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

小應九臉上掛著客氣而矜持的笑容,肅立在殿廊之中,恭恭敬敬的,只等陸鴻上了最後一級臺階,纔開口低聲說道:“陸帥,大家在殿中休憩之間等您。”

陸鴻不知道“休憩之間”是指甚麼地方,想來也就是朝會或者接見的間隙時,預備給皇帝休息之用的所在。

他雖不知,也不用多問,只需跟著小應九的指點,跨進敞開的大殿右側門,便置身於極度寬敞、高闊的殿堂之中,一根根合抱粗的的圓柱,朱漆黯淡,微藏細紋,頗有些歷史滄桑之感。

陸鴻隨意地打量了兩眼,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趣。

小應九在他身側,伸手向大殿東北角一座小型的屏風一指,低聲說道:“門戶就在屏風後面……”

陸鴻點點頭,正要擡步,卻聽小應九接著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更早時三殿下來過了。”

陸鴻一愣,腳步僵在了當地。纔想起來所謂“三殿下”,就是指的陳州王李安。

陳州王在龍門的時候,就不止一次地往韓城奔走,豐慶帝當年“永世不得覲見”的旨意,早就化作塵埃了。

但是……今日陳州王來做甚麼?

更重要的是,這個小應九和他提這件事,又想做甚麼?

這小應九是皇帝的貼身太監,按道理說,不該與他這個外臣說這些多餘的話……

“應公公,甚麼意思?”陸鴻淡淡地問。

小應九身子微微前傾,低著腦袋,依舊謙卑地道:“在下也不知三殿下,是甚麼意思。”

陸鴻眉頭微皺,沉聲道:“我是問你——你告訴我這些,是甚麼意思?”

小應九倒也沉著,既不怕,也不惱,甚至低笑了一聲,道:“只是感念陸帥功高,今日近處相見,愈覺親近,有心提個醒兒……哪知是多心又多嘴,反惹得陸帥不快,真真罪過!”

他解釋得越多,雖然聲音平穩,可陸鴻愈發不信,只覺其中必有所指,或別有用心。

特別是那“功高”二字,最是讓他心中微顫,彷彿平靜的深潭之中,憑空落下了一枚石子,沒來由地濺起陣陣漣漪。

陸鴻搖搖頭,便沒再理會這年輕太監,直接拔步往那屏風後面走去。

小應九不疾不徐地追了上來,腳步輕盈沉穩,想來剛纔說話的那份沉著倒未必是裝出來的……

如果是裝的,那麼這位當個太監,也太過屈才了……

陸鴻一氣繞過屏風,果見其後有一個單扇的門戶,虛掩著,瞧不見內裡的情景。

小應九輕輕伸手推開,便自行退了下去。

這件屋子不大,裝修也沒有多少富麗堂皇的佈置,只是古色古香、莊重而不失儒雅,正當中立著一尊雙耳鏤空銅香爐,正從鏤空的空隙之中,嫋嫋地散發著青煙,釋出陣陣舒潤的馨香。

陸鴻聞這香味頗有凝神靜氣之用,卻不知是個甚麼種類。

他左右瞧了一眼,榻上幾個蒲團都空空如也,並未見得有人,便除下靴子,放到牆根,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

他瞧著空蕩蕩的屋子,心中暗想:剛纔那小應九不是說,聖君已在甚麼“休憩之所”相候,怎麼不見人影?

他左右百無聊賴,便四下打量著這間屋子,只見當中的圓柱中段,掛著一塊兩掌大小,形狀不大規則的橢圓形木牌,上面用硃筆寫著三個大字:靜心齋。

陸鴻愈發奇怪了,難道這間小屋叫做靜心齋?

可那所謂“休憩之所”又是何處?

他細想一下便明白了——這靜心齋與那“休憩之所”本來便不是同一處所在,皇帝固然已經等在“休憩之所”,也的的確確是在等他,但是這於理、於制皆不合!

——以皇帝至尊,怎麼可以提前爲臣子坐等?

於是便使了這麼一個偷換概念的法子:先將陸鴻請到靜心齋來,等著皇帝,然後皇帝再從“休憩之所”過來接見,總算是既給足了陸鴻的面子,也不逾越禮制。

陸鴻不禁有些頭疼,兩人還沒見面,就先擺出這許多迷魂陣,看來這個假,真不怎麼好請……

正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卻聽大殿正堂之中腳步聲音響起,一個輕快矯健,是剛剛離開的小應九;一個沉重緩滯,恐怕便是年老體重的豐慶帝了。

陸鴻連忙對門而立,不敢稍有不恭不敬之態,眼看這對君臣之間,便要進行生平第一次的會談了……

豐慶帝人影尚未在門口出現,便已經開了嗓音說道:“朕的小陸將軍到了?”

話落人至,他平平常常地披了一身閒適寬鬆的袍服,稍稍遮掩了一些寬胖的身軀,便出現在了屏風之前、門戶之外。

陸鴻倒不是完全沒有見過豐慶帝本人,遠遠望過幾次,雙方間距最近的一此,豐慶七年西苑大演武時,陸鴻被李毅下放到觀衆席瞧熱鬧,當時豐慶帝乘御輦過天街,由李毅親自駕車穿過定鼎門時,陸鴻就在門洞裡瞧著……

再過短短一個月,距離當日的“近距離接觸”,便整整兩年了!

陸鴻連忙趨前兩步,躬身下拜:“臣,拜見聖君萬歲!”

豐慶帝顯得興致不錯,呵呵笑著將他扶了起來,頗有些感慨地說道:“七年初一,出城往西苑,朕便在定鼎門中瞧見了你,好個少年郎!”

陸鴻完全沒想到,皇帝對他的第一句話便是提到了這件事情,而這件事正是他方纔心中所想。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當年他不過是一名六品軍官,躲在人羣之中連自己都生怕找不見自己,這豐慶帝居然當時便注意到了?

不管怎樣,他還是覺得心中暖洋洋的,很是感動,忙道:“聖君謬讚,沒想到聖君當年慧眼如炬,竟瞧見了臣下。”

豐慶帝哈哈大笑,擺手道:“若說沒想到,朕更加想不到,當年那位牽著遲行,躲在人羣中的少年校尉,今日已是功勳赫赫的朝廷柱石!”

陸鴻奇道:“聖君認得遲行?”

豐慶帝神秘地一笑,說道:“這匹馬還是頭小駒子的時候,便在朕的御馬廄中了。後來賜給拓戈爾汗,沒想到他肯送了給

你……”

這老皇帝看起來精神十分健旺,也十分健談,全然不像當年傳言的那般,昏厥之後便一直暮暮沉沉,精力欠佳。

陸鴻心中納悶的同時,也因著笑了一聲,點頭道:“那是承蒙韓大將軍照拂。”

豐慶帝“嗯”了一聲,指了指陸鴻腳邊的蒲團,自己走到對面,在小應九的攙扶之下坐了上去。

陸鴻正襟危坐,兩人一個相對,便要談到正題了。

“聽說你想休假?”豐慶帝看似隨口說道。

陸鴻欠了欠身,說道:“正是,戰事曠日持久,臣下思及家鄉、念及父母,好生掛礙,特請聖君恩準回鄉過年。”

豐慶帝顯然早就想過這個問題,點了點頭,道:“那也未嘗不可。”

陸鴻沒想到事情如此順利,真個又驚又喜,正要謝恩,卻見豐慶帝擡了擡手,阻住了他。

“不過,如今朝廷有兩件大事亟需解決。”豐慶帝說著瞇起了眼睛,帶著兩分考究的意味,說道:“若是小陸將軍幫我解決了這兩件難題,那麼任你天涯海角,自去自飛,我來不來管你……”

他的口氣雖然嚴肅了一些,但是自稱也從“朕”變成了“我”,算是折了箇中。

陸鴻心中盤算,自己在神都的時日,攏共加起來也得有幾個月了,這豐慶帝倒確實一次也沒勉強過他上朝……

他能猜到其中一大難題,還是神都留守的問題,但是另外一個卻是怎麼也猜不到了——難道還真把他算進了宰相班子,他一走,政事堂三條腿便能缺了一條?

陸鴻也不敢自作聰明,便老老實實地請教:“不知聖君所慮者何?”

豐慶帝倒也乾脆,朗聲說道:“一者神都誰人鎮守,二者南國何人經略!”

原來是經略南唐舊境……

眼看著過年開春,這倒的確是個問題!

實際上,他早早便與花大爺討論過這件事,只不過當時談的不深,也就沒記在心上。

對於神都留守的人選,陸鴻已經有了備案,但是南國經略這個問題,卻不曾仔細想過。

因此他略略沉吟了一會兒,才道:“神都可調花源將軍回來留守,現任長史孔良盡能擔當安東重任——再以溫蒲、扶吐瀚、賀高等人輔佐,安東無需擔憂。”

豐慶帝顯然也早就想過這個方案,此時聽陸鴻說的這般篤定,便點了點頭,道:“安東是你一手操持來的,你說可行便一定可行。只是花小侯資歷總歸淺顯一些,爲何不請司馬將軍回京?”

所謂“資歷”,一則是領軍時間長短,二則是參戰次數多寡,三則戰績功勳高低。陸鴻是二三條無人可及,因此可稱有資歷,而花源確乎顯得不那麼過硬。

不過陸鴻早有考慮,直接笑著說道:“司馬將軍還是繼續接管安西的好,花小侯資歷雖然稍顯不足,神都還有盧大帥,儘可鎮得住場面!”

既然提到了安西,那便繞不過王睿,以及龍武軍去。但是兩人都很默契地沒有提這一茬兒……

(本章完)

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繳海匪(一)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三十四章 ?水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劍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十七章 軍醫張承啓第三百零二章 宿敵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十三章 徵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興的尷尬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
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繳海匪(一)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三十四章 ?水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劍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十七章 軍醫張承啓第三百零二章 宿敵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十三章 徵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興的尷尬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太原市| 武鸣县| 温泉县| 宁海县| 博兴县| 凤山县| 江津市| 福鼎市| 介休市| 呼和浩特市| 荣成市| 许昌市| 曲阜市| 浦东新区| 桐城市| 涞水县| 县级市| 赣榆县| 祥云县| 温州市| 怀来县| 盈江县| 凌源市| 沙田区| 博罗县| 金平| 兰考县| 澎湖县| 牡丹江市| 筠连县| 玛多县| 浮山县| 贡山| 阿合奇县| 含山县| 乐山市| 那曲县| 九龙县| 鄂温|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