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

正如我們所知,縣城到上河村的路途並不算長,但是陸鴻直到傍晚時分才隔著燕子河瞧見他家那個簇新的灰磚院牆。

原因很簡單,他在壩集裡瞧見了趙四。這個曾經因爲輔佐陸鴻捕捉巨寇藍鷂子而名噪一時的客棧老闆,如今關了趙家集祖傳的生意,在壩集賃了間鋪子,專門賣些常見的點心吃食。

陸鴻晌午時分騎著馬穿過井然有序的縣城,來到熱鬧哄哄的壩集,剛到集鎮東面的牌樓下便被眼尖的趙四攔下了。

“陸隊正……陸隊正恁回來咧,怎到壩頭來的?”趙四激動地從臨街的商鋪裡躥了出來,一把揪住陸鴻的大氅,險些被張如鏡一鞭子抽在腦袋上。

據《保海縣誌》記載,壩集原先叫做壩頭莊,自青州四十年前在保海立縣以後,由於此處正當縣城與三河鎮、柳鎮交接之地,因此迅速取代了原先三河鎮趙家集的地位,成爲了縣城以外首屈一指的大集鎮,幾年發展之後便已頗具規模。

六年前洪縣令爲了整飭縣城街道,解決城東城南兩大集市髒、亂、差的問題,下令遷出所有無店鋪的流動商販,統一在城外擇地安置,所以城東集市的大部分商販都轉到東門外二里地的壩頭莊來。

原先只有一百多戶的壩頭莊立即涌入了不下千三百的新人口,隨著文昌廟及城隍廟相繼遷入,壩頭莊也改名叫做壩集,因而此時仍有許多老人稱壩集叫做舊名“壩頭莊”或是“壩頭”的。

這趙四著實有些激動,嘴裡都不甚利索,愣是將壩集的老名字喊了出來。

陸鴻起先也被嚇了一跳,待瞧清是他之後,心中也有些乍見故人的歡喜,攔住了準備拔刀的張如鏡,衝趙四笑著道:“趙老闆,怎這樣巧法,你也在壩集哩?”

趙四仍舊緊緊攥著他的大氅,似乎怕他飛走了一般,絲毫不在意周圍投來的異樣目光,嘿嘿傻笑道:“陸隊正,這有啥巧不巧的,俺把買賣開到這兒來咧。”

陸鴻被他拽得脖子有些發緊,只得翻身下了馬,一邊把住趙四的手臂,順便不動聲色地將他的手甩脫,一邊和氣地問道:“趙家集的客棧怎麼不開了?”

趙四一臉苦笑:“俺把客棧封了。”說著左右瞧了瞧,遮遮掩掩地道,“晌午還莫吃罷?先到店子裡坐坐,俺叫你嬸子給你做面片湯。”

陸鴻心想,這趙四還是老樣子,大白日鬼鬼祟祟的,估計又沒啥好事。他向張如鏡使了個眼色,兩人牽著馬隨趙四來到一間還算寬敞的面鋪門外,將馬在門口樹上栓了,進了店裡。

趙四一進門便扯著嗓子大喊:“老太婆,下兩碗麪片,加蛋,分量要足!”說著在空蕩蕩的館子裡隨便找了個座位,抻起油乎乎沾著白麪粉的袖子胡亂抹了兩圈,便請陸鴻坐下。

趙家婆娘這才慢悠悠從裡間的簾子後面轉了出來,迷迷瞪瞪地問:“來客咧?”顯然是生意冷清,躲在後邊瞌睡了。

“來甚麼來,是陸隊正,這蠢婆娘眼睛也不長!”趙四瞧見這黃臉婆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惡狠狠地朝他婆娘發火。

陸鴻不知趙四發甚麼瘋,只得勸道:“趙四叔,有話好說。”

趙四倒是聽

他的話,聞言“唉唉”答應兩聲。他那婆娘揉了揉眼睛,突然發癲似得衝過來,捉住陸鴻的肩膀,瞪著眼叫道:“陸隊正,是陸隊正!恁可回來了,俺們家有救咧!”說著跪在地上哇地一聲哭了起來。

陸鴻嚇了一跳,自打偶遇趙四的時候他便察覺到不對勁,此時見了這般情狀,心知定然是出了甚麼了不得的大事情。於是一邊扶起趙家嬸子,一邊好言勸慰,叫趙四把原委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說起趙四,這段日子過得很不順心。雖說因爲捉住藍鷂子手下的事情得了縣裡的褒獎,甚至發下一個“忠義勇”的牌匾,以至於原本籍籍無名的趙四一躍之間成爲三河鎮第二炙手可熱的人物!

這件好事的影響一直延續到陸鴻們參軍離鄉,趙四還在莊裡享受著“趙老爺”的尊稱,一擡頭瞧見自家門楹上掛著的“忠義勇”牌匾,每回都忍不住沾沾自喜,這家客棧也因爲聲名鵲起,吸引了不少前來觀瞻的客人,客棧的生意也紅火了一陣。

趙四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陸鴻們離開的第三天,他那沒見識的婆娘在收拾客房的時候,意外地從牆磚縫裡摳出一封已經被老鼠咬得缺頭少尾的書信,趙四隻揭開封皮瞧了一眼,便像丟麻雷子一般將信丟得遠遠得……

信的開頭這麼寫著:毅公亭堅兄在上,前番約定之事……

趙四是個聰明人,他只瞧了這麼多,卻已經嚇得魂飛魄散!

幾乎在一瞬之間,他就想到,這封信必然是藍鷂子留下來的,這個“毅公亭堅兄”沒有別人,當然是那位高高在上的魯國公,二月二壩集事發後的告示上不是寫著嗎:魯國公毅儀仗往柳鎮……

還有甚麼“前番約定之事”,約定啥了?一個南唐巨寇藍鷂子和咱們的魯國公約定,約定了啥?

趙四如墮冰窟。

早在捉藍鷂子封倉庫的時候,陸隊正就對他千叮萬囑,倉庫裡的東西不要動,不要瞧,知道的越多越危險!

也就是那一天,趙四突然之間鎖了客棧的大門,連自己的兄弟也沒招呼,就帶著婆娘孩子連同存下的十幾貫錢、幾錠銀子來到壩集,賃了這間鋪面度日。

這老頭嬤嬤兩個幾個月來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生意也沒心情營務。

陸鴻聽了沉默下來,隱隱然明白這事兒萬分棘手,他捻著手指,開始將二月二至今的一整灘子事情串聯起來。

趙四和他婆娘兩個垂著手站在一邊,大氣也不敢多出,生怕打斷了陸鴻的思緒;張如鏡隔著一桌坐在當門處,若無其事地左右檢視著,他在努力扮演一個合格的親兵,同時嘗試著做一些自認爲親兵當做的事情——他不知道自己如今有幾分像樣,以至於捏著刀把的左手有些緊張……

店子裡胡亂排了四張長桌,靠內間的爐竈還在咕嘟咕嘟冒著白花花的熱氣,一隻毛色駁雜野貓百無聊賴地蹲在門口的角落裡,正愜意地舔舐自己的腳掌。

壩集街上來來往往,都是剛剛吃飽了晌午的悠閒行人,正一個個撫著肚皮、打著飽嗝,邁著慢悠悠的步子消食。左右各家商肆的吆喝叫賣聲也顯得有些懶散。而這間小小的鋪面裡,卻彷彿與外面的清平世界

格格不入。

也不知過了多久,張如鏡的肚子“咕嚕”一聲,打破了店裡的沉寂。陸鴻聽見便收起思緒,笑了起來:“趙四叔,先給我們弄點兒吃的,下午我跟你回趙家集一趟,辦法總是有的。”

趙四一拍腦門,歉疚地道:“瞧俺,吃飯纔是第一大事!陸隊正坐著,俺親自下廚去。”說著一擼袖子,風風火火地往後廚便走,他那婆娘是個不當事的,也不知留著陪客倒茶,亦步亦趨地跟著趙四進了裡間。

不一時面片湯上來,陸、張兩人飽食一頓。趙四著意巴結,一人打了三個雞蛋。陸鴻吃飽喝足,先將張如鏡支回上河村報信,自己跟著趙四兩人匆匆趕回趙家集。

趙四騎著車行租來的叫驢,帶著陸鴻回到趙家集時,遇到幾個莊上的熟人。那些人相見之下都親切地向趙四打著招呼:“趙老爺,回啦?去壩集發了大財莫?”

趙四胡亂應付幾句,等到他們再瞧見陸鴻時,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直到目送著兩人開了客棧的大門,消失在“忠義勇”的牌匾下方,纔有人反應過來,驚叫一聲:“那不是陸隊正!”

趙四一進屋便插上大門,半年前來過的趙家集客棧此時已經大門緊閉,陸鴻舉手揮趕著鼻間嗆人的灰塵,舉目打量。

這客棧還是老樣子,桌椅擺放一如捉藍鷂子那日的光景。陸鴻感嘆光陰變幻的同時,也想到曾在此地遭受的重創,胸口受傷處雖然早已癒合,此時卻不禁隱隱作痛起來。

他命運的離奇變化有很大一部分便是從此而起。

趙四並沒有察覺出陸鴻的神色變化,他此時一心惦記的,便是那個可能帶給他家破人亡的書信。他不等陸鴻吩咐,便徑自繞過賬臺,蹲下身麻利地翹起一塊地磚,埋頭刨挖起來。

陸鴻閒來無事,便取了條抹布撲撣乾淨身邊的長凳,正要坐下來等著,卻聽櫃檯後面趙四自言自語:“怎會,怎會哩……明明是這裡的……”

陸鴻心頭一跳,趕忙走過去查看,卻突然看見趙四跌跌撞撞地衝了出來,撕心裂肺地嚎叫道:“信……信沒咧!信沒咧!”

陸鴻大驚失色,一把抓住趙四因爲恐懼而顫抖的手臂,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不那麼慌張:“信沒了?你再想想,是不是藏錯地方了?”

趙四的雙眼空洞而無神,他搖了搖頭,既像是對陸鴻,又像對自己喃喃地說:“不,不會藏錯。俺見過他們,定是他們偷走了信……完咧,完咧……”

“誰偷走了?”陸鴻感覺到這事情的嚴重性,那封書信中一定有著什麼驚天的秘密!

“是他們……”趙四此時卻彷彿行屍走肉一般,原本乾瘦的臉龐已是一片死灰,“是那些老客,每日都來,俺不認識,俺知道他們一定是衝著信來的……”

陸鴻彷彿明白了甚麼。原來這間客棧早早就被盯上了,怪不得趙四會捨棄心頭肉一般的祖業,跑去壩集去幹那個蝕本的買賣,以他的機靈,當然早就察覺了甚麼……

陸鴻只覺背後涼颼颼的,已經出了一身冷汗,他甚至感到一直有一雙眼睛在暗中窺伺著他。他的心頭首次被恐懼所籠罩著……

(本章完)

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鄉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難做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七十七章 廣平的邀請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監軍老爺要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計(一)
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鄉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難做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七十七章 廣平的邀請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監軍老爺要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計(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姜堰市| 平遥县| 洛南县| 莱芜市| 垣曲县| 砚山县| 阜城县| 儋州市| 镇巴县| 千阳县| 巴南区| 怀宁县| 修武县| 鹤山市| 霍山县| 涿州市| 镇巴县| 永福县| 响水县| 汨罗市| 唐山市| 泸水县| 临清市| 广元市| 克拉玛依市| 临安市| 永吉县| 白城市| 克拉玛依市| 固镇县| 衡东县| 沾化县| 大同县| 外汇| 嘉禾县| 大宁县| 孟津县| 夏邑县| 阿城市|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