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

陸鴻頓了頓,補充道:“聖君若是還有擔憂,那便將皮休將軍留在神都——還有兩位,皆可用之。一位是馬威將軍,治軍頗有其術;再有褚垓將軍,支應後勤也是一把好手!”

豐慶帝先是蹙著眉頭細細想了一會兒,他對這個馬威很有印象,當年到青州去調查青州行營功過督查案的衛署代表,便是此人,頗能領會上意,差使辦的比兵部漂亮得多……

不過這個褚垓,組建青州行營的時候,的確聽說此人輜重能力了得。不過聽聞七年大演武之後,便一病不起,卻不知現今是個甚麼光景了……

“前兩日聽人提起過,褚垓將軍已然痊癒數月,正打算前去探望。”陸鴻笑著說。

豐慶帝緊蹙的眉頭便舒展開來,有這幾個人,的確是勉強夠了。特別是盧樑,他是十分放心和倚重的,只是此人從來都在幕後,不曾推上臺面,因此一時竟然忘卻了。

一想到盧樑,豐慶帝便信心大振,當即拍板道:“好,就這麼辦!那麼南國之經略,又是如何計較?”

陸鴻有些納悶地想:“這種事不把曹梓和崔景芝招來商量,問我做甚麼!我這宰相可是光領俸祿的榮譽差事啊……”

不過他可不敢問出了口來,只好搜腸刮肚,勉爲其難地轉著腦筋。

他偶然擡了擡頭,卻見豐慶帝目光閃爍,心中驀然一動:好啊,這老皇帝是在刁難我吶!這種大事他肯定已經找宰相們出過主意了,此時卻來考我這個半吊子?

既然想到了這一層,他便輕鬆了些,試探地道:“臣下以爲,鄧門四將皆有經略州郡之能,聖君不妨將淮南道交給鄧老帥打點。”

他的考慮是,鄧錦常年駐紮徐州,有治理經驗;與淮南道諸州唐軍隔泗水相峙多年,必然清楚底細,是個極好的人選。

豐慶帝微露詫異之色,陸鴻所說的話,幾乎與崔景芝的意見如出一轍。他既不點頭也不搖頭,只是問道:“那其他各道呢?”

陸鴻頓時大感頭疼,他是一不瞭解南唐各道的形勢,二不認識朝中可用官員,如何能將南唐七道幾十上百個州盡數安排妥帖……

他忽然想到一個可以借鑑的辦法——效仿隋文帝平陳啊!

他將這個主意說了,並且明確指出,應該請政事堂來參謀此事。

言外之意便是:這種鳥事

自有該管之人,我已經出了這麼些主意,你皇帝老兒不好拿這事強留我!

豐慶帝更加感到驚奇,實際上,昨夜他急招曹梓、崔景芝兩位宰相進宮討論這事,曹梓當即便指出,“可借鑑楊堅平陳之法”……

曹梓還當場列舉了比如重新規劃行政區域、設置鄉里(即五百戶爲一鄉,置鄉正,一百戶爲裡,置里長,打散重組,防止糾集叛亂)、灌輸綱常倫理、明確刑罰等等手段。

陸鴻雖然只是籠統地說了個效仿隋文帝,但是思路卻又與曹梓不謀而合。

豐慶帝原打算用來刁難刁難這小將軍、折折此人銳氣的難題,就這麼不攻自破!

他已經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沮喪了……

其實他提到這個經略之題,倒也不僅僅是考究的意味,政事堂也確實拿出了一套方案來。

實則問題就在這套方案之上,在政事堂看來,陸鴻是解決南方困局的關鍵人物之一。與此相比,神都的鎮守問題,反而倒好解決了……

“朝廷提議,請小陸將軍出任江南兩道之大總管、經略使。”豐慶帝突然說道。

陸鴻一愣,皇帝剛纔還口口聲聲說,他一走神都無人鎮守,此時卻要將他外調江南!

他本能地想到,小應九在正殿之中悄悄告訴他的話:陳州王之前來過……

難道是李安的主意?

陸鴻心中迷惘,不知道李安想做些甚麼,也不知道豐慶帝是個甚麼樣的想法。

不過他很清楚,自己當著李安的面殺死了王睿,李安肯定會有所反應……

他的計劃就是將自己調走?

可是……調走了自己,那麼李安該如何自保?

這貌似是個悖論!

陸鴻忍不住擡眼看了看豐慶帝身邊的小應九,但見此人垂手侍立,臉上並無半點兒異樣神色,既平靜,又坦然。

他的心中更加嘀咕。

“小陸將軍自認爲如何?”豐慶帝問了一句。

陸鴻心念一轉,笑著說道:“朝廷有命,自然無不尊允。只怕我這半吊子,要把繁華江南治成塞外荒漠了!”

豐慶帝微笑搖頭:“以你在安東的手段,當可料理江南。再者說,讓你去,並非叫你一城一地、挨家挨戶的治理,只需照管著兩道兵馬,以及各州刺史——當殺則

殺!”

最後四個字,豐慶帝說的輕描淡寫,不經意間露出幾分崢嶸來。

陸鴻忽道:“臣下想再推薦一人!”

“哦?”豐慶帝饒有興趣地問,“是誰?”

“陳州王!”

豐慶帝眉尖一抖,跟著便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陸鴻沒去打擾他,而是靜靜地等待著——實則他的心中已然滿是緊張之感!

他在等待著豐慶帝的態度,甚或聖意裁決。

如果豐慶帝肯叫李安外放,那是留其一命、扶定了太子;若然反之,那便是任由李安在神都攪風攪雨,生死成敗,任其自受!

他如將李安外派到嶺南、劍南等地經略,那李安自然是要順理成章地掌握一方兵權,並附有行政之責,儼然諸侯。別人要想動他,一要掂量掂量手中的能力,二要考慮逼迫一道大總管、經略使的風險。

這就算是保了他一條小命!

但是一旦離開神都,爭奪儲位這件事,便再與他無緣,到時候太子順理成章,接位大寶——只要太子能活到那個時候。

如果將陳州王強留在神都,雖然有極大的風險,甚至很可能無端喪命,但是至少給他保留了爭奪東宮的機會。

只看陳州王能否在夾縫中求得生存了。

陸鴻隨手拋出這樣一個難題,倒教豐慶帝躊躇良久,而無對應之策了。

“你的意思……”豐慶帝隔了半晌才又開口,但是並不知該如何問下去。

陸鴻卻點了點頭,彷彿明白了他的意思,凝重地說道:“事事早作決斷,以免天下之人兩相搖擺、其心不定,惶惶不可終日,誰還有心思做事?”

他的話已經說得十分直白,甚至隱含批評之意。

天下人不知東宮之角逐究竟如何結果,自然心念搖擺,徒然自亂。

太子乃是國本,半點含糊不得!

豐慶帝想了想,忽然下定了決心一般,拍手道:“好,就讓三郎經略嶺南!另外……武孝宜去往黔中,如此一了百了!”

他搖頭嘆息了一聲,忽然站起身來,佝僂著身子向外走去。

陸鴻不禁在心中爲太子感到高興,也爲皇帝而感到欣慰……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一百三十章 清繳海匪(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態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三十四章 ?水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戰(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
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一百三十章 清繳海匪(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態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三十四章 ?水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戰(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石屏县| 渭源县| 盐亭县| 保康县| 嘉兴市| 房产| 龙井市| 寻乌县| 绍兴市| 峨边| 赤壁市| 万安县| 柳林县| 浮梁县| 辽宁省| 阿勒泰市| 龙州县| 阿荣旗| 平远县| 巴林左旗| 瓦房店市| 禄丰县| 教育| 桦川县| 台东市| 孝感市| 贵南县| 东海县| 剑阁县| 深泽县| 贵溪市| 石棉县| 安新县| 铜山县| 蚌埠市| 红桥区| 富蕴县| 吐鲁番市| 历史|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