬宗大人,與季權(quán)公可有舊宜?”

不知不覺間,他對顧綜的稱呼便由“顧大人”,變成了“敬宗大人”。

顧綜聽了甚喜,當即明白他想做甚麼,略帶矜持地笑一笑,說道:“有一些,但請陸經(jīng)略吩咐。”

陸鴻原本不喜此人的圓滑,認爲這人必是個鑽營曲迎的小人,但是爲了穩(wěn)固江南的安定,倒不得不對此人著意拉攏,此時見他如此機敏,心下微微起了兩分詫異,就連原先的偏見也改觀了不少。

“你們兩位有私交,還是兩家有情分?”陸鴻想要探個底數(shù),好做計較。

顧綜此時大概摸準了這位年輕上司的脾氣,也不再拿捏,爽快地道:“季權(quán)公是前輩,下官與季權(quán)公是談不上私交的。不過家祖父是季權(quán)公的老師,下官與季權(quán)公的幾位郎君,也都是同窗——總之兩家是極密切的。”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zhèn)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十七章 軍醫(yī)張承啓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wèi)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jiān)軍巡察使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yè)傳奇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fā)難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huán)計(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lián)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八十章 戰(zhàn)江東大麴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zhàn)(四)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zhàn)線的局勢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zhàn)!第三十四章 ?水之戰(zhàn)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fā)的血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yè)坊的大院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二十五章 ?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xiāng)去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
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zhèn)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十七章 軍醫(yī)張承啓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wèi)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jiān)軍巡察使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yè)傳奇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fā)難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huán)計(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lián)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八十章 戰(zhàn)江東大麴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zhàn)(四)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zhàn)線的局勢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zhàn)!第三十四章 ?水之戰(zhàn)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fā)的血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yè)坊的大院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二十五章 ?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xiāng)去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大连市| 寻甸| 葵青区| 建宁县| 临海市| 凤山市| 平泉县| 绩溪县| 巨野县| 永安市| 通辽市| 双峰县| 柏乡县| 小金县| 普陀区| 应用必备| 井研县| 博客| 巫溪县| 平遥县| 广宁县| 博客| 九龙坡区| 泉州市| 英山县| 新郑市| 广东省| 珲春市| 孟津县| 洞口县| 星子县| 北京市| 乐昌市| 托里县| 重庆市| 长葛市| 桂阳县| 永泰县| 长子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