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立體互聯網和機甲

撇開那些讓人頭疼的影響社會倫理的產品,李莊對公司這些年來技術上的進步還是挺滿意的。龐大的研發團隊在威森科技和威林科技的聯合管理下,無論是前沿研究還是技術轉化速度,都堪稱出色。

相對完善的腦波識別技術最終還是被威森科技應用物理研究院開發出來,這距第一例能勉強實現腦波識別的簡陋裝置的生產已經過了二十年。這項綜合技術由數十個小技術組成,可以應用在安保、醫學、軍事和娛樂等領域。

這項技術能公開的部分已申請專利,並和花旗國、日本、德國相關企業交換了技術授權,這些技術組合起來,形成了一套被稱爲虛擬現實界面fvr1.0的標準。聯合技術公司牽頭,四家企業聯合開發了完善的網頁瀏覽和在線遊戲頭盔“littledreamer”(小夢想家),簡稱爲ldr。剛剛公開發售的ldr是ldr系列的第一代產品,互聯網也正式進入立體時代。

跟威森科技以前的風格一樣,這套fvr1.0標準相比以前別的公司零零散散推出來的不成熟貨色,要完善和精美得多。該有的功能都有,只需要待以後根據技術進步進行升級即可。

這個名爲“小夢想家”的頭盔,推出的時候還被ibm給亂咬了一陣,ibm今日的困局都是因爲當初那個名爲“夢想家”的百萬神經元智腦,對任何類似的冠名都很敏感。當然像ibm這樣的公司,就算沒有智能機,也不會輕易倒掉,這就是基礎紮實和底蘊深厚的好處。

ibm的所有產品和技術服務,都在聯合技術公司的覆蓋範圍之內。要說ibm最怕的競爭對手,非wai莫屬。雖然澳洲這邊不想搞惡性競爭,但研究上比不過威森科技,生產上比不過wai。這個名爲wai的聯合技術公司智腦集團實際上生產的東西比較多,遠不止名義上的ai領域,服務器、馮諾依曼系統上的各種軟件都包括在內。李莊當年開發的安全防護軟件,也被wai升級成多種版本。翅膀硬了,做事就不用老是顧忌勢大的競爭對手商業以外的手段。

花旗國沒法一家獨大後,對ibm來說有好處,它的思路較以前開闊,雖不復以前的高高在上,但與水平相近的同行交流讓更有利於新技術的研發。現在它和威森科技之間,交流比較頻繁,當然華盛頓方面也沒有面皮過來湊熱鬧。

威森科技這次交換的技術授權中有ibm的技術,但不多,付出的代價也很小。花旗國重視基礎研究,技術儲備充足,只是形勢發展太快,有些當初看起來能慢慢榨乾消費者的方法,一下子顯得多餘。

3d技術研發已久,但上網和在線遊戲用的腦波感應裝置一直完善不起來,雖然互聯網的容量和速度已經沒有問題,但立體時代在關鍵技術沒有克服之前,虛擬現實界面永遠停留在電腦屏幕上。

遲遲打不開局面的遊戲公司們,一直期待互聯網的徹底3d化,但這種高度3d化對網絡元器件的要求很高,技術升級不可能一蹴而就。

fvr1.0和小夢想家頭盔的出現,已經集多家公司近二十年的積累,這還是在淘汰了很多老舊技術的基礎上。

各類遊戲公司蜂擁而起,開發基於fvr1.0標準的遊戲,由此開發出來的產品均可使用ldr頭盔。ldr1.0是個強大的以光路爲主的多芯片多線程處理系統,它對使用者的保護十分周到。腦波分析和過濾模塊設計很精巧,頭盔所使用的電壓不高,電流和電壓抑制屬於重點考慮範圍,以免出現意外的電擊事故。

fvr1.0易學易用,很多大遊戲公司本身就有3d遊戲,他們將這些遊戲按照fvr標準進行改寫,速度很快。fvr1.0和ldr聯合技術公司繼生物僕人之後僅隔一月在去年七月份發佈的,到9月,市面上就出現了種類繁多的立體遊戲。

遊戲中人類所能幻想的機器人、機甲之類的都紛紛登場,連目前地球還遠沒有掌握的反物質動力技術,也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遊戲中。不過這也不算什麼,早在幾十年前,更先進的幻想動力系統都出現過。

普通人多偏向人型機器人和人形機甲,遊戲開發商們充分考慮到普通人的偏好,將自己思想的野馬放得滿天飛。

現實世界中的機器人,人型的除了生物僕人外,也就仿真人型機器人好賣,很多機器保鏢都用超仿真人型機器人擔任。

機器寵物意外地大賣,人工智能研究院爲wai設計了集成五千人工神經元的單芯片主腦,wai自己完成了相關的輔助娛樂、行動和觸感系統,一時間賺得不亦樂乎。

智能生產實驗室主任托馬斯設計了一款名爲“湯姆貓”的寵物,將自己對《貓和老鼠》的理解發揮得淋漓盡致,銷量不錯。他和時代華納那邊熟,院士級人物捧場,時代華納只收了少許的形象使用費。

工程機器人以履帶式居多,採礦機器人已自成系列,戰鬥機器人則類型複雜。一萬到二十萬人工神經元集成智腦控制的戰鬥機器人,種類很多,如四足機器狗、兩足大型戰鬥機器人(帶火箭彈、導彈和激光炮)、四足或六足排雷機器人、帶火箭和微型噴氣式發動機推進的飛雷機器人、帶電磁炮的坦克型機器人等等。

履帶式有自己的優點,雖然越野能力不如步進式底盤,但載荷更大,在平原和公路上有速度優勢。軍用機器人造價遠高於民用機器人,不會爲了某些心理傾向而降低作戰效率。

不知道是誰首先提出機甲類的設計,這種東西應該是來自於現實中的工程機械,但可以肯定不是工程人員提出的機甲設計。

李莊查閱了部分資料,才知道來源。所謂機甲,是機動裝甲的簡稱,即mobilearmor,一般簡稱爲ma,又譯爲機動堡壘。機甲是日本動畫機動戰士高達系列作品當中登場的架空兵器,雖然與機動戰士同爲作品中登場的大型機動兵器,但主要的不同在於ms以人型爲主,而ma較少人型設計。

簡版的機甲設計理念很早就有,花旗國的數字化戰士計劃已實施多年,給士兵們準備的金屬外骨骼,就是一種簡單的機甲。

聯合技術公司爲澳洲軍方設計了強大的機動戰甲ma211,它是模仿人體結構特點設計的外穿型機械骨骼增強型,配備火力攻擊、防護、控制、生命和能源保障等系統,有效地提高了士兵作戰能力和防護水平。這個名字是機器人研究所取的,李莊開始不知道具體意思,後來才發現是一堆高達控的yy。

機甲的防彈能力依靠納米合金裝甲,對激光武器有一定防護能力,依靠的不是本身的堅固性,而是設計巧妙的反射和熱量分流系統。至於電磁防護,是一定要保證的。動力方面,除動力源使用超能電池外,能量產生與回收系統充分利用了生物科技研究院的成果。

ma211包括揹包、金屬腿、動力和液壓傳動系統等,全面採用納米技術,全重不到50公斤,但可負擔士兵們99%的負荷,可由腦波操控。ma211分普通型、低增強型ma211l、中增強型ma211m和重裝型ma211h。功能最全、威力最強大的重裝型,全重約200公斤,帶微型噴氣引擎和激光武器系統,可作爲戰場火力支援手使用。普通型ma211也可以外掛飛行系統,重量增加一倍,戰場效率大大提升。

ma211使用簡單,負重能力很強,在平原地區全負重150公斤的情況下能達到25公里的前進時速。

李莊體驗了一把ma211,即使是原始型號,也已經有未來戰士的感覺。激光紅外雷達三合一測距、自動瞄準、精密光學分析和紅外夜視系統、交互式戰場通訊系統、帶超級防彈能力的多功能頭盔和全身模塊式裝甲等,更不要說配備的大威力武器系統。身穿全套ma211h重裝型的特種戰士,對傳統武裝力量有壓倒性的優勢。

公司管理層紛紛上場一試身手,都大呼過癮,最後決定生產一批作保安部的裝備,以ma211l外掛飛行系統爲主。嚴格測試過後的ma211讓軍方很滿意,雖然價格極高,但仍然採購了一批做訓練之用。駐紮在新威航天中心附近基地的部隊,成了澳洲陸軍新兵最想進的單位,因爲這裡由asa和陸軍共建,是高技術兵器的試驗場。

澳洲這些年來兵員素質提高很多,可能是因爲人口基數變大,以前類似於招兵辦的機構求爺爺告奶奶請人當兵的情況現在已很少出現。

這批作戰機甲有兩種動力源,簡稱爲nb的大功率同位素電池和簡稱爲seb的超能電池seb1和seb2。超能電池的簡稱本爲sb,意思是超級電池,但華人員工堅決不同意,只好弄了個不倫不類的1是一種超能量密度的常規可充電池,由原納米科技研究院的研發成果升級而來;代號seb2的是由碳納米管晶體制作的超能電池,公司使用很早,但一直無法量產。

超級電池的英文縮寫,即使能源研究院通過,到管理層也會被否決。前有俄國sb轟炸機,後有被人恥笑的sb,現在要再來個sb電池,估計熟悉最近幾十年華夏文化的人都要笑翻了,尤其是這種電池的研發還有華人研究員的參與。

日本人藏著近十年的大功率同位素技術,最終還是被理論物理研究院攻克,不過實現相同功率的方法有差別,很難說誰的成本更高。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哪國生產的同類電池都不便宜。

公司裡的機器人保鏢都是高智能納米光刻生物機器人,超仿真合金骨骼人型機器人現在也大量使用,這種機器人的力量和速度要超過生物機器人。

跟終結者類似的混合機器人,科學家們一直在琢磨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是怎麼想到這個的。按照終結者的結構,外包血肉皮膚實現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並不穩定,很容易變成臭肉。這是從純理論角度來推導的結果,使用終結者t800不如使用強化細胞的納米光刻生物機器人,配備納米合金戰甲的生物機器人照樣很強大,更容易融入社會中。

人工智能研究院是李莊的直屬領地,現已擁有員工近兩萬,分佈在五個研究所裡。目前行政事務由他的弟子錢林主管,各研究所抽調管理方面的高手組成聯席會議協助處理。這裡的erp系統效率極高,只有涉及到技術方面的行政事務纔會輪到錢林插手,平時都是由公司總部派下來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管理處負責。

機器人研究所是人工智能研究院第二大的研究所,錢林是這裡的所長,來自日本的中岡純二和德國的阿諾德.雅恩是他的副手。三人都是機器人領域的專家,錢林最擅長的是整體結構設計和ai,中岡純二是平衡和探測系統的高手,阿諾德.雅恩則精於動力和傳動系統。

他們這段時間除了設計ma211,主要就是折騰高仿真人形機器人whr5,雙足步行,使用seb1超能電池供電。

內部代號爲whr5的高仿真機器人是一款十萬集成級智腦控制的男性機器人,由柔軟塑膠外包裹,做工很精緻。它的仿真程度超乎一般人想象的高,連體溫和汗水都由一個單獨的系統控制。由醫學研究院開發的塑膠已經跟真人皮膚極爲接近,不細心時還真假難分。

李莊觀看了whr5的表演,設計相對完善,問題還有點,但不大,平衡系統和觸感系統都很出色,機器人的表情模擬很逼真。

“老師,要不我們做個真正的人型機動裝甲,您看怎樣?”錢林在邊上提議。

要說錢林這人,是研究院裡的開心果,娃娃臉,他女兒都上了五年級,還經常有人幫他介紹對象。

李莊看到周圍的幾個研究員都一臉期待地看著他,禁不住有些好笑。這幫人金屬外骨骼玩過了,就玩超仿真機器人,最後還打算玩傳說中的人型機甲。

在實力爲尊的威森科技內部,李莊很高興看到自己的弟子能成爲領頭人。他不怎麼了解的是,錢林的研究水準確實不錯,但不至於能壓倒自己的兩個副手。能成爲機器人研究所的所長,錢林靠的是不錯的口碑和讓人佩服的管理能力。

“行,雖然經費充足,你們想做的話還是要注意節省和安全,”李莊覺得這東西可以玩玩,研製大型機甲過程中的數據對ma211後續型號的極限測試有借鑑作用。

實驗室裡一片歡呼聲,大家眼見著公司的技術儲備日漸豐厚,以前的漫畫情節都爆發出來。

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公司裡的創收大戶,這幫高智商的傢伙收入都相當可觀。李莊的實用主義思想影響了整個研究院,機器人研究所做出來的東西,都屬於易用的穩定系統,不會出現曲高和寡的尷尬局面。

人型機甲優點很多,但衆多的弱點讓它在軍事上並不太受人歡迎,機器人研究所上次做的ma211,並不能算機甲,它本質上是增強型的全防護金屬外骨骼,很實用,很有效。

作爲機器人領域的專家,李莊對人形機甲並不陌生。這東西近年來被媒體炒得火熱,日本超級人型機器人的驚天出場,讓很多人對人形機甲有種期盼,但在工程師看來,這種設計到處都是漏洞。

第一,過多的活動零部件在激烈戰鬥中容易出故障,看起來很不錯的靈活性,未必趕得上依靠發動機來調整方向的飛行坦克。

第二,人型的機甲軀體並不是最符合戰鬥的體型。修長的軀體,弱點很多,動力源、駕駛艙、關節、觀瞄系統,能源傳輸線路,任何一點被打擊,都會導致機甲喪失戰鬥力。

第三,人型的軀體不適合力場產生設備的安裝,要麼防護面積過大,導致力場薄弱,要麼就是消耗能量過速,即使未來使用更高級的反物質動力爐也無法改變這種局面。蔓延性的力場護罩對組成機甲的材料強度要求很高,但很明顯,在我們目前所能找到的材料中,沒什麼材料能抵擋住大威力激光炮和電磁炮。

最後,人形機甲的操控,腦波操控的過於迅捷有時候會成爲麻煩。平常活動技術解決不難,但激烈戰鬥時的數據處理量非常大,機甲的控制系統怎樣識別駕駛員的有效和有意義的想法,這存在相當的難度。

至於有些小說裡寫的飈手速,真是讓人崩潰的設定,據說是爲了避免過大的動作帶來的神經刺激。這個很無厘頭,工程上很容易解決這種信號放大和縮小的小問題。痛感神經的敏感與否與動作的迅捷並沒有直接關聯,技術層次再高的傳感操作系統,也無法媲美人的神經網絡,生物網絡和硅光基礎的網絡還是有差別的。

我們這個物質世界,永遠是在能量和技巧之間徘徊,不會有第三條路可以走。

在李莊看來,人型機甲的最大用途就是單兵金屬外骨骼的強化型,性價比高。至於某些人幻想的宇宙空戰,還是省省吧。

第3章 滿月宴和專家系統的初步應用第21章 大老鼠第36章 突發的大戰(一)第57章 軟硬刀(一)第13章 澳洲一遊(一)第26章 安全委員會檔案(二)第21章 另類的大鱷第31章 夜談第49章 遺蹟(七)第27章 亂戰第1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第39章 往事知多少(七)第14章 殺戮新時代第8章 談判和離開第12章 伊艾弗商隊(一)第34章 優生優育第3章 面目全非第4章 新貨幣體系(三)第16章 商人和核武(二)第46章 先進推進技術第41章 小偷和強盜第50章 超級工程的規劃第76章 絡繹不絕(一)第23章 大公司規模限制法案第9章 小喇叭的新家第9章 似水流年第57章 湊熱鬧(二)第31章 夜談第55章 大小哲第51章 納米科技研究院第15章 路上、禮品與夜談第15章 人才培養第33章 連城第35章 古怪的理論第56章 歧視的後果第67章 有生有死第36章 家族大會(二)第3章 六角大樓第65章 威州第一家庭第17章 清風武館第20章 鴨子和兔子第39章 往事知多少(七)第5章 東京協定第56章 食以安爲先第26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二)第21章 另類的大鱷第12章 光環的背後第16章 商人和核武(二)第15章 路上、禮品與夜談第34章 優生優育第8章 林子大了(二)第30章 往事知多少(五)第25章 一堆破事第16章 亂(二)第34章 不一樣第4章 國王還是木偶第19章 遊樂場的大型機甲第68章 喧鬧第25章 同學們第31章 往事知多少(六)第26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二)第45章 跟隨者和領跑者第8章 新窩和新計劃第27章 安全委員會檔案(三)第46章 遺蹟(四)第41章 超光速第53章 ASA第27章 無法繞過的規律和規則第69章 星空探索第86章 莊老頭(二)第24章 小明星第40章 這段時間發生的故事(二)第40章 真的有神第12章 堪培拉之行第11章 難產的管家和新軟件第1章 總部第12章 光環的背後第24章 小明星第36章 家族大會(二)第26章 爲什麼第15章 路上、禮品與夜談第3章 初臨山頭星第3章 滿月宴和專家系統的初步應用第34章 不一樣第1章 第四次科技革命第44章 神秘的月球(二)第12章 堪培拉之行第52章 喜怒哀樂(二)第22章 生與死(二)第35章 妒忌的後果第11章 不三不四第58章 湊熱鬧(三)第29章 明爭暗鬥第33章 閱兵第12章 伊艾弗商隊(一)第14章 湯姆貓第39章 默默準備第8章 小戰第10章 老飛船第19章 遊樂場的大型機甲
第3章 滿月宴和專家系統的初步應用第21章 大老鼠第36章 突發的大戰(一)第57章 軟硬刀(一)第13章 澳洲一遊(一)第26章 安全委員會檔案(二)第21章 另類的大鱷第31章 夜談第49章 遺蹟(七)第27章 亂戰第1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第39章 往事知多少(七)第14章 殺戮新時代第8章 談判和離開第12章 伊艾弗商隊(一)第34章 優生優育第3章 面目全非第4章 新貨幣體系(三)第16章 商人和核武(二)第46章 先進推進技術第41章 小偷和強盜第50章 超級工程的規劃第76章 絡繹不絕(一)第23章 大公司規模限制法案第9章 小喇叭的新家第9章 似水流年第57章 湊熱鬧(二)第31章 夜談第55章 大小哲第51章 納米科技研究院第15章 路上、禮品與夜談第15章 人才培養第33章 連城第35章 古怪的理論第56章 歧視的後果第67章 有生有死第36章 家族大會(二)第3章 六角大樓第65章 威州第一家庭第17章 清風武館第20章 鴨子和兔子第39章 往事知多少(七)第5章 東京協定第56章 食以安爲先第26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二)第21章 另類的大鱷第12章 光環的背後第16章 商人和核武(二)第15章 路上、禮品與夜談第34章 優生優育第8章 林子大了(二)第30章 往事知多少(五)第25章 一堆破事第16章 亂(二)第34章 不一樣第4章 國王還是木偶第19章 遊樂場的大型機甲第68章 喧鬧第25章 同學們第31章 往事知多少(六)第26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二)第45章 跟隨者和領跑者第8章 新窩和新計劃第27章 安全委員會檔案(三)第46章 遺蹟(四)第41章 超光速第53章 ASA第27章 無法繞過的規律和規則第69章 星空探索第86章 莊老頭(二)第24章 小明星第40章 這段時間發生的故事(二)第40章 真的有神第12章 堪培拉之行第11章 難產的管家和新軟件第1章 總部第12章 光環的背後第24章 小明星第36章 家族大會(二)第26章 爲什麼第15章 路上、禮品與夜談第3章 初臨山頭星第3章 滿月宴和專家系統的初步應用第34章 不一樣第1章 第四次科技革命第44章 神秘的月球(二)第12章 堪培拉之行第52章 喜怒哀樂(二)第22章 生與死(二)第35章 妒忌的後果第11章 不三不四第58章 湊熱鬧(三)第29章 明爭暗鬥第33章 閱兵第12章 伊艾弗商隊(一)第14章 湯姆貓第39章 默默準備第8章 小戰第10章 老飛船第19章 遊樂場的大型機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木县| 沾益县| 临湘市| 凉城县| 华阴市| 乳山市| 涞源县| 增城市| 白沙| 汝城县| 大同市| 周宁县| 理塘县| 岳西县| 凤山县| 涞源县| 伊金霍洛旗| 沙田区| 类乌齐县| 郯城县| 含山县| 开化县| 沂水县| 岐山县| 道孚县| 南部县| 宜都市| 双辽市| 湘西| 马关县| 成武县| 泗洪县| 丽水市| 岑巩县| 襄樊市| 息烽县| 塘沽区| 扎囊县| 策勒县| 咸丰县| 武强县|