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章 智能環

人的性格到底是怎樣形成的?這個問題的爭論很激烈,大部分人傾向於家庭環境、教育和經歷,目前的主流是環境影響論,基因決定和環境影響複合理論屬於比較偏門的非主流。

正如人類竭力美化愛情產生的原因,基因基礎論受到了抵制。原因很簡單,這種理論如果得到證實,將嚴重影響社會結構,導致血統論的重新流行而讓社會遭受更大的破壞。

科學理論和人文理論的衝突,在上千年的時間裡頻繁發生,惡性案例不在少數。不是科學理論正確,就能讓它解釋社會模型,有些屬於很微妙的範圍,何況是不是真的完美無缺,國寶從科學家的嚴謹角度出發表示沒有把握。

李莊是一個執著於技術的人,但大量人文方面的研究讓他頗能理解國寶的想法。很多時候他還是情不自禁地嘗試用科學理論來武裝自己的行爲模式,小維姬的調侃也發生在麗莎身上。

麗莎覺得李莊越來越有些古怪,雖然日常行爲沒有什麼異樣,但以她女性的直覺和朝夕相處的細心觀察,還是發現自己的丈夫隱隱有些不同,進而將李莊作爲自己研究的對象。

老婆的搞怪讓李莊無奈的同時有些警醒,是不是長期的換位思考讓自己的思維模式有些問題?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就是以前閉關研製維姬的過程中。他研讀有關靈魂方面的著作和觀察喇叭家族及維姬家族的行爲模式,公司大量的雙胞胎也成了他研究的對象,總覺得和量子糾纏有些關係。量子通信這些年發展越來越快,但通信距離一直不太長。實驗已經證明,量子通信並非不可破獲。

李莊從技術角度來分析,覺得正常,沒有什麼技術是沒有反制措施的,唯一難反制的就是需要大量中和能量的核武器。中和核武器,以地球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實現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理論上並沒有什麼問題,核心問題就在於一個不可繞過的能量強度和控制技術。

聯合技術公司的智腦和五級智能機器人,都有一定的限制,安全性比普通人想象的要高。李莊雖然自信,但公司裡研究ai的是少數,已經變成了一個大集體的公司上下,對智腦的態度和普通民衆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帶著謹慎的防範。

均一度越高的元器件組成的相同結構智腦,有些詭異的交流越頻繁,這跟公司內部那些一卵雙胞的孿生子或者孿生女的情況類似。性格越接近的雙胞胎,心電感應的距離越長,基因工程研究院根據李莊的要求做了多次實驗,證實了他的猜想。

同一類型的雙胞胎,身體活力越好、思維發散度越小,發生心電感應的頻率越高。李莊估計這個跟性格和腦波的強大程度有關係,抑或跟靈魂強度及純淨度也有關係。

腦科研究所的靈魂項目組,進展一直不大。這東西虛無縹緲,李莊也不指望這幫科學家能在短期內發現什麼秘密。

應用物理研究院通信工程研究所現在非常強大,量子通信實驗室的水平也在業界最高,實現了一千公里以內的長距離通信,證明量子通信有能力傳輸到更遠的地方。加密的問題則有些麻煩,理論物理研究院精研量子理論的五名科學家加入量子通信實驗室後,研發進度有所提升。

在納米光刻技術方面,wai已成爲業界最頂級的四家設備供應商之一。李莊對這個行業的快速進步憂心忡忡,他從國內來澳洲後就在考慮寫本有關新物種控制方面的專著。與整個人類的生存相比,他覺得自己不能過於考慮小團體的得失,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五月底,李莊發表了《智能環》。這是第一部關於智能機、生物機器人和納米光刻機器人社會結構和安全防範方面的著作,兼有一些哲學、社會學和生命科學的思考及理論。

所謂智能環,是借鑑社會學理論和複雜項目管理理論而針對智能機提出的一種可實現的工程學理論及方法。

李莊在杭城圖書館研讀社會學著作時,看到了一位不知名學者寫的書。同類的書籍還有幾本,可惜閱者寥寥。

這本書老舊不堪,一看有些年頭。裡面的理論不新鮮,嘗試著用自然科學來解釋人類社會結構,同類的人很多,但沒幾個成功過。另外一本則是典型的社會學著作,通過分析人類活動,嘗試著建立一種新的理論。

人類世界有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小圈子、大圈子、交叉圈子共同組成了一個大團體,大團體之間也存在小圈子、大圈子、交叉圈子等情況,直到國際上的國家交往,那位學者把這個稱爲“環”。他的理論不足之處是無法完美解釋有些社會文化方面的意外衝突。人是一種比較矛盾的生物,不同的地域的文化環境也有差別,過多的參數讓理論完善的難度大大增加。

“環”並不僅僅存在人類社會結構中,相比社會文化方面,管理學和工程學上經常應用到這個概念,雖然不同的行業的稱呼可能完全不一樣。

這是自然界很常見的現象。大到星系,小到原子,都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環。技術上使用的環更多,幾乎充斥著世界的各個角落。

這兩本書的作者,一位估計是技術出身,跟李莊一樣,另外一位則是社會學出身。

李莊自己思考過類似的問題,這兩位學者不出名,在於他們的理論並沒有非常強的獨創性,實用性很差。他們的有些觀點對李莊有啓發,他從工程研究的視角出發,借鑑別人的想法加自己的觀點提出了“智能環”,本質上是一種新理論,多位學者的闡述被他改得面目全非。

“智能環”理論的提出,除了提高智腦並行計算的效率外,主要是就是爲了防範智腦鬧事。智腦的層次比較簡單,相比之下,人類社會數千個民族的複雜多樣性造成的問題讓人瞠目結舌。

此外,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是,非人工神經元網絡智腦方面的研究正在加強。據說花旗國方面已經停止了進一步研發人工神經網絡的計劃,改爲研發層次化的社會智力模型和基於生物進化的智能系統。這兩種比現行智腦要危險得多。如果出現完善的方案,將可能出現普通智腦被大批控制的局面。

用句簡單的話來解釋,人工神經元網絡智腦如同原子彈,人力有時而窮,不能做得無限制地快,畢竟不能與大自然相媲美。其他的ai模型則像氫彈,有些模型甚至理論上可以做到無限強大。

符號處理與知識處理模型經常與人工神經元網絡配合使用,關鍵是建立包含大量常識和專門知識的知識庫,其技術難點在於知識的自動獲取和自動維護以及知識共享等。

簡單理解,就是知識模塊、自我升級的知識獲取、維護模塊和共享模塊的組合。這個方案如果完善,也將是個定時炸彈。

wai搬遷到澳洲後推出的智腦兼有兩種技術,只是除了知識模塊的設計外,其他的模塊設計都不是很成熟。

智腦研究員們採用的方式跟處理團體關係類似,就是平衡術,不能讓某類智腦出現過強而無法控制的能力。智腦本是工具,如果翻身做了主人,尷尬還在其次,《終結者》系列就要真正上演了。

五月正是超光速試驗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這本堪稱意義重大的著作,並沒有得到廣泛關注,雖然名人李莊是該書的作者。有些同道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在相關媒體上爲這本書搖旗吶喊。

《智能環》在科技圈裡面銷量極佳,李莊因此收穫大批版稅。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持相同的觀點,爭論在逐步升溫。沒有必要去跟自己想法完全相左的人做交流,他很忙,沒有興趣靠這個來提高知名度。

智腦的銷量與日俱增,價格在成本攤銷後大幅下降,開始走入千家萬戶。c級以下的智腦已經在專賣店公開出售,更高檔次的產品暫時只能由機構或特殊人羣定製。

wai是b級以下智腦銷量最高的智能機生產機構,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客戶,總人口過兩億的巴西是聯合技術公司的合作伙伴和wai產品銷量較大的區域。

巴西國內能生產智能機,水平很一般,只能到十萬神經元,更高檔次產品一直由從花旗國歸來的科學家在研製中。自己國內需要的高性能智腦,都從其他機構購買,wai是重要的供應商。

威森科技第一次推出智腦,就叫wai。說到威森科技,很多人都以爲是wilson的中文譯名,但從建立初期註冊的就是weisen,很明顯是一種漢語拼音。

李莊當初取名叫威森科技,根本就沒打算用wilson的譯名,他的英文發音很標準,比大面口音很重的澳式英語要好。阿克曼說有牛津味,事實也是如此,李莊根據牛津英語自學的。

所謂威森科技,直譯就是強大的森林,是李莊古怪的混合口味的產物,也藉此紀念現在根本進不去的家鄉森林。非華人員工瞭解之後都稱威森科技爲pf,不肯再說威森二字。漢語拼音很拗口,不符合標準英語的發音習慣。華人員工則很喜歡這個莫名其妙的代號,讓人摸不著頭腦。

wai對外只發布了一百萬神經元的智腦,具體水平怎麼樣,沒人能清楚,包括那些間諜們都稀裡糊塗。據瞭解到當初交易的情報機構分析,水平應該不低,內部習慣已被外界所知,跟國際主流分級不一樣。

威森科技的ai分級爲1~10級,而國際主流標準爲g~ss,只有九級,連bai都按國際標準分級。

威森科技在聯合技術公司內部大量使用的b級以上智腦,有兩個代號,一個l,一個是v,應該是兩個大級別的智腦。有情報分析員笑稱,是不是李莊怕老婆?據他們瞭解到的情況,麗莎很喜歡lv。李莊的混合口味已爲外界所知,只是華語很複雜,英語以這兩個字母開頭的單詞數量巨大。這兩個代號到底是什麼意思,知道的人不少,但這些都是聯合技術公司的高層,嘴巴很緊。

代號的具體意思並不重要,大家討論這個話題,只不過是ai圈裡的八卦,但wai在b級以下智能機領域,讓競爭對手們非常不舒服。

wai505智腦在巴西的投標中勝出,以能耗、性能、運行穩定性、緊湊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擊敗了其他競爭對手,成爲巴西城市交通管理系統的主腦,一共獲得了120臺訂單。

花旗國在競標中得到的份額最大,可能是以前他們的it科技給人的印象很好,巴西用於全局統計和重大項目上的智腦都採用hsai和tai的產品。eai和uait也有斬獲,特別是eai,巴西人喜歡德國貨。

這些智腦極大地提高了巴西這個混亂國家的管理水平,wai的交通管理系統,在短期內讓整個國家變得井井有條,不用費力再去設計什麼交通管理軟件。這個馮諾依曼系統時期讓各國都頭疼無比的事情,在智腦時代變得小菜一碟。密佈的交通攝像頭讓智腦很容易取得交通流量數據,智腦聯動之後,自動設計模型,控制紅綠燈的通行時間,即時路況自動顯示,大範圍聯動和小範圍聯動一直在隨機進行。

巴西人自己的十萬神經元智腦性能和價格並沒有什麼優勢,爲了扶持自己的人工智能產業,巴西政府還是大量採購國產貨用於公共服務。

麻煩是從這些巴西人自稱爲sai的智腦開始的。九月中旬的一天,這些大量使用的智腦突然集體向其他智腦發動攻擊,密集的數據流量如同馮諾依曼時代的ddos的“羣毆”式洪水,而且花樣百出。這是智腦時代的一個典型特徵,防禦更加困難,爲此新的互聯網管理中心在每個大節點和小節點上都安排了b-級智腦掛載高速計算服務器作爲防守?;ㄆ靽瓉眍B固堅持的dns解析服務,在智腦時代自動瓦解,主要是因爲費用高昂,連備用的hsai千萬級智腦都被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攻擊給踢出互聯網。

這些sai智腦接連攻擊了其他不同類的智腦,讓它們逐一當機或者沒法正常工作,接著內部又出現密集的互毆行爲。大量的數據阻塞了主幹網,讓普通用戶沒法使用離不開的互聯網服務。

巴西全國一片混亂,唯獨交通系統工作正常,沒有造成惡**故。核電站系統是獨立管理,不過一家公司新推出的高性能電力貓還是讓電站工程師們有些後怕。

所謂電力貓,就是一種利用家用電力線路上網的設備。概念提出很早,但一直沒有取代傳統上網接入模式,主要是安全顧慮和成本問題。反對者的理由是,通過電力傳輸的信號,容易讓黑客控制電源管理軟件,進而造成巨大的損失。不是沒有防範的辦法,但這些人認爲額外的花銷還不如使用現有已投資的線路。

這是第一次出現智腦大規模鬧事的情況,比花旗國的超光速飛船試驗更有轟動效果。各大智能機生產機構都派得力工程師前往調查,關掉了機場智腦的巴西方面,面對洶涌而入的人流,有些懷念智腦在時自己工作的輕鬆。

自己無法查出國產智腦問題的巴西人工智能實驗室sai,不得不向前來調查的工程師們開放sai的源代碼和真正的系統架構方案,但以派人監督和學習爲交換條件。

每個流派都有獨到的設計,sai的很多設計理念讓來自各國的工程師們眼前一亮。硬件架構堪稱完美,軟件設計則不是很完善,估計這次事故是由軟件引起的。大家一起努力完善了這個名爲sai-c3初級智腦的底層操作系統,重啓後效率比以前提升了10%。

wai在這次事故中大放異彩,成爲定海神針。在數十倍於自己的羣毆面前,wai505沒有出現工作異常。這讓sai的研究員們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查看了智腦的工作日誌,發現跟其他智腦一樣,都採用了新的並行計算方案,但效率超出數十倍。這種高效的協作,讓wai的智腦羣牢牢掌握住自己的領地,在將大量攻擊數據分流的同時,還有餘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跟著湊熱鬧的其他供應商的工程師們,有些羨慕地稱讚wai的技術水準,忍不住詢問技術原理。

雖然打聽商業技術秘密是大忌,但李莊在《智能環》中,對原理作過闡述,wai的工程師拿這個做擋箭牌。技術方案和原理是兩碼事,wai不可能拿自己研發了好幾年的東西跟競爭對手分享。

巴西智腦事件後,《智能環》大熱,成爲智能機和機器人研究員們的必備書籍。研究《智能環》的人多了,有建設性的觀點讓李莊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思路也逐步開闊,這讓他有研製新一代智腦的想法。

ai領域的大師級人物不多,理論方面的學者不少,就是在李莊看來大部分人都是科幻作家,絲毫不考慮工程實現的可能性。數十億人口的地球高手總是有的,李莊和花旗國某研究所的科林.奧蘭奇博士很談得來,奧蘭奇有兩個供職於uait的好友。

“丹尼爾,你月底有空嗎?我的一些朋友回到澳洲旅遊,打算和wai的研究員們聊聊,”奧蘭奇問。

“沒問題,隨時歡迎,我常年不出去。”李莊說完,那邊傳來一聲輕笑,“我們這麼多同行裡,你是最成功的,也是最慘的?!?

“呵呵,我也不想這樣,當初沒想好,等發現時已經失去控制,”李莊苦笑道,兩人約好具體時間便掛了電話。

奧蘭奇是位純粹的學者和科學家,很少參與到政治當中,雖然是花旗國兩院院士,但沒有什麼架子。

“這種人很少的,大部分人都得在紅塵中打滾,連我也被迫捲入紅塵中,”李莊想起與奧蘭奇交往的經歷,便忍不住嘆了口氣。

第6章 接二連三的成功第13章 影響和新主管第25章 會師第27章 安全委員會檔案(三)第55章 大小哲第18章 愉快和不愉快的瑣事第13章 機甲作戰系統第4章 新貨幣體系(三)第3章 初臨山頭星第21章 難捨難分第45章 遺蹟(三)第33章 內部教育第3章 六角大樓第27章 無法繞過的規律和規則第24章 生與死(四)什麼是科幻小說第13章 伊艾弗商隊(二)第58章 人類的共性第36章 突發的大戰(一)第48章 遺蹟(六)第6章 威森紀念館第13章 伊艾弗商隊(二)第92章 誰可憐第17章 我和“機器人”(一)第10章 雛形第30章 一塌糊塗(二)第39章 默默準備第50章 科技館第59章 審美標準和測控體系第22章 公害第21章 生與死(一)第47章 錦上添花第15章 路上、禮品與夜談第77章 絡繹不絕(二)第26章 新的開始第1章 途中第70章 若有所思第46章 遺蹟(四)第37章 突發的大戰(二)第6章 紛亂(一)第28章 山本的加入和國寶的潛行第34章 偉大第30章 鍊金爐(一)第66章 李莊的真面目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87章 善後第89章 地球之行(一)第27章 亂戰第9章 哈吉村第28章 山本的加入和國寶的潛行第17章 TPP第15章 商人和核武(一)第6章 立體互聯網和機甲第40章 真的有神第71章 里程碑第48章 悄然發生的改變第14章 首次接觸第63章 餘哲的幸福生活(一)第79章 揭開第2章 遠航第28章 新朋友第34章 老太事件第17章 我和“機器人”(一)第30章 準備第33章 內部教育第3章 吉拉拉第24章 小明星第42章 混亂的智能世界開端第33章 連城第55章 可升級的循環第11章 難得的批文第38章 血肉磨坊第21章 大老鼠第32章 兩難第79章 揭開第32章 選擇第27章 無法繞過的規律和規則第25章 一堆破事第32章 選擇第24章 時尚第32章 渾水摸魚第36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24章 奇怪戰爭第60章 亂戰(二)第31章 鍊金爐(二)第35章 家族大會(一)第25章 提前的婚禮第37章 緣由第6章 紛亂(一)第46章 同道中人第92章 誰可憐第21章 另類的大鱷第17章 初步良性循環第10章 好大的手筆第16章 風暴(二)第36章 阿堵物第48章 瘋狂之心第21章 另類的大鱷第23章 國泰府
第6章 接二連三的成功第13章 影響和新主管第25章 會師第27章 安全委員會檔案(三)第55章 大小哲第18章 愉快和不愉快的瑣事第13章 機甲作戰系統第4章 新貨幣體系(三)第3章 初臨山頭星第21章 難捨難分第45章 遺蹟(三)第33章 內部教育第3章 六角大樓第27章 無法繞過的規律和規則第24章 生與死(四)什麼是科幻小說第13章 伊艾弗商隊(二)第58章 人類的共性第36章 突發的大戰(一)第48章 遺蹟(六)第6章 威森紀念館第13章 伊艾弗商隊(二)第92章 誰可憐第17章 我和“機器人”(一)第10章 雛形第30章 一塌糊塗(二)第39章 默默準備第50章 科技館第59章 審美標準和測控體系第22章 公害第21章 生與死(一)第47章 錦上添花第15章 路上、禮品與夜談第77章 絡繹不絕(二)第26章 新的開始第1章 途中第70章 若有所思第46章 遺蹟(四)第37章 突發的大戰(二)第6章 紛亂(一)第28章 山本的加入和國寶的潛行第34章 偉大第30章 鍊金爐(一)第66章 李莊的真面目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87章 善後第89章 地球之行(一)第27章 亂戰第9章 哈吉村第28章 山本的加入和國寶的潛行第17章 TPP第15章 商人和核武(一)第6章 立體互聯網和機甲第40章 真的有神第71章 里程碑第48章 悄然發生的改變第14章 首次接觸第63章 餘哲的幸福生活(一)第79章 揭開第2章 遠航第28章 新朋友第34章 老太事件第17章 我和“機器人”(一)第30章 準備第33章 內部教育第3章 吉拉拉第24章 小明星第42章 混亂的智能世界開端第33章 連城第55章 可升級的循環第11章 難得的批文第38章 血肉磨坊第21章 大老鼠第32章 兩難第79章 揭開第32章 選擇第27章 無法繞過的規律和規則第25章 一堆破事第32章 選擇第24章 時尚第32章 渾水摸魚第36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24章 奇怪戰爭第60章 亂戰(二)第31章 鍊金爐(二)第35章 家族大會(一)第25章 提前的婚禮第37章 緣由第6章 紛亂(一)第46章 同道中人第92章 誰可憐第21章 另類的大鱷第17章 初步良性循環第10章 好大的手筆第16章 風暴(二)第36章 阿堵物第48章 瘋狂之心第21章 另類的大鱷第23章 國泰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雷山县| 且末县| 杭锦后旗| 喀喇| 望城县| 南康市| 措美县| 南阳市| 湖北省| 朝阳县| 图们市| 东山县| 西藏| 江门市| 措美县| 汉沽区| 涞水县| 武穴市| 乐至县| 吐鲁番市| 通河县| 定州市| 胶南市| 扶余县| 瑞昌市| 泰和县| 清丰县| 长宁县| 临夏市| 湟中县| 宜良县| 舟曲县| 新化县| 明溪县| 湖州市| 绥中县| 彭泽县| 海兴县| 九龙坡区|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