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

轉(zhuǎn)眼已到了臘月三十,明日就是元旦大演武了。陸鴻這幾天一直留在大營裡,神都周圍已經(jīng)明顯進入了化雪期。

氣溫高得有些反常,洛水因爲積雪的融化而顯得有些湍急,南寨存糧的兩個大營甚至迫不及待地掀開了穀倉的竹草倉頂,讓受了潮的糧食曝曬一遍陽光。

臘月廿八那日一大早,盧樑便派人來知會他,不必去神機將軍府了。

兵部頭一天接到了安東暴亂的消息,豐慶帝當即欽點他儘快前往坐鎮(zhèn),務必在年關(guān)後春分前將戰(zhàn)後一直處於動盪期的安東、河北道安撫下來,並且時刻爲朝廷來年的北征做準備。

既然不用再進城一趟,那麼陸鴻也懶得再到景行坊去拜會那位不明身份的邀請者——這人如果真的有事的話,一定還會再找自己的。況且大演武的日子轉(zhuǎn)眼就要到來,他總算想起司馬巽的告誡,不敢再離大營半步。

他之所以這般“安分守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褚垓已經(jīng)接連閉門兩日了,就連今天兵部尚書徐夏威親自來商議大演武的細節(jié)都未能出席。

當然了,陸鴻作爲名單之外的人員也沒有得到兵部的召見,於是作爲褚垓大演武副手的陳森,便在興奮和忐忑中參與了這次重要的會議,並且?guī)е邞M與悔恨回到了後軍的營地——徐尚書今日一連幾個問題他一個都答不上來,而且他用來搪塞的理由連自己都難以接受。

徐尚書問:“後軍新編旅如今有多少人?”

陳森答:“這個得問陸副指揮,兵曹老滕歸他直接統(tǒng)屬……”

“後軍這幾日訓練如何?”

“這個得問陸副指揮,都是他在代褚指揮練兵……”

“後軍士卒情緒如何,明日殿前演武,有沒有不堪重壓的?”

“這個得問陸副指揮,這幾日是他在安撫官兵,早晚巡視也是他一力肩負著……”

“那你們陸副指揮爲甚麼沒來?”

“這個……”陳森只能拿眼睛往李督身上去瞧,他倒是想說“這個得問咱們李督”,可是這句話只能在肚子裡轉(zhuǎn)轉(zhuǎn),萬萬不敢拿到嘴上來說。

這會開的熬人啊!

陳森一想到在青州的時候,還曾與陸鴻爭搶過新任後軍指揮,便更加慚愧無地了——這玩意兒真不是隨便拉個人都能幹哩!至少他陳森是沒這個本事,帶個一旅人馬衝鋒陷陣、攻城拔寨還成,真要事無鉅細地管著幾千上萬號人吃喝拉撒,還要負責打勝仗,呵呵,估計乾沒兩天就得撂挑子。

不過他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自己剛纔怎麼想到衝鋒陷陣、攻城拔寨了?後軍不是一直以護衛(wèi)糧道、把守軍寨爲己任嗎,這是甚麼時候發(fā)生的變化?

在組建青州行營的時候,他們就是公認的“孬兵孬將”,甲乙丙丁四位旅帥除了花小侯,都被認爲是整個行營最不會打仗的旅一級軍官,而他們這些後軍的旅帥、團校尉也一直很有自知之明地,將自己放在“後方支援軍、前線預備隊”的定位,可是現(xiàn)在隨便從後軍里拉一個軍官再問,所有人潛意識就覺得自己就是硬邦邦的主力軍軍官!

他孃的,咱們後軍的人甚麼時候這樣瞧得起自己了?

陳森只想了一個上午,便輕易地得到了答案:是在陸大人代理副指揮之後!

他還記得早年在宏武館學習時,教戰(zhàn)法的段教授說過這麼一段話:一支強兵,可以無快刀,可以無堅甲,不可缺士氣!士氣是啥?沒別的,勇氣和信心!

他一直記得段教授夾雜著長安腔的官話,可到現(xiàn)在兩相印證之後才明白,過去老段那些看似毫無用處的說教,其實才是真正的至理!

如果是組建行營之初,跟他們這些人說起正面交鋒,肯定下意識地便覺得這是左軍、右軍該乾的事兒,可是如果今日再讓後軍的大頭兵們打仗,擔保一個個都嗷嗷叫地爭先恐後往上衝!這就是勇氣和信心。

不說別人,就是他陳森,前兩天還在爲沒仗打的事情犯愁……

此刻的陳森正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化雪後泥濘的校場上,已經(jīng)到了吃晌午的時辰了,李督那裡連一頓午飯也沒留他吃,便將他趕了回來,並且告訴他,下午的會議你不用參加了……

嘿!不參加拉倒,省的一個人孤零零地瞧著他們高談闊論,自己在那抓耳撓腮。陳森心裡冤屈地想,別以爲老子不知道,今早李毅的人當著陸副指揮的面來請老子議事時,大頭兵的指指點點,你們這些人不一定在背後怎樣白扯老子哩!

他心裡的“李督”已經(jīng)不知不覺變成“李毅”了。

他遠遠地在校場邊的糧堆後頭躲了一會,瞧著竈房裡的同袍們一個個心滿意足的四散離去,這才揀選著乾硬些的地面,鬼鬼祟祟地往竈房摸去,可是還沒等他走到地界,便見洛水大營派給他們的掌勺廚子帶著幾個下手,一人扛了一隻空木桶出來,最後那位甚至直接將竈房大門一鎖,留下一個冷冰冰晃悠悠的鎖頭,似乎在嘲笑著陳森:瞧,知道你去李毅那吃上等席面,咱們就沒給你留這些粗茶淡飯!

“去他孃的!”陳森氣得在頭上一抓,把新?lián)Q的襆頭揪下來狠狠地砸在地上,轉(zhuǎn)過身怒氣衝衝地瞪著中軍的方向。他倒不是爲了沒飯吃生氣,而是回想到李毅趕他走時的鄙夷冷淡神情,再被這關(guān)得嚴嚴實實的大門一頓刺激,這才火冒三丈,一發(fā)不可收拾。

李老狗!呸!

陳森朝地上啐了一口,“李毅”又

變成“李老狗”了……

“老陳,誰惹你生氣了?”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背後響起來。

陳森頭還沒回過去,嘴裡就委屈地喊道:“大人,您得給我做主,他孃的李老狗欺人太甚!”

陸鴻此刻手裡端著兩隻海碗,一碗白麪饃,一碗各色葷素菜,都堆得冒尖,他身後的小金子也是一般的造型。陳森的叫喚將他嚇了一跳,因爲“大人”這個稱呼如果不加姓氏的話,其實是有特殊含義的。一般只限於長期直屬或者親信下屬對上司主官的稱呼,陳森雖是一軍同袍,但直接從屬於軍指揮褚垓,理當稱呼他爲“陸副指揮”或者“陸大人”、“副指揮”。

陸鴻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知他葫蘆裡賣的甚麼藥,只得問道:“哪個李老狗?把你咋了?”說著上上下下打量著他,見他頭髮散亂著,襆頭也丟在腳地裡,頓時恍然,“哦,被人打了……你該不會是罵李督罷?”原來這老陳是被人打壞了腦子!

陳森訕訕地笑了笑,含糊地道:“我哪有那個膽——你弄這老些,吃得下嗎?”

誰知陸鴻沒搭他的話,還不依不饒地問:“誰打的你,沒王法了?”好在沒再追問“李老狗”的事情。

陳森懶得解釋,叉著腰把手一擺,很大度地道:“算啦,都過去了,你這一、二、三……六個饃,吃不了這麼多罷?”

陸鴻道:“是吃不了,剛纔牛廚子說反正各人的吃食都分派到手,就還剩這麼多,愣塞給我的?!?

放他牛廚子的屁!陳森在肚裡大罵,誰說沒人吃了?老子不是人?

“你在李督那混著啥好吃的了?”陸鴻見他不說話,又笑著問。

陳森難爲情地道:“還能有啥,也就是大魚大肉甚麼的,忒俗,李老……李督那也不見得有甚麼好玩意兒,呵呵?!?

陸鴻奇道:“不對啊,我早上還瞧見廚子擡了一頭羊過去烤來著,聽說還有東郊衛(wèi)城裡的燕赤樓送的半桌席面兒……”

東郊衛(wèi)城就是京官聚居處發(fā)展起來的衛(wèi)星城,其實也就是個集鎮(zhèn),就在洛水大營不遠,由於消費羣衆(zhòng)的特殊,所以這小城裡一切供應都比照神都的標準,也頗有幾家高檔的酒樓,陸鴻口中的燕赤樓便是數(shù)得上號的一家,做出來的酒菜自然是上上等的!

陳森又在心裡把李毅多罵了八百遍,隨即腆著臉從陸鴻手裡接過碗筷,腦袋一撇,道:“大人,走,去你那,李督的席面太精細,好吃不飽,再從你這饒兩個饃填補填補!”說罷轉(zhuǎn)身當先便走。

陸鴻瞧著他扭著腰麻利的背影,真是越來越鬧不清這些人在攪甚麼花樣了。

……

(還有一章比較複雜,約莫下午發(fā)出)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鄉(xiāng)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戰(zhàn)(六)第三十八章 “同鄉(xiāng)會”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層的問題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四十章 游擊戰(zhàn)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一百零四章 牽連甚廣的貪污案第六十九章 倒黴的湯柏(上)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fā)的血案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七十章 倒黴的湯柏(下)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lián)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jiān)軍巡察使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zhàn)過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fā)難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wèi)戰(zhàn)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huán)計(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霧消散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zhàn)第七十三章 糾結(jié)的李嫣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五十三章 軍醫(yī)營之亂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鄉(xiāng)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戰(zhàn)(六)第三十八章 “同鄉(xiāng)會”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層的問題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四十章 游擊戰(zhàn)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一百零四章 牽連甚廣的貪污案第六十九章 倒黴的湯柏(上)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fā)的血案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七十章 倒黴的湯柏(下)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lián)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jiān)軍巡察使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zhàn)過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fā)難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wèi)戰(zhàn)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huán)計(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霧消散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zhàn)第七十三章 糾結(jié)的李嫣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五十三章 軍醫(yī)營之亂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揭西县| 红安县| 乐业县| 比如县| 古浪县| 禹州市| 隆德县| 福海县| 大渡口区| 眉山市| 昌江| 景宁| 界首市| 同江市| 嘉峪关市| 宜都市| 平定县| 昌黎县| 新竹市| 射洪县| 惠来县| 和政县| 朔州市| 天全县| 吉安市| 永靖县| 霍林郭勒市| 芜湖市| 潮州市| 乌兰浩特市| 那坡县| 即墨市| 象山县| 临沧市| 文水县| 卓尼县| 盐山县| 内黄县| 河津市|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