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

東上進攻山海關距離較近,不會存在糧草運輸的問題,但也存在其他的問題。

首先是出動多少兵力的問題,那裡除了吳三桂和高第的五萬餘大軍,還有多爾袞所率的近八萬清軍精銳。敵軍兵力高達十三萬之衆,且多爲精銳。

若是派兵少,很有可能會被多爾袞直接吃掉。因爲失了榆林,軍心已經十分動盪。若是再敗一次,形勢恐怕會變的完全不可收拾。

但若是盡起大軍東上山海關與清軍決戰,似乎也並非良策。

首先,多鐸很有可能會從北面殺入京畿,引發混亂。其次,因爲之前的拷掠,北地的鄉紳官員對闖軍極爲不滿。大軍東上,誰又敢保證不會再出現一個姜瓖?後方不穩,大軍輕動,一旦有變,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除此之外,李自成還有另外的一個擔心。吳三桂打的是爲崇禎帝復仇的旗號引清軍入關,周顯雖然脫明自立,但誰都明白那只是迫於形勢。若是在決戰的關鍵時刻,他引兵北上,從背後偷襲闖軍。那樣的話,闖軍定會遭受空前的慘敗。

衆臣討論了好幾天,分析了各種利弊,但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李巖的意思是由李自成坐鎮京師,遣一員大將領闖軍主力東上山海關,與清軍決戰。

這個大將自然是劉宗敏,但劉宗敏本人有點不情不願。在京師拷掠諸官玩的正高興呢!卻突然讓他領兵東上。勝不勝暫且不說,最主要的是辛苦。

入京師後,山珍海味,美女少婦,應有盡有,人都胖了二十多斤。這時候讓他離開自己的安樂窩,他當然不願意。

但他又不能明說自己不願意,他以退爲進,說滿虜不足爲懼,李自成應該親征。這樣既可以豎立起自己的權威,也可以讓天下人看到大順皇帝的英勇神武。還說到時候南方一定望風而降,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而牛金星則認爲李自成應該在京城先登基稱帝,以穩四方。至於清軍,他同樣也認爲不足爲懼。他說出了李自成內心的憂慮,提出周顯有可能引兵北上。

李巖則認爲周顯不會,反而覺得可以和周顯合作,讓他領兵從海路襲擊清軍的糧道。但大部分闖軍將領顯然不如此認爲。

李自成抱著試試的態度,寫了一封信給在濟南的顧君恩,讓他向周顯提出。

回信很快便到了,周顯同意了。但牛金星又認爲周顯答應的太快,必有所圖。

在衆臣爭論不休之時,李自成只能投向宋獻策,讓他算一卦來預測是否當戰。

宋獻策掏出一個龜甲,幾個銅錢,嘀嘀咕咕了大半天,最終算出的結果是“等待時機,大軍必勝。”但這個時機是什麼,他又語焉不詳。

李自成思索了一整夜,今日終於下定了決心。

他讓賀錦戴罪立功,領少數兵卒前往太原,統領當地兵力抵禦多鐸,防止清軍從東側威脅京畿。

他讓手下大將黨守素領兵北上宣府,增援在那裡的陳永福。在姜瓖跪降滿清的時刻,陳永福雖然敗於多鐸,但堅定的站在了闖軍這邊。而且宣府乃京師的北門,不得有失。所以,他派出他親信的黨守素前去增援。

同時,他令劉芳亮爲前鋒大將,領三萬闖軍精銳。會和包括白廣恩、唐通、左光先在內的八萬大軍先行東上,在薊州一帶設立防線抵禦清軍。

他令劉宗敏率十五大軍大軍,屯兵營州,以作爲第二梯隊,隨時做好增援劉芳亮的準備。

他令李過率兩萬精銳駐紮在天津,提防周顯。

李自成也決定親率八萬精銳前往通州,御駕親征。但是這個親征也滿足了牛金星一直想的事,自己登基稱帝,讓他當宰相。

他令李年、牛金星等人留守京師。

這樣看來,每個人的意見李自成都聽了,但似乎每個人的意見他也都沒聽。

實際上,李自成之所以如此,也並非毫無道理。

劉芳亮的八萬之衆爲先鋒,主要是爲了消磨清軍的銳氣,並試探他們的真實戰力。

劉宗敏所率的十五萬大軍爲中軍主力,若是清軍真的不堪一擊。但他將率大軍直接殺上去,將清軍全部驅趕出山海關。若是清軍強硬,那就地堅守,尋找機會再與之決戰。只要主力未損,便有勝利的可能。

而他稱帝,的確像牛金星所說的,是爲了穩固軍心。牛金星想當丞相,其他的人何嘗不想更進一步。稱帝就得對諸將進行封官加爵,就得對他們大加賞賜,正可以藉此收攏一下浮蕩的軍心,讓他們全心爲自己效力。

還有就是像劉宗敏所說的,宣揚武勇,震懾逃到南方的明廷。同時,也表面自己願意和諸將同甘共苦。還有一個,他不能明說。在這個時候,他不敢把所有的兵權都交給劉宗敏。爲帝之後,他再難以再全心相信任何人,跟隨他這麼久的劉宗敏也不行。

李巖聽完李自成的安排,眉頭緊蹙。

暗想現在闖軍的優勢在於兵多將廣,劣勢在於軍心不穩,且精銳程度不如吳三桂和清軍的聯軍。

若是大軍齊去,將有很大可能擊敗敵軍。這樣是把自軍兵力分散成三部分,不正是給敵軍以各個擊破的機會嗎?

李自成考慮到了這樣分階段抵抗可以消磨清軍的銳氣,但一旦前鋒大軍失敗,那對自軍的影響更大。

等衆官散去,李巖留下來向李自成進言,提議三路大軍一起東上,直接一戰而決勝負。但李自成細思之後,還是拒絕了。他寬慰李巖,讓他留在劉宗敏身邊,全力助他打勝接下來的一仗。

李巖雖然不甘,也只能聽從。

兩天後,李自成在京城登基稱帝,祭天告地,封賞百官。第二日,劉宗敏率十五萬大軍出朝陽門,奔赴營州。第三日,李自成率八萬精銳出京師,前往通州。

而就在李自成剛啓程後,便收到從陝西傳來的軍報,西安城被豪格攻破了。

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四十章 出軍第八百二十九章 葉赫貴族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趙宇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九章 武師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鄉流民第二百一十一章 進攻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發援兵第960章 會將第七十章 京師5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953章 變革2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九百零六章 黃宗羲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943章 朱慈烺2第三百零三章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三十章 收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五十章 追擊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八百三十六章 藉助葡夷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三百章 顧炎武2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
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四十章 出軍第八百二十九章 葉赫貴族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趙宇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九章 武師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鄉流民第二百一十一章 進攻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發援兵第960章 會將第七十章 京師5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953章 變革2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九百零六章 黃宗羲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943章 朱慈烺2第三百零三章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三十章 收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五十章 追擊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八百三十六章 藉助葡夷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三百章 顧炎武2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东| 肃北| 买车| 宜良县| 十堰市| 凉山| 钟山县| 昌黎县| 扶沟县| 乐平市| 丹江口市| 松滋市| 黑龙江省| 哈巴河县| 新民市| 永德县| 广灵县| 花垣县| 白城市| 望谟县| 历史| 多伦县| 鄂托克前旗| 永寿县| 平顺县| 肇源县| 成武县| 孟州市| 芜湖市| 永定县| 内丘县| 凉城县| 剑川县| 定远县| 旬邑县| 海伦市| 本溪| 余江县| 麦盖提县| 隆子县|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